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區鬧元宵 傳統與現代元素讓節日意蘊香濃

2020-12-09 中國僑網

深圳社區鬧元宵 傳統與現代元素讓節日意蘊香濃

2015年03月09日 11:20   來源:深圳僑報   

參與互動

  「正月裡來正月正,耍獅子舞大龍,圓圓的湯圓碗裡盛……」正月十五元宵節,一直是中國新年必不可少的一場大戲,有了它這個年才夠完整夠熱鬧。猜燈謎、賞民俗、大巡遊……在深圳,全市各大社區張燈結彩,以不同形式歡度佳節,到處都洋溢著濃濃的「元宵」味。

  ◆大巡遊:市民齊跳《小蘋果》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元宵節前一天,由(深圳)福田區委宣傳部和福田區蓮花街道舉辦的第十二屆蓮花山民間歌舞大巡遊活動在蓮花山風箏廣場拉開帷幕,活動一開始,來自蓮花街道12個社區的近千名群眾文藝骨幹在《小蘋果》的伴奏下,跳起了廣場舞,歡快的舞曲、其樂融融的場面瞬間點燃了市民遊園的熱情。

  從2004年開始,蓮花街道每年都會在農曆元宵節前後在蓮花山公園舉辦「蓮花山民間歌舞大巡遊」活動,與遊園市民零距離接觸。除了傳統的舞龍、秧歌、空竹等中國民俗展示,活動每年還融合農曆年、全民健身及光彩蓮花山等諸多主題,營造歡樂祥和、激情奮進的節日氛圍,大巡遊成為蓮花街道社區居民過年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也成為了中心城區的文化品牌之一,成為市民過大年的「例牌菜」。

  今年是蓮花街道第12次舉辦巡遊活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增設了民間剪紙、書畫藝術、多彩蓮花山、社區風採、國民體質檢測等板塊,市民參與熱情很高。

  ◆賞民俗:醒獅獻瑞鬧元宵

  3月3日下午,(深圳)光明新區公明廣場上彩旗飄飄、鑼鼓喧天,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主辦的2015年醒獅鬧元宵活動在此隆重上演,活動在民族舞表演《畲山春》中拉開序幕,隨後,橋獅、樁獅、地獅等套路表演輪番上陣,演出中間還穿插了歌曲串燒、太極拳扇、武術、廣場舞等文藝節目。活動最後,來自玉律、塘尾、薯田埔、上村、合水口、將石石圍居民小組的6支醒獅隊,為現場2000多名觀眾獻上醒獅獻瑞表演,也給社會各界送去了新春祝福。

  據悉,公明辦事處自古便有舞獅的傳統藝術傳承,此次醒獅鬧元宵活動讓公明的居民群眾大飽眼福,享受了一場歡樂的文化盛宴。

  ◆鄰裡節:街坊鄰居一家親

  猜燈謎、吃湯圓、鬧元宵……元宵節當天,居住在福田區華富街道的居民早早地來到蓮花一村的文化廣場,參加由福田區與華富街道辦共同舉辦的深圳「第九屆社區鄰裡節」福田區分會場活動。

  此次鄰裡節共劃分為演出區、美食區、燈謎區和民間藝術展示區四大板塊,居民紛紛從不同的社區趕來,聚在一起過深圳特有的鄰裡節。居住在蓮花一村社區的王阿姨開心地告訴記者:「好多人都說深圳過節沒氣氛,可鄰裡節的舉辦讓我們又找到了大家庭一起鬧元宵的感覺,這麼多精彩的表演讓我們看得過癮、吃得盡興、玩得開心!」

  自2007年以來,深圳市每年元宵節舉辦社區鄰裡節活動,並逐漸成為一個弘揚傳統美德、彰顯社區特色、展示居民風採的品牌項目,也是全市關愛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傳統展:「非遺」文化不一般

  舞麒麟、傳統手工技藝展演、猜燈謎、滾鐵環、踢毽子……3月5日上午10點,一場活潑生動、充滿傳統氣息的「非遺」展演鬧元宵活動在中心書城和音樂廳之間的大廣場上拉開大幕。

  在現場展演中,坂田永勝堂舞麒麟、坪山麒麟舞、上川黃連勝醒獅舞(高樁)等舞麒麟項目,以及大鵬山歌對唱、觀瀾客家山歌、龍崗皆歌、石巖客家山歌、蠔鄉粵劇等本土傳統「非遺」項目逐一展現,其中舞麒麟格外受市民歡迎。此外,來自全國其他地方的「非遺」項目京劇武戲《花果山美猴王》、《變臉》、《五福魚舞》,民樂演奏《喜洋洋》、《步步高》等節目也豐富多彩,吸引了廣大市民,現場歡笑聲、喝彩聲不絕於耳,儼然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此次活動共分為「非遺」項目展演與互動、「非遺」項目及傳統手工技藝展示與互動、元宵猜謎語、傳統小吃品嘗互動、體育遊藝及《元宵節文化》圖片展覽6大主題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元宵節文化》圖片展是新增項目,以元宵節由來為主題,配有相關的詩詞及故事,讓市民藉此進一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謝青芸、林琳、尹峰 文/圖)

