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收到一封信,結果造就了一座國家美術館

2020-12-17 藝術中國

20世紀初的華盛頓還有沒一座國家級的美術館。某日,某人,致信於當時美國總統「我想為美國華盛頓捐贈一座國家級的美術館」……

華盛頓首府博物館林立,其中聞名遐邇的美國國家美術館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它是世界上建築最精美且藏品最豐富的美術館之一。其中東西兩館藏品共多達4萬多件,堪稱美國本土最重量級的美術館。該館涵蓋了歐洲中世紀、殖民時期以及近現代文化藝術發展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各類珍品。


國家美術館西館外景,圖片來源:李洋

國家美術館位於美國國會大廈西階,國家大草坪的北邊和賓夕法尼亞大街夾角地帶,由兩座風格迥然不同的花崗巖建築組成。一座在西邊,1937年建成開館,為新古典式建築,有著古希臘建築風格,主要以歐洲中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歐洲古典主義,印象派繪畫收藏為主;一座在東邊,是一幢充滿現代風格的三角形建築,主要以現當代藝術品收藏為主。兩座建築共同組成了美國國家美術館。


國家美術館東館外景,圖片來源:李洋

安德魯·梅隆的國家美術館情緣

華盛頓的第一個美術館出現於1829年,是一家規模很小的私人藏畫館,並沒有國家級的藝術收藏機構。早在1846年,美國國會就同意在首都華盛頓建立國家博物院並下設美術館。進入20世紀,史密森博物館接受的藝術品捐贈與日俱增,在首都華盛頓建造大規模國家美術館的呼聲愈來愈高。1920年,史密森博物館成立了國家美術館籌建委員會。然而資金籌募困難,建館歷程一波三折。最終給建造美國國家美術館帶來好運的是銀行家安德魯·威廉·梅隆(Andrew Willem Mellon,1855-1937)。


安德魯·威廉·梅隆(Andrew Willem Mellon),圖片來源於網絡

梅隆生於匹茲堡,父親是當地一位企業家。生在富有家庭的梅隆大學畢業之時,離校投身家業,並隨即在銀行事務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他又是一位藝術愛好者,尤其愛好繪畫。1921年至1932年,梅隆在華盛頓首府期間,擔任前後3任總統手下的美國財政部長達11年之久。1927年,梅隆在一次談話中對兒子保羅·梅隆(Paul Mellon)明確地表示,他希望有朝一日在華盛頓捐資建造一座美術館,使美國人民在自己的首都看到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品。


《自畫像》,梵谷,1889年,圖片來源:李洋

在擔任財政部長期間,隨著自己收藏日豐,梅隆要捐資在首都建造國家美術館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一方面是因為他每年的歐洲旅行,那裡令人目眩的宏大美術館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由此希望美國也有一個完全可以與歐洲相比的美術館;另一方面,擔任財政部長的梅隆經常接待英、法、義大利等國的歐洲賓客,當這些客人表示想看看美國的美術品收藏的時候,梅隆總是感到窘迫,常常以邀請他們參觀自己的油畫收藏來應付過去。然而,個人收藏和國家級美術館畢竟是兩回事。


《有蘋果和桃子的靜物》,保羅·塞尚,1890-1894年,圖片來源:李洋

1936年12月,80歲高齡的梅隆致信美國總統羅斯福,表達了向國家捐建一座美術館的願望並建議該館不以其個人名字命名,而使用「國家美術館」名號,以便於其他收藏家的捐獻行為。在美國政府和國會確定接受自己的捐贈之後,梅隆指定著名建築家約翰·雷塞爾·波普(John Russell Pope)為國家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師。

遵照梅隆的意見,外牆使用田納西州粉紅色花崗石的國家美術館在建築面積上超過了當時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由於大量使用昂貴的大理石和花崗石,當這座美術館竣工的時候,它成了世界上使用高級石料最多的國家美術館。波普經過認真研究,在美術館外形上採用古羅馬式結構,中央穹頂較低而兩翼較長,南北大門前樹以高高的圓形立柱,使整個建築顯得氣度恢宏,典雅不凡,既古典又簡潔。


