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牆磚官窯考古遺址公園落地棲霞

2020-08-27 棲霞視點

近日,記者從棲霞區獲悉,棲霞將打造南京明城牆磚官窯考古遺址公園。未來市民可以逛城牆磚窯博物館、官窯村文創小鎮,住考古酒店。

南京明城牆磚官窯考古遺址公園位於棲霞區中北部,毗鄰長江,西側為棲霞山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59.8公頃。公園將分為四大區域,分別為南京城牆磚窯博物館、遊客中心、考古酒店和官窯村文創小鎮。

據了解,官窯遺址為明代燒造南京明城牆城磚的一處大型官辦窯廠,是南京已發現古窯遺存中數量最多、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窯址群,被確定為與南京明代城牆磚的燒制有關。對於深入研究南京明城牆的建造過程,以及南京明城牆申遺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南京市城牆保護條例》,該公園的遺址保護範圍約9.59公頃。同時,根據遺址所在環境,設置建設控制地帶,東至疏港大道,西至工農路,北至林江南路,南至規劃支路一,建設控制地帶佔地面積約50.2公頃。

棲霞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棲霞將從保護、展示、規劃與設計四大角度出發,多樣化、全方位、科學合理地打造綜合性城市遺址公園,保護、突出遺址的原真性,還原歷史原貌;將構建南京明城牆關聯性節點,打造長江中下遊獨具主題特色的遺址公園,形成南京城市文化特色名片。

未來,棲霞將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加強明城牆歷史文化的展示與傳承,完善區域生態環境,科學性規劃保護遺址大環境,合理加以利用。


