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很多書,孩子閱讀能力還是差?非虛構閱讀了解一下

2020-12-04 教育信息速報

文丨團媽

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尤其是對三年級以上的孩子來說,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因為不僅語文,他們所學的每一個學科幾乎都需依賴於閱讀基礎。

重視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早已是家長們的共識。從胎教就開始給孩子讀繪本,整個嬰幼兒期非常重視親子閱讀。然而,上小學之後,依然有不少孩子語文閱讀理解招架不住,數學應用題讀不懂或理解錯誤。

讀了很多書,孩子的閱讀能力卻沒有提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孩子的閱讀中,家長忽視了實用性更廣的「非虛構類閱讀」。

「虛構」和「非虛構」是歐美國家一種主要分類方法。

虛構類讀物,可以理解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不真實的,是靠想像創作的內容。相反,基於現實的作品,就是非虛構類讀物。

適合孩子閱讀的非虛構類讀物不完全等同於各種科普類繪本。非虛構讀物是一個相當寬泛的範疇,圖書館裡常見的歷史、地理、傳記、商業、藝術、旅遊等書籍都屬於非虛構讀物。

相較於虛構類讀物,非虛構讀物知識性強,同時也相對枯燥、晦澀一些。因此,當孩子還處於低齡階段,家長們大多會選擇讀起來輕鬆愉快的虛構類繪本作為孩子的閱讀啟蒙讀物。那些天馬行空的童話和冒險故事,極大地拓展了孩子們的想像力,讓孩子們對閱讀充滿了興趣。

對大多數家長來說,不管是在自己的日常閱讀中,還是為孩子選擇閱讀材料時,幾乎很少去按「虛構」和「非虛構」來分類。以致於大量的虛構讀物佔據了孩子們的書單,那些基於現實的,關於自然、科學、人文、社會、歷史的非虛構類讀物,在孩子的閱讀清單中卻寥寥無幾,甚至是缺席的。

在閱讀能力的培養中,「虛構」和「非虛構」閱讀缺一不可,並且非虛構閱讀的比重還會隨著孩子年齡和理解能力的增長而增加。但即使在歐美國家,孩子們的閱讀依然偏重非虛構閱讀,且嚴重的「營養不均衡」。

前不久,全球閱讀領域的權威測評公司Renaissance發布了2020年K-12學生閱讀報告《What Kids are Reading》。這份覆蓋了來自5300多所學校,超過110萬名學生的閱讀數據顯示,孩子們虛構類主題閱讀量是非虛構類的3倍。

與虛構讀物相比,非虛構讀物可能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線,孩子們需要從中獲取知識,理解和掌握文字背後的信息,需要邊讀邊思考。尤其是對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沒那麼好的孩子來說,非虛構讀物會讀起來會比較吃力。

「非虛構閱讀」是孩子閱讀能力的「分水嶺」!

通過非虛構書籍閱讀,孩子們不僅可以拓寬知識結構,準確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高理解複雜文本的能力,同時也能更真實地認知所處的世界。缺乏「非虛構類閱讀」的能力,當下最直接會影響到孩子的閱讀能力,進而影響學習能力。

因此,國內國外的專家都建議讓孩子儘早接觸非虛構閱讀內容,以提升非虛構閱讀的能力。美國甚至修改了教學大綱,要求到四年級結束時,孩子的非虛構閱讀應該提升到一半。到高中結束時,學生的閱讀計劃裡虛構讀物佔25%,剩下的75%是涵蓋所有學科領域的非虛構讀物。

如前所述,孩子們應該儘早接觸非虛構閱讀,也就是說每個年齡段孩子的書單上,都應該有非虛構讀物。從嬰幼兒階段開始,讓非虛構讀物連續性出現在孩子的閱讀書單中。這樣不僅能豐富孩子的閱讀題材,讓孩子通過閱讀獲得「均衡的營養」,還能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非虛構讀物的習慣。

道理都懂,怎麼給低齡寶寶選非虛構類讀物呢?總不能讓不到一歲的小嬰兒看DK百科系列吧!前麵團媽也提到說非虛構類讀物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對幾個月大的小嬰兒來說,那些水果、顏色、動物、交通等主題的黑白卡、彩色卡就是最適合他們的非虛構閱讀啟蒙讀物。

