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廟會"牽手"研學營 邊逛邊玩臺灣小朋友愛上集美研學

2020-12-16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特色廟會"牽手"研學營 邊逛邊玩臺灣小朋友愛上集美研學

  「賣得太好了,烤的速度趕不上賣的速度。」風靡臺灣士林夜市的大腸包小腸也亮相本次廟會,來自臺灣的攤主張女士說,她通過參加海峽論壇認識了許多廈門朋友,目前已把生意重心從臺灣轉移到了大陸。

  兩岸青創集市區同樣突出「學」的元素。臺灣青創商戶如花藝、布藝、木藝、烘焙等,在展示文創產品的同時還手把手開設文創課程。在兩岸童玩區,市民遊客帶著孩子一起玩旱地龍舟、拍米糕、跳格子、空竹、滾鐵環、丟沙包等閩臺童玩,體驗「古早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廟會期間,市民朋友還可以近距離與呆萌的大熊貓寶貝「古錐」「古意」互動,了解它們的日常生活。現場還開設熊貓繪畫課,設置動物科普展板,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習關於大熊貓的科學知識。

  遊中學

  兩岸青少年一起研學體驗同根同源文化

  6月10日上午,作為第十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廟會的配套活動,2018兩岸青少年知行合一研學營在廈門(集美)對臺研學旅行基地總部大樓閉幕。

  本次研學營在去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入挖掘,特別增加了高中生和大學生課程,並加大對之前從未到過祖國大陸的臺灣青少年的招募,共招募200名臺灣學生,覆蓋了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三個年齡層。其中,有六成臺胞是首次來大陸。

  本次行程重點發揮集美區在地研學資源,所有研學課程均圍繞「中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進行設計,結合閩南童玩、科技探索、熊貓科普、社區營造、風土人文等,為孩子們打造交友、玩樂、學習、融合的平臺。

  「我和姐姐一起來參加研學。爸爸來過廈門,他知道這個活動後為我們報了名。」來自臺灣臺南的高二學生李晟安第一次來廈門,跟著研學營參觀了集美研學總部、靈玲國際馬戲城、嘉庚公園、集美新城、園博苑、老院子、誠毅科探、集美大學等集美區重點景點。集美區以全域旅遊為基礎,打造以一個研學總部和16個研學課程基地為核心的全國首個「1+X」對臺研學基地,讓兩岸學生在研學中感受生活,豐富知識,拓展視野,全方位了解集美自然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和風土民情,增進臺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促進心靈契合、共同發展。

  相關負責人表示,「1+X」對臺研學基地在本次廟會中僅是試點,今後,集美區還將以16個景區景點為基礎,根據不同年齡層,因地制宜地開展各類課程,面向遊客開放。

  三天兩夜的時間裡,兩岸大學生帶領兩岸中小學生共同學習、共同創作、共同成長。「哥哥姐姐都沒有休息,還要開會。我感覺還沒玩夠就結束了。」即將帶著這段獨特的集美研學記憶回臺灣,5歲的小姑娘廖婉淯依依不捨。

  【連結】

  集美區發布對臺研學優惠政策

  獎勵對臺青少年研學

  提升「研學之都」品牌

  本次研學營是首個兌現集美研學獎勵政策的研學旅行團。本屆廟會開市儀式上,集美區正式發布了《關於鼓勵對臺青少年來集研學旅行獎勵辦法》,鼓勵市場化運作,獎勵組團開展對臺青少年來集研學旅行活動的承接單位。

  今年,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發布「惠臺31條」,我市相應頒布出臺了「惠臺60條措施」。為貫徹落實惠臺政策,集美區率先在全市制定出臺《關於鼓勵對臺青少年來集研學旅行獎勵辦法》,進一步發揮廈門(集美)對臺研學旅行基地作為全省對臺交流基地的作用,開拓對臺研學旅行合作新空間,吸引更多臺灣青少年來集美研學旅行,了解大陸經濟社會建設成就,增強兩岸青少年交流互動。

  借勢集美的研學獎勵政策,本次研學營更加突出對臺研學主題,為集美區兩岸研學交流開啟新篇章,升華集美研學品牌,奠定集美對臺研學基地的資源優勢地位,進一步提升人文集美作為國際研學之都、全域旅遊目的地的國際範「含金量」。(文/廈門日報記者 應潔 林桂楨 通訊員 陳婧 圖/天下集美提供)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

