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風光: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2020-12-18 最美詩畫

今天立春,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很多人都喜歡春暖花開,奼紫嫣紅的仲春風光,其實早春的風光也別有一番景象,古代很多詩人都比較喜歡早春的景色,也留下很多描寫早春風光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代: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詩是韓愈寫給張籍的描寫和讚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詩人運用簡樸的文字,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獨特的景色,給人一種早春時節溼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

城東早春

唐代: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這首詩抒寫了詩人對早春的熱愛和讚美,表明早春的情緒景色是詩人們最喜愛的,同時也表明,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接著又借用仲春穠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

早春

宋代: 白玉蟾

南枝才放兩三花,雪裡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這首詩是通過梅花來歌詠早春的,因為梅花在春天開得最早。首句寫梅花之早。「南枝」,因為向陽,所以南枝上的梅花最早開放。「才放」,剛剛開放,也是說花開得早。「兩三花」,只開了兩三朵花,還是說花開得早。後面幾句將雪、煙、月、水、沙連成一片,詩人不僅欣賞梅花,也欣賞了梅花周圍詩情畫意的環境。

早春野望

唐代:王勃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

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這首詩作於王勃客居巴蜀時,描寫的是初春的山景水色,江面上空曠無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濤,一波高過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處處一片青綠。而詩人一個人在異地他鄉極目遠望,看見江邊紅花綠樹掩映著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南湖早春

唐代:白居易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詩人抓住春雨初晴,陽光返照,山杏吐豔,水蘋爭綠,白雁低飛,黃鸝語澀幾個最富早春特徵的意象進行了突出的描繪,惟妙惟肖地畫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韻,將一幅充滿希望和生機的早春畫圖呈現在讀者眼前。

早春風光: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今天就給大家講到這裡,後面會繼續分享經典詩詞,希望大家喜歡。

