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的身體結構確實比較特殊,人的身體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毒素,但也是「藏汙納垢」的場所。比如說我們的有一些部位藏著一些垃圾,鼻子長鼻屎、眼睛長眼屎、耳朵長耳屎等。而我們身體還有一個地方是「藏汙納垢」的一個「理想」場所。這個場所,一直長一些泥一樣的東西,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這些泥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清洗?能不能摳?
這個場所就是——肚臍眼,這個小編深有體會,每次在洗澡的時候,也經常在猶豫,到底是洗還是不洗,因為從小奶奶就告訴我,不要輕易去洗掉這些泥。因此我也不知道這層泥到底是起保護作用的呢?還是多了會危害身體。
肚臍眼的泥是什麼?
肚臍眼的泥叫做「臍屎」,這是因為肚臍眼的位置處於身體比較低的位置,就更容易藏汙納垢,形成臍屎;而且人體臟器會通過肚臍眼獲取一部分的氧氣物質,然而空氣中的一些雜質、塵埃等物質會在肚臍眼停留。長時間下來,就會在肚臍眼形成一層汙垢,也能形成臍屎;除此之外,我們身體一直不停地在「新陳代謝」,而皮膚在代謝的時候,就會形成一些物質——「死亡的細胞」,同樣也會形成一層汙垢,也就是臍屎。
肚臍眼裡的泥能洗嗎?
肚臍眼裡的泥的存在是合理的,是正常的,不過,也不能多,就想耳屎一樣,多了反而會堵塞耳孔,造成聽力障礙,長時間下來就會出現炎症,對身體造成傷害。而肚臍眼的泥,也寄生著上千種細菌,如果長時間不做清潔,也會發生炎症。
所以,肚臍眼裡的泥是可以清洗的,但不能摳,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肚臍內部和我們的身體內的各個器官緊密相連,再加上肚臍是一個比較脆弱的部位,如果用力過摳的話,可能會刺激肚臍,如果摳破皮的話,還會引發各種各樣的感染,導致我們患病的風險相應增加,引起身體的不適。
因此,如果肚臍眼裡有了泥之後,不要用手去摳,那麼怎麼清洗肚臍眼呢?
我們可以用熱毛巾輕鬆擦拭;也可以用棉球沾水,從外向內進行清洗;或者用棉籤沾取絡合碘,進行消毒,我們在擦拭時力度不要太重,從外向內輕輕的擦拭。
註: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