一蓑煙雨任平生,中國第一水鄉周莊一日遊

2020-11-25 歲月的愛惜

一蓑煙雨任平生,中國第一水鄉周莊一日遊

「小橋、流水、人家」,「粉牆、黛瓦、馬頭牆」六個詞高度的概括了江南水鄉的特點。那若想體會一番江南風情,就可以從江南水鄉的代表六大古鎮入手。江南六大古鎮分別為碧玉周莊、富土同裡、風情甪直、夢裡西塘、水閣烏鎮、富甲南潯,它們既有相似之處亦有自己的特色。

周莊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其地理位置位於杭州、蘇州、上海三個城市之間。人們常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殊不知中間還有個周莊。在六大古鎮之中,周莊受歡迎程度位列首位,不僅僅是因為它被發現得早、保存得好,更重要的是別的古鎮是水網縱橫,周莊則是整個位於水中。若說水是周莊的靈魂,那麼周莊60%以上的明清民居建築則是支撐這靈魂的軀體。

「春雨如酥潤江南,桐油紙傘撐玉蘭」初春時節,煙雨濛濛,周莊遊客並不多,這個時候也是最適合感受江南水鄉的韻味!雖然下雨在很多時候都會導致出遊的不便,影響遊客的心情。但是在水中的周莊,似乎這雨更能增添周莊朦朧之美。就如詩中「河埠廊坊江南雨,碧玉周莊人影熙」所說,坐在遊船中,看著周莊熙熙攘攘的人群,雨、水、建築、橋、船、人等不就構成了一幅幅優美的水墨畫!

周莊的文化氣息十分深厚,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都曾在周莊居住過。周莊始建於北宋時期,距今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去周莊旅遊的常客,往往以戶外寫生的居多。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無論是在船隻、建築樓閣、橋、路邊等地方,都有人拿著畫畫的本子,認認真真的一邊看景色一邊低頭描繪。這也使得周莊更加富有文化蘊涵!

那麼在周莊,有哪些景點值得觀賞呢?周莊的基本格局幾乎是明清時期保留下來的,在僅僅0.47平方公裡的古鎮卻有著近百座古典宅院、60多個磚雕門樓、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周莊古風猶存。其中較為著名的景點有雙橋、沈廳、張廳、富安橋、沈三萬故居、怪樓、周莊博物館等。

雙橋位於周莊的中心位置,指的是世德橋和永安橋兩座相連的橋。本來雙橋在周莊中僅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景,在1984年春天,畫家程逸飛來周莊寫生,將以雙橋為題材的作品《故鄉的回憶》帶到美國展覽。從此,雙橋馳名中外,周莊也因此更加有名,雙橋成為了周莊的象徵。

沈廳,由曾富甲江南的周莊商人沈萬三的後人所建。沈廳內房屋大小共有100多間,構成三個部分,分別為前部的水牆門、河埠,是供船隻停靠、洗滌衣物之用;中部的牆門樓、正廳、茶廳,供宴請賓客所用;後部有大香樓、後廳屋,為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其內朝正堂的磚雕門樓上面浮雕栩栩如生,可以與網師園的門樓相媲美了。

張廳原名為怡順堂,建於明代,至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它位於永安橋南的臨河小街上,是周莊為數不多的明代建築。其內牆上懸掛一幅「轎從門前進,船自家中過」的對聯,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張廳的布局特點,是非常值得一覽的!

富安橋始建於1355年,其特別之處在於它是一座橋與樓結合的建築,是江南水鄉現存唯一首位立體型橋樓合璧建築。橋身為石頭砌築而成,刻有吉祥浮雕的圖案,寓意富貴平安;橋身四側橋樓相對,飛簷翹角。宛若樓閣中的飛橋,又若橋上建屋,兩者相映成趣!

