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鶴年家族私有化傳言拉升南華早報集團股價

2020-12-15 網易財經

網易財經2月19日訊 據FT報導,《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的出版商表示,正就可能的收購進行談判。此前該公司股價飆升逾20%,被香港交易所(HKEx)停牌。

《南華早報》是香港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馬來西亞億萬富翁郭鶴年(Robert Kuok)的家族1993年控股該集團,該報近年來遭遇廣告收入不斷下降的困境。

市值約33億港元的南華早報集團有限公司(SCMP Group),股價在早盤期間飆升,原因是有人猜測郭氏家族擬將其收歸私有。南華早報集團的公告對於收購談判的具體目標語焉不詳,記者致電該集團要求澄清,但未得到回覆。

「本集團現正與第三方就可能收購於香港之媒體公司進行磋商,倘落實……可能構成本公司之須予披露之交易,」該集團聲明稱。

「截至刊發本公告之日,本集團就可能收購事項只籤訂了無約束力之意向條款。」

郭氏家族通過旗下的嘉裡控股集團(Kerry Holdings),曾在2007年末發出收購要約,擬將南華早報集團私有化。這份要約在2008年2月失效,因其未能爭取到90%股東的支持。不過,郭氏家族持有該集團近75%的股份。

郭氏家族的持股比例即將增至近90%,違反香港上市規則中有關公眾持股量不得低於25%的要求。這意味著其股票必須停牌,直至(或除非)恢復最低公眾持股量。

郭氏家族增持股份的原因是,持有南華早報集團14.4%股票的股東,將行使郭氏家族旗下的嘉裡傳媒(Kerry Media)授予他們的認沽期權,最遲在2月26日賣出那些股票。

記者曾致電嘉裡控股集團,請該集團就其對南華早報集團的意向發表評論,但沒有接到回電。

南華早報集團在聲明中表示,其對股價變動的原因並不了解,而且除了此前已經宣布的期權行使和交易談判外,不知道有任何需要宣布的信息。

與多數報紙一樣,近年來《南華早報》也遭遇廣告收入下降和在線媒體競爭帶來的財務困境。港交所2006年放鬆關於公司公告的規則,也對其構成沉重打擊。這類公司公告曾佔該報至多20%的營收。

