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談高考:家長少說下面幾個詞,金榜「蹄」名方有時

2021-01-08 蝸牛也能登頂

2020年3月的最後一天,教育部宣布: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這是17年來,我國首次調整高考時間,也是我國自恢復高考以來,高考時間首次推遲一個月。

高考推遲一個月,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只能留待後人評價,我們姑且不去評論。作為一個湖北省曾經的地市級高考狀元,我想告訴廣大考生家長的是:牢記下面幾個詞,高考家長不用急,要想高考出佳績,聽我細細理一理。

一、只剩

面對即將進行的高考,反省一下,你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是什麼?

「只剩」!

沒錯,就是這個詞。據統計,這是高三家長最常用的熱詞之一。經常聽家長教育孩子說:「距離高考只剩多少多少天了……」。其實,對於高考還剩多少時間,孩子們個個心知肚明。家長經常這樣講,非但於事無補,反而會加重孩子們的心理負擔,導致有些孩子產生焦慮心理。

醫學研究表明:適當的焦慮,的確能夠激發人的潛力。然而如果告訴你,長期處於焦慮狀態會發展為焦慮症,導致:經常性坐臥不寧,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弔膽,心煩意亂,入睡困難、做惡夢,易驚醒,易出汗,四肢發冷,手指發麻,肌肉跳動,眩暈、心悸,胸部有緊壓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乾,便秘或腹瀉,尿頻,月經不調等,你還會經常這樣說嗎?!

二、一輩子

為了強調高考的重要性,很多家長喜歡教育孩子說:「高考可是決定你一輩子的大事,你後半生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看高考考的怎麼樣了」。

家長們切記,高考是重要,但它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考上大學,只是有了一技之長,為我們以後工作提供了一塊敲門磚。沒考上大學,如果擁有其它才藝,照樣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東邊不亮還西邊亮呢。

三、某某家的孩子

為人父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這是再正常的心理不過,誰不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呢。

希望兒女過得好,至少比自己好,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經常說,你看某某某,怎麼怎麼樣了,這就是家長的不對了。要知道,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十個指頭還有長短呢,你不能奢望孩子處處都高人一等或與別人平齊。

四、分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每位家長和學生想來對這句話都深有體會。

分數無疑是檢驗孩子某一階段學習情況的最好指標,也是各位父母最為關心的大事。

但切記分數或者說成績並不是評價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一方面出題有難易,另一方面還和孩子的臨場發揮不無相關,誰敢說分數低不是因為孩子出了某些狀況呢?當然,也可能是孩子確實沒掌握。成績出來後,作為家長,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埋怨或斥責,而是理性分析。要知道,考試是手段,目的是查漏補缺。我倒覺得,問題發現的越早越好,所謂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怕之怕不分青紅皂白,盲目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你想傷害你的孩子,也請先分析一下原因吧。

五、不能

不能玩遊戲、不能看電視、不能談戀愛、不能出去玩、不能看課外書……。

不知道有家長數過沒有,你一天之中說過多少次這不能,那不能。

大家都知道,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你可曾記得,在孩子小的時候,你殫盡竭慮的想著讓孩子玩,陪著孩子玩,那時候,孩子為你帶來多少歡笑呢。現在,你為什麼非但不想讓他玩,還想方設法的阻止呢?

可能有人說,一個時期說一個時期的事,現在他們已經過了玩的年紀,再說,眼看就要高考了,時間緊、任務重,哪還有時間啊。

其實,這只是託辭,歸根到底,是你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會安排好自己的學習。

另外,我們講,學習要講究效率。效率從哪來,一味的學習學習再學習嗎?非也、非也,要想提高效率,必須講究勞逸結合。我們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只要不過份,達不到「貪」的境界,讓他去玩,相信孩子一次又何妨。

六、笨

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尤其在看到孩子的分數之時,都會恨鐵不成鋼的脫口而出 「你怎麼這麼笨呢」。這個常用字,你中招了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笨孩子,笨孩子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你說他笨了,說的次數多了,或者說的人多了,他也就相信了。這就應了魯迅先生的那句話:「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所謂三人成虎是也。

還有些家長因此教育孩子說:「笨點沒關係,咱們要笨鳥先飛」,這句話,初心是好的,但效果嘛,有個笑話,大家參考一下:

說孩子因成績不好,被媽媽罵作笨鳥,孩子不服氣的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媽媽問:那第三種呢?孩子說:這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七、付出

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有些家長就會很生氣的掰著指頭給孩子算帳,細數這多年來為孩子付出了多少多少錢;還有些家長甚至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當著孩子面訴苦,備述中間艱辛,什麼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養大;什麼風裡來、雨裡去的接送;什麼省吃儉用,差一差把棺材本都搭進去了,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說這些話的人,首先心態就不對,生孩子之前,你就應該抱定這樣的思想:既然要生他(她),就應該對他(她)負責,就應該付出,這是你的責任,也是你的義務;其次,這種類似怨婦一般絮絮叨叨的碎碎念,你要知道,你想解決什麼問題?如果只是發洩,對不起,發洩過後,你心裡輕鬆了,但你可知,孩子心理負擔更重了。到最後,不但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很可能事於願違,反而會導致孩子自暴自棄。

八、若是

若是(或者說如果)當初你不玩遊戲……、若是你當初聽我們的話……、若是你再抓緊點……、若是……。

若是你不再說「若是」,若是家長事事都能以身作則,落於實處,這世上也就沒有這麼多若是了,也就不用買後悔藥了。

記住:說千句話,不如做一件實事。

結語:

上面這些詞(字),說與不說,你認為哪種效果更好呢?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身教勝於言傳。種下一粒種子,從現在作起,從一件件小事作起,讓希望一點點生根發芽吧。

加油吧家長!加油吧考生!

