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求子,洛陽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個地方,洛陽靈山寺,靈山寺的求子靈驗一直被人稱讚道覺。
山門內立有一尊觀世音菩薩像,手中沒有常見的淨瓶和柳枝,而是懷抱幼童,點明了靈山寺在民眾心中是祈福求子的地方。
靈山寺原名報忠寺,傳說鳳凰山是周靈王葬處,因而得名靈山,寺又因山得名靈山寺。
寺門向北開,全國絕大多數寺院都是坐北向南,而靈山寺卻是坐南向北;
極目遠眺,洛河沿岸風光盡收其眼底。
在玉佛殿東側有一棵千年銀杏樹,這棵樹與靈山寺同歲,到如今依然生機勃勃,果實纍纍,掛滿紅色許願條的樹。到靈山拜佛,順拜此樹可以子孫興旺,輩輩發達。
靈山寺是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的姊妹寺,也是中原地區唯一集「名山、名寺、名泉、名樹」於一體的著名佛教勝地和旅斿景區。靈山寺坐南朝北,背靠靈山,一路之隔便是哺育了河洛文化的洛河
大雄殿,內供三世佛(中釋迦牟尼、右藥師、左阿彌陀),均為明代泥塑像。據說三尊佛像的原胎,是用周靈王墓上的三棵大柏樹就地雕成的。大雄寶殿的大件均為800年前金代建築,是研究800年前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寶貴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