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屏讀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失去的是深入思考的能力。
許多人希望通過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來提升自己的能力,然而,實際的效果常常並不盡如人意。
同樣是經典書籍,我們也會發現,不同的人閱讀,會有不同的理解,產生不同的感悟。
本篇中,唐歌將為你分享的是:提升你的閱讀效果,怎樣把書讀厚?如何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一 如何提升閱讀的效果?把書讀厚
首先就是選好書,好書需要細細品味,反覆閱讀。
不要一下子追求一年讀多少本書,在你沒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時候,不如在選書的環節好好把把關。
精讀一本好書,融入自己的思考,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真正把學到的知識用起來,內化到你的知識體系當中去,而這些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1 發散思維,啟發聯想,聯繫實際,注重實踐
讀書重在思考。
由某個知識點聯想到一些相關的知識點。或者說,由某一個點引發自己更加深入地思考。
每讀完一個章節以後,要注意進行歸納和總結,尋找書中的知識點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擴展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思考可以應用在哪裡。
在實踐的過程中,繼續總結經驗,完善和提升,把讀書學習的效果最大化,這個過程就好像是乾貨泡水後的膨脹變大一樣,讓你的知識體系變得更加的健全飽滿。
2 關聯閱讀
通過書裡面那些你暫時比較模糊的專有名詞,書後面的參考書目,作者的推薦書目,或者說作者的其他書籍,我們就可以進行拓展性地閱讀,關聯學習,由某一個知識點展開到其他的知識點。
對於重點,難點,不明白的地方,就需要反覆查閱資料,請教高手,與同行交流,做好記錄和積累。
搜集相關資料,由一本書展開關聯閱讀和主題閱讀,通過經典書籍向外輻射出更多的相關知識。
3 體會高手和大師們的讀書感悟
在我們讀到一些比較經典的著作時,可以嘗試多查閱一些與這本書相關的大師們的讀書筆記,讀後感,體會不一樣的感悟。
人和人的水平,境界的不同,讀書時的感悟,體會常常就會不一樣,很多經典的書籍,比如紅樓夢,就有不同的解讀版本。
通過閱讀別人的讀書感悟,也能夠豐富你的視野和思想。
4 激活舊知,構建知識網絡
在某個領域內,大部分的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其實是呈現著網狀的結構分布的。
看書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需要我們激活舊有的知識,回顧關聯的知識點。
閱讀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串聯零散的知識點,把他們聯繫,融合到自己的知識網絡,知識體系當中,讓新知識和已有的知識體系產生連結,讓記憶的效果更加深刻。
5 高質量地輸出,進一步思考和優化
輸出是一個很好的檢驗讀書成果,提升閱讀效果的好方法。
把自己閱讀後的思考和實踐,總結成文章或視頻教程,分享出來,在輸出的過程中也會進一步完善你的思想。
通過和讀者和高手們的交流,可以讓你獲得新的靈感,加深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再進一步迭代自身的知識體系。
6 經典內容反覆讀,反覆看,持續精進
一本好書,不同的階段,心境不同,狀態不同,你讀書時體會出來感悟也會不同。
在實操的過程當中,也許書上的一句話,在你應用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你不斷去查找資料,詢問高手,深入思考。
反覆閱讀,聯繫實際問題,結合實操,總結經驗,把書上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好書讀多遍,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7 以研究分析的態度來思考
①研究作者的寫作思路。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寫。
②研究作者的思維方式。作者為什麼會想到這些方法?怎麼想到的?文中的想法是否有足夠的依據支撐?
③ 研究作者的方法論。帶著分析和研究的心態去思考,而不是消遣娛樂的態度去閱讀。
8 重構 和自我迭代
把作者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運用費曼技巧,把書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就相當於融入了你的思想,用你自己的理解把這本書,重新說一遍,重新寫一遍。
再進一步是加入自己的總結,改進方法論。當你領悟了書中的精華,通過結合自身的實踐,深入思考,最後就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思想體系和方法論了。
二 如何把書讀薄?
可以先看目錄,了解全書的整體框架,理清脈絡。
先讀一遍,觀其大略,尋找出重點和難點,花精力重點突破。
讀完一個章節以後,就要概括總結,思考,記錄。
通過目錄,重點難點,以及自身的閱讀感悟,章節關鍵詞整理出知識脈絡,畫出知識樹,思維導圖,壓縮核心知識,概括整本書的內容。
把書讀薄,讀的是整體,讀的是框架和脈絡,去過水之後的乾貨。
三 提升閱讀效果的幾個關鍵要點
1到底是把書讀薄,還是把書讀厚?
有的書可以觀其大略,有的書則需要深入思考,並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讀厚。
因人而異,每個人的知識水平,思維方式,以及認知程度不同,對你來說很有營養的東西,對一些專業人士來說可能就是入門級別。
一般對於普通人來說,一些經典的大部頭,專業的理論教材,經典的國學著作,哲學等一些抽象的思想類的書籍都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反覆咀嚼。
2 學會過濾一些無效的知識
閱讀的時候要有批判性思維的意識,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分辨能力,只學有用的,把重點放在應用實踐以及改變自己思想的知識上面。
讀書注重實際的效果,對於一些無效的知識要選擇捨棄。
3 有所記錄,注重積累
讀書時不能缺少的就是記錄和總結,記錄下自己當時的想法和體會,這是方便你日後進行複習,反芻,更新的有效途徑。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注重積累,積累重要的思想,方法論,填充進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
寫在最後
讀書要注重閱讀後帶來的實際效果,關鍵是引發自身的思考和感悟。
第一遍第二遍,可以先梳理出整本書的框架,難點,重要概念和方法論。
然後,分析論證,聯繫舊知,尋找自己身邊工作和生活中的 具體實例,深入思考。
結合實踐,刻意練習,再進一步深入總結,升華出新的方法論,更新積累,融入到你的思想和知識體系當中,真正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