除此之外,周莊美食也是十分誘人的。初來周莊的遊客一定會驚訝於無處不在的「萬三蹄」,這是曾經沈萬三招待貴賓的必備菜品,經數百年流傳,今天萬三蹄已經成為了周莊宴請賓客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了。

另外,萬三糕、萬三酒都是萬三家宴中的佳餚,還有周莊特製的醃莧菜、青團都是十分受歡迎的。參觀累了,中午的時候坐在周莊餐廳中,看著水中的周莊來來往往船隻,喝著阿婆茶,靜靜等待著美味呈上來!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借著此詩句表明自己在窮困潦倒之際,哪怕披著蓑衣在風雨中度過一輩子也能泰然處之!那麼在這風景如畫的周莊,一蓑煙雨更多的是增添意境之美吧!

相關焦點

  • 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詩,平常中透著深刻的哲理。表面看來一個人拿著竹杖穿著芒鞋穿著蓑衣在煙雨中行走。好一幅平常的畫面。然而就是這平常畫面確有著不一樣的心境:第一是:"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個時間點也是非常長的,平生就好像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與煙雨作鬥爭。現在好多年輕人不知道蓑衣為何物,蓑衣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蓑衣是用棕櫚樹暗竭色包的纖維做的。
  • 散文 /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文 / 煙雨立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試問,誰又能真的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面對這世間冷暖,遺忘個乾淨,滿不在乎,「也無風雨也無晴」,豈不是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生坎坷的蘇東坡,依然故我地自嘲,在離愁別恨中糾結,還不是要獨自煎熬。
  • 一蓑煙雨任平生,最愛是中國最美麗的雨景
    在中國文化中,對雨的感情非常深厚。風調雨順,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雨的期盼與渴望。古代知識分子在雨上寄託的感情就更複雜了,雨中有歡欣, 雨中有哀怨,雨中有苦味,雨中有禪思。「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寄託的是喜悅;「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寄託的是哀愁;「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寄託的是悽苦;「一蓑煙雨任平生」寄託的是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禪意。出外旅遊,晴空萬裡,總是最適宜的天氣,少了雨水的累贅,似乎會更暢快。但是其實,有些風景在雨中觀看似乎更有韻味。
  • 每天一首古詩詞: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讓蘇軾變成了蘇東坡,被貶黃州成就了蘇東坡。人生幾多坎坷,逆風而行依然瀟灑,披著蓑衣在風雨裡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非有一顆赤子之心不得,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那倔強的性格,那曠達的胸懷,即使風雨又何妨,我自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居士的豁達在我們讀他的詞的時候都會撲面而來。這首《定風波》更像是他的一張名片,跨越千年依然嶄新。
  • 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者:詩意人生宋人蘇軾那首沙湖道中遇雨的《定風波》吟誦過很多次,尤喜前半闕:「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灑脫、曠達、不懼風雨。今日午前,原是沒有雨的,一個文友卻莫名地發來了一篇《一蓑煙雨任平生》,讓這原本多雨的季節,也就烏雲凝聚,悄悄醞釀了一場雨事。記得小時候,在一個黃昏,我們七八個小姑娘,不知道受了誰的蠱惑,在村西的小路上,瘋也似的蹦著跳著,對著融金的夕陽,大聲吆喝著:「晴天下雨好年景,晴天下雨好年景!」不想,天空真的突然降了雨,我們一轟而散。
  • 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中被低估的一句話
    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話出自蘇東坡的《定風波》原詞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它是在蘇軾在沙湖道中遇雨所寫的,這也是蘇軾在黃州貶後的第三個春天,遇到風雨,蘇軾和同行的人都沒有帶傘,被雨淋溼。在雨過天晴之後,蘇軾聯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同時也表達了他曠達的胸懷、開朗的性格以及超脫的人生觀。
  • 閱讀: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 楚水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特別是對於方方這樣的一個--應該還算素陌平生--一個作家,一個自許為從事"良心事業"的人,自己是不是有點過分?客觀地說,論年齡致少小其一輪,論交集也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為什麼非要扮演令狐衝的角色,對這個幾乎已經練就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一劍封喉呢?
