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在他眼中只有一條路要走,那就是成功之路

2020-12-15 騰訊網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嘉慶十六年(1811年),湖南省白陽坪農家小院裡,一個小生命出生了,他的乳名叫寬一,他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

自陽坪位於高媚山下,山清水秀,竹林隱映,風景優美,但是交通不便,信息十分閉塞。

曾國年少的時候,曾家算得上是附近的書香之門,但生活上並不富裕,過日子常常捉襟見。

迫於生計,曾國藩一邊要跟著父親讀書,一邊要到市場上去賣竹籃,用得來的錢貼補家用,

小時候的家庭經理漸漸讓曾國藩感到了厭倦,他開始意識到,如果不改變自己的現狀,可能自己的一輩子就只能在這樣的山村裡為了生活發愁了,沒有未來,也看不到生活的前景。這不是曾國藩想要的生活。

可是在晚清,像曾國藩這樣的農民子弟,又是一個漢人,是沒有機會出人頭地的,唯有走科考這一條路,待金榜題名時,他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為此,決心改變自己命運的曾國藩選擇了寒窗苦讀,閉門不問世事人情。

艱苦的年少歲月給了曾國藩很多的磨鍊,再加上在學習中知識的積累和心態的成熟,曾國藩漸漸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人生世界,他的志向目標也漸漸開始確立。

道光十三年,曾國藩準備好路費,長途跋涉,到北京參加科考,卻名落孫山。那年正好遇到皇太后六十大壽,按照慣例要增設恩科一次,曾國藩不想浪費這次機會,就留在京中繼續苦讀,這一年他25歲,遙望南天,躊躇滿志,於是寫下了一首《乙未歲暮雜感》:

去年此際賦長徵,豪氣思屠大海鯨。

湖上三更邀月飲,天邊萬嶺挾舟行。

竟將雲夢吞如芥,來信君山鏟不平。

偏是東皇來去易,又吹草綠滿蓬瀛。

儘管這一次依然沒有考中,但是從這首詩中,我們看到了一個25歲的年輕人,能夠有氣吞雲夢,剷平君山的志向,不禁讓人刮目相看。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距離第一次科考已經過去5年了,這時他30歲,考中第三甲進士。在別人看來,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但是,滿腔抱負的曾國藩並不滿足,在他朋友的幫助下參加了朝考,並如願以償進入了翰林院。

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漢人孩子,到自己踏出了仕途之路的第一步,使他以後的前途有了良好的開端。當一個人有了遠大志向的時候,就不會拘泥於眼前,可見,志向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是多麼的重要。

