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被拍成年度大爛片,亦舒作品為什麼那麼難改?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誰都想不到,今年的年度爛片,會落到《喜寶》頭上。

畢竟,這部電影從海報設計到前期宣傳,都做的有聲有色,看著蠻像那麼一回事的。

以紅黑作為主色調的海報, 頗具高級感的設計,與《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正式海報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上映之後,這部電影收穫的口碑,卻讓人大跌眼鏡——豆瓣3.3,好於0%的愛情片,好於0%的劇情片,稱得上是「史上最爛的亦舒改編電影」。

所以,今天趁剛上映不久的新鮮勁兒,我們就來好好盤盤它。

《喜寶》由亦舒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

亦舒是香港都市文化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曾影響了幾代女性的價值觀和婚戀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創作的小說與當代的快消經濟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在她筆下,女性向來都是絕對的主角。她們追求獨立,緊跟潮流,鮮活伶俐……很多都市女性,都透過她的作品,隱約看到了自己。

而小說《喜寶》,更是她眾多作品裡最具代表性的一本。

書中說的那句「最希望要的是愛,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錢也是好的。如果沒有錢,至少我還有健康」,至今仍被很多人津津樂道。

雖然亦舒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女權作家,但她創作的小說,卻總會在不經意間體現出都市女性所面臨的雙重壓迫:一方面來自於生活,一方面來自於男性。

而小說《喜寶》,便將這兩重壓迫,發揮到了極致——

女主姜喜寶,在金錢與愛情當中艱難取捨,最終失了尊嚴,沒了愛情。

這種選麵包還是選愛情的情感困境,即便放在當下來看,依然能夠穩準狠地切中女性痛點。

但電影《喜寶》,卻撇開這些痛點不談,將這本小說拍成了一部「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電影,看起來空洞且廉價。

小說《喜寶》用一場不倫戀,交代了用「青春換金錢」的災難性下場,對那些渴望靠「糖心爹地」走捷徑的年輕女孩予以諷刺和批判。

而電影《喜寶》,卻將亦舒投放在原著小說中的精神內核毀壞的一塌糊塗。

透過這部電影,我們看不到任何女性追求獨立自主,嚮往實現自我價值的個人訴求,只看到了一個老年王子拯救灰姑娘的純愛故事。

21歲的姜喜寶,漂亮、率性、聰明,她洞悉一切,看透人心,是劍橋大學的高材生。但她卻選擇墮落,不顧44歲的年齡差,做了富商勖(xù)存姿的金絲雀。

原著中,勖存姿的夫人並沒有故去,喜寶是個名不正言不順的「二奶」。可電影卻將勖夫人直接「寫死」,用「你我都是單身」的臺詞,讓兩人關係合理化,將一場不倫戀變成了忘年戀。

此舉雖然消解了原著的「三觀不正」,但也削減了影片在敘事上的張力。

片中爆發的所有矛盾點,基本上都毫無鋪墊,完全靠演員聲嘶力竭的嘶吼來強推衝突——

飛機上結識的朋友,突然成了父親的「二奶」,我吼!

自己看上的女孩,突然成了父親的「二奶」,我吼!

所有表演,都摻雜了明顯的虛假做派。演員演得吃力,觀眾看得更吃力。

事實上,早在選角階段,《喜寶》就像《第一爐香》一樣,被書粉詬病不已。

男主勖存姿,由張國柱飾演。張國柱是張震的父親,出演這部電影時,已是七十歲的高齡。儘管氣質還在,但年齡感過重,過於「風燭殘年」。

女主姜喜寶,由郭採潔飾演。郭採潔在形象上與原著也存有較大的偏差,身材不夠高挑豐滿,嬌俏有餘、冷豔不足。

如今,影片上映後,確實也從側面印證了書粉的這種擔憂。

一方面,七十歲的張國柱在舉手投足間表現得非常疲憊、吃力;另一方面,郭採潔氣質稍顯單薄,港臺腔+娃娃音的個人特質,讓人十分出戲。

原著中的勖存姿,是一個深不見底、頗具魅力的男性形象。由於亦舒將這個角色刻畫的太有魅力,當年小說問世,還引發了不小的爭議,覺得她刻意偏袒有權有勢的上層階級。

然而,電影《喜寶》在處理角色方面,卻將勖存姿塑造成了一個徒有戀愛腦的老年富商。無論是用金錢籠絡喜寶,還是因喜寶與其他男人親近而爭風吃醋,都像極了情侶之間的小打小鬧,並沒有什麼身段、魅力可言。