午盤遭停牌時,南華早報集團股價為每股2.15港元,比開盤價每股1.75港元高出23%,達到該股自2011年8月以來的最高位。

郭氏家族在2008年發出私有化收購要約時,出價是每股2.75港元。當時分析師曾表示,一些股東堅持等待更高出價的原因可能是,他們相信南華早報集團的房地產資產價值遠遠高於該集團的帳面價值。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阿里巴巴收購香港《南華早報》 網絡版將免費
    中國日報網12月11日電(歐葉)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2月11日在香港宣布,集團與南華早報集團達成協議,收購已有112年歷史的《南華早報》及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其他媒體資產。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等媒體報導,阿里巴巴表示,此次收購將把《南華早報》的傳統及卓越的編採能力與阿里巴巴在數碼領域的優勢結合起來,為讀者帶來全面、獨到的中國及香港新聞和分析。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南華早報》獨特的地方在於,她用英語專注於報導中國。任何一個希望了解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人都會關注這樣的報導。
  • 金龍魚遞交註冊:上半年營收870億 實控人為郭鶴年家族
    金龍魚幕後老闆就是從福建走出去的華裔,現馬來西亞首富、近百歲的郭鶴年家族,財富堪比李嘉誠,香格裡拉酒店、北京國貿中心都是他家的。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以經營白糖業起家,因此有「亞洲糖王」之稱。郭鶴年與阿里巴巴也有交集。
  • 馬雲從郭氏家族手中買下東南亞最重要英文報紙《南華早報》
    觀察者網獨家獲悉, 今天(1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從馬來西亞郭氏家族手中收購東南亞最重要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將把阿里的網際網路優勢和《南華早報》的採編優勢結合到一起,打造一個讓英語世界了解中國的優質窗口。此次收購的是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媒體資產,包括《南華早報》的紙質和網絡版,雜誌,出版印刷和戶外媒體等業務。
  • 香港《南華早報》今起網上內容免費
    【財新網】(駐香港記者 楊硯文)4月5日晚上6時,香港《南華早報》正式取消網絡平臺付費牆,網站及手機版全部內容開始全面免費,報紙照舊發售。  《南華早報》在今日晚間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將從2016年4月5日晚上6時起,取消網上平臺收費,scmp.com及手機版全面免費,全球讀者可以免費閱讀其內全部內容。
  • 阿里巴巴集團收購《南華早報》
    新華社電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1日在香港宣布,集團與南華早報集團達成協議,收購《南華早報》以及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其他媒體資產。據了解,此次收購是阿里巴巴集團首次收購海外媒體資產。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我們這兩家企業有將近100年的年齡差,這真是一次新與舊的交匯。
  • 英媒:阿里確定以超20億港元收購南華早報媒體業務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 英媒稱,香港出版媒體集團--南華早報集團12月14日宣布,將以約20.6億港元現金代價出售旗下媒體業務予阿里巴巴集團;公司並擬待交易完成後,向股東派發特別現金股息。路透社12月14日報導稱,公司的聲明,除旗艦報章《南華早報》外,出售協議亦包括雜誌、招聘、戶外媒體、活動及會議、教育及數碼媒體業務。公司預期出售將會錄得收益約14.26億港元,所以資金淨額絕大部份將用於支付特別股息,餘下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南華早報》是本地唯一的收費英文報章,創刊於1903年,令人關注在中資的阿里巴巴完成收購後,未來的編採方針會否改變。
  • 他95歲高齡還在忙著賺錢 25歲擁有自己公司 並將家族生意發揚光大
    早年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鑑下南洋去了馬來西亞,本來郭欽鑑只是糧油店的小店員,但是在郭欽鑑的努力下,郭氏家族逐漸的強大,郭欽鑑也從一個小店員成為了百萬富翁。郭鶴年是郭欽鑑的小兒子,在1923年出生,當時郭欽鑑希望自己的米糧生意可以交給郭鶴年,不僅如此,家族的生意也在郭鶴年的帶領下越來越好。
  • 千億金龍魚衝擊創業板第一股,誰是金龍魚幕後豪門家族的接班人?
    在他的掌舵下,郭氏家族的商業滲透到全世界各個地方,他也享有「酒店大王」、「亞洲糖王」之譽,旗下核心資產如今已大部分發布在香港,包括大量的香港豪宅、商場、酒店、辦公樓,另外,還包括《南華早報》、香格裡拉酒店集團等。假如郭鶴年、郭孔豐叔侄親手締造的「金龍魚」品牌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其家族的財富版圖又將「錦上添花」,大馬首富寶座的基石更堅實穩固。
