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青島世園會開幕;西部,鐵路青島北站開通——2014年,李滄對兩大引擎寄予厚望,希望藉助東西「新生」的兩翼力量,帶動98平方公裡的同頻共振,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
2月7日,李滄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研究部署2014年經濟任務,動員全區上下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穩中求進、好中創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打造活力宜居幸福的現代化新李滄。《關於促進全區經濟發展若干意見》、《李滄區樓宇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2014年全區招商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出臺。
「青島世園會、鐵路青島北站提振了李滄『騰籠換鳥、鳳凰涅?」的信心,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將為全區經濟發展的加速推進注入新動力。」李滄經濟部門表達了對此次會議的預判。
「李滄經濟發展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基礎日益堅實、潛力不斷增強的良好態勢沒有變,這是我們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所在。」這次經濟會議的重要部署同樣傳遞出李滄立足生態優勢、空間優勢由大做強的士氣。
就此次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部署,本期《今日李滄》選取了其中的精髓所在,從中觀察未來數年內李滄經濟發展的趨向。
李滄發展之「勢」
在此次會議上,從李滄基本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李滄發展的優勢和機遇所在。
從發展機遇看,大青島「全域統籌、三城聯動」戰略深入實施,李滄作為膠州灣東岸核心區域,必然要加快「做優做美」。世園經濟、交通地緣經濟的拉動,將是今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和方向。
從資源稟賦看,區位交通優勢日益凸顯,北站投入運營,主幹路網更加完善,區域可通達性大幅提升。北站作為國家鐵路網一級樞紐站,已成為我國沿海地區南北大動脈的重要節點。2015年,青島地鐵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李滄對周邊區域的輻射作用將更加明顯。生態優勢持續顯現,河道整治、山頭整治等工程提升了城區形象面貌。空間優勢尤為珍貴,在市內各區中,李滄可開發土地相對寬裕,性價比相對更高。未來,隨著膠州灣沿岸的老企業完成搬遷,「騰籠換鳥」取得實質性突破,李滄的空間優勢和生態優勢將進一步釋放。
從經濟規律看,一個區域在經過高強度投資期後,綜合拉動效應會逐步顯現,基礎設施支撐強化,綜合環境全面提升。
如何「轉調創」?
李滄由工業而興,因商業而旺。「近年來,李滄選擇了一條以高強度投資為特徵的發展路徑,房地產業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必然選擇,是必經階段,是再造的過程,但不是長久之計。對於李滄來說,加快轉調創,是推動發展動力轉換的必然選擇。」此次會議強調,如何「轉調創」,這是李滄未來一段時間內需要深耕的重要課題。
會議同時分析認為,「轉」,就是要實現由投資驅動向投資、消費雙輪驅動轉變,由粗放型發展向集約型發展轉變。
在第一個「轉變」中,李滄將堅持穩投資與擴消費「兩手抓」。本次會議給出投資的目標:在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下,投資仍然是經濟平穩增長的『壓艙石』。因此,穩投資方面,今年要全面抓好總投資730億元的90個重點項目。
而在擴消費方面,隨著一批商業綜合體的陸續建成,李滄商貿業集聚發展格局日趨成型,有基礎、有條件、有潛力進一步擴大消費。
在第二個「轉變」中,李滄將「主攻」空間資源集約利用理念,在提高單位土地和樓宇資源的投入產出比上下功夫,推動存量經濟和存量空間加快「騰籠換鳥」,推動新建樓宇資源「築巢引鳳」。
「調」,就是要調大調強服務業,加快構築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調大調強服務業,堅持傳統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兩手抓」,二者不可偏廢。
此次會議圍繞「調」設定三條路徑:一,以創新理念選育產業;二,以區域開發承載產業;三,以招商引資激活產業。
「創」,就是要發揮科技創新在轉型升級中的關鍵作用,合理布局都市工業。
此次會議為李滄都市工業明晰了發展原則:堅持「退二進三」與「優二進三」相結合,以科技創新引領二產升級,適度發展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稅收貢獻大、能解決就業的都市工業。
關注樓宇經濟
在此次會議上,無論是從「轉調創」中關於選育產業瞄準的方向分析,還是從會上下發的文件——《關於促進全區經濟發展若干意見》、《李滄區樓宇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看,「單位產出論英雄」的姿態在李滄經濟發展歷程中前所未有地給予再三強調,發展樓宇經濟也因此得到空前關注,而且成為李滄未來三年發展的主攻方向。
三年行動中,李滄將全面落實「擁灣樞紐、生態商都」發展定位、「一極兩軸三區四帶」戰略布局以及抓回遷、謀規劃、興經濟、促和諧的總體部署,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有效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和效益,切實增強現代服務業對全區經濟發展貢獻度,充分發揮區位、空間等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樓宇經濟,重點突出樓宇資源整合、特色園區改造和高端樓宇建設,實現土地集約利用、稅源質量改善、城區品質提升,為全區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李滄區樓宇經濟三年發展目標定為:到2016年,規劃業態先進、特色突出、配套完善、效益顯著的樓宇1000萬平方米,建設700萬平方米,啟用300萬平方米,培育引進企業總部100家,實現年區級稅收20億元,佔全區區級財政收入比重35%,初步建成立足青島、服務半島、面向全國的樓宇經濟發展強區。
李滄經濟數字:
2013年
李滄完成區內生產總值297.67億元,增長10%;二、三產業比例由2012年底的49.1∶50.9調整為47.7∶52.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0.4億元,增長22.6%,增幅連續第三年列全市第一;區級財政收入增長19.8%,稅收佔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達90.5%,財稅結構持續優化。李滄區被評為全省服務業發展先進區,是2013年全市唯一獲此榮譽的區市。
2014年
李滄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實現330億元,增長10%,其中三產增加值178億元,增長11.5%;固定資產投資366億元,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7億元,增長13%;區級財政收入完成50.17億元,增長16%;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9%;合法生育率保持96%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