而郭採潔對喜寶所進行的詮釋,也與《小時代》中的顧裡如出一轍,有著顧裡式的不屑與松垮,仿佛下一秒就要喊出那句「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散沙」的窒息臺詞。

除兩位主演之外,其他配角看起來也非常糟糕,似乎從哪個不入流的網劇裡臨時拉來串場的一般。

喜寶父親出場後,對喜寶大呼「我是你爸爸」,臺詞功底之差,仿佛讓人直接腦補穿越到了《帝國反擊戰》。飾演勖聰慧的演員看起來小家碧玉,絲毫不具備富家千金理應具有的氣質。宋佳明裝腔作勢,勖聰恕過目即忘……

幾乎每個配角,都表情僵硬、臺詞糟糕、演技災難,根本撐不起這樣一部改編之作。

原著小說出版於1979年,書中故事以70年代初的香港作為背景。可電影版的《喜寶》卻在年代和地域背景方面,表現得很懸浮。

因為沒有明確的時空背景做支撐,所以原著裡那種消費主義金錢觀對知識女性所進行的侵蝕、操控,也隨之失去了可信度。

我們無法獲知導演拍攝這部電影,究竟是意欲何為。難道就為了講一段老年霸總的忘年戀?

可以說,撇開糟爛的劇情不提,光從設定來看,這部電影就已失卻了原著的所有味道。

而生硬的轉場、糟糕的故事講述,則無疑更讓它雪上加霜,爛上加爛。

片中故事,都是由姜喜寶和勖聰慧在回憶中慢慢講述的,所有劇情上的起承轉合,幾乎都是不存在的。只是一條線的平鋪直述,不帶有絲毫波瀾。

從劇情安排到人物動機,都拍的迷之跳躍。

上一秒,姜喜寶還在挑選鑽戒;下一秒,勖存姿就突然出現在了喜寶身邊。

勖存姿的兒子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喜寶,又莫名其妙地與父親決裂。

勖存姿明明知道女婿喜歡喜寶,還執意把女兒嫁給對方。因為女婿和喜寶曖昧,勖存姿就大吃乾醋,莫名其妙地扇了喜寶一巴掌,警告她「你是我的女人」,又莫名其妙地把女婿殺了。

雖然影片複製了小說中的大部分情節,但它完全是在照本宣科,並沒有用細節串聯全片,交代事件的前因後果,對人物的行為動作進行合理化編排。正因如此,所以看完《喜寶》你會發現,這部電影從頭至尾,都沒有一場戲是具有可信度的。

各種亦舒名句時刻穿插其間,聽上去空洞、做作且毫無營養:

「名校文憑是女孩最好的嫁妝」、「人們愛的是一些人,與之結婚生子的是另一些人」、「生命是一場幻覺」……

初執導筒的王丹陽導演,用這部電影表現出了令人咂舌的生疏與拙劣。

其實,早在1988年,《喜寶》就曾改編問世過一部電影,女星黎燕珊在片中飾演喜寶,時年43歲的柯俊雄在片中飾演勖存姿。

雖然1988版改編的不那麼成功,但與當下改編的這版相比,還是不乏可取之處,正如豆瓣網友所說:「比1988年那版,差了10個《小時代》。」

「亦舒難改」,一直是很多書迷和影迷發出的共同感嘆。這種難改,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則,是亦舒女郎的外貌氣質,總是格外難尋。亦舒筆下的美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姿態好看。」這種「姿態」,既包括外貌姿態,又涵蓋了處事姿態。當年楊凡改編《玫瑰的故事》和《流金歲月》,也是千挑萬選才選出了張曼玉和鍾楚紅這樣的人才。

二則,是亦舒的語言風格,總是敘事簡潔、略帶抽象。即便是再複雜的矛盾衝突,也能被亦舒三言兩語說得清楚明白。但一旦要對其進行影視化改編,就會因細節不足而顯得捉襟見肘,需要創作者費心費力地去大量填充。

三則,是亦舒小說流露出的「三觀」,與當下的主流意識不相符合。各種「惡劣」的故事情節,時刻充斥其間:比如,《喜寶》講知識女性被富豪馴化,《印度墨》講美女明星辜負痴情小白領。這種故事橋段,一旦改編搬上銀幕,很容易就會招致觀眾反感。

