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期,敏感期的前世今生都在這裡!
你知道「關鍵期」「敏感期」嗎?你不知道,但你一定聽說過!
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路漫漫其修遠兮的育兒道路上,你會發現自己是個「小白」,生怕孩子因為你的「空白」而錯過引導他的重要時期。
從這篇文章開始,會讓你成功的從小白變成小紫甚至可能是小黑!
有一位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發現,他身後總是跟著一群小鵝,不論做什麼,在哪裡,都追隨其後,為什麼呢?
原來勞倫茲在1935年發現孵化出來的小鵝在十幾個小時之內會有認母的行為出現。
小鵝會追隨第一次看見的活動物體,會把他當成「母親」。
這種行為是沒有任何強化的動作,且容易形成,勞倫茲把它稱為「印刻」現象,把「印刻」現象發生的時期叫作「發展關鍵期」。
大白話舉例,孩子成長到一個階段,生長過程剛好是學習技能或能力的最佳時期,如果錯過,以後學習就會出現困難,有的甚至一生都難以彌補。
在這個發展關鍵期,人對環境的影響很敏感,細微的刺激便可以發生反應,所以,也稱其為「敏感期」。
這就是近幾年在育兒道路上廣為流傳的關鍵期,敏感期,今天在此把廬山真面目呈現出來。
研究發現,這種「關鍵期」不僅在小鵝身上體現,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存在。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
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目前被唯一證實的,我的孩子在2歲前一直聽繪本故事,在聽的過程中由於語言發展不足互動很少,直到2.5歲的時候,他的語言越來越豐富,當時以為是讀繪本的原因。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語言敏感期來到了。2-3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在正常言語的環境中,這個階段兒童學習口語是最快的。
反之,學前兒童在這個時期如果完全脫離人類的語言環境,後期就很難再學會說話,例如狼孩的故事。
有人會說,我們從來不讀繪本,孩子說話也挺順暢的。
是的,在這裡所說的是,關鍵期到來的時候能給到孩子一個相對自由寬鬆和諧的環境,伴隨外在的強化和刺激,可以有很良性的發展。
不讀繪本也可能是家庭或者外在因素的刺激促進的,這就強調了環境的重要性,不管是什麼環境,適合孩子發展的都是好環境。
所以在關鍵期內學習,可以事半功倍,錯過關鍵期則要事倍功半。
關鍵期,敏感期系列文章第一篇,後續將陸續推文,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