相關焦點

  • 金榜押題實力締造高考神話 專業成就人生奇蹟
    在世紀金榜的幫助下,臨沂十八中馬國慶同學以裸分713分的成績勇奪山東高考理科狀元!得知成功喜訊,馬國慶說:「感謝世紀金榜!是世紀金榜為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他說:「學校取得好成績,主要得益於圖書選得好。我們的學生付出少、成績好,原因就在於金榜圖書方法好。世紀金榜真正投身教育、成就學子,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用金榜、贏高考』也絕不是虛言。」一份份高考成績彰顯了品牌實力,一次次成功傳奇豐富了金榜色彩。得金榜者贏高考,選擇世紀金榜,就是選擇了成功!
  • 賞六大狀元書法 今高考六六大順
    2020的高考昨天結束了。願今年參加高考的所有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績,高中金榜。 現在有高考,古時有科舉。古時科舉一樣是開科舉士選拔人才的。古代科舉多考四書五經、詩賦、策論等,內容多偏於文科。柳公權於808年,即唐憲宗元和三年高中狀元。下面請看看柳公權著名的書法作品"神策軍碑"。第二位是狀元文天祥。文天祥是大大的有名。他是宋朝今江西吉安人。他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 2019高考大數據:盤點每年的高考狀元,其家庭教育方式極其相似!
    孩子的教育永遠是談不完的話題,從孩子出生,到上小學、初中、參加中考、高中、參加高考、上大學,到畢業走向社會,其成長階段的話題永遠也說不完。隨著2019年高考成績的公布,各地的高考狀元也陸續出爐,有人歡喜有人憂,不要問花落誰家,其實早已名花有主。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說學習成績決定孩子未來的出路也不為過,高考是決定命運的一場考試,每位考生在考場上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很大程度上,學習成績決定孩子的未來。
  • 安徽省高考狀元新鮮出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放榜時間,每年的今天數以百萬的考生和家長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我想大家除了關注自己孩子的高考成績,另外就是想知道省高考狀元到底花落誰家吧?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看一看今年安徽省高考狀元的風採!
  • 高三老師頭戴狀元帽扮文曲星 助力高考
    2018年6月2日,高考在即,河北衡水二中開展了學生考前減壓活動,12名高三班主任頭戴「狀元帽」扮成「文曲星」來到同學們面前,揭幕「錄取金榜」,以這種獨特的方式送給學生美好祝願。「文曲星下凡」寓意著同學們出師必勝、一舉高中,揭幕「錄取金榜」則代表著每位同學都能金榜題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別致的創意給同學們帶來了大大的驚喜,老師們在給學生送上祝福的同時,也給他們送上了開心與歡樂,讓他們放鬆了身心,釋放了壓力。
  • 高考狀元都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
    一年一度的高考,一批又一批的狀元,一波又一波讓無數家庭羨慕不已的「狀元類家庭」。雖然現在的爸媽們都已經比以前的父母們冷靜多了,國家也不讓大肆宣揚「狀元」,但課外補課產業的火爆,說明家長們還是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從傳統的視角看,高考「狀元」就是傳說中的龍、鳳。
  • 高考前家長拜孔子祈福求心安 國子監熱賣狀元符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高考來臨 「孔子」很忙  高考前,考生拜孔子祈福求「心安」;國子監內熱賣「狀元符」  時間:6月5日  地點:全國各地  事件:各地考生和家長在高考前祈福、減壓  新京報訊 (記者魏銘言)高考臨近,「孔子也很忙
  • 高考狀元劉丁寧,第一年高考獲得72萬,退學後第二年高考又成狀元
    高考來臨之際,莘莘學子們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大關,老師家長們同樣也開始緊張起來,每年的高考就如打仗一樣激烈,高考百天宣誓、一個月宣誓、十天宣誓等等。為了能夠鼓舞學生的士氣,老師們也一直激勵學生,只為讓學生們有一個明朗的未來。
  • 高考狀元,為何女生越來越多,是「陰盛陽衰」嗎
    誰說好女不如男,這一次,恐怕很多男生要感到慚愧了! 到目前為止,高考狀元的數據大部分都出來了,只有個別省份還沒出,不過這一次有人對性別做了統計,發現女狀元人數多於男狀元,佔比達到54.5%。雖然還有幾個省份沒出狀元名單,但是從歷年來的發展趨勢可以感受到,女生成為狀元的概率在增加。這是為何?
  • 高考日語|致高考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和同學們:你們好!2020年高考報考人數為1070萬人,600萬人無緣本科,200萬人連專科都上不了,究其原因,高中英語成績差,是大多數考生無法逃避的現實問題。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北京市第一位文科狀元劉學紅,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國青年報工作,現任中青在線總經理。她的準考證上寫的是「外語」、不是英語。哪些情況下可以選擇日語參加高考呢?