  • 港媒熱議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 媒體與集團優勢互補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凌德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1日在香港宣布,與南華早報集團達成協議,收購香港百年老報《南華早報》及南華早報集團旗下其他媒體資產。阿里巴巴公關業務相關負責人向《環球時報》記者提供的信息顯示,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解釋收購《南華早報》的原因時說,阿里巴巴在數字時代的優勢,能幫助《南華早報》獲得全球讀者,建立起在全球的影響力。蔡崇信說,《南華早報》地處香港,擁有獨特優勢,專注於客觀深度中國的報導,且從紐約到倫敦以及香港在內的整個英語世界,都存在著了解中國這個第二大經濟體的內容需求。
  • 永不破產的巨人郭鶴年
    最高62.65元的股價,使其市值一舉衝上3396億的高點。這家糧油業龍頭企業,國內食用油市佔率近40%,僅2019年就實現營收1707.43億,是貴州茅臺的兩倍之多。它背後屹立著的,正是97歲的馬來西亞華人首富郭鶴年。1東南亞商王,閩商系泰鬥郭鶴年1923年生於馬來西亞,祖籍福建福州。
  • 香港媒體《南華早報》中文網站停止運作
    2016年9月9日,香港媒體《南華早報》英文網站以懸浮窗的形式發布公告稱,「由於整合資源的需要,南早及南早指南中文網站已停止運作。我們感謝大家過去的支持」。  9月10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登陸《南華早報》中文網網址後發現,該網址已直接跳轉至《南華早報》英文網站。  此外,多名現任和前任《南華早報》內部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確認,該報中文網站已經關閉,今後將繼續在英文網站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 《南華早報》中文網停止運作 官方稱資源整合
    DoNews9月10日消息 (編輯 費倩文)近日,香港媒體集團《南華早報》宣布關閉中文版網站,其域名已被重定向至英文網址「www.scmp.com」,原有中文站主頁與文章均已無法訪問。
  • 香港《南華早報》宣布今年8月回歸數字訂閱模式
    7月27日,香港媒體《南華早報》於官網發布聲明稱,將於今年8月重新回歸付費的數字訂閱模式。聲明表示,成為訂閱用戶後,讀者將可以無限制訪問《南華早報》的新聞報導、評論、分析、深度調查等文章。《南華早報》總編輯譚衛兒在網站上稱,全面報導的成本很高,持續了百年的廣告模式已不足以支撐高質量的新聞。根據其網站顯示,截至3月該報線上平臺的活躍用戶有5000萬,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印刷版的讀者人數約為34.7萬。公開資料顯示,《南華早報》是始於1903年香港的英文報紙,過去百年來,南華早報一直是中國香港以至亞洲最具公信力的報章。
  • 黑石擬斥277億私有化SOHO中國:溢價100%系對華最大投資
    (文/觀察者網 呂棟)據路透社3月10日報導,兩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私募基金公司黑石集團正進行排他性談判,計劃斥資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7億元)將SOHO中國(00410.HK)私有化。受上述消息影響,港股上市的SOHO中國股價急速拉升,並在漲幅達37.58%時停牌直到收盤,停牌時股價為4.1港元/股。而這也是SOHO中國股價自2018年6月來的高點,目前其市值約213.2億港元。
  • 《南華早報》中文網關閉,官方解釋為 「資源整合」
    IT之家9月9日消息,已被阿里巴巴收購的香港媒體集團《南華早報》今天宣布關閉中文頁面,目前該網站中文域名「nanzao.com」已被重定向到了英文網址www.scmp.com,原有文章已無法訪問。
  • 李嘉誠從大陸撤資,香港另外四大家族去哪了?
    香港五大家族中,除了頭號李嘉誠外,另外四個分別是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和郭鶴年。無界新聞梳理後發現,這四大家族的產業在大陸市場均表現不俗,未有撤資跡象和意願。 以下為文章原文: 李嘉誠跑了,引發國內某智庫口誅筆伐和各媒體熱烈爭議。長和實業發言人回應稱,並未撤資,有買有賣是正常商業行為。
  • 剛剛,2500億巨鯨登陸創業板:年營收兩個茅臺,背後郭鶴年家族
    外資絕對控股,背後豪門家族浮出水面 不同於金龍魚品牌的家喻戶曉,益海嘉裡幕後的掌舵人甚為低調隱秘。 根據招股書,益海嘉裡的最終控股股東為豐益國際,後者通過多級子公司間接持有前者99.99%的股權。
  • 臺資巨頭再戰香江:百億私有化遭狙擊 裕元集團回購暗藏玄機
    我們先來看裕元集團開年以來 「悲慘」的股價走勢:裕元集團在寶勝提出私有化要約第二日股價創下歷史高點38.4港元,但是隨著2017年利潤下滑公告披露和寶勝私有化宣告失敗,裕元集團的股價不斷下跌,目前股價約為24港元,較最高點下跌了37.63%,一舉回到一年前的股價水平。
  • 臺資巨頭再戰香江:百億私有化遭狙擊,裕元集團(00551)回購暗藏玄機
    我們先來看裕元集團開年以來 「悲慘」的股價走勢:裕元集團在寶勝提出私有化要約第二日股價創下歷史高點38.4港元,但是隨著2017年利潤下滑公告披露和寶勝私有化宣告失敗,裕元集團的股價不斷下跌,目前股價約為24港元,較最高點下跌了37.63%,一舉回到一年前的股價水平。
  • 港股私有化再起 高偉電子和高門集團有重大進展 川河集團獲提執行...
    原標題:港股私有化再起,高偉電子和高門集團有重大進展,川河集團獲提執行董事私有化   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