相關焦點

  • 「同沐閩南風·共系兩岸情」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集美閩臺研學總部開營
    2日下午,廈門(集美)閩臺研學總部/萬千極美營地迎來了在閩的臺籍和大陸同學們,隆重舉行「同沐閩南風·共系兩岸情」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開營儀式!閩南文化源遠流長,本次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旨在持續發揮福建省對臺優勢,搭建兩岸青少年交流新平臺,通過「玩中學、學中玩」全面提高營員對閩南文化的認識,共同尋找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的根源,弘揚中華文化,提高兩岸青少年的文化認同,促進交流、增進友誼,讓兩岸血融於水的炎黃子孫情緣更加深厚。
  • 「同沐閩南風·共系兩岸情」 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集美閩臺研學總部開營!
    2日下午,廈門(集美)閩臺研學總部/萬千極美營地迎來了在閩的臺籍和大陸同學們,隆重舉行「同沐閩南風·共系兩岸情」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開營儀式!閩南文化源遠流長,本次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旨在持續發揮福建省對臺優勢,搭建兩岸青少年交流新平臺,通過「玩中學、學中玩」全面提高營員對閩南文化的認識,共同尋找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的根源,弘揚中華文化,提高兩岸青少年的文化認同,促進交流、增進友誼,讓兩岸血融於水的炎黃子孫情緣更加深厚。同時希望海峽兩岸學生以閩臺兩地「五緣」為橋梁,共同開創出美好未來。
  • 兩岸研學活動首次連線 廈門、金門兩個主題館同步開館
    當天的活動現場,不僅有50餘對廈門親子家庭、30餘對金門親子家庭彩繪現場連線,共同彩繪研學記憶、向研學表白,更有可愛的國寶大熊貓舞蹈來助陣。 來自臺灣的青創團隊將大陸的《找朋友》和臺灣的《去郊遊》兩首歌曲串編在一起,召集在廈門的臺灣青年,以及來自華僑大學、集美大學、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廈門興才學院、SUP街舞俱樂部的兩岸青年們,自編自演了第一支以研學為主題的舞蹈,研學舞既承載了兩岸青年的共同研學記憶,也表達了兩岸青少年渴望通過研學旅行尋找朋友、共同成長的強烈願望。
  • 集美研學體驗營太好玩!飽眼福、品美食、漲見識
    「十一」八天長假也是一個學習充電的好時機今年,不少兩岸家長選擇讓孩子到集美來參加研學營)閩臺研學總部舉辦的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就吸引了許多兩岸學子參加。走出校園的孩子們來到研學體驗營體驗,一起學習閩臺文化,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廈門開營
    2日下午,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52名來自福州、廈門、泉州的臺籍中學生和大陸中小學生,開啟了一場為期4天3夜的閩南文化研學之旅。10月2日下午,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廈門建發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開營。
  • 臺青「登鷺」:暑假研學營,行走的課堂不一樣
    在兩岸研學主題館裡,孩子們在「小貨郎」青少年經濟課堂上聽講。「夏天好熱啊,我想有個遊泳池!」「我想有一個遊樂場,可以邀請我的朋友們一起來玩。」這次研學營的主辦機構是廈門憶起集合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創辦人房福慶在臺灣從事研學教育已有13年。「之所以選擇城內社,正如其名,它離城市很近,方便家長和孩子。並且城內社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傳統文化印記,這裡古厝林立、民風淳樸。」房福慶說,村莊與臺灣也有著密切聯繫,城內社的霞城城隍廟是臺北霞海城隍廟的祖廟,也是臺灣其他城隍廟的「太祖廟」。它還是兩岸青年的共創社區,不少臺灣創業青年聚集於此。
  • 「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營啟動 試水線上交流
    「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營線上交流系列活動啟動儀式19日在廈門集美舉行。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 供圖「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營線上交流系列活動啟動儀式19日在廈門集美舉行。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 供圖(聚焦海峽論壇)「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營啟動 試水線上交流中新網廈門9月19日電 (黃詠綢)已成功舉辦三屆的海峽論壇配套活動「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營,19日又如期在廈門集美舉辦。
  • 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廈開營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0月2日訊(記者 楊珊珊)「天黑黑,要落雨,阿公舉鋤頭要掘芋……」2日下午,「同沐閩南風·共系兩岸情」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總部開營。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將持續至5日。期間,營員們將深入廈門腹地,以探訪研習閩南文化為宗旨,通過主題式探究+體驗式學習的方式,探尋可看、可聽、可品、可學、可體驗的多面立體閩南文化。
  • 「兩岸一家親 從小心連心」研學營線上交流系列活動啟動
    (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總部拉開序幕。自2017年以來,海峽論壇配套活動「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營已在集美成功舉辦三屆,形成品牌效應的「兩岸研學在集美」也因此成為集美區創新兩岸青少年交流、深化兩岸融合的一塊「金字招牌」。
