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印記丨興湘集團:翻身記

2020-12-19 紅網

編者按:「扶貧印記」短視頻,以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人稱視角講述湖南21地、21支國資國企扶貧工作隊的鮮活故事,真實再現湖南國企扶貧故事的「此時此地」。

翻身村坐落於鳳凰縣麻衝鄉東部,是一個純苗族居住的深度貧困村。

翻身村原名「東科」,在苗語裡是窮到底的意思。這個在大山深處的村落,隔絕了城市的喧囂,忍受著貧困與孤獨。

在這片土地上,貧困人口曾達到40%以上,是鳳凰縣脫貧攻堅最難啃的骨頭之一。

轉機出現在2018年3月份,興湘集團黨委經過研究派出以黎鹹兵為隊長的扶貧工作隊,在鳳凰縣住建局駐村工作隊的配合下,帶領翻身村的鄉親們打贏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興湘集團黨委高度重視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同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親切地拉家常、話發展,在這裡他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興湘集團作為國企,響應黨中央、習總書記的號召,積極承擔扶貧責任,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國平多次帶隊赴翻身村調研駐村幫扶工作,並深入到村民家中,走訪慰問結對幫扶貧困戶,與村民同吃同住,聽民意、解民憂,實實在在為村民做好事,解難事。

興湘集團作為後盾單位,駐村扶貧三年規劃計劃總投入898萬元,實際整合投入資金超過1000萬元,其中,興湘集團出資的339萬元已全部撥付到帳;資金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產業、危房改造、「1+1扶貧」等方面,翻身村的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駐村工作隊穩紮穩打,打造三大產業帶動翻身村實現翻身有了後盾,駐村工作隊駐村之後更是大刀闊斧積極探索適合翻身村發展的產業,稻田養魚、建立生態綜合養殖場、遍植油茶……這是興湘集團《三年扶貧規劃》中為翻身村勾畫的一幅可持續脫貧藍圖。

三大產業均已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管護,村民以土地入股、產業分紅、用工務工等形式。不僅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加村民收入,也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目前已經完成種植油茶320畝、建成佔地1.8畝生態綜合養殖場和100稻田養魚基地。

發展產業促脫貧才管根本、管長遠。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穩定脫貧,關鍵在於穩就業,根本在於強產業,要讓鄉親們在家門口有工做、有收入,我們要建立長效發展機制,才是翻身村『翻身』的長久之計。

工作隊駐村扶貧堅持黨建引領,強化村支兩委班子及黨員隊伍建設工作,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名,發展黨員3名,組織選舉村秘書和組長,完善村級組織建設,團結了群眾,為群眾工作開展打下了基礎;多次組織調研學習,開展有意義的黨日活動,提高了村支兩委的戰鬥力。

駐村以來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在湖南興湘集團駐村幫扶下,翻身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立了興苗果種植合作社和村集體主導的苗果興農副產品公司,完成了油茶園、生態綜合養殖場兩個主打產業的打造,新建了黨群服務中心、3900立方山塘、130盞太陽能路燈、1.9公裡稻田灌溉水溝等;建立「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鼓勵村民返鄉就業。

去年,47戶貧困戶實現勞務收入13萬元、戶均增收2766元,油茶、稻田養魚入股的村民還拿到了協議分紅5萬餘元。

2019年,村集體收入超過5萬元,整村貧困發生率降低到0.42%,按期實現「戶脫貧、村出列」。興湘集團出色地完成了在翻身村的各項脫貧攻堅工作,不僅成功帶領村民們走出了一條適合翻身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也為翻身村下一步的鄉村振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翻身村順利打贏翻身仗

