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扶一祠,有3組古建築,有著歷史厚重的氣息

2021-01-19 天甲說旅遊

前幾期我們都有談到過,明代著名哲學家、軍事家、思想家王守仁,對我們貴州的文化教育影響很大,所以貴陽還有兩條以他名字命名的道路,今天還有陽明路留在南明河畔,想要了解陽明文化,還可以到他曾經龍場悟道的地方修陽明洞,了解「陽明心學」。至於王守仁墓,除前面提到的幾點外,貴陽還有一座陽明祠。

位於貴陽城東扶風東路上的貴陽陽明祠,是清代嘉慶年間為紀念這位為貴州做出貢獻的先民,在扶風山麓建造的一座陽明祠。現在陽明祠的景區包括三座古建築,分別為「陽明祠」、「尹道真祠」和「扶風寺」。扶風山,環境幽幽,風景優美,古建築更顯歷史厚重氣息。對於這一景點,清代貴州名流鄭珍曾言其為「插天青蓮」。

行進中的陽明祠景區內,一路上蜿蜒曲折,明、清兩代的古建築顯得古樸典雅,蒼翠蒼翠,在景區內鑲嵌著古柏、銀信,再加上王守仁、尹珍兩位名人的紀念碑,以及歷代名人留下的詩句,吸引了無數外來遊客,因此陽明祠景區成為城市文化脈動中不可缺少的一處景點,想要了解貴陽,除了甲秀樓、文昌閣,它本身就是陽明祠景區中不可錯過的一處,因此,陽明祠景區成了一處古樸典雅、風景如畫的景點。

至於王陽明,我們前幾期已經聊過了,在此就不贅述了,這裡可以談談尹道真祠。據稱,這位著名的貴州學者是西漢時期的人物,漢恆帝在漢恆帝統治初期,尹珍曾走出西南大山,到中原區學習進步的文化,帶回家鄉,因此,也有人認為尹珍是開創貴州先進文化的第一人。為紀念尹珍,不僅在陽明祠景區有尹真祠,貴陽有一條路叫尹珍路(現已不存在),還有遵義有一個縣,也以他的名字命名,那就是「道真縣」。

另一座古建築是「扶風寺」,位於陽明祠景區,這是三組建築中建造最早的一組,始建於康熙五十九年(1794年)。在貴築知縣王湛恩的幫助下,王湛恩在修築供奉佛像的寺院中,並沒有建造供奉佛像的地方,因此計劃修建惜字院和修字冢,當時王湛恩還做了《字冢記》和《惜字歌》。後重建整修後,有僧人代管,且此地原也有寺院,故又稱「寺」。

至於陽明祠大家還知道些什麼,全說出來了!

