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央行紛紛預警數字貨幣Libra背後是美國「數字霸權」?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近日,Facebook推出了加密數字貨幣Libra白皮書,引起較大轟動,隨後的監管問題也進入了人們視線。

一時間,各國央行紛紛對Facebook提出了監管警告。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最近幾次針對Libra的講話中,卻隱隱透露出肯定和持開放態度的意味。

 這裡面是否存在貓膩?

福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王德培認為,雖然Facebook目前與美國監管部門探討問題的一些細節尚未透露,但這也暗示Libra將首先符合美國監管部門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將會作為遊戲規則,被納入到日內瓦的基金會治理規則中,以及寫入區塊鏈代碼中。美國監管部門將實現對數字貨幣的「間接管轄」。

各國央行發出警告

據CNBC報導,在Facebook的加密數字貨幣公布僅幾個小時後,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就對Libra成為「主權貨幣」進行了警告。德國一名政客還將Facebook稱為「影子銀行」。

在Facebook加密數字貨幣白皮書公布後的第二天,澳大利亞央行行長菲利普·洛威(Philip Lowe)表示,「我認為,在我們採用Facebook提案之前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他們必須要拿得出一個可靠的商業案例。」

印度尼西亞央行也在同日發表評論稱,「應對該公司的計劃予以審查。」

據路透社報導,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此前也表示,「Facebook的加密項目將面臨『最高標準的監管』。」

美聯儲對Libra持開放態度

據CNBC報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於6月19日表示,Facebook向他們闡述了正在創建的名為Libra的數字貨幣相關信息。

鮑威爾表示,他相信Facebook已在世界範圍內進行了相當廣泛的調查,現在,監管機構以及其他相關人士都在討論Facebook的這項計劃,當然也包括美聯儲。

鮑威爾指出,對於像Libra這樣的加密貨幣,美聯儲並沒有完全的管理權限,相反,由於美聯儲「對支付系統有重大投入」,所以可能會通過「國際論壇」對加密貨幣的廣泛應用施加影響。

加密數字貨幣分析師肖磊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鮑威爾的意思其實是,美聯儲不會去強制監管Libra,也沒有權限這麼做,但美聯儲有能力在這一領域施加影響。說白了,就是美聯儲會藉助自身資源,爭取到對Libra等數字貨幣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而在FOMC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鮑威爾也提到了Libra的問題。他指出,「像Libra這種數字貨幣已經引起了很多關注,它很可能會取代更傳統的貨幣,但目前仍處於『嬰兒期(infancies)』。」

肖磊認為,僅從這一句話當中就能看出美聯儲的態度和判斷。「Libra如果不是從技術層面和全球支付層面擁有一定的創新和可行性,鮑威爾不會輕易說出『它很可能會取代更傳統的貨幣』這樣的話。反過來說,如果僅僅是法幣的另一個符號,那Libra又如何能取代更傳統的貨幣呢」。

正如鮑威爾所說,「這種可能有大量應用的貨幣,有潛在的好處,也有潛在的風險。如果他們決定繼續推進,我們將從安全、穩健和監管的角度出發,並將對其抱有很高的期望。」

「美元可以說是當下的世界貨幣,所以美元中心管控機構(美聯儲)所發出的信息,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肖磊說。

重走美元路線

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在其加密數字貨幣白皮書和Libra背後儲備資產和運作模式中沒有提及美元的前提下,卻提到了黃金、歐元、港幣和短期政府債券。

肖磊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其戰略意圖看,在前期誘惑大家把法幣換成Libra的過程中,他們仍需這些可信的儲備資產做保證,建立穩定性和聲譽。但隨著時間推移,Libra將過渡到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系。

「我的理解是,未來某一天,Libra會跟儲備資產脫鉤,並成為新的、獨立的世界貨幣。類似於1971年美元在完成國際化之後,需要更靈活的解除發行限制,選擇跟黃金脫鉤。」肖磊說。

另外,Facebook在其白皮書中也並未提及美國的監管體系,以及在美國建立何種架構的問題,但Libra的創始成員基本都是英美的公司。在肖磊看來,Libra可能是一個完全由美國華爾街控制的,針對國際市場的一次升級美元國際地位的行為。

雖然目前Libra對應的是一籃子貨幣,但肖磊認為,美元很可能依然在其中佔據大頭。他表示,這會在無形中刺激全球用戶的「兌換潮」。而如果Libra發展較為迅速,一些弱小國家的貨幣可能會加速貶值或消失。

奠定「數字霸權」

雖然目前全球多家央行都提出了對Libra的監管問題,但Facebook卻首先與美聯儲進行了溝通。

對此,加密貨幣交易所bitFlyer歐洲業務負責人安迪·布萊恩特表示,「我毫不懷疑他們會在幕後就監管進行討論,或者有某種『預先批准』。可以預計,未來監管機構會對Libra很多領域的問題作進一步澄清(現在也已經開始了),但毫無疑問的是,Facebook團隊也會為此做好『充分準備』。」