曾國藩 會嚴格要求自己,摒棄生命中很多的誘惑,也不會畏懼挫折,在遭受磨難時妄圖依賴他人。因為在有志者的眼中,只有一條路要走,那就是成功之路。

相關焦點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當如此
    而我看來,這副對聯用來形容晚清「四大名臣」中的曾國藩再好不過,一個人能夠做到知行合一,這對一般人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大多數人在面臨困難時,通常會有兩種表現,其一是知難而退,其二是迎難而上。但曾國藩屬於後者,因為人生中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只有膽怯在心中作亂,當你能夠做到心如止水時,便會發現一切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實力更厲害?四大名臣簡介
    晚清,已經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了,沒有了鼎盛時期的繁榮,也逐漸走向了衰弱,但依然有很多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賢臣出現,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對於晚清都有很大的貢獻,平定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更厲害呢?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還有種說法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本期盤點為大家介紹他們的功與名!曾國藩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曾國藩(1811年-1872年),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 闢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和晚清四大名臣,其實不是同四個人
    最近看一些網友寫的文章,注意到有些網友直接說張之洞這位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其實這麼說有些問題。或許大家提的比較多了,那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不就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麼?但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和晚清四大名臣,其實不是同四個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差點封王的曾國藩並非是級別最高的大臣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不是皇帝欽定的,而是史學家甚至民間的結論,於是也存在爭議。一種說法是曾、左、胡、彭,即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一種說法是曾、左、李、張,即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毛澤東最推崇的兩個人,一個是曾國藩,一個是胡林翼,毛澤東的表字潤芝,就是因為敬佩胡林翼而取的,蔡鍔將軍還收集曾胡練兵語錄而編纂出了《曾胡兵法語錄》,這個《語錄》還成為了黃埔軍校的教材。故而,在下認為晚清四大名臣應該為曾、胡、左、李,張之洞後起之秀,其功勞不如這四位。那麼,按照傳統的說法——曾、左、李、張,這四大名臣,誰的級別最高,官職最大呢?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偏偏少了他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偏偏少了他 文/大偉 陶澍何許人也?是什麼讓曾國藩視他如楷模? 陶澍(1779年—1839年)是林則徐的上司,曾國藩的楷模,左宗棠的親家,胡林翼的嶽父,道光皇帝的「幹國良臣」。 陶澍,清道光年間的名臣。他是清朝資水流域湧現的第一個總督級的大人物,甚至可以說,他是晚清湖南人才在政治、軍事、文化領域井噴的重要導師和推手。
  • 每人一句話,看透「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各自的立足之本
    所謂「中興」,顧名思義就是指王朝中途振興,轉衰為盛,語出《詩·大雅·烝民序》:「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從漢光武帝,到唐憲宗,再到明孝宗,歷朝歷代向來不乏中興之主,但晚清的短暫中興,仰仗的卻是四位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 晚清名臣曾國藩死後,有人用對聯暗諷李鴻章,李鴻章忙用對聯澄清
    大家都知道,晚清有四大中興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其中曾國藩還是李鴻章的老師,對李有知遇之恩。後來李鴻章自立門戶,創立了淮軍,青雲直上,成為了慈禧眼中的紅人。而對於曾國藩和李鴻章兩人的關係,真的是恩怨難說。
  • 晚清名臣――曾國藩書法欣賞
    曾國藩(原名曾子城,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號滌生,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 歷史上今天的人物——晚清名臣曾國藩
    他位列滿清四大名臣之首,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也是他,一本《曾國藩家書》,可謂是驚鴻之作。他就是,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兄弟姐妹九人。作為家中長孫長子,家中對他寄予厚望,曾國藩五歲啟蒙,六歲入家塾,十四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但榜榜落第,接連七次都名落孫山。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詩詞欣賞,別有一番意境在其中
    曾國藩,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清朝戰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曾國藩雖然是一名武將,但也有100多首詩篇流傳於世。
  •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按官職如何排名?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按官職如何排名?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被稱為晚清四大名臣,他們的具體職務如下。
  • 晚清四大名臣,誰對朝廷的貢獻最大呢?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李鴻章,對於清政府而言都是無比重要的大臣,下面我們就分述一下他們的功績。左宗棠,湖南湘陰人,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領導人之一,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利用晚清大量的軍隊平定了太平天國的運動李鴻章,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核心人物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淮軍創始人及靈魂人物、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他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在位時,創造了當時46個第一,他以他獨有的個人魅力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憑藉著驚人的才能與忠心,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那麼,同為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四人,到底誰的官最大?誰的爵位最高呢?
  • 曾國藩:從一代庸人到晚清名臣,他的逆襲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說起晚清的歷史,曾國藩是一個無論如何都避不開的名字。他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為「四大名臣」,被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之後,他又做了一個重要的決斷,把自己的長子曾麟書,也就是曾國藩的爸爸送去讀書。可惜曾麟書實在是太愚鈍了,考了16次考到頭髮發白連個秀才都沒考上,讓曾家成為鄉人的笑話。曾玉屏又把希望寄托在長孫曾國藩身上,可惜曾國藩資質也不高,連考了六次也沒考上,直到第七次,已經23歲的他才以倒數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了秀才。
  • 帝國飄搖,革命風潮,晚清四大名臣如何挽救垂危的清朝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胖胖論書屋,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帝國飄搖,革命風潮,晚清四大名臣如何挽救垂危的清朝清朝末年風雲變幻,十分動蕩,清朝在慈禧的統治下採取閉關鎖國,導致自身實力沒有增長,從而引來外來列強的虎視眈眈
  • 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被稱為晚清七十年。晚清七十年,出現了不少力挽狂瀾的中興名臣。其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4人,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 晚清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鴉片戰爭開始的晚清七十年間,清王朝出現了很多能力突出,力挽狂瀾之輩。在清朝晚期的七十年間,這四人因為貢獻巨大,被廣泛成為中興四大名臣,他們分別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中興四大名臣都為清朝做出過突出的貢獻,那這四位的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宦海沉浮
    晚晴名臣曾國藩的宦海沉浮清嘉慶十六年(1811)十月十一日,在湖南長沙府湘鄉縣一個叫白楊坪的偏僻村莊,誕生了一位對晚清歷史影響頗大的人物——曾國藩。   曾國藩沒有顯赫的家世,直到他的祖父曾玉屏時才成為當地一個擁有100多畝土地的小地主,而他的父親曾麟書43歲時才考取一個秀才。
  • 晚清名臣曾國藩:身上缺點無數,但一個習慣使他功成名就
    了解晚清歷史的朋友應該對曾國藩這個人並不陌生,他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的創始人和統帥,以及洋務運動的倡導擁護者。可以說雖然曾國藩是封建時期的官僚代表,但他對中國近代化建設也做出了傑出貢獻。第一個自然是孔子,第二個是明朝中期名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那剩下的半個,就是曾國藩了。孔子是萬世師表,說他是聖人自然不會惹什麼異議,如果連他都當不了,那只要是入世的人就都沒資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