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舟競渡,激蕩青春
昨日下午,隨著「龍騰黃家湖奮進大學城」2018黃家湖龍舟文化節在楚天傳媒大廈啟動,大家都對即將到來的這個節日充滿期待——這座大學城中的生態之湖,將怎樣舞動起熱情洋溢的青春風雲?又將如何飄揚起雋永深厚的國學文化?一場雋永的國學盛宴大學之城,春申故裡。
-
龍舟競渡與中華民族精神
龍舟的出現在歷史上應該先於端午節。《穆天子傳》載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之語。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漁民爭相划船救撈,直到洞庭湖上。為了紀念屈原,這項活動後來成為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並逐漸發展為端午龍舟競渡。北宋文學家張柯山在《和端午》一詩中說:「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這表明,北宋時期龍舟競渡已經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了。
-
全國龍舟文化一覽,豐富的龍舟競渡體系
春秋戰國時期,龍舟競渡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在南方的很多地區也很流行,隨著華人傳出到了國外之後,又在國外開始流行,形成各種比賽。,當時的當地人為了祈求得到龍的保護,每年的端午會舉行隆重的祭奠龍圖騰的儀式,同時還要在龍形的獨木舟上舉行水面競渡。
-
龍舟競渡鬧端午
今天上午,三亞河畔人如潮,歌如海,2004年三亞「時代海岸杯」龍舟精英賽在這裡舉行。參加比賽的有榆港、南海、漁合龍、海虹、海月5支龍舟隊,其中男隊3支,女隊2支,參賽人數達125人。 樂東黎族自治縣望樓港港口一時鑼鼓喧天,該縣漁民自發組織的第二屆龍舟大賽今天上午在這裡舉行。來自樂東望樓港、鶯歌海等漁村的15支農民龍舟隊參賽。
-
圓明園福海重現龍舟競渡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記者 韓靖) 6月30日,一場龍舟競渡表演在圓明園福海舉行。北京大學龍舟隊、圓明園志願者龍舟隊、中央民族大學隊、北京衝浪號龍舟隊、中國農業大學龍舟隊、華北電力大學女隊六支龍舟隊伍進行競渡表演。
-
端午,龍舟競渡
歷代文人筆下也不乏記錄這一盛事的作品,其中最有影響力的,要數北宋詞人黃裳的這闋《減字木蘭花·競渡》了。減字木蘭花·競渡(北宋)黃裳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
-
龍舟競渡光明港
N海都記者 闕文龍 海都訊 「五月五,是端陽,龍舟下水喜洋洋!」昨日是端午小長假第一天,儘管端午節還沒到,但福州光明港上,龍舟競渡已經迫不及待開始了。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趕到光明港公園時,內河裡,20多艘龍舟正你追我趕,吸引了不少市民觀看。
-
單人龍舟競渡項目新鮮上演
昨日下午2時許,單人龍舟競渡項目在溼地公園的寬闊江面上劈波斬浪。廣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大洋網訊 昨日,新龍舟競渡項目—單人龍舟環溼地賽亮相,近40支單人龍舟在海珠溼地展開激烈角逐。今年單人龍舟加入了海珠溼地龍船景,既保留了本地龍舟特色,又迎合了傳統文化發展新潮流。
-
龍舟競渡與屈原沒直接關係?談談龍舟文化源流
根據研究,龍舟競渡的前身既不是一種娛樂,也不是紀念性活動,而是一種「禳災」「送災」的儀式,即用法術力圖達到送走疾病瘟疫,以達到心靈慰藉的目的。後來,這種活動逐漸固定在五月初五。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有端午節龍舟競渡的最早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進筒糧,一名棕;造百索系臂,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五色絲,一名朱索;又有條達等組織雜物,以相贈遺;採艾懸於戶上;踏百草;競渡。」
-
龍舟競渡 激情澎湃
有龍舟的端午才熱鬧。三水是三江匯流之地,河網密布,水道通達,孕育了三水悠久的龍舟文化。端午前後,在西南街道青岐村、木棉村和河口社區以及白坭鎮富景社區中社村等地,龍舟比賽都是村民節日裡最喜愛的文體活動之一。端午節當天,記者全程觀看了白坭中社村的龍舟「水上馬拉松」比賽。
-
龍舟競渡與中華民族精神-光明日報-光明網
《穆天子傳》載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之語。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漁民爭相划船救撈,直到洞庭湖上。為了紀念屈原,這項活動後來成為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並逐漸發展為端午龍舟競渡。北宋文學家張柯山在《和端午》一詩中說:「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這表明,北宋時期龍舟競渡已經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了。