相關焦點

  • 貴陽扶風路上的陽明祠,有3組古建築,黔北有個縣名還與其有關
    關於紀念王守仁的地方,除了前幾期所提到的幾點以外,貴陽還有一處陽明祠。貴陽陽明祠位於貴陽城東的扶風東路上,清代嘉慶年間,當時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為貴州做出貢獻的古人,就在扶風山麓建起了陽明祠。如今陽明祠的景區包含了三個古建築,分別是「陽明祠」、「尹道真祠」、「扶風寺」。在環境清幽、景色秀麗的扶風山上,這些古建築顯得更加有歷史厚重的氣息。
  • 貴陽陽明祠遊記
    陽明祠是三組古建築的總稱,它包括陽明祠、尹道真祠、扶風寺三部分。三組古建築共同組成環境清幽、景色秀麗的扶風山風景區,清代西南巨儒鄭珍曾贊之為「插天一朵青芙蓉」。 陽明祠是後人為了紀念明代著名的哲學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心學的創始人王守仁而建立的祠堂。祠內林木蔥蘢,根雕、盆景千姿百態,桂樹濃香四溢,碑刻甚多,曲徑迴廊,清幽 宜人。祠內現存有王陽明先生朝服線刻大像。
  •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貴陽,你眼中的貴陽是什麼樣子呢?
    人文貴陽青巖古鎮作為貴陽市首個5A級景區,青巖古鎮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從高處望去,整個小鎮的格局呈現一種立體美感,帶有歷史氣息的古鎮文化讓每一位遊客流連忘返。左曹經建攝,右圖源小紅書:暖多甲秀樓甲秀樓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六年,明代古建築。從古到今甲秀樓經歷了六次大規模的修葺。歷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仍舊矗立不倒,它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是貴陽文化發展史上的標誌。
  • 貴陽這座城市的往事,都藏在這些古與韻裡
    提起貴陽,很多人恐怕不會將她和「古」聯繫在一起,畢竟這座城市沒有西安的古典氣質,沒有南京的悠久歷史,沒有成都的文化深厚,沒有北京的古蹟眾多~~~這幾乎是座比較偏現代的城市,靠原生態的環境,多彩的民族,涼爽的氣候,大數據的加持而享譽國內外。但其實,這座城市裡藏有內斂的古韻,輕易不被人所發現。
  • 尋古蹟說名人——貴陽文保單位尹道真祠 憶文化拓荒人
    對這位最先見於文字、東漢年間就有記載的人物,貴州人的紀念方式千百年來沒有停歇,然而在年輕一代貴陽人中卻知者甚少。  在貴陽東山扶風寺一側、和陽明祠南北並列就有尹道真祠,從這裡開始,來說說這位文化拓荒者。
  • 黃山古建築羅東舒祠——被譽為「江南第一名祠」
    呈坎自宋代以後徽商興起,文化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在徽州文化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呈坎作為羅氏家族的聚居之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呈坎羅氏,枝繁葉茂,人才輩出,成為歙縣「八大家」之一(據羅氏族譜載,歙縣「八大家」為槐塘程、呈坎羅、棠樾鮑、長林鄭、山前汪、溪南吳、巖鎮呂和葉有曹)。呈坎現有居民700餘戶,人口近3000人,其中75%仍為羅姓。
  • 俄羅斯聖彼得堡,這裡有厚重的歷史文化與精美絕倫的古建築!
    這座聖彼得堡(在俄國稱莫斯科火車站)火車站已有175年的歷史,滄海桑田,朝代更迭,它一直是這座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因為在俄羅斯,遠途旅行仍是以火車為主,民用飛機場並不多,故此,到聖彼得堡旅行一般就由這裡開始。
  • 四川省樂山市老城區,百年古建築龍神祠基本修復
    四川省樂山市老城區,高北門的小山上,也是九龍巷山上,有一座百年古建築龍神祠。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常常去龍神祠玩耍,那時候的龍神祠,是樂山百貨公司的宿舍,裡面住了我的好幾個小學同學,所以對龍神祠,很感興趣,也很熟悉。後來市政府,為了保護古建築,慢慢的把裡面的住戶,都請走了。只是很可惜這座古建築,曾經在2014年1月22日下午6點幾分的時候,一把大火給燒毀了。
  • 摩登吉隆坡,這座城市有著厚重的人文氣息,值得一看
    這座城市有著厚重的人文氣息,主要是華人去這裡會有回家的感覺,值得一看。除卻人文,這個城市的環境也是頂好的。馬來西亞的國家皇宮就坐落於首都吉隆坡市,許多宮室應酬、宴會和慶典活動也在此進行。此外,每天遊客都可到此,觀看皇宮守衛的換班儀式。
  • 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明至清時期古建築,廣東省潮州韓文公祠
    韓文公祠,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東興北路18號,建於公元999年,距今千年有餘,是中國現存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一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2006年05月25日,韓文公祠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仿古建築與古建築有哪些差距