如今,翻身村幢幢新蓋的房子鱗次櫛比,寬闊的柏油馬路蜿蜒前伸,5公裡的機耕道通至每戶村民家門口;翻身村的山坡上,320畝油茶基地一片盎然,碧綠油茶樹苗部分已經掛果,前期套種的農作物長勢喜人,一副生機勃勃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村民實現了務工不離戶、就業不離土,口袋鼓起來了,收入增加了,笑容更燦爛了。村民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邁上了脫貧小康「快車道」,心裡頭越來越敞亮,翻身村實現了真正「翻身」。翻身村一幕幕新變化,體現了興湘集團國企的責任和擔當,凝聚了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匠心和智慧,決心和毅力。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國企力量丨興湘集團:三年打贏翻身仗 永遠不忘扶貧情
    在「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的湖南,國資國企不負使命,奔赴大山,摩擦出怎樣的火花,釋放出何種驚豔力量?11月9日起,紅網時刻開闢「脫貧攻堅·國企力量」專欄,帶您循著湖南國資國企的腳印,以一個個鮮活的扶貧故事,見證省國資委60多個產業項目,在21個對口幫扶貧困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動人畫卷。興湘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國平(右)大力推動翻身村產業脫貧,帶隊栽樹苗。
  • 博雲新材換帥:興湘投資控股集團副總經理賀柳出任董事長
    簡歷顯示,賀柳出生於1970年,自2010年6月至今擔任湖南興湘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湘投資」)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目前兼任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 法院人的扶貧印記丨美姑法院幹警翁古拉惹獲全省法院「人民法官為...
    法院人的扶貧印記丨美姑法院幹警翁古拉惹獲全省法院「人民法官為人民-我們法院的扶貧故事」主題演講比賽… 2020-09-26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景——女警扶貧記》丨好光景是過出來的
    《光景——女警扶貧記》共計25萬字,是榆林市公安局女警官蘇麗六年扶貧工作的切身體驗。書中有人、有事、有情、有感、有思。但她卻寫了一本厚厚的紀實文學,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併入選陝西省圖書館精選書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時可謂炙手可熱。
  • 長沙市婁底商會成立 興湘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廖建湘當選為聯席會長
    長沙市婁底商會成立 興湘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廖建湘當選為聯席會長 雪的影子會很美 · 2014-09-12 15:06:13 ·產經 8月30日上午,長沙市婁底商會成立大會暨「中國技師計劃」(公益助學)長沙啟動儀式在長沙融程花園大酒店召開
  • 維爾利與湖南興湘正式籤訂產權交易合同 湖南省建築設計院將成為...
    維爾利與湖南興湘正式籤訂產權交易合同 湖南省建築設計院將成為公司參股子公司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2月15日維爾利公布,2020年11月26日,維爾利環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巨潮資訊網刊登了《關於公司以公開摘牌方式取得湖南省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17.65%股權的公告》。
  • 大涼山印記·梁勇精準扶貧攝影藝術展在淄成功舉辦
    「大涼山印記·梁勇精準扶貧紀實攝影作品展」在淄博市博物館開幕。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截至去年底,我國已有930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大涼山就是脫貧攻堅戰中的重中之重。
  • 扶貧印記|河北大名縣雙臺村:盤活產業促脫貧
    2020年6月24日拍攝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雙臺村。2020年6月24日拍攝的邯鄲市大名縣雙臺村扶貧微工廠。雙臺村已實施6個產業項目,以「千年宋府•文化雙臺」為主題的村集體企業現已開發出「五禮記」「宋府御廚」兩個品牌三個系列的工藝品、紀念品、食品共16個品種的產品,產業扶貧覆蓋率達100%,貧困戶家家參與了產業、戶戶拿到了分紅。
  • 把興武強軍與興湘富民有機統一
    許達哲說,湖南是一片充滿紅色印記的熱土,歷來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近年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和駐湘部隊把雙擁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動雙擁工作在鞏固中提高、在創新中發展,「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氛圍更加濃厚。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當前,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堅持軍地合力、軍民同心,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