-
龍舟競渡,乘風破浪!2020年武宣縣龍舟邀請賽燃爆了……
龍舟競渡,乘風破浪!11月8日,2020年廣西「民族體育炫」龍舟邀請賽廣西•武宣在縣城區陳家嶺水域舉行!本次龍舟邀請賽以「武」動龍舟之魂•宣「大藤峽」之秀為主題。
-
龍舟競渡!青島全民健身運動會「龍舟超市杯」龍舟比賽打響
新銳大眾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吳志成 7月13日,青島西海岸新區以中國傳統的龍舟競渡為契機在碧波宜人的西海岸風河舉辦了「銀盛泰杯」青島市第五屆體育大會暨青島市第九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龍舟超市杯」龍舟比賽、2019青島西海岸新區端午龍舟競渡文化節
-
「羽人競渡紋銅鉞」與端午龍舟文化
2009年,雲龍鎮「龍舟競渡」被列入鄞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雲龍鎮榮膺 「中國龍舟文化之鄉」稱號。2017年,「羽人競渡紋銅鉞」入選第十五屆亞洲藝術節節徽。
-
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揚帆」亮相
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胡 清)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定於12月11日至14日舉行。11月18日,筆者從「詩歌周」組委會了解到,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將成為詩歌藝術周的重要活動地點。屆時,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將在這裡盛大舉行。據了解,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項目由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承建,投資1.6億元,總建設面積約1.1萬平方米,建築主體長約300米,規模是舊龍舟競渡中心的6倍,目前已進入後期收尾施工。
-
金明池龍舟競渡再現開封
龍舟邀請賽現場 劉睿恆 攝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金明池爭標圖》記錄了金明池內龍舟競渡的熱鬧盛況,時隔千年,如今「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的盛景又重現在開封2016中國(開封)客家國際龍舟邀請賽於6月9日在河南開封西湖舉行。此次龍舟邀請賽在開封市屬於首次舉辦,是一次政府主導、社會承辦、群眾參與的大型文化體育公益賽事。
-
古畫中的「龍舟競渡」,宋元以前並不只在端午
其中划龍舟根據傳說,源於屈原投江。而根據今人考證,其實中國古代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如姑蘇有以龍舟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也有古代繪畫描繪三月三的風俗是 「龍舟競渡」。據文獻記載,端午節「龍舟競渡」習俗至漢魏時才與屈原連上關係。
-
龍舟競渡史話:春秋戰國興盛 習俗逐漸發生變化
關於龍舟競渡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實際上其起始應與我國南方多水的自然環境有關。可以說,操舟捕魚一類的活動,在這種地區的居民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競渡只不過是他們水上生活的演習而已。 最初,「競渡」之舟只是一般的小舟,直到西周,開始出現了舟與龍神崇拜結合的產物龍舟。
-
深入骨髓的龍舟精神!東莞中堂龍舟競渡500餘年,真情演繹人文傳承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何建文)「東莞龍舟月」萬眾矚目的龍舟競渡即將到來,中堂鎮2018年龍舟文化節6月26日(周二)上午炫爆啟幕。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千百年來,龍舟競渡成為民間一項規模宏大的民俗遊藝活動,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中國龍舟之鄉,中堂龍舟競渡有500餘年歷史,比的是速度,賽的是激情,鼓聲歡聲破空而來,賽者觀者血脈僨張,勝負固然重要,精神更為寶貴。
-
臨近端午 珠三角城市上演龍舟競渡
臨近端午 珠三角城市上演龍舟競渡 2019-05-26 08:59劉成 攝 中新網佛山5月26日電 (程景偉 劉成)隨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臨近,珠江三角洲地區開始掀起龍舟競渡熱潮。 地處珠三角腹地的佛山市是著名的嶺南水鄉,龍舟運動民眾基礎深厚,被譽為「中國龍舟龍獅運動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