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蘋果公司硬體工程副總裁約翰 · 特納斯以及蘋果公司銷售副總裁鮑勃 · 鮑徹斯做客博客《同一大腦》中談到上個月發布的iPad Air 4有哪些改變?
最新的iPad Air 4,首次公開A14仿生處理器,引起不少數碼愛好者的注意,新款iPad Air 4無論是從顏值還是功能上都有不小的改變,逐步的與iPad Pro拉近距離,Touch ID也從下方改為電源指紋解鎖二合一的按鍵。
而關於二合一的按鍵,營銷副總裁鮑徹斯介紹,將指紋傳感器融入到電源按鍵中,這是一次不可思議的「壯舉」。
當被問到 Touch ID是否使用之前的相同技術,體積會不會更小?鮑徹斯表示:我們為了搭載全面屏,就必須要取消屏幕下方的HOME按鍵以及縮小下巴,為此我們必須要將Touch ID傳感器找到一個更加合適的位置。
鮑徹斯繼續說道:這樣的設計可讓Touch ID非常靈敏,並且識別過程中會迅速捕獲指紋數據。
有不少網友表示這樣的設計,難道不是安卓手機在幾年前就已經玩過的嗎?還有網友表示:華為榮耀手機在幾年前就用了這個技術。另外一個網友回復非常有趣:別鬧了,我是第一個看見為了省成本,將取消了face ID說得如此清新脫俗!
事實上第一個擁有指紋解鎖功能的手機並非蘋果,而是摩託羅拉me860,問世於2011年,而將指紋解鎖功能發揚光大的是iphone 5S,同時安卓手機也開啟了指紋解鎖的新時代,逐步取消了圖案解鎖,也更為方便。由於當時安卓手機設計理念稍有不同,國產手機將物理指紋解鎖位於機身背部,保證屏幕屏佔比。不過這樣的設計稍微有些不夠美觀。
為了確保屏幕屏佔比,並且讓手機更加美觀,側面指紋解鎖就成為了下一個趨勢,第一部側面指紋解鎖的手機在網上有不小的爭論,認為側面指紋解鎖是華為公司率先使用,實際上第一部擁有側面指紋解鎖的手機是努比亞Z9,發布時間為2015年5月6日。而華為第一部擁有側面指紋解鎖的手機是榮耀7i,發布時間是2015年8月20日。
之後華為榮耀以及暢享系列手機經常使用的就是電源指紋解鎖二合一的按鍵。所以這項技術對於華為用戶就並不陌生。
而目前解鎖方式有四種,第一種為物理指紋解鎖,一般出現在較為低端的機型當中。第二種為側面指紋和電源二合一的按鍵,目前華為千元機中經常出現,第三種為屏下指紋解鎖,一般出現在中高端手機當中,最後一種是面部解鎖。
哪種更好一些呢?我個人覺得面部解鎖功能更為高級,並且更加方便,畢竟他需要較為清晰的前置攝像頭以及手機超強算法才可以支持此項功能,成本也會更高一些。
另外側面指紋和屏下指紋哪個更優秀?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側面指紋解鎖,理由是目前屏下指紋解鎖參差不齊,這個很有可能和處理器或是屏幕的透光性有很大的原因,我們用普通的屏下指紋解鎖手機和側面指紋解鎖的榮耀20 Pro手機進行對比,結果榮耀20 Pro解鎖更加快速。
有些時候我們手上會出汗或者剛洗完手,這個時候屏下指紋解鎖就有些費勁,而側面指紋解鎖沒有絲毫的影響。所以我個人喜歡側面指紋解鎖,但屏下指紋解鎖看起來更有科技感,也是OLED屏幕的最佳配置。
蘋果高管用這樣的理由,肯定有自己的利益考慮,使用側面指紋解鎖,就有理由將未來的iPad或是iPhone使用LCD顯示器,另外據分析師郭明錤預測,未來2021年以後蘋果有很多產品將取消face ID,改為側面指紋解鎖這一設計,簡直是一石二鳥。
不知道小夥伴們對蘋果這樣的介紹有怎樣的想法,歡迎留言,我們一同討論,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我是高科技數碼達人,關注我,了解更多數碼科技資訊,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