正因如此,亦舒小說的影視改編率一直很低。到今年為止,亦舒已經寫出了316本書。這其中,有300本左右都是小說。但多年過去,根據亦舒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卻只有區區十多部。

而三年前問世的《我的前半生》,則無疑是其中改編的最成功的一部。這部作品之所以會取得成功,其中多少是有些「投機取巧」的成分在的。畢竟,像這種講家庭主婦走上社會,實現逆襲的人生故事,還是比較容易被大眾所認可的。

接下來,倪妮與劉詩詩主演的《流金歲月》,也將以電視劇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該劇集結了《我的前半生》的原班人馬,早在選角階段就頗具看點——

劉詩詩性格溫婉、氣質優雅,擅長扮演通透明理之人,與獨立大氣的蔣南孫不謀而合。倪妮妖嬈嫵媚、閃耀奪目,擅長在紅毯上豔壓群芳,與顛倒眾生的朱鎖鎖相映成趣。

接下來,它將如何還原亦舒小說中的神仙友情,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但願這一次,它能接棒《我的前半生》,給觀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你看這部電影了嗎?評價如何?

快來參與投票吧~

相關焦點

  • 郭採潔新電影《喜寶》豆瓣評分3.4,被網友評為年度爛片!
    本文由劉藝僑Joe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日前,郭採潔新電影《喜寶》上映,但豆瓣評分卻只有3.4,被網友評為年度爛片,紛紛怒斥說導演把亦舒拍成了郭敬明,而且這麼多年,吐槽郭採潔的演技一直被顧裡禁錮沒有長進,令人很是失望
  • 電影《喜寶》口碑遇冷 亦舒IP加持難挽頹勢
    亦舒作品讀者眾多,代表作之一的《喜寶》受到不少書迷的喜愛。電影版的「翻車」將名作如何影視化的話題再次擺上檯面,更令不少觀眾擔憂下一部女作家名著改編電影《第一爐香》的命運。  L形口碑,票房破億基本無望  電影《喜寶》在10月16日公映,當日票房2002萬元,僅次於穩居冠軍寶座的《我和我的家鄉》。
  • 亦舒《喜寶》被翻拍成電影,郭採潔任女主,網友稱其勇氣可嘉!
    亦舒是我青年時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但是好像很多年都沒有看過她寫的小說了。她的小說女主都非常的小資,但是在愛情方面都有欠缺。看多了,就讓你覺得已經看清了愛情的本質,覺得愛情也不過如此。《我的前半生》就是亦舒的小說改編的,播放後就受到不少網友的喜歡。而她的令一部小說《喜寶》不僅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出版到其它國家,最近還被改編成電影,將在大屏幕上播放了。《喜寶》講述的是家境貧寒的喜寶卻成績優異,考上歐洲名校念書。結識富家女,與其父親意外認識,兩人最終相戀的故事。
  • 「顧裡」上身的《喜寶》,為什麼不像亦舒女郎?
    今天,範主就給大家扒一扒,顧裡版本的喜寶和亦舒女郎之間的差別吧~我是分割線先給沒看過《喜寶》電影版&原著和《小時代》系列電影的朋友,簡單科普下姜喜寶、顧裡、「顧喜寶」的區別。姜喜寶是亦舒筆下最紅的「撈女」沒有之一,她聰明、世故,集貧家女、劍橋高材生、富豪情婦於一體,是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清楚會付出什麼代價,情緒管理也比較到位的狠人。
  • 亦舒作品改編電影《喜寶》將映 郭採潔遇虐心真愛
    亦舒作品改編電影《喜寶》將映 郭採潔遇虐心真愛 原著《喜寶》曾被譽為是「少女成長聖經」,這部重新改編的電影作品也很好回答了當下年輕人面對愛情和麵包難以抉擇的實際問題,相信隨著電影上映,亦舒女郎「喜寶」將再次登上熱搜榜。
  • 《喜寶》近期亦舒經典小說被改編電影上映,為何爭議如此之大
    拍成電影後之所以在網上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呢,是因為《喜寶》小說是當年亦舒師太在作家生涯中巔峰時代的經典之作,很多80後的讀者都是在這部小說的氛圍下,了解了不同的愛情觀和金錢觀;《喜寶》的地位,不是任何一部網絡爽文可以比擬的,書中有一句話很多人都聽說過:「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一句話一度廣為流傳。