【責任編輯:王海波】

相關焦點

  • 蕪湖多彩民俗活動鬧元宵 弘揚節日傳統文化
    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元宵節,每在節日來臨之際,蕪湖各地相繼開展多彩活動,以此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2017年元宵佳節到來之際,多地通過開展舞龍舞獅、打腰鼓、劃旱船、挑花籃、觀花燈、走馬燈等民俗文化活動,為節日增添濃厚的文化味,弘揚節日傳統文化。
  • 傳統習俗融入體育元素 鬧元宵節日氣氛更添嬌
    體育元素逐漸融入傳統節日今年元宵節各地的迎慶活動此起彼伏,而體育元素也唱起了絕對「主角」。傳統習俗融入體育元素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元宵節習俗,這樣傳統的活動中當然也不能缺了體育的身影。
  • 洛龍區龍泰社區開展「獅舞排鼓鬧元宵活動」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開元路辦事處龍泰社區曹屯居委會廣場上,由曹屯居委會自發組織的獅舞排鼓鬧元宵活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曹屯排鼓整齊劃一的鼓聲中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包含有女子排鼓、扇子舞、書畫表演、舞獅、戲曲等文藝活動。
  • 傳統節日的現代「符號」
    傳統節日的現代「符號」 發表時間:2016-06-20   來源:肇慶文明網   端午節三天小長假結束了  節日民俗,是我們歷代祖先在社會活動中,為適應生活的、生產的各種需要和欲求而創製、修增並傳承下來的。它代表著特定時代人們的智慧、能力和為生存、安寧、健康的美好願望。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歲月的變遷,傳統文化也需要有新的元素、新的載體延續和傳承。
  • 新湖社區開展「猜燈謎 做花燈 紅紅火火鬧元宵」元宵節活動
    2018-03-02 23:3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梅小芳 鄭庭封 陳梅蘭 徐麗華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度過一個歡樂、喜慶的元宵佳節,3月2日上午,衢州市柯城區白雲街道新湖社區聯合招商銀行衢州營業部開展了一場
  • 南昌路社區鬧元宵活動拉開帷幕
    鑼鼓喧天慶盛世,歌舞昇平鬧元宵。2月13日,「我們的節日·元宵」到來之際,市北區海倫路街道南昌路社區在文化中心舉辦「鑼鼓喧天鬧元宵」文藝演出活動,工作人員和居民歡聚一堂敲大鼓、扭秧歌、猜燈謎、慶元宵。當天上午,隨著熱場音樂的播放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解涵芹的開場白,社區鬧元宵活動拉開帷幕。
  • 傳統節日需融合現代元素
    (9月18日《人民日報》)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然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傳統的東西漸漸被遺忘,在當今許多年輕人的心目中,中秋節就只知道吃月餅這一習俗了,而這並非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有的模樣。因此,要過好我們的傳統節日,就要多些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過節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傳統節日並愛上傳統節日,喚起更多人的傳統文化記憶。
  • 小桃園社區品湯圓、猜燈謎鬧元宵
    在姜家園路邊修車的周師傅接過社區遞上的湯圓連聲道謝。路上的環衛工人、停車管理員、街邊的小商戶也都吃上了社區送來的熱乎乎的湯圓,感受到社區節日裡暖暖的關愛。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豐富居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使小桃園大家庭的居民朋友可以度過一個歡樂、喜慶、祥和的元宵佳節,今天上午,小桃園社區在桃花源居小區門口組織開展了品湯圓、猜燈謎鬧元宵活動,吸引了周邊眾多居民前來參與,現場一片歡騰。
  • 書院傳統與現代社區建設研討會在深圳西鄉舉辦
    近日,「書院傳統與現代社區建設」研討會在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綺雲書室舉辦。  會上,西鄉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更斌指出,強化社區治理本領,一是要把傳統文化與現代觀念結合,與新時代講習所結合。二是要把綺雲書室利用好,把各個社區類似的書院、祠堂修繕好,做到古為今用。三是綺雲書室新時代講習所要做到流動式講學,到社區中去,到學校中去,到企業中去。他強調,各社區要能夠結合自身實際,充分挖掘社區傳統文化資源,積極推動西鄉街道文化建設工作向前發展。  主題發言環節,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明將書院和社區的關係總結為八個字——雙向構建,互相塑造。
  • 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
    歲月流轉,我們的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但端午節豐厚的文化意蘊依然富含魅力、潤澤心靈  創新方式、豐富形式、有效傳承,不斷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才能讓傳統節日有機融入現代生活,真正激活蘊藏在節日中的文化基因  粽香四溢、艾葉流芳,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端午節。
