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團媽
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尤其是對三年級以上的孩子來說,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因為不僅語文,他們所學的每一個學科幾乎都需依賴於閱讀基礎。
重視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早已是家長們的共識。從胎教就開始給孩子讀繪本,整個嬰幼兒期非常重視親子閱讀。然而,上小學之後,依然有不少孩子語文閱讀理解招架不住,數學應用題讀不懂或理解錯誤。
讀了很多書,孩子的閱讀能力卻沒有提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孩子的閱讀中,家長忽視了實用性更廣的「非虛構類閱讀」。
「虛構」和「非虛構」是歐美國家一種主要分類方法。
虛構類讀物,可以理解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不真實的,是靠想像創作的內容。相反,基於現實的作品,就是非虛構類讀物。
適合孩子閱讀的非虛構類讀物不完全等同於各種科普類繪本。非虛構讀物是一個相當寬泛的範疇,圖書館裡常見的歷史、地理、傳記、商業、藝術、旅遊等書籍都屬於非虛構讀物。
相較於虛構類讀物,非虛構讀物知識性強,同時也相對枯燥、晦澀一些。因此,當孩子還處於低齡階段,家長們大多會選擇讀起來輕鬆愉快的虛構類繪本作為孩子的閱讀啟蒙讀物。那些天馬行空的童話和冒險故事,極大地拓展了孩子們的想像力,讓孩子們對閱讀充滿了興趣。
對大多數家長來說,不管是在自己的日常閱讀中,還是為孩子選擇閱讀材料時,幾乎很少去按「虛構」和「非虛構」來分類。以致於大量的虛構讀物佔據了孩子們的書單,那些基於現實的,關於自然、科學、人文、社會、歷史的非虛構類讀物,在孩子的閱讀清單中卻寥寥無幾,甚至是缺席的。
在閱讀能力的培養中,「虛構」和「非虛構」閱讀缺一不可,並且非虛構閱讀的比重還會隨著孩子年齡和理解能力的增長而增加。但即使在歐美國家,孩子們的閱讀依然偏重非虛構閱讀,且嚴重的「營養不均衡」。
前不久,全球閱讀領域的權威測評公司Renaissance發布了2020年K-12學生閱讀報告《What Kids are Reading》。這份覆蓋了來自5300多所學校,超過110萬名學生的閱讀數據顯示,孩子們虛構類主題閱讀量是非虛構類的3倍。
與虛構讀物相比,非虛構讀物可能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線,孩子們需要從中獲取知識,理解和掌握文字背後的信息,需要邊讀邊思考。尤其是對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沒那麼好的孩子來說,非虛構讀物會讀起來會比較吃力。
「非虛構閱讀」是孩子閱讀能力的「分水嶺」!
通過非虛構書籍閱讀,孩子們不僅可以拓寬知識結構,準確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高理解複雜文本的能力,同時也能更真實地認知所處的世界。缺乏「非虛構類閱讀」的能力,當下最直接會影響到孩子的閱讀能力,進而影響學習能力。
因此,國內國外的專家都建議讓孩子儘早接觸非虛構閱讀內容,以提升非虛構閱讀的能力。美國甚至修改了教學大綱,要求到四年級結束時,孩子的非虛構閱讀應該提升到一半。到高中結束時,學生的閱讀計劃裡虛構讀物佔25%,剩下的75%是涵蓋所有學科領域的非虛構讀物。
如前所述,孩子們應該儘早接觸非虛構閱讀,也就是說每個年齡段孩子的書單上,都應該有非虛構讀物。從嬰幼兒階段開始,讓非虛構讀物連續性出現在孩子的閱讀書單中。這樣不僅能豐富孩子的閱讀題材,讓孩子通過閱讀獲得「均衡的營養」,還能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非虛構讀物的習慣。
道理都懂,怎麼給低齡寶寶選非虛構類讀物呢?總不能讓不到一歲的小嬰兒看DK百科系列吧!前麵團媽也提到說非虛構類讀物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對幾個月大的小嬰兒來說,那些水果、顏色、動物、交通等主題的黑白卡、彩色卡就是最適合他們的非虛構閱讀啟蒙讀物。
一歲多的寶寶,則可以選一些動植物認知類的非虛構圖書。比如DK大眼睛洞洞書,讓孩子學習不同動物和交通工具的名字以及它們發出的聲音。
隨著孩子月齡和認知能力的增長,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有簡單情節的非虛構圖書。三歲是孩子語言和詞彙發展非常重要的一段時間孩子們可以通過非虛構讀學習新詞彙、鍛鍊邏輯能力等。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在非虛構閱讀中,家長可以試著幫助孩子去理解什麼是虛構的,什麼是非虛構的,嘗試著鍛鍊他們的「信息篩選」和「信源判斷」的能力。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在閱讀時總是更傾向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或對自己來說讀起來相對輕鬆愉悅的讀物。因此,孩子們牴觸非虛構讀物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培養孩子對非虛構讀物的興趣要趁早,當一個孩子從小就接觸非虛構閱讀,並積累了相關的閱讀經驗和知識,自然就不會對非虛構閱讀抱有畏難情緒。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重視非虛構閱讀,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興趣開始引領。比如,五六歲的孩子大多對恐龍、海洋、太空感興趣,DK兒童系列就是很好的非虛構啟蒙讀物。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每個月確定一個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基於孩子的閱讀能力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非虛構讀物來讀。
七八歲的孩子,團媽推薦《神奇校車》。《神奇校車》確實很神奇,雖然每一次校車之旅都是一次虛構的探險,但是探險旅途中發現的科學事實又是真實而準確的。它很像是虛構和非虛構閱讀之間的橋梁書,既能給孩子放飛想像力的神奇體驗,又能以令人驚奇的方式呈現科學事實。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孩子的閱讀能力已經很強,否則別選文字較長的非虛構閱讀物。閱讀的時候,家長也不必過於強調孩子必須讀完一整本書。他們可以選擇感興趣的章節來看,家長可圍繞孩子感興趣的頁面和孩子進行討論,引導孩子將書裡學到的知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
此外,在做讀書計劃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好,比如,孩子讀一本虛構類的書,就要讀一本非虛構類的書。家長也可以下載一個靠譜的讀書APP,把孩子讀過的書都記錄下來,通過每個月的閱讀報告了解孩子的閱讀偏好和習慣,及時調整閱讀計劃豐富閱讀題材。
萬能的家長朋友們,你們都給孩子選擇了哪些值得推薦的非虛構讀物?你是如何引領孩子對非虛構讀物的興趣的?歡迎留言區討論!
【來源:成都商報教育報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