而在福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王德培看來,雖然Facebook目前與美國監管部門探討問題的一些細節尚未透露,但這也暗示Libra將首先符合美國監管部門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將會作為遊戲規則,被納入到日內瓦的基金會治理規則中,以及寫入區塊鏈代碼中。美國監管部門將實現對數字貨幣的「間接管轄」。

王德培認為,基於美元佔據主導地位,以及美監管部門將實現對數字貨幣「間接管轄」兩點,Libra將奠定美國「數字霸權」的地位。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焦點

  • 全球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現狀分析
    全球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現狀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01-10 11:04:48 近日,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斯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認為數字貨幣以及所謂的
  • 央行數字貨幣的歷史意義
    我們先看一下央行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的不同。 第一,央行數字貨幣屬於M0,支付寶、微信屬於M1和M2級別的數位化。也就是央行的數位化是整個貨幣基礎的數位化,級別最高。 第二,央行數字貨幣背後是國家信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背後則是網際網路企業信用,二者屬於不同的層次。
  • 央行數字貨幣「拳打支付寶、腳踢比特幣」背後的5個真相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首先是一種貨幣。貨幣是什麼呢?貨幣是一種記帳單位,是經濟活動的潤滑劑。你可以把貨幣想像成提貨單,背後對應著商品和服務的索取權,所以貨幣也成為財富的象徵——人們持有和儲存貨幣,意在有一天兌換成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
  • 邵伏軍: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是大趨勢 目前仍難實現
    商業機構主導的加密數字貨幣,比如說前兩年炒得很熱的比特幣,最後也沒有成為通行的貨幣。因為它的價格不斷波動,大家普遍認為它是一個數字資產,或者是一個數字商品。 這段時間,libra引起高度關注。一方面數字經濟壟斷性的科技公司和龐大網絡優勢產生協調效應。
  • 國君有色:是數字貨幣還是黃金 美元霸權挑戰賽的決勝局
    ——美國CNBC新聞5月23日報導比起國內對兩會的關心集中於政府工作報告和刺激政策,外媒的關注似乎更多的放在了央行數字貨幣的進展上。在外媒看來,「中國央行推行的數字人民幣,一旦與中國先進電子支付系統結合,有可能為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提供一個比航母艦隊更有效的平臺。」事實上,自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聯儲頻頻向美元注水轉嫁危機的行為,已經刺激各國開始採取應對行動。
  • 從「數字美元」官網覘眎美國央行數字貨幣野心
    數字美元計劃數字美元計劃是埃森哲與數字美元基金會之間的合作計劃,旨在促進美國對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探索,該計劃鼓勵就數字美元的潛在優勢進行研究和公開討論『召集私營領域的思想領袖和行動者、並提出為公共部門部署數字美元的潛在模式。
  • 美聯儲計劃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對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在去年的11月份,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致信眾議院兩名議員時就稱,「美聯儲目前沒有計劃發行美元數字貨幣。主要是因為現金在美國仍然被廣泛使用,並且支付網絡眾多,銀行領域多元化。目前還不清楚一個通用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能在美國提供什麼額外的價值。」不止鮑威爾表示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懷疑」。
  • 央行數字貨幣:重新定義全球貨幣體系
    但是比特幣的出現,無疑是給數字貨幣世界投下了一枚種子。2019年,Facebook推出數字貨幣項目「Libra」,此舉一下子驚醒了各國央行,這項繞過全球各大央行監管的項目一旦上線,各國主權貨幣地位將受到嚴重威脅。數字貨幣國家隊出徵的緊迫性越來越強烈,於是,全球80%的國家央行都在研究數字貨幣,10%的央行表示即將發行本國央行數字貨幣。
  • 央行大力推動數字貨幣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面向公眾是指CBDC可以廣泛地滲透到現在微觀的零售場景, CBDC會像現金一樣作為中央銀行提供的公共產品直接參與到零售和支付業務,它會延續和提升央行在數字時代的公共服務能力。相對於現金,數字貨幣天然數位化形態在數據反饋和統計方面的優勢,未來可以成為央行洞察經濟微觀狀況的重要途徑,並進而可能成為央行實施調控的新手段和新工具。
  • 中國空投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全球加快數字貨幣布局
    梅斯特爾表示,疫情大流行期間緊急支付的經驗,使得央行越來越關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立法者建議,每個美國人在美聯儲建立一個帳戶,可以將數字美元以聯儲債務形式存入該帳戶,並可用於緊急支付。 Libra,一個讓各國央行「震動」的組織美聯儲聯合六國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布局,究竟有多大成效還未可知。但美國科技巨頭FaceBook主導的數字貨幣項目Libra,一誕生便震驚全球。
  • 全球央行:數字貨幣「求快」還是「做對」