  • 喜寶電影最新上線,其實亦舒的小說教會女人很多,比如女人要自立
    最近播放的《喜寶》是亦舒的小說裡面反響比較大的,相信有很多人在過去都看過這本小說,尤其是天真浪漫的年紀,愛幻想的女生。很多人會說喜歡看書可不是一樣,但是不能看那些亂七八糟的小說。不過也是,在租書時代,很多小說的質量的確是參差不齊。
  • 《我的前半生》後 亦舒的《喜寶》開拍 其中經典語錄你一定聽過
    亦舒的1982年出版的言情小說《我的前半生》,被拍成了電視劇,在2017年大火特火,時隔35年,所探討的家庭、情感、倫理問題沒有絲毫的過時。《我的前半生》這部小說脫胎於魯迅的《傷逝》,連小說中的子君、涓生都沿用魯迅小說中主人公的名字。
  • 亦舒《喜寶》搬上螢屏,女主比《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還要受爭議
    憑藉該劇,馬伊琍、靳東、袁泉三位主角也收穫了超高熱度,尤其是獨立幹練的袁泉憑該劇人氣大增。除了演員與電視劇成功外,《我的前半生》也讓原作者亦舒再次進入大眾視線,讓這位在上個世紀風靡一時的作家重新成為影視劇的寵兒。如今她的作品《喜寶》也已經開機,由王丹陽執導,郭採潔、張國柱擔任主角。然而對於《喜寶》開機的消息,大多網友的反應都是,這樣「三觀不正」的作品也能拿出來拍?
  • 亦舒IP加持難挽頹勢 電影《喜寶》口碑遇冷
    《喜寶》海報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的影片《喜寶》上周末公映。在國慶檔後缺少新片、《喜寶》幾近一枝獨秀的情況下,該片上映一周,票房仍未衝破1億元大關。亦舒作品讀者眾多,代表作之一的《喜寶》受到不少書迷的喜愛。電影版的「翻車」將名作如何影視化的話題再次擺上檯面。電影《喜寶》在10月16日公映,當日票房2002萬元,僅次於穩居冠軍寶座的《我和我的家鄉》。但這樣的好勢頭並未保持,從上映第二天起,《喜寶》便在排片率不低的同時,上座率一路下跌,當天票房便被國慶檔的「老片」《姜子牙》《一點就到家》《奪冠》超越。
  • 電影《喜寶》,年齡合適,不如靈魂匹配!
    電影《喜寶》,改編於亦舒同名小說,郭採潔飾演女主姜喜寶。有評論說,它是年度第一爛片,說姜喜寶是「頂級撈女」。但我覺得該作品不錯,評爛片的,也許壓根沒看懂。
  • 《喜寶》上映豆瓣評分3.4,看完才知道這不是亦舒筆下的喜寶了
    先別管影版了,趕快讓我們一起略讀一讀亦舒原著的《喜寶》緩緩。 創作過《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等現象級作品的亦舒女士,絕非單純寫些追求噱頭的言情故事而已,因此且不提影版《喜寶》將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吧,我們來著重看看亦舒創作《喜寶》的初衷。 《喜寶》初版於1979年,正是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經濟快速發展然而拜金主義盛行的時期。
  • 電影《喜寶》撲街,出道多年,唯一拿的出手的還是爛片《小時代》
    前段時間由郭採潔主演的電影《喜寶》上映,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部失敗的電影,因為郭採潔沒有將亦舒筆下的「喜寶」淋漓盡致表現出來。電影票房並不好,很對人都把輿論指向了郭採潔,並且開始質疑起了她的演技。出道多年,郭採潔其實參演過很多作品,但是被大眾真正熟知認識,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被人們稱之為「爛片」的《小時代》。但無可否認,《小時代》中的「顧裡」被郭採潔演繹的很好,貼合原著,並且演出了顧裡本裡的氣場。看《演員請就位》時,李溪芮和辣目洋子都飾演過「顧裡」,但是都差點味道。
  • 亦舒《喜寶》:別再用「撈女」稱呼姜喜寶,她真的一點都不「撈」