約翰·雷塞爾·波普為國家美術館所做的設計外觀初稿局部

1937年3月17日晚,美國國家美術館舉行開館儀式,羅斯福總統前來祝賀剪彩。梅隆的兒子保羅·梅隆(Paul Mellon,1907-1999)致辭說:「這座建築是許多人智慧的結晶,他們為之竭盡全力。現在,我們高興地將它和我父親的藝術收藏一起較交給您--總統先生,讓它們永遠服務於美國人民。」至此,我們不得不佩服安德魯·威廉·梅隆那近乎於個人英雄主義情懷的藝術理想,通過家族兩代人的努力,用盡畢生的精力和財富,在美國本土,成就了一座國家級美術館。


保羅·梅隆(Paul Mellon,1907-1999),圖片來源於網絡


1941年3月17日國家美術館成立儀式現場,圖片來源於網絡

兩座建築中西館獨具特色,總長240米,底層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從國家大草坪進入國家美術館的南門,中央銅門高約9.14米,中央圓形大廳的直徑約31米,由16根直徑約1.52米、高約11米的墨綠色石柱支撐。柱料來自義大利,當年在當地加工成形後運抵華盛頓。古羅馬式的中央大廳以大理石鋪地,中央的噴水銅像是古希臘諸神中為眾神傳遞信息並掌管商業和門路的神墨丘利。銅像造型為一個快樂的男孩,一足著地,另一足騰空,揚起右手食指指向天空。

春天裡,水池的四周鮮花簇擁,芬芳四溢,清澈的水漫過壇頂自由灑落下來。由於周圍是墨綠色石柱,遊人往往會覺得中央圓廳略暗一些,然而兩翼展廳光線充足,形成對比。兩翼天花板是直達天庭的透明玻璃,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美術館裡的大多數展廳,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是交替並用的。美術館東西兩翼中央又各有一個花木扶疏、噴泉淙淙的精緻過庭,遊人可以在這裡休息。庭院裡經常舉行小型音樂會,為參觀者增添各種美的享受。


國家美術館西館穹頂和中央圓廳,圖片來源:李洋


國家美術館西館的東西兩翼過庭,圖片來源於網絡

西館的館藏至寶和作品欣賞

國家美術館的館藏通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和傳承,始終緊緊圍繞藝術收藏的真諦:梳理文化發展史、對發展史進行階段性劃分、建立學術研究資料庫以及對不同歷史時期裡承前啟後的優秀代表作品做權威性價值定位。


《日本的橋》,莫奈,1899年,圖片來源:李洋


《教皇的畫像》,委拉斯貴支,1650年,圖片來源:李洋

從開館即始到上世紀90年代,美國國家美術館收藏的藝術品總量超過4萬件,有達·文西的《班琪的肖像》、拉斐爾的《阿爾巴的聖母》、喬託的《聖母和她的孩子》、凡·愛克的《聖母領報圖》,還有包括安吉利科修士、彼埃德羅·德拉·弗朗西斯卡、貝利尼、倫勃朗、馬奈、莫奈等歐洲經典藝術大師的作品。美國著名畫家斯圖爾特的《華盛頓像》、薩維奇的《華盛頓一家》等名畫也在陳列中熠熠生輝。


《拉奧孔》,格裡科,1610年,圖片來源:李洋

此外,美國著名畫家科普利、伊肯斯、霍普等人的作品同樣引人矚目。在展覽區,各展廳分為威尼斯及義大利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佛羅倫斯及義大利中部文藝復興時期繪畫、17-18世紀義大利繪畫、西班牙繪畫、佛蘭芒和德國繪畫、17-18世紀法國繪畫、19世紀法國繪畫、美國繪畫、英國繪畫等相對集中的主題。