  • 特立獨行,一蓑煙雨任平生
    最喜歡的這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從始而終那樣的從容鎮定,一蓑煙雨任平生,是蘇軾一生生活的寫照。當年他被貶到海南島,仍能夠寫出「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這樣心靈純淨的句子。即便被貶嶺南,還寫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飽經風霜與蹉跎依然笑對生活,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
  • 蘇東坡笑對人生是什麼梗 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笑對人生是什麼梗 一蓑煙雨任平生時間:2018-05-17 11:37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蘇東坡笑對人生是什麼梗 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笑對人生是什麼梗?蘇東坡笑對人生是怎麼回事?這是今天很多網友們都在疑問的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東坡居士: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曾自嘲言:「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這兩句詩出自蘇軾的《自題金山畫像》,大致的意思是:要是有人問起我這一生的功績,那麼我的功績都在黃州、惠州、儋州。這是蘇軾的自嘲,講述的是他三次被貶之地,在這三地,各自留下了他的文學佳作。
  • 一蓑煙雨任平生
    原創 九歌 關注 遇見九歌 發現更多精彩美文一蓑煙雨任平生一千年來蘇軾的人生被後人給貼了太多太多的標籤:天才、唐宋八大家、文學家、詩人、美食家、政治家、書法家、畫家等,有人說上帝給你開了一扇門也一定為你關上一扇窗,同樣給你關了一扇門也一定會給你開了一扇窗。
  • 吳儀:一蓑煙雨任平生
    核心提示  從煉油廠的技術員、科長、副廠長、黨委書記,到北京市副市長、外經貿部副部長、部長,再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她備受中外各界矚目———國際談判桌上,敏捷的思維、昂揚激越的陳詞,令對手又敬又怕;堅強爽朗的個性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使她入選2002年全球經濟風雲人物、中國「十大時代女性
  •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我拿著竹杖,穿著芒鞋,頂著風雨往前,任他風雨來襲,我只管從容前行。雨過天晴,春風拂過,斜陽相照,回頭望著剛剛還風吹雨打的地方,現在也是「風平浪靜」,「也無風雨也無晴」。
  • 「一蓑煙雨任平生」到底是怎樣的一句話?
    一蓑煙雨任平生。「說起來,那還是蘇軾發起的遊山玩水的旅行,一路顛簸,朋友們都疲憊不堪,不過天氣倒是不錯,幾日來皆是晴空萬裡。當他們經過一片竹林時,天空突然烏雲密布,轉眼間大雨瓢潑,朋友們都嘆息不已。因為此前的天氣一直很好,那些本來攜帶的雨具都被捨棄了,如今一點避雨之處都沒有,心情很沮喪,面相狼狽不堪。
  • 蘇軾的豁達:一蓑煙雨任平生
    大文豪蘇軾,在中國文學史上可謂是一顆極其耀眼的明星。他恣意狂傲:「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他深情款款:「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時光是刀,世事如劍,蘇軾雖有經世之才,依然活在刀光劍影中。"烏臺詩案」的髒水影響深遠,蘇軾九死一生,被貶黃州,昔日的友人遠去,不明所以的世人隨大流辱他罵他。
  • 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路坎坷一路歌!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的生活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蘇軾曠達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 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路坎坷一路歌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竹林打葉最豁達,煙雨人生無懼色。這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讓許多人情不自禁的喜歡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路坎坷一路歌。蘇東坡是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有他陪伴,再難的生活,都能苦中作樂。
  • 新定風波 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 劇場版古風詩歌詞話: 張煒 蘇軾 第一節:新補全七言古風: 驟然蕭蕭起風雨,莫聽穿林打葉聲; 醉意濃濃作詞曲,何妨吟嘯且徐行! 梨花榆火倦京華,竹杖芒鞋輕勝馬! 後事前程與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1.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歷經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經歷過北宋乃至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變革——王安石變法。一蓑煙雨任平生。此為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