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講人 李東
遼寧大學 教授
簡單的生活|美好的世界
俗話說「東北有三寶,貂皮、人參、鹿茸角」。當然,還有一個版本「東北有三寶,貂皮、人參、靰(wù)鞡(la)草」。那麼問題來了,東北有三寶,這第三寶到底是啥?有人說,這兩種說法都對,就是所謂「新三寶」和「舊三寶」的區別。「三寶」顧名思義,就是東北有三種極具代表性的物產,這前兩樣好像沒什麼爭議,「貂皮」和「人參」,確實是東北特產,聞名天下。至於這第三寶,到底是鹿茸更貼切呢?還是靰(wù)鞡(la)草更貼切呢?咱們還真得好好論一論。
要說這「新三寶」之中的第三寶鹿茸,主要是產於大興安嶺的馬鹿茸和產於長白山的梅花鹿茸。鹿茸的藥用價值很高,可以治療多種疾病,養血益陽,強筋健骨。其實不只是鹿茸,鹿的全身都是寶,鹿的養殖能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所以這「新三寶」,從經濟價值而論,鹿茸、人參、貂皮應該屬於同一個系列。
但是「舊三寶」之中的第三寶靰鞡草之所以能夠入選,更是因為它獨特的實用價值。從氣候來看,東北一帶冬季寒冷,人們需要找到一種方便易得的材料用來禦寒。而靰鞡草這種植物葉子細長柔軟,纖維堅韌,不易折斷。
每到秋天,人們便到山上割下靰鞡草,曬乾存放。入冬以後,把曬乾的靰鞡草填充到鞋中,防寒保暖。清代文人張縉(jìn)彥(yàn)在《寧古塔山水記》一書中這樣描述:「冬日行役,率著靰鞡……軟底而藉以草,溫暖異常。」清朝人西清撰寫的一部地方志《黑龍江外記》記載:「土人著履,曰靰鞡,制與靴同,而底軟,連幫而成,或牛皮,或鹿皮,縫紉極密,走荊棘泥淖(nào)中,不損不溼,顯亦耐凍耐久。」
這就講得很詳細了,說東北的土著民族製作了一種特殊的鞋,叫做「靰鞡」,樣子和漢族人穿的靴子相類似。這種鞋的鞋底底十分柔軟,鞋面連著鞋幫,或者用牛皮做面,或者用鹿皮做面,不怕泥濘,不怕溼滑,針腳細密、縫紉結實。東北人將割來的靰鞡草捶打之後,使其變得鬆軟,然後像絮棉花一樣絮到鞋子裡。這曬乾捶打後的靰鞡草保暖性能極好,且殺菌吸潮,排汗養腳,還便宜實惠,深得老百姓的喜愛。
而這種北方民族用來保暖防寒的「草履」(草鞋),在滿語裡叫做「靰鞡」,因此東北人把這種土法製作的厚皮鞋稱做「靰鞡」。直到今天,在東北一些方言中,還習慣性地把厚棉鞋稱做「棉靰鞡」。
由於靰鞡鞋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產生了許多和靰鞡鞋有關的俗語。比如,靰鞡鞋有很多褶子,就有歇後語說:穿靰鞡邁門檻——先進者(褶)。有謎語說:「有大有小,東北之寶。皮裡沒肉,肚裡有草。臉上有褶,耳朵不少。放下不動,綁上就跑。」這謎底就是靰鞡鞋。靰鞡草這種神奇的小草,看似平常不起眼,但是卻給早年的窮苦百姓帶來很大的「溫暖」,庇護了成千上萬雙窮苦人的雙腳。
從這個角度講,把靰鞡草作為東北的第三寶,更透露著一種人性關懷,畢竟這一雙靰鞡鞋,道盡了東北先民生活的艱辛。說了這麼多,看我們節目的東北老鐵,您心目中的東北三寶都是什麼呢……(完)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