    隨著數字貨幣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各國央行也躍躍欲試,試圖探索一條合法之路。儘管目前國際上已有多種私人部門發行的數字貨幣運行使用,但並不歸屬中央銀行監管,在使用過程中,仍有風險存在。為進一步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管理,近年來,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對央行數字貨幣進行研究。
  • 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數字貨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支付寶|...
    導語:近日,網上流傳一張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在農行帳戶內測的照片。有媒體消息稱,這是蘇州相城區在試點央行數字貨幣。隨後,4月17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就央行數字貨幣內測一事做出最新回應。戈清平/攝戈清平近日,網上流傳一張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在農行帳戶內測的照片。
  • 央行數字貨幣再進一步
    央行數字貨幣再進一步 央行數字貨幣再進一步 2020-12-11 09:24:42  來源:今日頭條」管理,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關注。   第三,增加了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作為指定運營機構,至此六大國有銀行都已全面參與數字人民幣試點,符合此前業界的預測。   業內基本上已經默認定義央行數字貨幣(CBDC)是一種公眾直接持有的中央銀行負債。而且央行數字貨幣作為一種可以支付利息的付款方式,無需存儲在商業銀行帳戶之中。
  • IMF《跨境支付的數字貨幣》報告解讀(七):數字貨幣能否成為全球...
    他認為在短期內最有可能採取這路線;2) 選取其他種類的貨幣,例如人民幣。但是他認為人民幣成為世界儲備貨幣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3) 基於科技的數字貨幣,並且提出基於一籃子法幣的合成霸權數字貨幣取代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這點震撼了美國。3.合成霸權數字貨幣的基礎理論馬克·卡尼以Libra為例進行說明,是因為當時Libra是基於一籃子貨幣。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 | 跨境支付:人民幣國際化推動幾何
    取得領先地位美聯儲對美元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近年來,世界各國央行越來越多加入全力推動法定數字貨幣研究的隊列。2020年1月,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全球數字貨幣報告顯示,在佔世界經濟總量90%的66個國家中,有6家央行表示三年內可能發行可供個人和企業「一般使用」的數字貨幣,覆蓋全球約16億人口;另有12家央行表示有望在六年內發行數字貨幣,各國數字貨幣的研發進度超乎想像。
  • 星空獨家︱數字人民幣,敲響美元霸權的喪鐘?
    1955年越戰爆發,70年代又出現全球性的石油危機,搞得美國政府債臺高築,通脹高企加上貨幣超發、黃金外流,許多國家意識到發出的美元已遠遠多於其背後的黃金。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於1971年宣布美元與黃金固定價格脫鉤,美元兌黃金價格一瀉千裡, 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仍然,美元霸權並未終結。尼克森時期的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想到了一個幫助美元翻身的妙招。
  • 數字人民幣要來了!試點全面展開,一文看懂央行數字貨幣背後邏輯:智...
    那麼,推出數字貨幣的背後原因是什麼?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國海證券和新時代證券關於數字貨幣的兩份研究報告,揭秘數字貨幣的前世今生以及央行推出數字貨幣的背後邏輯。本期內參來源:國海證券 新時代證券原標題:《央行數字貨幣的前世與今生:從理論到實踐》《央行擬推出數字貨幣的背後?》
  • Libra:概念原理、潛在影響及其與中國版數字貨幣的比較
    毋庸置疑,Libra和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無論自身成功與否,都將成為全球正規數字貨幣發展浪潮的重要推手,為我們開啟一個全新時代。但從我國央行數字貨幣角度,國內央行官員對相關問題有較為深刻系統的論述。周小川(2016)認為數字貨幣仍應採取類似於現鈔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機構」二元體系完成發行及回籠。範一飛(2016)梳理了央行數字貨幣的基本理論和路徑選擇問題,認為我國數字貨幣應僅起到部分替代M0的作用,並暫不考慮智能合約。姚前及湯瑩瑋(2017)從理論和具體設計層面對央行數字貨幣面臨的問題和設計要點進行了歸納。
  • 韓國央行將數字貨幣列入戰略規劃,全球央行數字貨幣進程加速
    儘管韓國央行研究人員表示立場並非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但就在一個月後,韓國釜山市卻率先發現了地域性數字貨幣。2019年4月,韓國釜山市成為優先自由貿易特區,並發行地域性數字貨幣。釜山發行的數字貨幣是與法定貨幣按照1:1進行換算,具有韓國法幣穩定幣的樣本意義。 到了2020年,韓國央行數字貨幣在進程上也加快了腳步。
  • 央行數字貨幣的本質分析:金融維度與技術維度
    無論是金本位還是信用本位,美元始終在 全球貨幣體系中佔據主導地位。目前全球貨幣體系面臨的問題。1、美元霸權。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儲 備貨幣。其合理性在於美元具有「信用」優勢,因為美國經濟發達,政 治制度穩定;但目前美國在國際儲備貨幣中的佔比明顯偏高,根據國際 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18年美國的GDP佔世界GDP的比重約是24%, 但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在61%以上。世界上有160多個國家及地區, 佔世界 GDP 比重約一半,但它們的貨幣佔全球外匯儲備不到 6%。世界 絕大多數國家,對於世界貨幣體系的話語權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