    >忽而夏至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綠蔭深濃天光清霽夏日景致繁盛於此中國古建築造型優美,歷史悠久,底蘊厚重。結構嚴謹,宏偉細膩,莊嚴優雅的古建築,有著其獨特的魅力。然而由於古建築大多以木材為原料,在戰爭及天災中大部分已經被摧毀,為復原歷史建築的面貌,仿古建築走進人們的視野。仿古建築設計是指專門用於模仿與替代古代建築、傳統的宗教寺觀、傳統的造景、歷史的建築、文物的建築、古村落群,還原歷史風貌概況的建築設計。
  • 阜陽管鮑祠「祠小乾坤大,有賢不覺小」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管鮑祠坐落的方向是北朝南,門前有一條公園小河,水中還有一些遊船,來此緬懷先人的遊客,可以乘坐遊船這裡的環境風景遊覽。站在管鮑祠門前,仰望門樓,但見上方大書「管鮑祠」三個金色的大字,在右下方一塊牌子寫有「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等小字。管鮑祠右 側種植一些花草,沒有建築物。來到大殿前,兩側有一副對聯,上書:「佐霸肇開新政局,分金饒見故人情」。
  • 唐河縣三處古建築修復一新,彰顯厚重歷史文化
    清乾隆五十二年《唐縣誌》卷二【建置志】「學宮」一章對唐縣文廟的規模、各殿修復年代以及祭祀規製做了詳細的記載:「舊建大成殿五楹,高三丈六尺。旁為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泮池,又前為欞星門。殿後為明倫堂。萬曆年間,知縣黃茂重修」。至此,一座規制完備。規模宏大的學宮(亦稱文廟、黌學)在唐縣城再次興起。
  • 古建築代表著歷史文化,同樣也是彰顯美的氣息
    即沒有鬥拱和屋頂,而牌樓有屋頂,因此具有較大的對比氣氛。牌樓看起來很端莊也很大氣,同樣也是代表著古建築。圍牆也是代表著古建築的一種特徵,圍牆的設計會讓這座庭院整體看起來很有內涵,並且很大氣,鏤空小窗口看起來更加的美觀。
  • 贛州南康區盧屋村,客家文化氣息濃鬱古建築多,如今盡顯歲月滄桑
    唐江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境內,唐江歷史悠久、商貿興盛,民間素有「頭唐江、二營前」之美稱,享有「小贛州」之美譽。如今的唐江可以說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小城鎮,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盡顯現代發展的活力,在唐江快速發展的同時它的古文化卻似乎在一步步沒落讓人感受不到這還是曾經江西的四大名鎮之一。走進唐江似乎感受不到這裡曾是古鎮,現代鋼筋水泥樓房早已把原來的古文化掩蓋住了。
  • 保定市區有一組有793年歷史的古建築,這裡因出產香油而著稱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保定市區的古建築大慈閣的故事。保定大慈閣大慈閣其實是保定市區的一組古建築,這組古建築群因主體建築大慈閣而得名
  • 中國旅遊城市:有沉重氣息的南京,承載厚重歷史之城
    南京,想必大家對這座城市都很熟悉吧,因為這座城市,它承載著我們中國厚重的歷史,見證了中國的榮辱興衰,它提醒我們國人要銘記歷史,要記住落後就要挨打。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來參觀一下這座有沉重氣息的南京。夫子廟,遊客們去南京遊玩必備打卡的地方之一,因為這裡有天下第一壁—照壁。在這裡,你可以站在橋上看秦淮河,在這裡,你可以觸摸精緻的漢白玉石,在這裡,你可以觀賞有學院風格的建築,在這裡,你可以讚嘆河面美麗的倒影……在晚上,你還可以坐船夜遊秦淮,行走在有特色的街道上,細細品味夫子廟濃厚的文化。
  • 築城廣場,貴陽又一地標建築
    築城廣場位於貴陽市南明區遵義路,呈半島依偎在風景秀麗的南明河畔,是貴州省省會貴陽的標誌性建築。詮釋貴陽歷史內涵,展示貴陽城市精神,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彰顯時代氣息,實踐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場所。(圖片來源於網絡)主體建築——「築韻」由8個巨大的蘆笙組成,其中每兩個蘆笙為一組,分別架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8個蘆笙都是鋼材製造,最長的為37.85米。「築韻」的造型為竹子,代表了貴陽的竹文化,位於貴陽的城市客廳中,也是一種貴陽文化的體現。
  • 貴陽唯一的5A景區,低調了600多年,古建築比比皆是
    貴陽作為貴州省會,素有著林城之美譽,隨著近幾年旅遊業的不斷發展,貴陽也是成為了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並且這裡還曾榮登了我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榜首,於去年被評為了最佳優質旅遊城市,當地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因此在每年都會吸引著大量遊客前往,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來自貴陽唯一的5A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