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A+學科的南信大和同城的南郵比如何?

2020-12-07 瓜子說教育

南京六朝古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這座城市擁有眾多高校,位於華五的南大,低調有實力的東南大學。除這兩所985高校之外,還有南理工,南航,河海大學等211高校,如今雙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已經被提上日程,這所城市在17年又增加幾所雙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南郵,南信大,南林和南中醫。江蘇15所雙一流,南京獨佔12所,真可謂集高教於一身。今天先介紹南郵和南信大。

南京郵電大學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與江蘇省共建高校,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際電信聯盟首個學術成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國際電信聯盟亞太電信組織在華培訓基地之一,享有「華夏IT英才的搖籃」之譽。

南京郵電大學作為電子信息類特色高校,專業比較熱門,地理位置優越,錄取分數已然超過部分211,進入雙一流後,分數更是水漲船高。這所大學有一個雙一流學科為電子科學與技術,一個國家重點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看看學科評估結果。

學科中也向我們展示了電子信息類特色高校,上榜學科5個B類都與電子信息相關,最好學科為B+水平,由於專業熱門,學科實力不錯,受到業界認可,錄取分高。20年中國內地高校U. S. News排名85,軟科排名96。

南信大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共建,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2011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

南信大前身南京氣象學院,全國重點大學。同樣特色類高校,大氣科學學科評估為A+(全國學科前2%),大氣科學專業屬於全國頂尖。此外還有4個B類,7個C類,電子信息類專業,計算機,通信,軟體等也是不錯。大氣科學毫無疑問進入雙一流建設學科。20年中國內地高校QS排名87,U. S. News排名39。國際認可度挺高。

這兩所大學都是首批進入雙一流學科建設。今年在江蘇省內南京郵電大學理科BB,374;南信大理科BB,370,BC,359(後者應該是中外合作之類的)。南郵在本省認可度稍高一點,在外省南郵大的錄取分數和知名度普遍高於南信大的。南郵學科實力不俗,且專業熱門;南信大有重點大學頭銜,A+學科加持,實力強悍。兩所大學都是雙一流,各有特色。

