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次北固山下》王灣|唐詩三百首

2020-11-24 騰訊網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第492首古詩詞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古詩今譯:

鬱鬱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蕩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我的家書應該送到什麼地方呢?北去的歸雁啊,請給我捎回洛陽那邊!

注釋解說:

次:旅途中暫時停宿,這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水,倚長江而立。客路:行客前進的路。青山:指北固山。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風正一帆懸:順風行船,風帆垂直懸掛。風正;風順。懸:掛。海日:海上的旭日。生:升起。殘夜:夜將盡之時。入:到。鄉書:家信。歸雁:北歸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飛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品鑑鑑賞:

這是一首五律詩,頸聯被明代胡應麟贊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時序匆匆交替,這怎不讓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詩中「生」「入」用了擬人手法。是人物一說理。卻在描寫景物中蘊含理趣。海日生於殘夜驅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蘊含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律,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後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裡的飄泊羈旅之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湧,這樣風平浪靜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就知道作者是於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就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一聯歷來膾炙人口,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河嶽英靈集》)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裡說,「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這兩句鍊字鍊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此句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於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託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裡人。這兩句緊承三聯而來,遙應首聯,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詩人乘舟來到北固山下,展現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壯麗景色。殘夜將盡,旭日從水中孕育而出;時令雖在舊年,春意已經闖入江南。「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蘊含自然理趣。

該詩寫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的兩岸春景。先寫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蕩漾,小船輕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描摹長江下遊潮漲江闊,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由此而引動末句的鄉思,以歸雁傳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春景和鄉思和諧交融。

總之,這首詩抒寫詩人泛舟東行,停船北固山下,見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而引發的懷鄉情思,熔寫景、抒情、說理於一爐。全詩和諧優美,妙趣橫生。堪稱千古名篇。這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於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璠選入《河嶽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據長期傳誦的《次北固山下》。

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後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裡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於字裡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馳譽當時,傳誦後世,但並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優美的。

作者簡介:

王灣,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先天(唐玄宗年號,公元712~713年)進士,官洛陽尉。曾往來於吳、楚間。多有著述。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中卒。

編輯:小孤鶩。

我們倡導終生學習!