國家美術館西館繪畫展廳和雕塑展廳,圖片來源於網絡

整個北美大陸唯一僅存的達·文西畫作《班琪的肖像》可以說是國家美術館西館的鎮館之寶,於1967年以五百萬美元重金收藏。這幅創作於1474年的畫像中,人物班琪臉部呈現著瓷器般的光澤,襯託她的卻是迷霧般的風景,朦朧柔和的背景氛圍渲染,使人不得不對於畫中人物的身份浮想聯翩,是不是一位待嫁的準新娘呢?


《班琪的肖像》,達·文西,1474年,圖片來源:李洋


1967年,觀眾蜂擁前往參觀新收藏的《班琪的肖像》,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為文藝復興三傑的拉斐爾也在國家美術館的大師行列當中。其於1510年創作《阿爾巴的聖母》描繪了聖經中的三位人物:聖母瑪麗,耶穌和施洗者約翰。三者關注於一隻細條十字架,解讀到了其中的預言:耶穌將接受為眾生受難的命運。這一莊嚴的主題通過金字塔型的畫面和諧構圖,積極生動地傳達了出來。


《阿爾巴的聖母》,拉斐爾,1510年,圖片來源:李洋

義大利繪畫大師喬託名作《聖母和她的孩子》的創作時間可以追溯至公元1310年。宗教人物畫作往往表達了作者最直接的宗教信仰和情感,虔誠而純粹。它與當今世界的聯繫卻是在700年後才被人們不斷地體會到:畫中的聖母手中懷抱的孩子一手抓著母親的左食指,另一手頑皮地去觸摸母親手中的花朵,人性化地展現了普世情感和母與子之間的親暱。喬託為佛羅倫斯繪畫注入了自然主義情懷以及三維立體光影技法,影響了一個世紀之後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開啟了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輝煌篇章。


《聖母和她的孩子》,喬託,1310年,圖片來源:李洋

1648年的荷蘭,伴隨著與西班牙籤署的明斯特和平條約,迎來了它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勝利。倫勃朗繪製的風景畫《磨坊》正是完成於這一年。畫中帶風車的磨坊,高高地聳立於防洪堤上,彰顯著新生的荷蘭共和國對土地宣誓主權的驕傲自豪。


《磨坊》,倫勃朗,1648年,圖片來自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官網

法國後印象派繪畫大師圖盧茨·勞德累克出生於沒落貴族之家,身患殘疾的他,在自由行動有限的生活境遇中,將所有的激情奔放融入了繪畫實踐。巴黎紅磨坊的酒館夜生活成為勞德裡克畫筆下的主題。

為了精準地描繪喜劇歌舞中的舞女,藝術家參與觀察演出多達20次。完成於1896年的《瑪塞爾·琳達在希爾佩裡克跳波利樂舞(Marcelle Lender Dancing the Bolero in Chilpéric)》充分說明了藝術家對通俗劇場的痴迷,以至於他創作的相關海報,場景,和服飾等,都成為了經典。被稱為「蒙馬特之魂」的勞德累克,沿承了莫奈和畢撒羅的印象派畫風,對日後畢卡索的人物畫風格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瑪塞爾·琳達在希爾佩裡克跳波利樂舞(Marcelle Lender Dancing the Bolero in Chilpéric)》,勞德累克,1896年,圖片來源:李洋

(註:文章部分信息來源自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官網,由李洋綜合編譯。)