一歲多的寶寶,則可以選一些動植物認知類的非虛構圖書。比如DK大眼睛洞洞書,讓孩子學習不同動物和交通工具的名字以及它們發出的聲音。

隨著孩子月齡和認知能力的增長,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有簡單情節的非虛構圖書。三歲是孩子語言和詞彙發展非常重要的一段時間孩子們可以通過非虛構讀學習新詞彙、鍛鍊邏輯能力等。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在非虛構閱讀中,家長可以試著幫助孩子去理解什麼是虛構的,什麼是非虛構的,嘗試著鍛鍊他們的「信息篩選」和「信源判斷」的能力。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在閱讀時總是更傾向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或對自己來說讀起來相對輕鬆愉悅的讀物。因此,孩子們牴觸非虛構讀物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培養孩子對非虛構讀物的興趣要趁早,當一個孩子從小就接觸非虛構閱讀,並積累了相關的閱讀經驗和知識,自然就不會對非虛構閱讀抱有畏難情緒。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重視非虛構閱讀,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興趣開始引領。比如,五六歲的孩子大多對恐龍、海洋、太空感興趣,DK兒童系列就是很好的非虛構啟蒙讀物。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每個月確定一個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基於孩子的閱讀能力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非虛構讀物來讀。

七八歲的孩子,團媽推薦《神奇校車》。《神奇校車》確實很神奇,雖然每一次校車之旅都是一次虛構的探險,但是探險旅途中發現的科學事實又是真實而準確的。它很像是虛構和非虛構閱讀之間的橋梁書,既能給孩子放飛想像力的神奇體驗,又能以令人驚奇的方式呈現科學事實。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孩子的閱讀能力已經很強,否則別選文字較長的非虛構閱讀物。閱讀的時候,家長也不必過於強調孩子必須讀完一整本書。他們可以選擇感興趣的章節來看,家長可圍繞孩子感興趣的頁面和孩子進行討論,引導孩子將書裡學到的知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

此外,在做讀書計劃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好,比如,孩子讀一本虛構類的書,就要讀一本非虛構類的書。家長也可以下載一個靠譜的讀書APP,把孩子讀過的書都記錄下來,通過每個月的閱讀報告了解孩子的閱讀偏好和習慣,及時調整閱讀計劃豐富閱讀題材。

萬能的家長朋友們,你們都給孩子選擇了哪些值得推薦的非虛構讀物?你是如何引領孩子對非虛構讀物的興趣的?歡迎留言區討論!