    重溫亦舒《喜寶》,姜喜寶的選擇,沒有錯《喜寶》是作家亦舒所寫的長篇言情小說,為何要寫這種題材的小說呢?說起來,這還源於當時金錢社會,對年輕女性的影響,造就了不少像「姜喜寶」這樣的女孩。小說講述的故事內容,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太多精力去看小說,哪怕是不久前上映的電影版《喜寶》,更是沒人願意看,因為,郭採潔主演的《喜寶》,被不少人定義為了「爛片」。諸多因素的影響,《喜寶》女主姜喜寶就這樣被戴上了「撈女」的帽子,其實,不去細細品讀《喜寶》,很難讀懂像「喜寶式」這樣的女性,同時,女主姜喜寶一點也不「撈」。
  • 亦舒的《喜寶》:有錢就有一切嗎?
    《喜寶》是亦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極具爭議的一本。第一版於1979年出版。《喜寶》我上學時,就讀過。今日讀的是2017年的版本。記得當年和舍友討論,她說:特別羨慕姜喜寶,如果有出賣青春的機會,她也不介意做老男人的情婦。反正,青春不賣,也是會過去的。學生當年都沒有錢,自然覺得錢是第一位的。似乎有錢就有了一切。而故事中的喜寶最後確實願望成真,得到了很多很多錢。多到一生都花不完。
  • 本周新片大水逆,郭採潔《喜寶》豆瓣3.4分,金晨新片票房僅30萬
    根據香港著名作家,師太亦舒小說改編的《喜寶》,作家出身的王丹陽的首部長片導演作品。《喜寶》的兩位主演都來自臺灣,郭採潔和張國柱。郭採潔太需要一部作品「翻身」了!《喜寶》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所以,這部群眾基礎特別高的《喜寶》,被看作是郭採潔勢要翻身之作。在《喜寶》中扮演那個包養喜寶的富商勖存姿的,是臺灣資深演員張國柱,兩人的年齡差是38歲。說起來師太亦舒和張國柱還是老鄉呢,亦舒是寧波鎮海人,生於1946年。
  • 亦舒原著《喜寶》的被毀,從「霸道總裁愛上我」開始
    看過原著的觀眾為亦舒鳴不平,認為電影與小說講的是兩回事;而沒看過原著的觀眾高喊"三觀不正"、"撈女爛片",帶壞年輕小姑娘。這裡我想為《喜寶》正名一下,以人物關係的異同展示電影改編與小說原著的距離所在。自認為電影版《喜寶》,與小說原著《喜寶》的故事基調完全不同。電影的基調很溫情,姜喜寶與勖存姿之間有純真的愛情,姜喜寶愛情物質雙豐收。
  • 郭採潔演繹亦舒作品《喜寶》,遇到忘年戀是喜是悲?選擇很重要
    亦舒作品《喜寶》上映了,這部由郭採潔出演姜喜寶的電影讓人感慨萬分。姜喜寶(郭採潔飾演)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極不負責任,只喜歡錢財,而母親被拋棄後獨自帶著喜寶生活,內心中還是對父親有著情感依戀,經常對喜寶說:一定找到爸爸,和他一起生活。
  • 亦舒長篇小說《喜寶》讀後感
    《喜寶》是亦舒的代表作,也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女主人公喜寶是一個孤獨而美貌的女子,出生在一個缺愛又經濟困頓的家庭,常常要為生計發愁。她就像一顆石頭縫中長出的小草,頑強的生長著。從此以後,喜寶一步登天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富人生活。高大英俊的勖存資給了喜寶父親般畸形的愛,在蘇格蘭為她買了城堡,在英格蘭為她買了別墅,抽屜裡給她準備了花不完的現金,還安排了管家和傭人照顧她的生活,喜寶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上學讀書。喜寶知道,勖存資不會給她婚姻,也不會天天陪伴她,只是用錢寵著她,他們之間甚至沒有像樣的床笫之歡。
  • 6年了,郭採潔依然是顧裡……豆瓣僅3.4分,電影《喜寶》又「毀原著」
    最近,電影院除了熱度延續的國慶檔佳作以外,還出了一部久違的「爛片」。由郭採潔主演、改編自亦舒同名言情小說的電影《喜寶》自上周五上映以來,豆瓣評分僅為3.4分,並引發不少網友吐槽。許多觀眾認為導演把《喜寶》拍成了《小時代》,還吐槽主演郭採潔無論怎麼演,都帶著「顧裡」的影子。「郭採潔被顧裡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