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朱鴻說:「小說大境,藝術峭峰,推賢進士,遜言正行。陳忠實不僅是成就很大的文學家,更是長安城裡第一等的君子。」
陳忠實原本是一名小學教師,後來成為享譽世界的文學大師。他用「生命」鑄就的《白鹿原》是一部充滿厚重感的農耕文明史詩。
生活中,陳忠實也秉持君子作風,為人質樸純正堪稱一代大師。陳忠實老師身上有很多優點,雖然我們不能每個人都成為陳忠實這樣的大家,但是他身上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變得更加受歡迎,更加優秀,取得更大的成功。
陝西文壇有三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分別是路遙、賈平凹、陳忠實。他們並稱為「三駕馬車」,而陳忠實排名第三。隨著《白鹿原》的問世和轟動,陳忠實的影響力迅速提升。
在一次陝西作家的座談會上,因為只邀請了陳忠實,舉辦方就把陳忠實的名字排在了路遙和賈平凹之前。陳忠實得知後,強烈要求把名字重新調整,他說:
「以前,遇什麼活動或出席什麼會議,報紙上的報導,要麼是路遙、賈平凹、陳忠實出席了什麼什麼,要麼就是賈平凹、路遙、陳忠實怎麼怎麼。那時候,不管人家兩個誰先誰後,我總是排在第三。在《白鹿原》出來之後,有時就經常將我的名字排到前邊去了。在人家將我排在老三位置的時候,我心服口服,心安理得。在人家將我排到第一位的時候,我反倒心中不安了,常有惶恐之感了。」
舉辦方只好按照陳忠實的意願,把他的名字排在第三。
方孝孺:「虛已者進德之基。」很多人在名氣不大的時候,時常能保持謙虛;一旦功成名就,就變得忘乎所以,失去了本心。
這與陳忠實有天壤之別。名氣越大,陳忠實愈加惶恐,從而更加敬重他人。這是不爭名的坦蕩,更彰顯了謙遜的品性。追求名聲固然可以理解,但秉持謙遜,人際關係才能更加融洽。
陳忠實成名之後,好多人慕名去拜訪作家,白鹿原也成了景點,原上的農民不種麥子了,改種櫻桃,辦起了農家樂。
有富豪找陳忠實寫傳記,給他一張支票,讓他隨便填,他拒絕了。陳忠實說:「寫了就是幾千萬,但這事咱能弄麼?」
後來,一家寫作中心委託朱鴻邀請陳忠實當主任,陳忠實欣然答應,卻拒絕報酬。朱鴻說:「主任怎麼能白當呢?」陳忠實睜大眼睛說:
「你看,我有工資,有版稅,還在別的大學做一些事,這就夠了。擔任寫作中心主任,我能做什麼就會做什麼,只要能幫助那些真心喜歡文學創作的青年,只是我不能再拿報酬了。我很清楚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係:要合適,我不能過。我已經得到很多。」
自重者,珍惜自己的人格;自私者,珍惜身外的金錢。一些人拿自己的聲譽賺錢,卻失去了自己的品格,最終也失去了美好的聲譽。
陳忠實把聲譽看得比金錢更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放棄了金錢,而選擇無償工作,彰顯了重義輕利的品格和無私奉獻的情懷。君子不是不愛錢,而是常懷感恩之心,懂得滿足和自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一年早春,湖南來了兩位青年作家前來看望陳忠實,相約在一家餐館見面,還邀請了當地的幾位文友。
大家相聚一堂,有一位文友金錚不勝酒力,從二樓下樓的時候,他已蹣跚趔趄,至一樓大廳門口,他腳下突然一滑,身體猛然重重前傾。只聽「哐」的一聲,一扇巨大的玻璃門,就粉碎在了街面上。
這時,老陳把一位朋友叫到一邊,用他那低沉的嗓音,滿包滿攬地說:「你現在叫個車,只負責把金錚安全送回家,別的事不用操心。至於這兒的賠情呀、道歉呀,甚至是賠款呀,都交給我,由我來善後。」
陳忠實親自找到老闆,道歉說:「實在抱歉,影響了您的生意,我已經讓家人拿錢過來,賠償這扇門的損失,還有今天給您造成的生意損失。」
老闆連連擺手,說:「陳老師,您來我們這裡吃飯是我們的榮幸,哪能讓您賠錢呢?這扇門早就出現了問題,早就該換了,只是我心存僥倖。」陳忠實堅持賠償損失,老闆只好收下。
盧梭說:真正的君子,不僅擁有超出常人的智慧,而且還有不同常人的胸襟。陳忠實集智慧和胸襟於一體,妥善處理了文友撞壞玻璃門的事。
陳忠實理解文友和老闆,主動放下名人的身份,堅持賠錢道歉,讓人看到陳忠實身上的樸實的情懷和倔強的善良。不以身份高而以勢壓人,不以名氣大而輕視別人,才能稱之為大家。
2014年8月,冰心散文獎獲得者賈治龍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際,兒子賈曉峰從甘肅老家輾轉來到西安,找張培合請求一件事,給父親修建文學藝術紀念館,希望由著名作家陳忠實題寫館名,說出錢也願意!
作為賈治龍的得意徒弟,張培合心想,老師的事怎麼能讓老師家人花錢呢,當場答應了下來,且錢由自己來出,算是給已故的老師盡一點心意!
第二天張培合找到了陳忠實,說明了來意,要求書寫六尺整張,拿出了兩萬元的潤筆費用。陳忠實當場就生氣了,說:
「為同行寫一幅字,是我的本分。你為老師的事情在奔波,這樣的事我能收錢嗎?一分錢都不能收!你先回去,題寫館名不能太隨意,我晚上好好寫幾遍,等寫滿意了,我明天打電話你再來取! 」
後來,陳忠實主動題寫了多幅字,讓賈曉峰挑選。
真正幸福的人,不一定擁有很多財富,只要內心充滿愛和善良,那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陳忠實一生樸素,寧可自己生活艱難,也不收取合理的潤筆費。他把幫助同行和晚輩當成自己的本分,主動題字,盡心盡力,體現了文學大師樂於助人的樸素情懷。
陳忠實把情誼看得比金錢更重要,盡心竭力不求回報把事情做到最好,怎能不讓人敬重呢?
文品透著人品,人品決定一個人能否取得更大的成功,創造更大的價值。
陳忠實德藝雙馨,他說的話和做的事情,看似非常普通,正是因為他一直把自己當成普通人,沒有任何架子,始終保持謙遜和擔當。所以,即使陳忠實已經去世4年了,他也一直被後人懷念。
從陳忠實的這些生活故事中,我們能看到大師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實際上,這些並不是只有大師才能做到,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以此來勉勵自己,磨礪自己的性格,提高的自己的格局和修養,為我們的事業成功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