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各地農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廣大勞動人民創造了豐富的勞動文化,並通過長期發展,湧現出不少經典。歇後語就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一種,勞動人民常常在生產過程中口口相傳,形成一種獨特的勞動文化。今天小編就收集整理部分與乞丐(叫花子)相關的歇後語與大家分享,看看你們老家有沒有這些奇怪而有趣的歇後語。
在貴州省東北部的銅仁,歇後語較為豐富,街頭巷尾和農村各地,均有不同的歇後語,並且呈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其中有個流傳多年的歇後語:叫花子爭「吞角」,天亮都是別家的。吞角,即農村堂屋前凹進去的那塊地方。這句歇後語說的是,夜晚幾個叫花子在別家堂屋前爭地盤睡覺,爭得異常激烈,甚至大動幹戈,但天亮後都得灰溜溜離開,因為這地是人家主人家的的。在貴州銅仁,這句歇後語還有另一種說法:叫花子爭廊場,天亮都是比人的。「吞角」也屬於廊場之一,貴州很多地方說屋簷下的場地也叫廊場。
這句歇後語,意義豐富有內涵,帶一定的哲理性。爭來爭去,沒有一個真正的贏家,生活中最紛擾的就是這個「爭」字。古語中,「上士無爭,下士好爭」,說的就是人生至尊境地,即為無爭。心境開闊一些,自然爭不起來,自然心境明了和寬鬆;看淡功利,看輕名聲,自然少了許多煩惱;不存非分之想,不去爭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要見利棄義。叫花子爭「吞角」,天亮都是別家的,這句歇後語非常貼切質樸,卻有極深的內涵。
還有幾句和乞丐相關的歇後語,叫花子打破碗,傾家蕩產。意思是說叫花子除了一個討飯的碗外,沒有其他的的資產了,要是把要飯的碗都摔破了,就一無所有了。熟人之間,常常有這樣的玩笑:你倒是富裕好過哦,我是叫花子打破碗哦,窮得叮噹響,叫花子照鏡子,一副窮酸相。
與叫花子相關的歇後語,多數是與窮困潦倒有關,但是像「叫花子爭廊場,天亮了都是別個的」這樣有內涵、帶有哲理性的歇後語卻也不少。如:叫花子烤火,往自己面前刨;叫花子防小偷,多餘的;叫花子登戲臺,窮快活。等等這樣的還很多,簡短幾語道出人生辛酸,也講述不少人生哲理。
與乞丐的歇後語,各地都不太一樣,更因農村各地方言各異,口口相傳的歇後語也大不相同,本期與乞丐相關的歇後語就到此,更多歇後語分享,請關注我們,我們在以後會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