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話說古建築,ID:huashuogujianz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 大成門重達8噸的巨大石簷柱
陰文會凸現陽文的奇異碑刻」
【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 】
完整如初的清代孔廟
——福州文廟
大成殿前建有突出式月臺,很寬闊,可供舉行儀式
時代:清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聖廟路
福州文廟也稱「先師廟」、「聖人殿」,曾歷經唐、五代、宋數次改建。宋、明、清三度大火,範圍漸次縮小。現存廟宇是鹹豐元年(1851年)至鹹豐四年修建的規模。它坐北朝南,按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為欞星門、泮池(左右有廊對列)、大成門樓廳(東、西有殿廡對列)、月臺、大成殿、後照壁等。
大成殿內安放著青石雕孔子坐像,上懸五位清帝書寫的六面大匾額
欞星門亦稱先師門。現存石構件是明代所建,六柱三間,每根柱腳用兩塊夾杆石前後對夾鎖固。東西兩翼牆上鑲嵌著「江漢秋陽」、「金聲玉振」聯句石刻。
福州市文廟欞星門,三座沖天柱式單牌坊,下有夾柱石
大成門古稱戟門,面闊五間,進深二間,中三間屋面高出兩邊間。有3對青石抱鼓石,8根石簷柱。石簷柱每根重達8噸有餘。大成門內豎《鹹豐元年重建福州文廟碑記》石碑二方。站立二碑前,靜心凝視陰刻的碑文會逐漸地凸現出來,呈現陽文碑刻的奇異效果。
大成門廡廊轉角垂花
大成殿前建有突出式月臺,臺面鋪大石板,很寬闊,可行禮,可觀景。石板中空,每當太陽東升西降橫照月臺面,人們從欄杆下平視,可看見石埕面冉冉上升之瑞氣的奇異景象。大殿頂部藻井有一精美的古星象圖,星座金光熠熠,十分耀眼。殿後重簷間懸有大匾,墨書「仰之彌高」四字。
福州文廟側殿外簷垂花
大成殿內安放著新制青石雕刻孔子坐像,左前側安放顏回、子思石刻坐像,右前側安放著曾參、孟子石刻坐像,東、西、北三面繞孔子坐像而立的是栩栩如生的72賢人青石雕刻造像。如此雄偉壯觀的儒家青石雕塑群像,實屬罕有。
殿內,懸掛重新複製的由康熙皇帝為首五位清帝書寫的六面大匾額,以及康熙、乾隆書寫的楹聯,金字熠熠,滿壁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