  • 扶貧印記丨現代投資:與客溪同行 向幸福出發
    編者按:「脫貧印記」短視頻,以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人稱視角講述湖南21地、21支國資國企扶貧工作隊的鮮活故事,真實再現湖南國企扶貧故事的「此時此地」。其他黨委班子成員先後到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各分子公司也不定期的深入扶貧一線,助力脫貧攻堅。
  • 習近平時間丨精準扶貧「繡花」功夫
    習近平時間丨精準扶貧「繡花」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在湖南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後,多次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出重要指示。編 導:王麗婧記
  • 攻堅"卡脖子"技術,中鋼集團特種石墨材料刻章亮相"印記中國2020...
    新技術新材料賦予印章藝術更多屬於這個時代的印記和新的內涵。中鋼集團採用的新型核石墨材料刻章受到了現場參觀者的注意和好評。中鋼集團黨委副書記張經華向《企業觀察報》介紹,我們這次參展的作品全部採用中鋼集團新型核石墨材料刻制,蘊含了中鋼集團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形成長效機制的意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印記發展小產業 村民勁頭足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印記發展小產業 村民勁頭足 2020-07-1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隴南市丨精準對接需求 助力中藥材扶貧產業發展
    隴南市丨精準對接需求 助力中藥材扶貧產業發展 2020-07-10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攻堅「卡脖子」技術,中鋼集團特種石墨材料刻章亮相「印記中國2020篆刻展」
    新技術新材料賦予印章藝術更多屬於這個時代的印記和新的內涵。中鋼集團採用的新型核石墨材料刻章受到了現場參觀者的注意和好評。張經華向《企業觀察報》介紹,我們這次參展的作品全部採用中鋼集團新型核石墨材料刻制,蘊含了中鋼集團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形成長效機制的意義。同時,新型核石墨材料是中鋼集團攻堅「卡脖子」技術的代表產品,徹底打破了核級石墨供應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選用核石墨材料「以印言志」,也表達了中鋼集團履行中央企業擔當,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決心。
  • 衛星圖鑑故事丨現代版「夸父追日」記
    好在村民們盼來了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2016年11月,129戶村民告別祖輩們世代居住的大山,陸續搬遷至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班彥新村。 與山裡形成鮮明對比,新村裡樓房規劃整齊,八縱一橫的水泥路面平坦寬闊,成行的太陽能路燈一字排開。遠眺周邊,群山環抱,林海綿綿。剛搬進新村的時候,呂有榮失眠了好幾天,「這不是做夢吧?這不是天上才有的好日子嗎?」
  • 精準扶貧 上城力量丨800多個日夜,20本工作筆記……記載同一個夢想
    日前,上城區融媒體中心攜手浙江日報社、杭州日報社、杭州文廣集團等,組成「省、市、區」三級融媒體報導組,探訪脫貧攻堅一線的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和湖北省恩施州鶴峯縣,聚焦異地幫扶項目實施,挖掘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湧現的典型人物和優秀事例。   上城發布特別推出「精準扶貧 上城力量」欄目,為您講述脫貧攻堅的「小康故事」、創新發展的「奮鬥故事」和異地幫扶的「合作故事」。
  • 第一書記談脫貧丨彭季:多措並舉凝聚精準扶貧合力
    第一書記談脫貧丨彭季:多措並舉凝聚精準扶貧合力 2020-12-11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印記•村裡村外丨衡南六合村:以前看山是山,水是水,現在是...
    編者按:十八洞村是全國精準扶貧村級樣板,為更好展示湖湘人民用雙手書寫追夢小康路上的印記,解讀更多的「十八洞村」現象,紅網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多個鄉村一線,蹲點採訪拍攝,記錄精準扶貧以來的鄉村巨變。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扶貧印記」「幸福的炊煙」等融媒體主題報導,讓普通大眾跟著記者的鏡頭,感受脫貧攻堅路上,奮鬥者們別樣的芳華和人與土地根脈相連的深厚情感。
  • 扶貧印記·衡南|慄江鎮餘嶺村:幸福花開扶貧路
    編者按:為展示衡南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智慧衡南推出「扶貧印記」主題報導,聚焦15個村的扶貧故事,記錄精準扶貧以來的鄉村巨變,讓普通大眾跟隨記者的鏡頭,感受脫貧攻堅路上,奮鬥者們的別樣芳華和人與土地根脈相連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