  • 臺灣大學生徽文化研學營開營
    中新社合肥1月15日電 (記者趙強)臺灣大學生徽文化研學營開營儀式15日在合肥師範學院舉行,來自臺灣銘傳大學的9位師生,與合肥師範學院的7位師生一同組成本次研學營隊伍,將在為期5天的研學營生活中,共同體驗底蘊深厚的徽文化。
  • 「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營拓展線上平臺 專注兩岸親子交流
    9月19日,50對兩岸親子家庭歡聚廈門集美,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營活動正式開營。在19-20日兩天一夜的線下行程基礎之上,本次活動還積極試水「線上研學營」,為疫情下的兩岸研學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 「兩岸一家親 從小心連心」研學營線上交流系列活動啟動,「網際網路+兩岸」搭建青少年互動新渠道
    ,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總部,拉開序幕。自2017年以來,海峽論壇配套活動「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營已在集美成功舉辦三屆,形成品牌效應的「兩岸研學在集美」也因此成為集美區創新兩岸青少年交流、深化兩岸融合的一塊「金字招牌」。
  • 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長沙開營
    湖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蘭香(左)向臺灣主持人、研學營名譽團長黃智賢授營旗。 曹雄 攝中新網長沙7月7日電 (劉著之)「湖南是我曾祖父的老家,參加這次湖湘文化研學活動也是回家,我很期待。」臺灣大葉大學畢業生趙珮慈表示,如果發現有合適的機會,她會考慮在湖南發展。7日,「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在位於長沙的湖南中醫藥大學開營。湖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蘭香,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紀斌,臺灣主持人、研學營名譽團長黃智賢等出席開營儀式。開營儀式後的「嶽麓講壇」上,來自臺灣的營員們認真聆聽嘉賓演講。
  • 精彩回顧|「天邊雲邊·走進延邊」朝鮮族舞蹈研學——學在延邊
    這次來參加延邊朝鮮族舞蹈研學採風活動的老師,給了我們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動:因為你們會為了一個動作不斷練習;會因為聽到一支鼓曲而熱淚盈眶;在高強度的課程安排中,即使又累又餓卻依然不停下腳步……因為你們會在每一節課結束時對授課專家致以最大的敬意;會對表演長鼓舞的業餘阿姨們報以最熱烈的掌聲;會對每一場民族舞蹈的學習和交流報以最真摯的情懷……
  • 成都濃園「2019探索巴蜀文化研學營」到綿陽市開展研學活動
    成都濃園「2019探索巴蜀文化研學營」到綿陽市開展研學活動 2019年08月14日 08: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訪江油青蓮詩歌小鎮(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14日訊 8月2日至8月5日,成都濃園創客發展中心——「2019探索巴蜀文化研學營
  • 第五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記者研學營舉行
    第五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記者研學營的參與者都有著這樣的體會。2020年9月至12月,「發現:齊魯文化&臺灣文化」第五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記者研學營於線上舉行,本屆研學營圍繞臺灣和齊魯文化,以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了「亮出我校園,校園建築姊妹照」等五項攝影、書法、徵文等形式的文化創意創作活動,臺灣清華大學
  • 來,邊玩邊學!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研學南京 成長旅行」2020年度南京暑期研學旅遊產品正式發布啦!針對今年的暑假時長較短、出遊半徑縮小、消費轉型升級的特點,南京市文旅局向研學旅遊相關景區、博物館、鄉村旅遊點、旅行社、電商平臺、媒體等徵集並甄選了一批品質高、內容新、安全有保障、符合當前市場特色的親子研學旅遊產品。
  • 兩岸青少年木偶傳承研學營舉辦
    精彩的木偶表演拜師禮東南網11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 文/圖)21日,「兩岸一家人·『偶』們共傳承」兩岸青少年木偶傳承研學營活動在福州舉辦。活動由省文旅廳主辦,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承辦,主辦方把「木偶戲」作為主線串聯整個項目,運用研學+景區、研學+非遺、研學+兩岸青創等方式,讓兩岸青少年研習和感受非遺文化。
  • 北京航空航天主題研學營
    2、了解航天的精神,增強其民族自豪感,激發青少年奮發圖強的學習精神; 3、增加愛國情懷、強國意識,助力中國夢; 4、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5、滿足孩子無限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成長中收穫成功和自信; 6、讓學生在玩中學
  • 「兩岸一家人·偶們共傳承」 晉江兩岸青少年木偶研學營活動
    11 月 28 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承辦,晉江市文化和旅遊局、晉江市金門同胞聯誼會、泉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漳州市布袋木偶傳承保護中心、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建發國旅集團(建旅國際集團)、晉江市新塘街道辦事處、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運營有限公司、晉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藝術中心協辦的「兩岸一家人·『偶』們共傳承」兩岸青少年木偶傳承研學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