相關焦點

  • 高清:沉浸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多年來,我們在旅途中參觀了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回味無窮、受益匪淺,這裡想與大家分享參觀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見聞、收穫與體會。 迅 速 崛 起 的 年 輕 美 術 館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憲法大道第7街和第4街之間,向東可眺望國會大廈,其南則是一路之隔的宇航博物館,西行不遠就是美國歷史博物館,可謂處於中心地帶。
  • 輪椅上的美國總統,羅斯福
    羅斯福的家鄉是美國紐約州海德帕克鎮。他的母親是一位知識女性,非常重視對羅斯福的教育,她特地請來一位家庭女教師,教年幼的兒子學習德語。女教師有多年的教育經歷,能根據孩子的脾性,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她從不強迫羅斯福做任何的事情,而是引導他的興趣。有一天,她故意在大廳裡動情地朗讀德語文章,一旁的羅斯福聽不懂,就央求她教自己德語。
  • 弗利爾美術館重開,一座亞洲藝術寶庫的前世今生
    > 華盛頓國家廣場上的史密森尼博物館群中,最老的博物館如今成了最新的,那就是弗利爾美術館。
  • ...美國總統|珍妮·狄克遜|美國_歷史|瑪麗·德雷斯勒|羅斯福|邱吉爾
    她的一生中,不僅成功預言過羅斯福去世,甘迺迪遇刺。連她預言中國將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大國,似乎都正在成為現實。根據統計,在珍妮所有的預言中,最終實現的準確率達到九成以上。如此之高的預言準確率,她是怎麼做到的呢?一、幼年初露崢嶸。珍妮·狄克遜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是一名德國移民後裔。她幼年的時候,就顯示出了驚人的預言能力。她最早做出的預言,是關於外祖父的噩耗。
  • 羅斯福新政,探究羅斯福與他人不同的原因
    羅斯福新政,為什麼是羅斯福?探究羅斯福與他人不同的原因1929——1933年,美國發生了嚴重了經濟危機,資本大幅蕭條,美國人民永遠回不去曾經那段虛華繁榮的日子。這種局面一直到羅斯福上臺實施新政才得以結束。這一時期史稱「羅斯福新政」。為什麼是羅斯福而不是其他人?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一座美術館救一座城!揭秘日本最大私人美術館
    在這樣大規模的轟炸中,日本西部地區的一座城市卻由於一座私人美術館而幸運的讓美國手下留情……大原美術館>該美術館位於日本倉敷,是日本第一座西洋美術館,亦是目前日本最大的私人美術館——大原美術館(OHARA MUSEUM OF ART)。
  • 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城市就像一座巨型美術館
    當人們談到美術館與城市的關係時,有一座美術館是所有人繞不開的話題。這就是1997年落成的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20世紀末的西班牙北部小城畢爾巴鄂逐漸沒落,這座地標性的美術館建築卻通過藝術的影響力帶動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讓小城畢爾巴鄂一夜成名。
  • 重新認識羅斯福新政 - 經濟參考網
    羅斯福為美國帶來的突出變化首先表現在對外關係上,致力於與加拿大、拉美國家建立友好關係,在日本入侵中國華北、東南後推動各種形式的對華援助,在納粹德國在歐洲開展閃電戰的侵略活動時給予了英國等國家有力援助並最終使美國參戰,擊潰了德意日法西斯聯盟。
  • 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 川普朗誦羅斯福所作祈禱文
    據《衛報》5日報導,在樸茨茅斯舉行的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活動上,川普朗讀了羅斯福在二戰期間所作的祈禱文:「萬能的上帝,我們的孩子們,我們國家的驕傲,今天開始了一項偉大的事業,一場捍衛我們的共和國、宗教和文明的鬥爭,解放受苦受難的人類的鬥爭。」該祈禱文首次於1944年6月6日在美國國家電臺播出,系羅斯福首次向美國講述諾曼第事件時所作。
  • 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川普朗誦羅斯福二戰時所作祈禱文
    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川普朗誦羅斯福二戰時所作祈禱文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6-05 22:30 來源