【來源:成都商報教育報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非虛構類閱讀怎麼讀?
    如今,英文閱讀已是不少家長的育兒大事,然而孩子在閱讀大量原版書後,卻仍難以招架英語測試。這是因為家長們忽視了實用性更廣的「非虛構類閱讀」。非虛構類閱讀怎麼讀?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攻克這一難關?根據全美超一百萬學生的使用數據,他與我們分享了非虛構類閱讀的關鍵。英語閱讀一直是中國家長「雞娃」路上的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磨礪與家長間「功法絕學」的分享,終於有一批老父親老母親喜迎「孩子愛上原版書」,實現「下一代獨立閱讀英文」自由。然而,這些原以為自己已經上岸的家長發現,自己還是太過天真。
  • 最新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多讀非虛構書目的孩子閱讀能力更強
    難道他們都不喜歡閱讀了嗎?(幼兒園至小學五年級平均閱讀書籍量) 答案正相反。由於識字量增加和自主閱讀能力提高,小學階段的孩子隨著年級增長,平均閱讀字數逐年增加。換句話說,他們在把書越讀越厚。虛構主題比非虛構主題更受歡迎今年的報告特別分析了虛構類作品(fiction)和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的閱讀量差異。可能很多家長沒注意過,Fiction指虛構的、非真實的故事,包括童話、小說、神話等形式。Non-fiction則是非虛構的,描述真實世界的文章,通常涉及人文,科學,數學,天文地質相關話題。
  • 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讀書,讀有針對性的書
    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強,怎麼辦?有沒有捷徑可以走?一、只有多讀,才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正道。語文閱讀底子差,就要多讀,只有在閱讀中才能學會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按理說,不是幾本閱讀理解的書就能解決問題的。散文閱讀差,就多讀散文;議論文差,就多讀議論文;說明文差,就多讀說明文。總之,哪種文體不會讀就多讀哪種文體,讀多了,就會找到規律,就能提高相應文體的閱讀能力。這是我給的第一條建議,什麼文體不愛讀,就要多讀相應的文體,讀到習慣了為止。
  • 孩子的閱讀不該只有童話,非虛構類作品的閱讀,家長該安排上了
    二、非虛構類作品,揭示世界運轉的奧秘不論是虛構類作品還是非虛構類作品,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都非常廣泛,我們隨處可見這些讀物的存在,所以它們相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而在非虛構類作品裡,我們更加強調的是「事物奧秘」的揭曉。
  • 考試題目讀不懂,肯定是閱讀太差了,是嗎
    通過以上題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現在的考試不僅考一個學生的理論應用,同時考查一個學生的想像能力、分析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而我們現在大多學生有一個問題:題目太長了,看不懂,肯定是閱讀太差了。這個說法太籠統了,其實不一定。閱讀分為虛構性閱讀和非虛構性閱讀。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能力對學習有什麼好處?
    那麼有家長又會問:怎麼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呢?我們已經找了很多補習班了都沒有用,你是不是要推薦什麼好的補習班給我們!非也!今天我想和大家所說的,關於閱讀對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其實每個家庭自己都能做到,只是大家都不相信,所以也都不願意去嘗試。其實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讓孩子大量的閱讀課外書!什麼?讀課外書!
  • 孩子閱讀能力差?用「CROWD」精讀方式,讓孩子輕鬆深入閱讀
    一開始劉女士認為是自己的孩子的知識基礎不夠紮實。 可令她沒想到的是,當她一個字一個字的把這道題讀出來之後,孩子瞬間懂了。此時的劉女士才意識到,這並非是孩子不會答題,而是他的理解能力不夠。
  • 孩子讀了很多書,閱讀能力都不行,腦科學家:這些書讀再多都沒用
    一二年級時閱讀小短文和看圖寫話都行,語文成績不錯。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題增加難度,加上寫作文,孩子的語文成績下降很多,今年期末第一次考了B。她非常著急,平時孩子作業很認真,書讀得也不少,有空就去圖書館,怎麼語文成績還這麼差?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用這20種方法,讓孩子從此徹底愛上閱讀!
    經常有家長和同學問老師,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提高,老師的回答無非是多讀課外書,但是仔細想來,還是有些泛大而全看似敷衍,今天就用這篇文章來告訴各位家長們,如何通過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做閱讀題的能力及分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民族的讀書水平。
  • 中國學生最缺的非虛構類閱讀,卻對孩子至關重要,家長得要重視