來源: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90多座窯充滿科技感,考古還原南京城牆磚燒制過程
    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一場特殊的在線直播活動在南京城牆集磚館舉行,「南京棲霞官窯山明代城磚窯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馬濤,講述了棲霞官窯山明代城磚窯址的發現成果。,系統開展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發現一處大型明代官窯遺址。
  • 揚州府曾為明城牆燒制城磚 每塊都刻有銘文 如同身份證
    揚州府燒制的城磚    這幾天,有媒體報導南京明城牆相關窯址群正在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據悉,當年按照朱元璋的旨意,在這裡燒造出的青磚由長江運往南京城內,用來修建明城牆。昨天,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告訴記者,他收藏的銘文磚中,就有多年前從南京明城牆上拆下來的城磚,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塊城磚還是揚州府燒制的。    揚州文化學者收藏    為修建明城牆特意燒制    韋明鏵說,他收藏的銘文磚中,也有曾用在明城牆上的,後來部分城牆被拆,這些城牆磚也散落到了民間。
  • 一文讀懂|考古重大突破:南京清涼山公園發現石頭城遺蹟
    近日,在中國古代都城考古新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帶與會的國內外學者們參觀了清涼山公園正在進行的考古發掘。他興奮地宣布:石頭城找到了,就在這裡! 考古現場,還發現了一塊印有「石頭」字樣的銘文磚,填補了六朝都城考古史的空白。
  • 是什麼讓南京考古「厚積薄發」
    關鍵詞:成果 南京這項14世紀東亞磚窯最高技術影響至今 一年四項大獎,加上十年磨一劍地以江蘇南京官窯山明代官窯遺址發掘入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項目,也很多人將2019年視為南京的「考古豐收年」,對此「官窯山
  • 700年前的南京磚窯技術影響至今 是什麼讓南京考古「厚積薄發」
    南京棲霞區明代窯業遺存的官窯山發掘與保護等其他項目,也均是如此。關鍵詞:成果這項14世紀東亞磚窯最高技術影響至今一年四項大獎,加上江蘇南京官窯山明代官窯遺址發掘十年磨一劍、入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項目,有很多人將2019年視為南京的「考古豐收年」。
  • 南京六朝都城考古新發現:「石頭」磚確證石頭城方位
    ,近日發布了南京清涼山公園內六朝石頭城北垣遺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此次考古發現了孫吳時期的磚鋪路面、東晉至南朝早期夯土城牆及包磚牆、角樓遺蹟和南朝晚期的城門遺蹟,展現了石頭城在六朝時期不斷修繕、傳承使用的歷史過程及六朝城垣建築特徵。同時,一塊模印「石頭」兩字的東晉晚期的磚,確認了石頭城遺蹟的位置。
  • [分享]城牆遺址公園設計資料下載
    內容簡介 東便門明城牆遺址公園在設計上緊緊圍繞明城牆遺址展開,注重環境氛圍營造,以保護城牆為出發點,展示明城牆的真實面貌為目的,給城牆提供一個最自然的環境。
  • 未來4年,南京將建成11個遺址公園和10個博物館紀念館
    力爭明城牆4年內進世遺楊衛澤表示,到2015年,南京要爭取明城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高淳縣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建成4—5處國家一流考古遺址公園,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初步建立,綿延不絕的文化脈絡全面展現,歷史的縱深感和文化的厚重感全面增強。
  • 南京西安門發現明故宮皇城城牆遺址(圖)
    「龍蟠中路東側有個工地,裡面散落著不少明黃色琉璃瓦。」日前,記者在接到市民的上述反映之後,跟隨報料人、文物愛好者戴先生一同來到他所說的工地。這裡離西安門城門很近,工地像是被翻整過一遍。南京的文物部門回應記者稱,該工地其實已經考古多時,發現了明故宮皇城西段的城牆遺址。而這一發現其實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
  • 安徽鳳陽明中都城「衝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原標題:鳳陽明中都城 「衝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據從鳳陽縣文廣新局獲悉,鳳陽明中都城遺址目前正在「衝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並已取得重要進展。最快今年底明年初,申報結果有望「出爐」。
  • 南京城牆
    他認為北京應該保護文物遺址,突出古都風貌,保護內外城牆和護城河,將北京的古城牆建設為獨一無二的「城牆公園」。如果梁思成先生的夢想成真,周長80裡的立體環城公園是無與倫比的。如果梁思成先生的夢想成真,北京將是世界上惟一得以完整保留,規模最宏偉、氣勢最磅礴的歷史文化名城,巴黎和羅馬古城也會望塵莫及。
  • 嚴州古城西水門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已開工,古城牆、古水門遺蹟先睹為快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今天(8月31日),小時新聞從杭州運河集團了解到,嚴州古城西水門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已在近期開工,目前已完成28根混凝土灌注樁澆築及鋼結構施工圖紙二次深化設計,計劃9月底完成施工。
  • [分享]遺址公園博物館資料下載
    昨天,揚州城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千年古城再獲殊榮。 人們常逛園林公園,考古遺址公園有著怎樣的不同?
  • 南京明城牆磚庫存捉襟見肘 百萬塊藏民間難利用
    中新社南京9月10日電 (記者 申冉)「這幾年每年從民間回收的明城牆磚只有3萬塊左右,庫存早已嚴重不足。」南京市城牆管理處副處長曹方卿10日告訴記者,近日在該市秦淮區尚書巷幾棟老居民樓裡發現的約3萬塊明城牆磚是近幾年來回收最多的一處「寶藏」,讓日益捉襟見肘的牆磚庫存總算有了一次「進帳」。  南京一市民近日在網上發帖稱,由於徵收拆遷,在該市秦淮區尚書巷發現幾棟樓體全用古城磚砌成的民居老樓。
  • 明城牆也是「民」城牆 南京市民一年回收城磚8萬塊
    4∶2∶1的長寬高比例、青灰色的磚身、刻寫著的銘文,是它們獨特的『身份證』,外行人可能不知道,但懂行的人一看就能認出來。」年初,到江寧一處古文化遺址參觀考察的南京市民方青松,在附近忙碌的施工現場與明城磚「偶遇」。他鑽過圍擋,看到眼前的空地上還堆放著約200塊同樣的磚石,便立即將這一線索報告給了文物主管部門。  這是南京群眾積極參與守護明城牆活動中的一幕景象。
  • 北京元大都城牆遺址
    其最北部分在明初北牆南移時,遺存城外,至今仍可以見到高達五六米的城牆遺蹟,俗稱「土城」。為保護元大都城垣遺址, 1988年3月10日建成「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2006年5月25日,「元大都城牆遺址」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呈狹長帶狀,全長9公裡,跨朝陽、海澱兩區。
  • 由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出品的紀錄片《尋根》榮獲國家級獎項
    在此次評選中,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出品的紀錄片《尋根》榮獲中國紀錄片優秀微紀錄作品獎。紀錄片《尋根》由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出品,自2016年9月開始拍攝,歷時近三年完成。以中心「南京明城牆磚窯遺址研究」課題為契機,邀請中國城牆研究領域權威專家,聯合新華通訊社江蘇分社組成攝製團隊,涉足長江中下遊五省市,全面記錄了南京明城牆官磚窯遺址群的調研歷程,從磚窯遺址、制磚工藝、城磚銘文、保護利用等方面,全方位解析了南京城牆城磚的來源以及燒造工藝,探尋南京城牆的「根」,還原了明初這項宏大的國家工程。
  • 南京明城牆賦(文賦)
    南京明城牆賦(文賦),磚瓦土石,來自八方,雅致城磚,民眾助襄,資以大義,意在安邦,赤子情懷,國之安祥,歷歷城磚,巍巍城牆,大美不言,高節彌彰。終結帝制,翻開新章,南京為都,民國開創,三民主義,中山首創,民族復興,嶄新希望,見證歷史,大明城牆。日寇入侵,國家遭殃,炮火連天,轟炸瘋狂,姦淫燒殺,喪盡天良,卅萬死難,千載難忘,金陵蒙難,殃及城牆,彈痕累累,記之樁樁,,鐵證如山,如鐵如鋼,日人狡辯,終為虛妄。城牆磚石,見證滄桑,民族恥辱,永世不忘,中華民族,永需自強。
  • 隋煬帝墓建遺址公園 揚城遺址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3  揚州城遺址將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明年做好城牆城門保護 力爭後年列入  揚州城遺址於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納入大遺址保護名錄,2010年揚州城遺址進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3個立項名單,揚州正在按照國家制定的
  • @外地人:西安城牆與明秦王府城牆的區別
    據史書記載,明秦王府城分內外兩層城垣,內層為磚砌內城,外層為土築蕭牆。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南新街西側段)第一段城牆最西端有西南城角留存,從青少年宮以南向東延至南新街西側,外有包磚保護東側城牆北段自省政府綜合樓東門向北延伸,下層進行了包磚保護,上層夯土裸露在外,在其北端可以發現夯土外有部分老磚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