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四大文明古國,大家都能脫口而出,分別是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其中古中國的傳承最為久遠,而古印度和古埃及則出現了文明斷層,古巴比倫則是直接滅亡了。說到古巴比倫,大家都知道它有一個空中花園,聽起來好像很厲害,其實在巴比倫以前,兩河流域就出現過更古老的文明,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古老文明,而古巴比倫文明只是它的延續,它就是蘇美爾文明。
公元前5000年左右,兩河流域誕生了蘇美爾文明,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他們建立了人類歷史上已知的、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有多古老呢?和其他古文明對比一下就知道,它比古埃及文明早了1500年,比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早了3500年,比中國、希臘文明早了4000年。如今考古學家所發現的蘇美爾文明遺蹟中,有很多壁畫和文字,足以證明其文明的燦爛。
蘇美爾人發明了人類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擁有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烏爾納姆法典》,並且蘇美爾文明有10多個獨立的城邦國家,每個城邦都是以寺廟為中心,城邦中的百姓被國王和宗教統治著,這說明他們有著完善的宗教體系。當然,單單這些並不能說明蘇美爾文明的發達,在度量上,蘇美爾人使用十二進位,不論是時間還是長度用的都是十二進位;在農業上,蘇美爾人建造了運河、堤壩,使得他們擁有先進的灌溉系統;在技術上,蘇美爾人乘坐的是帶輪子的車輛,還製造出帆船用於水運。說到這,是不是覺得蘇美爾文明根本不像是7000年前的文明?
不僅如此,蘇美爾人在天文、數學、建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這讓我們不得不驚嘆他們的智慧。但是,這樣一個繁榮燦爛的超古代文明,卻引起了很多學者的質疑。在蘇美爾文明遺址的發掘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16份刻有蘇美爾歷史的泥板,上面記錄了蘇美爾134位君主的名稱、在位時間,所以被稱作「蘇美爾古代君主名簿」。這份名簿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但是當考古學家深入研究後,卻被搞懵了。
名簿的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王權從天而降,在埃利都,阿魯利姆成為國王,他統治了8個SARS」,其中的SARS是時間單位,代表著3600年,8個SARS也就是28800年,說明第一任國王阿魯利姆統治了28800年。這怎麼可能呢?而且在阿魯利姆之後還有6位君主,他們統治的時間加起來都有24萬年了。其中還有一句話,「在發生大洪水後,王權再次從天而降,王權在基什」,在這之後的記載就開始恢復正常了,歷代君主也都有跡可循了,漸漸地與歷史已知的結論相匹配。
說到這,相信大家已經看到問題所在了,大洪水之後的歷史比較符合考古學家的結論,但是在大洪水之前的那幾位君主是怎麼一回事?他們真的統治了24萬年嗎?
在全球各地的傳說中,我們都能看到大洪水的身影,在大洪水之前,地球上生活的都是「神」,希臘神話、印度神話、瑪雅神話,甚至是《山海經》中都有這樣的記載,他們描述的是人神共存的生活。在大洪水之後,「神」的影子就慢慢消失了,歷史替代了傳說,被記錄和流傳下來。蘇美人創作的《吉爾伽美什史詩》曾這樣描述,大洪水之後的君主壽命斷崖式減少,是因為他們已經不是神的血統了。那麼這到底是為了統治而編出的故事,還是真實的歷史記錄?
故事沒有結束,上世紀70年代,著名的考古學家撒迦利亞·西琴在蘇美爾文明遺址發現了一幅雕刻在石板上的星圖,上面標註了數個天體。令人驚訝的是,星圖上除了古人能觀測到的太陽、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外,還有天王星和海王星,要知道天王星是在1781年才被發現的,海王星是1846年,7000年前的蘇美爾人是怎麼知道的呢?除了這些,星圖上還有一顆人類至今都沒有發現的行星,可能就是科學家們正在探索的「第十顆行星」。
科學家們一直都相信太陽系有第十顆行星,他們取名為「X行星」,所以基於考古發現,西琴提出了一個假說,並寫了《第十二個天體》一書。在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人類和蘇美爾文明都來源於第十二個天體,名字叫做「尼比魯」,尼比魯星球上住著「尼菲林人」,壽命高達36萬年,而尼比魯行星每3600年就會進入太陽系一次。說到這,大家是不是想起了什麼?沒錯,蘇美爾人就是以3600年為一個SARS。
既然這樣,那蘇美爾君主名簿中的歷代君主,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為他們是在尼比魯進入太陽系時來到地球的,直到地球發生了大洪水尼菲林人才離開。雖然不一定是真的,但是這個假設聽起來還是很有道理的。當然,我並不是讓大家相信有尼菲林人的存在,而是告訴大家,在不知道真相之前,我們都要保持探索精神。好了,關於蘇美爾文明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