    除此以外,越來越多的研究也顯示:缺乏非虛構類閱讀能力的孩子,不僅學習能力有限,其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也會受到局限。 近幾年的出國考試顯示,中國孩子的寫作排名經常在亞洲墊底。哈佛語言學教育專家在多年的英語寫作研究中發現:中國孩子習慣在文章中使用大量華麗的詞藻,但卻往往忽略寫作中更為重要的內容和邏輯。
  • 孩子讀很多課外書,為什麼還做不好閱讀理解題?原因有2點
    比如,光讀現代文,你讀再多也不可能做好古詩文的閱讀理解。所以要根據閱讀理解能力出現的問題。多讀相應的文體。特別是古文。讀得多了,自然語感要好一些。古文閱讀理解成績自然會提高的。2、孩子做不好閱讀理解題。也有可能是讀得不得法。閱讀理解題。考查的是深度閱讀能力。
  • 為什麼孩子要讀非虛構類作品?揭開世界運轉的面紗,家長這麼引導
    對於孩子來說,虛構作品確實可以增進孩子的想像力,甚至幫助孩子對世界充滿更多的好奇心,但是孩子並不能長期生活在想像中,還是需要接觸現實,而非虛構類作品就是幫助孩子揭示世界運轉的奧秘。二、非虛構類作品,揭示世界運轉的奧秘很多非虛構類作品中,裡面所傳遞的信息以及蘊含的內容都是非常科學的,並且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指向現實,講述了世界萬物運轉的奧秘,對於人類社會的運轉,科學原理以及技術發展都有新的見解,讓孩子對這個世界認識更全面,讓孩子更了解外面的的世界。
  • 如何正確教孩子閱讀?多閱讀有好處,但培養閱讀思維能力更重要
    應該沒有人否認閱讀的重要性。從小我們聽著父母的勸誡長大:「要多看書,多學習」,看書的確是個好習慣。但其實,其中涉及到的閱讀也是一項重要能力。為什麼有的人讀書只是囫圇吞棗,而有的人讀後能下筆如有神。這樣的情況,有發生在你家孩子身上嗎?從小隻沉迷有趣味的、文學作品,比如故事、小說,看其他學科的書就是一臉懵、讀不懂?
  • 《非虛構的藝術》:不適合寫作新手閱讀,但熱愛寫作的你一定要讀
    近些年來隨著《真實故事計劃》等一大波以真實故事為創作原型的工作號面世,非虛構寫作成為了市場上比較流行的創作方式。非虛構寫作稿件的稿費一般也都比較可觀,因此很多創作新手也開始把寫作目標轉向了非虛構寫作。但是非虛構寫作究竟是如何寫作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下面這本書了。
  • 小學階段:閱讀理解能力差?3個方法助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小學階段:閱讀理解能力差?3個方法助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最近一位家長向我反映到這樣一個問題:「孩子讀小學,今年上了五年級,但是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辦?要怎樣想辦法提高呢?孩子在生活中很聰明,可他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非常差,他喜歡看書,喜歡的書甚至看幾遍都不會煩,但就不會應用,真不知道怎麼辦,他自己也急,老師也著急,我也急,老師要我讓他背一些好的片段,不知道行不行,請杜老師幫幫我,我該怎麼做?」確實是這樣,我們知道學習語文,讓孩子們失分家長們揪心的不單是寫作文,還有就是閱讀理解!
  • 英文閱讀技巧你會分辨虛構類和非虛構類作品嗎?
    (Fiction)還是非虛構(non-fiction)?非虛構類作品傳達給孩子不同於虛構類作品的理念,比如,科學的書籍會讓孩子懂得嚴謹;歷史哲學方面的書籍會培養他們批判的精神……(1)意味著書中的所有內容都是基於真實信息。可以找到的信息研究或研究真實信息,不能偽造和虛構。
  • 腦科學冷知識: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根源可能是記憶力太差
    0101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問題可能在記憶力上先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或者數落孩子,根源可能是記憶力太差了!俄國劇作家克尼雅日寧提出:讀書分為三種狀態,第一種讀而不懂,第二種是既讀也懂,最後一種很厲害,是能懂書上所沒有的東西。從認知的角度來看,背不住文章,記不住重點,和孩子的大腦記憶能力有關。為什麼這麼說呢?
  • TED給8-12歲孩子的年度書單:非虛構類就要讀這些
    在2019年末,TED為3-12歲的孩子列出了一份書單,上周我們為大家分享了其中給3-7歲孩子們的部分,今天就來為大家推薦TED給8-12歲孩子的書單。與上周書單不同的是,本周推薦的書籍中,增加了許多非虛構類的作品,體裁更加豐富,涉及的知識面更廣。
  • 最好的閱讀素材就是語文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靠這3本語文書
    在暑假剛開始的時候,就有家長問我,暑假應該給孩子安排什麼書來閱讀。等暑假快要結束了,還是有家長問,開學了,要給孩子安排什麼書來讀?家長們越來越重視閱讀是好事,但是怎麼讀、讀什麼是我們家長經常搞不清楚的兩件事。對於閱讀的問題,習慣和能力是「怎麼讀」。如何選書、找內容是「讀什麼」。家長們往往在讀什麼上就做錯了,所以怎麼讀也就偏離了閱讀的軌道。
  • 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請參考美國娃的閱讀大數據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不同學齡段的美國孩子都喜歡讀哪些書,他們擁有怎樣的閱讀能力和詞彙水平?這些可以為國內的孩子挑選適合的英文讀物提供參考。 美國幼兒園的孩子平均每年讀22本書和7628個單詞,一年級小朋友讀44本書,超過2.5萬個單詞;二年級小朋友則能讀到57本書,超過8.3萬個單詞。 這個階段孩子感興趣的書大多是一些簡單的分級讀物、韻律繪本,這些書比較貼近生活,故事內容溫馨活潑,單詞韻律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