  • 社區鬧元宵哪家強?來看鄭州社區「鬧元宵,猜燈謎」大聯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王晨博 趙靜雅 李梓賢 通訊員 李奮達 董梁 黎欣 劉志雲 付琳琳寫在前面的話:2月19日,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大河報聯合鄭州市二七區、金水區、中原區的5個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共同推出「新燈謎新河南」元宵喜樂會社區系列活動,並通過豫直播聯動直播。截至2月19日19點,鄭州5個社區「鬧元宵、猜燈謎」大聯播,5個小時已有67.1萬人次圍觀。鬧元宵,這幾個社區哪家強?與以往有啥不同?出現了哪些新燈謎?
  • 新春鬧元宵 「直播+」激發傳統節日文化新活力
    在喜慶團圓的新春佳節裡,和親朋好友一同觀月賞燈聽曲,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民俗傳統。2月18日,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承辦的陌陌新春音樂季,為直播間的年輕觀眾和樂迷們送上了一場線上即時強互動的元宵節音樂會。
  • 我們的節日,傳播溫暖與文化 樂成街道各社區村居慶元宵活動豐富
    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活躍節日氛圍,推進未成年人傳統文化教育,增強社區居民鄰裡友愛、團結互助的精神,元宵節當天,樂成街道各社區、村居充分利用文化禮堂、城市書房、鄉村少年宮、文化活動中心等陣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舉行「我們的節日」實踐活動。一起包湯圓。
  • 猜燈謎、吃元宵、做花燈 昨天多社區提前鬧元宵
    中國江蘇網2月26日訊 還有幾天才到元宵節,昨天,一些社區已經趁著休息日,邀居民提前過起元宵節,猜主題燈謎、DIY花燈比賽、邀志願者吃元宵、給志願者送福燈……傳統的民俗被社區加進了新的內容,元宵節過得既熱鬧又有趣。
  • 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
    創新方式、豐富形式、有效傳承,不斷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才能讓傳統節日有機融入現代生活,真正激活蘊藏在節日中的文化基因粽香四溢、艾葉流芳,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採葉裹粽、懸掛艾草、飲雄黃酒、戴五彩線,寄託著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心願;人們爭旗鼓、賽龍舟,傳遞著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樸素情感……儘管地域不同,節日活動特色紛呈,卻映照著豐富的文化價值。端午節所蘊含的人文理念,綿延賡續、代代流傳,成為共同的文化記憶,體現著對自然、生命、家國情懷的認知與追求。歲月流轉,我們的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但端午節豐厚的文化意蘊依然富含魅力、潤澤心靈。
  • 濃濃鄰裡情歡樂鬧元宵 十畝園社區製作燈籠樂開花
    在傳統節日元宵節到來之際,為了發揚傳統文化,2月15日上午,十畝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濃濃鄰裡情 歡樂鬧元宵」活動,社區黨員、居民、志願者30餘人參加了活動。首先,十畝園社區黨委書記何建梅講話,社區以做燈籠、猜燈謎等活動歡度元宵節,為社區居民送上元宵節的祝福。活動開始,何書記介紹了關於燈籠的傳說,帶動了現場的氣氛,大家都動起手來,DIY製作燈籠,共同慶祝節日的到來,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其樂融融,沒過多久,大家手中都提著五彩繽紛的燈籠樂開了花。
  • 豐富多彩的鬧元宵活動在成都市各地熱鬧上演
    來自錦江區的志願者們還在現場開展了剪紙、糖畫、花鳥畫等非遺及傳統手工藝項目展演。  在東門碼頭、蘭桂坊、大川巷等地,糖畫、剪紙等非遺項目也隆重舉行。此外,錦江區還在合江亭街道大慈寺社區舉行了傳統舞獅活動,在成龍路街道錦城逸景、大觀、經天等社區開展「闔家歡聚鬧元宵」主題遊園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尋找濃濃的年味。
  • 故宮裡鬧元宵,讓傳統文化回歸生活
    年俗是傳統節慶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人們紛紛感慨年味越來越淡的當下,皇家裡的年俗自然讓人充滿好奇。同樣,元宵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佳節良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辛棄疾一首《青玉案·元夕》,道盡了民間鬧元宵的絢麗與浪漫。那麼,在重重宮牆背後的深宮裡,元宵夜又是何種景象呢?
  • 崇化社區2018「金狗旺旺,鬧元宵迎三八」晚會精彩上演
    崇化社區2018「金狗旺旺,鬧元宵迎三八」晚會精彩上演 2018-03-02 12:05:00
  • 鬧元宵要的就是熱鬧!申城將推系列活動詮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明天將迎來春節過後第一個重要的傳統佳節———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歡騰、熱鬧。記者獲悉,元宵節前後,上海將推出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為人們詮釋我國傳統節日豐富而多層次的文化內涵。  逛燈會賞民俗包湯圓,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  正月十五是春節後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一天,花燈自然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