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感謝你每天都在看!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 |《次北固山下》王灣
    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今天我就來賞讀一下王灣的這首名作《次北固山下》,詩云:「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是洛陽人,他是唐玄宗開元初年的代表詩人。
  • 唐詩三百首五言律詩《次北固山下》
    今天分享的唐詩三百首五言律詩《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灣,詩詞內容: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詞大意:鬱鬱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綠水之間;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船帆順著風直高掛。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我的家書應該送到什麼地方呢?
  • 唐代王灣的《次北固山下》
    他雖然官位不顯,存世詩作不多,卻因為有一首詩而知名當世、傳誦千載;他的那首名篇,雖然只有短短的40個字,卻流行著兩個版本,論者為之各持其說,自以為是。這首詩,就是與潤州北固山有著密切關係的五言律詩《次北固山下》。這篇小文,擬根據諸家的不同說法,並根據個人的陋見,說說對王灣生平及詩歌創作,特別是《次北固山下》的一些問題的看法,希望有助於了解一些問題,得到指正。
  • 王灣《次北固山下》賞讀與新唱
    王灣《次北固山下》賞讀文 | 周劍之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在名家輩出的唐代詩壇上,王灣算不上多麼耀眼,然而他的《次北固山下》卻是享有盛名的作品。歷來的唐詩選本,幾乎都不會落下它,並且認為它承載著一種盛唐氣象。關於這首詩,有不少話題可說。首先是詩歌的異文。我們熟悉的《次北固山下》詩歌文本,最早收錄在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中。
  • 次北固山下的簡短賞析 次北固山下古詩賞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萬灣的代表作,這是詩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詩的賞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唐詩解密(1):王灣《次北固山下》一詩二出之疑
    《次北固山下》《江南意》是怎樣重出的?王灣此詩最早出現是在天寶年間,國子生芮挺章編寫了一部當代人的詩集,名《國秀集》,在選錄的218首詩中,有王灣這首題名《次北固山下作》但誰料過了十年,丹陽進士殷璠也編選了一部題名為《河嶽英靈集》的當代詩選,在234首開元、天寶年間的選詩中,王灣的詩題為《江南意》這就奇了,同代的人選同代的詩,竟如此懸殊,故流傳下來,有人用芮本,有人用殷本,從現在選本看,一般都選芮本題為《次北固山下作》。
  • 張發安文評力作推送:王灣《次北固山下》審美談
    王灣《次北固山下》審美談文/張發安 編輯/磐石 唐詩五律第一說,歷來有爭議,有人列出十首五律,張九齡《望月懷遠》位列第一,第二是王灣《次北固山下》,第三是杜甫《旅夜書懷》、第四是王維(《唐詩百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288頁)。上述說法可酌。杜甫登嶽陽樓,遠眺洞庭湖之浩瀚水勢,覺得似海,並沒錯。雲南洱海,本是一內陸湖,當地人就其形狀以「洱海」為名,有何不可?筆者曾在黿頭渚觀太湖煙波浩渺浪濤翻滾的磅礴氣勢,就似有大地搖動的感覺,此乃心理作用。寫詩,就是寫感覺。
  • 《次北固山下》的翻譯、賞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寫於一年冬末春初時,當時詩人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次北固山下》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王灣的經典名篇《次北固山下》,頸聯妙絕千古,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今天,小樓跟大家精讀的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王灣並不算一個十分著名的詩人,《全唐詩》裡,只留下了十首詩,不過,他的這首《次北固山下》,卻相當有名。明人胡應麟說,此詩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 王灣《次北固山下》賞析,流傳千古名篇,頸聯絕妙令人稱讚
    今天小琦和大夥鑑賞的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次北固山下》,作者王灣,唐朝玄宗時期詩人。玄宗是誰大家都知道哈?唐明皇李隆基唄。唐朝詩人輩出,才華橫溢的多不勝數,但王灣不在其列。《全唐詩》裡只留了他寥寥十首詩。
  • 只寫了一首牛詩就名傳千古的王灣,《次北固山下》賞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人王灣的詩。王灣,不是朝廷大佬,也不是高產詩人,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僅有十首,但他確是著名詩人。他只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就是《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有一句有名的句子,叫作「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很多不熱愛唐詩的人都知道。
  • 《次北固山下》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於吳楚間,被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
  • 詩詞鑑賞王灣《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代詩人,河南洛陽人,他流傳下來的詩作並不多,但這首《次北固山下》卻在當時就暴得大名,為當時的人們所欣賞。今天試鑑賞一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首五律詩,通過寫景,深深透露出作者的濃濃鄉愁。整首詩靈動和諧,意境優美。讓人觸景生情,思念家鄉。第一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直接點出自己在外奔波,出門在外即是「客」,所以「客路」很準確的表明作者是在出門的路上,離鄉背井。古代外出,除了車馬,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船。所以作者是在「行舟」。
  • 觀唐習律18 王灣《次北固山》兩個版本如此不同 你覺得哪個更好?
    在《全唐詩》中,王灣的詩被錄入10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其中的頸聯受到當時宰相張說的讚賞:王灣,開元元年常無名榜進士。與學士綦毋潛契切。詞翰早著,為天下所稱。往來吳、楚間,多有著述。如《江南意》一聯云:"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以來,罕有此作。張燕公手題於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曾奉使登終南山,有賦。
  • 王灣《次北固山下》,羈旅之中逆向思維,寫就別致一格的思鄉詩!
    唐開元年間的詩人王灣生於古都洛陽,洛陽一方水土養育了王灣,當然他無論走到哪裡心裡最美、最大的地方仍然是洛陽。走向仕途後,王灣因工作需要往來於吳楚之間,南方山水的清秀、建築典雅、人情的溫和深深吸引了他。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次北固山下》解析
    次北固山下文/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背景: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於吳楚間,被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這首五律最早見於唐朝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這是詩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 只寫了一首牛詩就名揚千古的王灣和他的《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是唐人王灣的詩。王灣,不是朝廷大佬,也不是高產詩人,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僅有十首,但他確是著名詩人。他只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就是《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有一句有名的句子,叫作「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很多不熱愛唐詩的人都知道。有時候,一個人一輩子能寫出來一句精品就可以了。這一句就可以使他揚名天下,因為這句成名的詩裡有他的審美、胸襟和氣度。當時就有人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 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王灣存詩十首,鄭谷存詩三百餘首,是什麼原因讓鄭谷對王灣佩服得五...
    晚唐著名詩人鄭谷,一生作詩不下千餘首,其中有三百餘首被《全唐詩》收錄,流傳至今。因其有鷓鴣詩廣為流傳,被時人稱為「鄭鷓鴣」。鷓鴣唐 鄭谷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但就是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詩人,卻對只有十首詩流傳到現在的王灣極為佩服,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