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外交部藍廳傳來的第一條,也是當天最「剛」的一條消息——中方宣布制裁對臺軍售美企及相關個人和實體。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軍售,是川普政府執政以來的第八次對臺軍售,也是今年第三次對臺軍售。而外交部宣布的此次制裁,是今年以來,中方第二次宣布制裁美對臺軍售。
上一次是在7月1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7月9日發表聲明稱,美國務院已批准向臺灣提供「愛國者-3」飛彈重新認證的設備與技術,總價值6.2億美元,主要承包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當時,趙立堅宣布,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對該軍售案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
今天,針對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10月21日發表的聲明稱,美國務院已批准向臺灣出售總額約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趙立堅再次宣布中方的制裁。
兩次制裁的不同與相同
兩次制裁,有不同,也有相同。
不同之處是,制裁名單變長了。在趙立堅今天宣布的制裁名單中,除了「老面孔」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還增加了波音防務、雷神等美國企業,以及在售臺武器過程中發揮惡劣作用的美國有關個人和實體。
以營業總額而言,洛克希德·馬丁是全世界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波音則是全球第二大國防承包商,軍售武器量僅次於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公司同樣是美國的大型國防合約商。這三家公司都參與了對臺軍售。
趙立堅當天沒有宣布制裁「美國有關個人」的具體名單。
有外媒評論認為,中方制裁不過「雷聲大、雨點小」。但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僅外交部,國防部、國臺辦都對此密集發聲。當天外交部直接宣布制裁,更是一種精準打擊,「勿謂言之不預」。
「表面上看,這幾家美國企業與中國大陸在軍火領域合作不多。但事實上,它們的很多下遊企業在從事非軍事的、商用和民用的生意。而這些生意與中國大陸市場很有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匡宇告訴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槓桿,影響這些企業在華供應商,以及它們的產業和利益。」
劉匡宇分析,制裁還會產生其他影響。第一,在打壓美國軍火商在華市場的同時,有利於促進中國相關企業的發展;第二,這些美國大軍火商,也是軍工複合體利益集團,他們還是一些政界人物背後的金主。
相同之處是,兩次制裁的時間點,都在美方宣布軍售後不到一周內。而且,這次在美方宣布軍售的次日,中方在10月22日的回應中就預告,「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做出正當、必要反應。」
中方不僅敢制裁,而且出手迅速。
「這顯示出我們在維護國家主權上能力不斷加強,手段越來越豐富。」劉匡宇表示。
「倚美抗陸」 美國靠得住嗎?
美國對臺軍售,一方面,美國真敢賣,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另一方面,臺灣也真敢買,甚至還表示「歡迎」。
據路透社10月22日報導,臺灣防務部門告訴路透社,「這批對臺軍售案顯示美國十分重視印太地區與臺灣海峽的戰略位置,而美國也在積極協助臺灣強化整體的防禦能力。」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美國正在拉攏臺灣進入其所謂的「亞太戰略」,而民進黨當局也蠢蠢欲動進行配合。10月14日,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曾就此在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提問。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強調了兩點。第一,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絕不允許任何外部幹涉。這是國際社會普遍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的應有之意。第二,民進黨當局出於謀「獨」企圖,挾洋自重,倚仗外力加大挑釁,只會損害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只會危害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只會把臺灣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現在表象看起來是中美關係越壞,美國與臺當局關係越加強,民進黨綠營內部很多人就認為這是個機會來的,臺灣可以從中獲取漁人之利,我看法恰恰相反,」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中國國民黨員趙春山在近期的採訪中說,從歷史上看,當中美關係最壞的時候,臺灣地區往往變成一個犧牲品。
他進一步指出,當前的美國與臺當局關係處在「歷史上最好的時刻」,這讓臺灣十分仰賴美國,但也使得臺方自身活動的空間相當小,「這對臺灣的本身利益當然是不好,我們完全沒有主動權。」
捷克欲對臺軍售?中方須「既打又拉」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上午,多家臺媒報導,臺灣「中科院」本月初與一家捷克軍火商的代理商曾舉行秘密會議,對捷克最新155毫米「達納」(DANA)八輪自行火炮軍售案進行洽談。然而會談結束72小時後,中國駐捷克大使館便致電這家軍火商總部並發出警告,要求不得對臺出售任何武器裝備。
「對捷克,我們需要『既打又拉』。」劉匡宇告訴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與美國國務院批准對臺軍售不同,捷克軍售並沒有走到官方層面。捷克軍火商EA公司的臺灣代理商10月初私下率團拜訪臺灣「中科院」。之後,消息走漏。對此,臺灣「中科院」表示,要追查內鬼。
劉匡宇分析,積極與民進黨當局互動的,只是包括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在內的個別官員,捷克政府是表態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
眾所周知,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是與中國建交的基礎。無論是美國、捷克的對臺軍售,中方的反對都是師出有名。
「我們沒有反應過度,也不必把這個結果讓捷克全民承擔。只需精準打擊個別捷克官員,根據形勢發展,控制打擊烈度。」劉匡宇表示,「捷克是中國『一帶一路』進入歐洲的門戶,兩國在經貿與國際議題上有合作空間。不能讓這種制裁影響到中捷關係,更不能上升到影響中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