  • 人間煙火氣,金榜有「蹄」名!
    ,祝:所有考生金榜「蹄」名!說起高考這件事,古代的科舉之類的考試,其實跟現在高考差不多,考中了可以光宗耀祖,擁有更美好的前程。但你知道古代人在考試的時候,親戚朋友會送豬蹄做祝福嗎?點擊下圖購買有人說古代人這麼喜歡吃豬蹄?
  • 破解高考焦慮,家長可以做做這套測試題
    其實像王大姐這樣的高三家長並不罕見,每年高考前,總有一些家長和考生一起出現 " 高考焦慮 ",甚至比考生還嚴重,特別是今年,疫情加上高考延期,這種 " 焦慮 " 無疑更加一層。近日,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主任醫師鍾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多數家長的 " 高考焦慮 " 都只是應激反應,但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 福建大田:高考考生跨過狀元門,氣勢磅礴,感人淚下
    說到高考,那一定是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擇,人的一生會經歷許許多多的選擇,但高考一定是人生最具有代表意義的一次。在每個重要日子來臨的時候,中國人都講究並喜歡好彩頭,圖個吉利。就比如春節父母給孩子發紅包,開工時老闆給員工發利市。都是一種吉祥吉利的寓意。
  • 高考狀元背後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wangluo每年全國各省市高考成績公布後,文理科狀元便受到媒體和社會的熱捧。正所謂:寒窗苦讀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聚光燈下,他們光鮮亮麗,無比榮耀。近年來的高考狀元逐漸呈現一種趨勢: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興趣愛好廣泛;絕大多數來源於大城市的超級中學;出身城市,家境優越。這種趨勢說明了高考狀元背後的什麼故事呢?一、家庭條件好、教育成功出身城市的高考狀元,家庭條件好,父母絕大多數是高學歷的精英階層,收入高。
  • 高考語文忘寫名字,英語睡覺,高考狀元林麗淵現在怎樣了?
    每年高考結束,各省市的高考狀元都是媒體追捧的核心,群眾熱議的焦點。2007年廣西文科狀元林麗淵也不例外。林麗淵,畢業於廣西一所名不見經傳的高中,她接受採訪時說:高中很普通,學校沒有任何高校的自主招生、保送資格。但她以高考總分672分的高分豪取2007年廣西文科狀元。非名牌高中畢業的林麗淵是如何成為全省高考狀元的?
  • 高考狀元帽 含「金」量幾何?
    採訪中,省實驗中學校長董有建說,對於成績頂尖的學生來說,今天高考和明天高考分數都不會一樣……這其中有著太多的偶然因素。華師一附中、武漢外校等高中的教師們坦言,所在學校全年級前50名的學生,都有可能成為全省高考狀元,「身體狀態、臨場發揮、教師閱卷等,都可能影響狀元的產生」,言下之意,除了紮實的功底之外,狀元的產生需要一定的運氣。
  • 高考狀元怎麼吃:切忌油膩維持習慣
    多吃蔬菜和水果 一定要吃早餐 曾春明(2006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狀元) 曾春明原本是泉州七中學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微博)文學專業,現已在北京工作。「高考飲食前該注意的或者是該調整的,我的看法是依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情況而定吧。」春明是惠安人,他說,高中一直是寄宿。
  • 高考狀元代言內褲 號稱「貼身侍衛」雷倒眾人(圖)
    伴隨高考臨近,與高考相關的話題也成為關注熱點
  • 高考結束後家長對孩子祝福 高考結束後家長祝福語
    高考結束後家長對孩子祝福高考高考不用怕,把它當作場遊戲,放正心態勿浮躁,心態擺正忌焦慮,發揮的實力,冷靜應對把題做,祝你考出好成績,金榜題名創輝煌。高考到了,願你自信入考場,凱旋歸家門,高考題金榜,喜訊報雙親!寒窗苦讀,只為今朝,高考來臨,準備迎戰,冷靜應對,自信爆滿,發揮實力,只為成功。祝你考試順利,金榜題名!加油!
  • 古代科舉「狀元」和今日高考「狀元」的區別!高考,只是一個經歷
    古代科舉「狀元」和現代高考「狀元」區別可是很大的!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經歷唐代後逐步完善、成熟,成為封建社會朝廷選拔官吏的重要方法。不想入仕途的讀書人少之又少。各個朝代科舉制度具體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只有舉人以上才有做官的資格。而只有通過會試考試,獲得進士資格,才能真正進入仕途。而古代的狀元,比現在的高考狀元要難很多倍。從隋朝開始科舉到清末廢除科舉1300年來,歷史上一共才產生了600多名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