  • 「給媽媽寫一封信」徵文揭曉了——我市的《種下的種子如約結果...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了更好地激發廣大婦女和家庭的愛國情懷、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講好家風故事,書寫家國情懷,省婦聯面向全省廣大家庭成員徵集「給媽媽寫一封信」主題徵文。活動自4月啟動以來,得到廣大網友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踴躍投稿,活動共收到徵文1000多篇。
  • 新中國歷史教科書曾一度不寫「羅斯福新政」
    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請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終獲批准(課題批號:10&ZD095),數百名編輯人員與國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學者共預其事。廓清百年教科書發展之軌跡,探尋近代以來吾國中小學課程、教材演變之規律,功在當下,利澤久遠。  提起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羅斯福新政,你腦海中是否會浮現羅斯福總統的形象?
  • 城北將建起一座「天空之城」美術館 設計方案結果出爐
    2018-08-02 08:56 | 杭州網有人說,美術館和城市的關係,就像人的靈魂和軀體。紐約的大都會,倫敦的泰特,巴黎的羅浮宮,幾乎所有的國際大都市都擁有知名的美術館。不久以後,下城區北部也會建起一座充滿時尚、文藝氣質的美術館——中國·武林美術館。中國·武林美術館南臨沈家幼兒園,北至新天地街,東臨欣景苑小區,西沿永福橋路,建設用地面積1.49公頃。
  • 繼羅斯福號航母百人感染後,裡根號航母也被攻陷,病毒來源成謎
    據美國太平洋艦隊官方公布的照片顯示,「羅斯福」號在越南的各種交流活動期間,並未採取任何防疫措施,美越雙方也無人佩戴口罩。據《紐約時報》當地時間4月5日報導,此前被解職的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母艦長布雷特·克羅澤(Brett Crozier)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報導稱,克羅澤在4月2日被解職之前就已經確診,目前在關島美國海軍基地隔離。
  • 康有為給美國總統的一封信
    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立即向華盛頓發電匯報北京政權交替的情況,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收到北京電報的同時,收到了一封康有為從美洲發來的電報。康有為的電報將年輕的攝政王推到了死敵的位置。康有為在給羅斯福的電報中指控北洋領袖、軍機大臣袁世凱謀害光緒皇帝,變換君主,擾亂中國。康有為希望羅斯福能夠致電北京的柔克義公使,以美國的名義聯合所有國家,不予承認攝政王的合法地位。
  • 首次廣東省美術館評估定級結果公布,18個館榜上有名
    首次廣東省美術館評估定級結果公布,18個館榜上有名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林嘉欣  2020-11-07 首次廣東省美術館評估定級工作已結束,並於近日公布了結果,共有18個美術館獲評一級、二級和三級美術館。
  • 羅斯福總統圖書館設計競賽決選名單揭曉
    這三個方案展現了綜合建築和景觀的方法,旨在呈現羅斯福總統的一生。Henning Larsen 方案Henning Larsen建築事務所+Nelson Byrd Woltz的設計團隊指出,他們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具有豐富景觀的北達科他州荒地,希望結合西奧多羅斯福的遺產,將建築植根於Medora社區。
  • 富蘭克林-羅斯福個人簡介(圖)
    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表達了他對復興國家經濟的決心。因而懷抱各種不同政見的人都成為他的同盟者,其「新政」得以順利實施。羅斯福使其政府成員在地理上、政治上均保持平衡,其中有自由派民主黨員,也有保守派民主黨員;有三位共和黨員,還有一位女部長。他的立法計劃面向廣大選民,設法幫助美國經濟中主要的利益集團,並爭取共和黨員的支持。
  •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從國家形象到國家藝術殿堂
    圖/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室內 來源:李建芸 每一座歷史建築的重新利用都是一個不斷判斷和選擇的過程,希望通過案例的展示,我們能夠看到別的項目都做了哪些工作
  • 首次廣東省美術館評估定級結果公布:18個館榜上有名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圖/各美術館提供 11月7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首次廣東省美術館評估定級工作已結束,並於近日公布了結果,共有18個美術館獲評一級、二級和三級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