相關焦點

  • 鄭州大學相當於南京哪所大學的水平,河海、蘇大還是南郵?
    但規模雖然大,但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卻沒有A類學科,也就是沒有王牌學科,這也是目前鄭大的短板。鄭州大學2018年在校友會的排名是49位,相當於全國排名42位的河海大學和排名58位蘇州大學,如果和南郵比的話,肯定鄭大完勝,南郵2018全國排名是118位,和鄭大相差甚遠;南京最好的兩所大學,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這兩所自然不用參與比較,差距太大。
  • 恭喜南信大!入選首批國家「拔尖計劃」2.0學科基地
    圖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微信出息了,南信大!南信大實力感人南信大的大氣科學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兩次蟬聯全國第一、獲評A+等級並且有4個學科躋身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南信大,不僅寵學生,還優秀有實力6月3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第8屆亞洲大學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列
  • 柔性電子研究如何走向應用?南郵成立柔性電子(未來技術)研究院
    黃維院士介紹,南郵柔性電子(未來技術)研究院將加快建設步伐,力爭將研究院建成柔性電子領域國內頂級、國際領先的權威研究機構,建成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有一定特色的柔性電子研究基地,並結合學校其他優勢學科,儘快實現相關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南郵校長葉美蘭表示,學校將集中優勢資源、協同創新推動柔性電子領域研究。
  • 南郵與華為籤約共建「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
    據南郵副校長張志華介紹,華為與南郵的合作有淵源、有基礎、有願景。所謂有淵源,是早在華為公司成立之初,就有南郵的教師團隊參與華為的研發項目。陳錫生教授主編的《程控交換原理》為華為研發數字交換機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雙方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各類競賽均已開展了各種合作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南京郵電大學擬新增博士點讓人迷惑,竟然放棄計算機學科?
    1、南京郵電大學近10年時間沒有獲批新的博士點南京郵電大學現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通信與信息工程(2003年獲批)、電子科學與技術(2011年獲批)、光學工程(2011年獲批)。2、南郵計算機學科實力還是不錯的南郵計算機學院始於1985年,目前擁有江蘇省無線傳感網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大數據安全與智能處理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高性能計算與智能處理工程研究中心、計算機技術研究所、高性能計算與大數據處理研究所等科研平臺。
  • 南郵校長致辭金句頻出:流浪的地球需要溫暖
    我還要請你們把掌聲送給同桌同室的他(或她),感謝彼此擁有這幸福美妙並將陪伴終身的大學同窗情,請你們離別時一定要相互熱烈擁抱,道一聲珍重!親愛的同學們,四年寒來暑往的南郵生活使你有了一個暱稱:柚子。至此,南郵的氣息南郵人的氣質都將深深烙在你們身上。信達天下、自強不息的南郵精神將成為你們的行囊。
  • 國慶假期,中科院院士為南郵師生上思政課
    國慶假期,中科院院士為南郵師生上思政課「科技工作者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矢志不渝自主創新」南郵供圖南報網訊(通訊員 李心電 記者 談潔)「為中國⼈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和使命。
  • 第四對南通雙胞胎考入南郵,這次還是同分!
    記者今天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今年有一對南通雙胞胎同分考取了該校,巧的是,這已經是近年來第四對同分考入南郵的南通雙胞胎了。南郵黨委副書記王宗榮為雙胞胎送上錄取通知書這對雙胞胎是瞿宇博和張宇豪,出生於江蘇南通,畢業於通州高級中學。哥哥瞿宇博是標準的理工男,喜歡物理化學計算機這樣的學科,擅長圍棋;弟弟張宇豪則喜歡音樂,雖然也是理科生,比起哥哥,他明顯更加感性一點。
  • 南郵:「紅綠藍」的色彩 不一樣的新生思政課
    中國江蘇網8月20日訊 (通訊員 張前 孫欣怡 記者 羅鵬)一份份紅色襯底,金字閃亮的錄取通知書正被有條不紊地裝進快遞信袋中......近日,2020級的南郵新生陸續收穫十多年寒窗苦讀的碩果。今年,南郵專屬的特快專遞在送達錄取通知書的同時,還送上一本校史讀本《紅綠藍:南郵的色彩》。開卷有益,作為新生首堂思政課,該書講述了南郵近80年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紅色歷史。「南京郵電大學作為一所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深植紅色基因的高等學校,始終緊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 實地探訪|江蘇的「頂天」學科如何「立地」?
    ——10年,三期項目,江蘇優勢學科建設交出這樣的成績單。在近日召開的「高校優勢學科服務江蘇高質量發展新聞通氣會」上,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10年學科建設的成效。同時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處處長楊樹兵表示,學科建設要「頂天」,更要「立地」,衡量標準上必須把社會貢獻、人才培養放在第一位,沒有貢獻和服務的學科建設是不合格的。江蘇優勢學科們的社會貢獻和成績單一樣亮眼嗎?會後,記者進行了實地調研。
  • 南郵的黨建思政「生機勃勃」
    聽著這樣的介紹,不久前參加南郵海內外青年學者論壇的青年俊才們感到學校「生機勃勃」。今年7月21日,南郵黨委書記劉陳出席全省高校年輕幹部培養工作推進會並作交流發言,以《涵養年輕幹部隊伍「一池活水」》為題,交流了學校年輕幹部隊伍培養工作情況。 基層黨建「同臺打擂」曬紅色。這一年做了啥?來年怎麼幹?
  • 南郵發布新校歌 由已故老紅軍秦華禮創作
    南京郵電大學的辦學起源於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戰時郵務總局幹部訓練班,紅色的「根」孕育了紅色之魂,忠誠、堅韌、創新,與戰郵精神一脈相承的南郵精神,激勵南郵人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校歌充分體現了南郵精神的紅色之魂,以「信達天下,自強不息」的南郵精神為主題,圍繞學校「起源、發展、初心、使命、特色、鼓勁」進行創作。
  • 雙非一本考研通信,選擇山大、西電還是南郵?西電、南郵是首選
    西電和南郵的通信實力肯定比山東大學要好得多,因為這兩所高校都是以通信起家的,雖然西電是211高校南郵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但其通信工程考研錄分絕對不比山大低,考取難度也會更大,競爭更激烈,相應的碩士畢業就業會更好,這兩所高校的通信工程多就職於華為、三大運營商及其網際網路相關的公司,雙非考生能考上後兩所的研究生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 肖巖:我所在的同城雙雄高校—新聞—科學網
    國際上,波士頓有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洛杉磯擁有南加州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舊金山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史丹福大學;倫敦有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等等。在國內,北京有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上海有上海交通大學與復旦大學……而我現在所在的城市裡,則有湖南大學和中南大學。 當兩所大學由於專業或地域接近,就會逐漸形成一種特殊的競爭夥伴關係,即所謂「同城雙雄高校」。
  • 江蘇第五輪學科評估預測-南大河海江蘇大學南工大有進步
    首先讓我們回顧下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標準: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今天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考慮到軟科前10%的學科水分有點大,筆者用前5%
  • 2020年長三角高校20強,華東五校位居前5,南理工第10
    本次是軟科對於長三角高校的最新排名,要說江蘇在20強中,佔據的高校最多,南航、南理工分別位於第9和第10,有三所雙非高校上榜,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這個榜單中,華五的5所高校依然傲視群雄,無校可以撼動,原本華五也是我國的前10強的高校,實力僅次於清北,在長三角當然也是位居前5了。
  • 何建華專欄:「長三角同城之心」,南太湖新發展軸呼之欲出
    滬蘇湖鐵路的開工建設,標誌著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實質性推動階段,將把黃浦江與南太湖連成一體,一條全新的南太湖發展軸呼之欲出,為長三角國家戰略落地落實再添新亮色。 滬蘇湖鐵路走向示意圖。 擁有血脈相通的「長三角同城之心」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日益化為一市三省上下同欲的普遍共識,成為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長三角同城之心」。平心而論,大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落地落實,發展機遇與嚴峻挑戰共生共存,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認知: 一是城市群的一體化與同城化建設。
  • 南信入選首批「雙一流」,與其實力相近的南京工大為何沒有?
    一方面由於985和211政策具有固定性,只要高校入選了此工程,不管發展得如何都不會再有「下車」的可能。除了南信之外,本次南京市新入選「一流學科」的雙非高校還有南京林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從這四所高校的學科評估成績和獲得的科研獎項來看,這幾所新入圍的大學實力都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