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誠哉!醫刊彙編譯下面就來說說英文科技論文寫作中不注意細節導致的一些不規範現象,並提出建議。
論文格式不規範:基本上不懂科技論文的章法,隨意鋪排,雜亂無章,不說前因後果,不講邏輯思路,不顧詳略有致,該引述他人成果時不予引述,該詳細鋪陳處一帶而過,不用細講處則滔滔不絕、思路混亂,格式自成一套、自說自話。因此建議,開篇寫論文時,學一點寫作規範。針對論文需求確定格式。例如,學位論文按照學校規定的格式來寫,期刊論文按照擬投雜誌的格式來寫,會議論文按會議指定的格式來寫。
論文語體不規範:不懂口語與書面語言、科技語言與文學語言的差別,信手亂寫。文章裡充斥著It's、don't、can't之類的口語,難登科技刊物的大雅之堂。因此建議,在科技論文寫作中,儘可能用莊重的表述方式,切忌用口語化的縮略語;遣詞用句時,能用大詞就不用小詞;儘量少用華麗辭藻;忌用單數第一人稱「I」做主語。
冠詞用法不規範:不熟悉英語定冠詞和不定冠詞的用法,該加時不加,不該加時加了。比較常見的是the和a(an),例如,在Navier-Stokes equations前,the一般是不能省掉的(除非在標題裡),但在很多科研者筆下卻常被忽略掉。因此建議,寫英文稿時,充分注意英文中冠詞的用法,不要忘掉加冠詞,也不要肆意亂加。
連詞用法不規範:不知道英文與中文的結構緊密度的差別,忘掉用連詞來連接從句或組分。許多作者在英文科技論文寫作中,添加連詞and之類的頻度也很高。因此建議,留意英語組分中加連詞的必要性,不要把英文文章寫得松松垮垮。
標點符號不規範:不了解中英文標點符號的差別,直接搬用中文標點。例如,有時一段文章一「逗」到底,不知所云;更為匪夷所思的是,有些英文科技論文中常常出現頓號,殊不知,英文沒有頓號,並列的組分間用的是逗號(加頓號時還得轉換word的文本,也不嫌麻煩)。因此建議,注意標點符號之類的細節。
學術名詞不規範:不懂得使用學術詞彙的「名從主人」的約定,這是有嚴格規範的,由不得個人杜撰。縮略語的寫法也有規範,且不宜濫用,通篇縮略語會搞得讀者一頭霧水,標題中尤其不該亂用生僻縮略語。因此建議,多查科技詞典,規範學術用語。
文獻引述不規範:參考文獻寫法應該「自洽」(一篇文章中用統一格式);文末的參考文獻文中必須恰當引用。因此建議,盡力規範地引述參考文獻。
以上指出了英文科技論文寫作中常見的七種不規範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些與時下的英語教學方法有關,更多的是由於一些科研者寫英文稿時「不修邊幅」,他們不是一點也不懂「寫作規則」,而是無視規則、寫作態度不認真。因此,在寫英語科技論文時,應字斟句酌,一絲不苟,這也是培養自己的嚴謹學風的一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