相關焦點

  • 描寫春天的詩句: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城東早春》  年代: 唐 作者: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作品賞析  [注釋](1)詩家:詩人。清景:美景。(2)上林:皇帝的御花園。錦:五色織成的綢綾。
  • 描寫春天的詩句: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出自唐代詩人楊巨源的《城東早春》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賞析  詩的上聯可結合詩題來理解。美麗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新春」就是早春。「詩家」是詩人的統稱,並不僅指作者自己。一個「清」字很值得玩味。
  • 描寫春天的詩句:詩家清景在新春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賞析  詩的上聯可結合詩題來理解。美麗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新春」就是早春。「詩家」是詩人的統稱,並不僅指作者自己。一個「清」字很值得玩味。這裡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環境也很清幽。
  • 唐朝冷門詩人一首早春詩,7字寫出柳樹神韻,美過萬條垂下綠絲絛
    此詩與韓愈經典《早春》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城東早春》唐·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詩歌開篇直入,寫詩家對早春的關注與喜愛,一個「清」字道出初春景色的特點,清新,清麗,讓人眼前一亮。第二句寫柳寫得分外傳神,寫春意悄悄爬上柳梢,柳芽初萌仍是淡淡的嫩黃色,它不像春盛時千萬條綠絲絛,遠看如堆煙,而是「才」黃,半「未勻」。柳芽初生,也被稱為「柳眼」,沉寂的柳樹仿佛剛剛睜開眼睛。
  • 這首詩寫的早春,格調清新,視角獨特,頗具新意,絕對的精品之作
    對於唐代詩人楊巨源,可能會感覺有些陌生,但他寫的《城東早春》卻是非常經典的一首詩,因為,這算得上唐詩寫早春的佳作之一。楊巨源(約755至?)是河中治所也就是現在的山西永濟人,789年進士,824年辭官歸鄉。這一年,韓愈特作《送楊少尹序》一文,盛讚楊巨源不戀名利的節操。
  • 城東早春丨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城東早春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譯文自古詩人最愛早春清新的景致,柳樹剛發出嫩黃的新芽,顏色尚未均勻。如若是到了京城花開的時節,那將滿城便是賞花之人。唐·楊巨源的這首《城東早春》表達了詩人內心對早春清麗景色的熱愛。早春時節,氣候寒冷,百花尚未綻開,唯柳枝新葉,衝寒而出,最富有生機,最早為人們帶來春天的消息。寫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徵。首句「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詩人便對所見之景色由衷的發出了讚美。
  • 古詩中的春天:《城東早春》
    #古詩詞裡的春天#唐朝的楊巨源寫過一首描寫春天景象的詩歌:《城東早春「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提到楊巨源,可能知道他的人 並不太多。一說他是山西永濟人,一說是京兆長安人。字景山,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進士,做過太常博士,虞部員外郎、鳳翔少尹、國子祭酒。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
  • 描寫春天的詩句:城東早春
    《城東早春》原文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城東早春》注釋  城:指唐代京城長安。  詩家:詩人。  《城東早春》譯文  新春時節是詩人描寫美景的最佳時刻,柳枝剛剛吐出淡黃的嫩芽,顏色還有一半未曾勻淨。  倘若在仲春時節,皇上御花園裡繁花似錦時,出門一看,都是踏青遊春的賞花人。
  • 四首絕美早春詩詞絕唱,每首兩句千古名句!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組詩有兩首,此其一。詩人做此詩的目的是想邀請張籍出來踏春,不要老是宅在家裡。因此,必須把早春之景寫得十分令人嚮往,否則僅僅說「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怕是撩不到人。詩人選用春雨和青草兩物具寫,因為立春以後,萬木生芽,且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早春的雨,不同於它任何時候,它細滑潤澤,無冬雨之冰冷,無夏雨之猛烈,落在人臉上,有一種酥酥的觸感。雨後的青草,也自有一番朦朧美,遠看鬱鬱蔥蔥,近看卻無。
  • 從讀詩到作文·城東早春
    城東早春(唐)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華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譯文:詩人描繪美景的最佳時刻就是新春了,柳樹才剛鵝黃,顏色淺深還未塗抹均勻。若是等到御花園中繁花似錦時,出門一看,遍地都是踏青春遊的賞花人了。 寫作與解析:此詩和《春宵》一樣,都是開題便議論。
  • 品鑑《城東早春》,讀大唐名句,竟然發現炒股秘技!不愧為好詩
    城東早春[唐] 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綠柳才黃半未勻」,不過是柳樹的小小黃嫩芽,可在作者眼裡,這其他人少有領略或者不在意的春意才是他最愛的美景。對於真正的投資家來說,他們最愛的難道不就是「綠柳才黃半未勻」嗎?這是春天的預兆,是發展的良機。若是等到「上林花似錦」,人人都確定買哪只股票就能賺錢,紛紛成為「看花人」的時候,對有眼光的投資家來說,這個市場已經不再有什麼吸引力了。
  • 品讀《城東早春》,出名還是要趁早,花團錦簇中你早無觀眾
    城東早春圖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全詩早春的清醒,是詩人們最喜歡的景色,綠柳的枝頭上才剛剛露出嫩黃嫩黃的初芽,甚至是顏色都還沒有均勻,但這正是最美的風景。暗寓勸說朝廷選拔人才應該在其未發跡未成功之前便去發掘,便去培養重用,而不是等到人才展示了其才華,天下敬仰的時候再和所有普通人一起去誇耀,那個時候,別人已經不在乎你的這點小小的恩惠了。
  • 盼望著,盼望著,春天來了——10首最美的早春詩詞
    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5、城東早春唐代: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春天自然少不了和煦的春風,吹綠了大地萬物,吹出萬紫千紅的春天。
  • 十首描寫清的古詩詞,詩家清景在新春,人間有味是清歡
    我們喜歡月明風清的日子,也欽佩才高氣清的詩人;我們希望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也欣賞清靜無為的作風。內心平和就不虛度,偷得清閒便是幸福。山色空濛,歌聲清越,蘇軾悠然地唱,「人間有味是清歡」;獨清獨醒,淡淡倦意,李商隱落寞地嘆,「未妨惆悵是清狂」。
  • 10句描寫柳的經典詩詞,柳依依花可可,雲淡淡月彎彎
    10句描寫柳的經典詩詞, 柳依依花可可,雲淡淡月彎彎。1.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春天來了,池塘周圍長出了青草,園林中的柳樹變了顏色,鳥兒也換成了其他的種類。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唐代楊巨源詩《城東早春》。詩人們都喜愛春天清新的景色,綠柳剛剛發芽,透著微黃色,大多還沒有長勻。5.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在一年之中,春天最美好的地方,就是那有著絕對美好景色的京城。
  • 早春的景色,唯有楊巨源寫出了不同,花謝花又開,春出春又來
    早春的景色,乍暖還寒,和煦春風中夾雜著陣陣的涼意,寒冷的冬日不甘心退居二線,時不時的發起反攻和侵擾,讓我們在棉服和春裝之間不斷的來回切換和調頻,脫了又穿,穿了又脫,寒暑易節,春季晚來,讓我們置身於寒冷之中,要不是那些堅守的花兒和吐綠的老樹,不相信已經到了早春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