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研究《二十四連環腿法》「一」

2020-09-07 文肌啟武

腿法談要
  
  技擊以五法為甚,故必先明五法,而後武功始有成就;五法者,手法、眼法、身法、腿法及步法也。
  五法以步為主,手眼身腿次之;蓋無步法,任何神拳妙技,亦必寸步難移:既然寸步難移,則手法雖極神奇,亦將歸無效,不能施之於敵。且步法不靈。腿法亦隨之無用;腿法不能變化,則身法滯笨:身法滯,則眼法無從練,手法亦無從施矣。故云步法為五法之主。然五法亦迎合一,方能運用靈巧。至主要運用,則以腿法之實力最猛,且腿法出擊,不但可出奇制勝,腿之勁力亦超手勁數倍,故腿法為南北武術家所重,北派武術尤甚。
  談腿法。每有誤雜以步法者,其實腿法與步法大異,切勿視二為一。腿法者:以膝、足尖、足跟、足側、腿內外側等部巧法擊人之術。而步法者:乃以下肢形成前進、後退、左閃、右躍,而使身法隨之能落變轉者也。
  


  或曰手較腿靈活,何舍手法而就腿法?是未明武技之理耳。武技應敵,一如兵法,以出奇制勝為主,且萬事練之則靈,靈則巧,固不在乎手或腿也。平心而論,腿較手長,勁較手偉,且手法易為敵忌,不若腿法之易為敵疏,故腿法易於倏起忽沒,偷隙創敵,而收「出奇制勝,攻敵無備」之效,然仍需與手相應並用,不可偏廢,蓋腿法雖巧,亦須上影下蹴,聲東擊西,始能預收實效也。
  腿法施敵,貴乎靈敏迅捷。蓋腿擊敗擊轉踢,旋起翻落之間,略有遲滯笨拙,實關係全身,不獨腿法無克敵之攻,且極易為敵乘隙反制。是故用腿之先,應先加練腿:練腿之先,則又需練步。練至步法穩,則求兩腿柔化,待兩腿已達柔化之際,再求準度。能練至步子穩、方向適、重心穩、兩腿柔,則適時起腿飛擊,未有不靈敏迅捷者矣。
  或曰兩腿柔何能創敵?是未明擊腿之道耳,古賢練腿,先吊、後擗、再踢、務求其柔而勁貫,靈而不拙。所謂「擊人時,不著則柔,著人則創」者,非在拙力,而在彈勁;彈勁之求,則在兩腿柔而氣貫也。世有傳腿法者,使其徒日夜蠻腿踢木石,至木朽石毀,言腿法已成,欺人之談也。雖然腿力足斷木石,然失之笨拙,苟遇步法巧者,奈其腿擊不達何?當知腿擊之道,尚柔不尚剛,尚巧不尚拙也。
  腿擊之法,各家各派,皆含一二,北派尤多,且有以腿法、步法立派者,如外家之彈腿門,內家之八卦門等。然以餘考證所得,各家所含腿法,類其精要,不外餘所定之點、蹬、割、擦、絆、挑、勾、掃、絞、跺、鏟、挾、撞等十三要訣,及二十四腿法範圍之內。
  吾所編之二十四腿法,以人體前後上中下三盤要害為目的,而施以腿擊之法。其法可分二途:其一為輔助腿法,即於應敵之際,手法或有不及之時,而輔以腿法,俾竟全勁;此種腿法,多不甚猛烈,只能創敵一時。蓋其主力,乃在手法也。其一為主用腿法,即於應敵之際,完全靠腿擊制敵,有時或用手法助之,此等腿法,猛烈非常,不動則已,動則傷人,甚且喪命也。至何時何地,應施何法,始克實效,此則在施者之隨時審察,相機而行,固不能執一而論也。
  
  腿勁釋義
  
  腿勁起於腰際,使氣貫於膝、小腿、足尖、足跟等部,而運用十三要訣施之。腿法勁路有上、下、直、橫、斜等五種:而以「彈勁」納之。茲將五種勁路,釋義如下:
  
  上勁
  上勁者,上踢之勁也。上踢時,先略屈一腿,坐腰弓背,蓄勁於腰際丹田:起腿之際,集中意志,氣貫於足,而後上踢,其勁始整。踢腿擊敵,非但要勁貫神集,尤要有彈勁;所謂彈勁者,有伸縮回力之勁也。今例釋,之:設吾欲起腿踢敵之手部,起腿施勁,非若一般拳家之一始即鼓全勁,乃漸漸施勁,至達目的,而後始發全勁,免未達目的前傷氣耗勁之舉,是為發勁之上法。
  腿勁一發,既達目的,即借踢敵時之反挫力回彈:彈縮之勁,與踢出之勁適反,其回彈之時,即施全彈,所謂:「五百肋力出,亦須五百觔力回」者,即彈勁之寫真也。
  見圖1,線條之粗者,乃代表偉勁:線條之細者,乃代表弱勁。A代表發腿:B代表收腿。
  
  下勁
  下勁者,下跺之勁也。下跺時,設欲跺左足,則腿隨身向上略挺,左膝略屈,提起左足,勁蓄於腰際丹田。氣貫左足跟,集中意志,不施則已,施用則突隨身向下坐之勢,左足下跺。
  跺時,意志要集而有彈勁。集中精神,而後勁能氣貫;有彈勁,跺後始能即變步化式,以免滯呆。
  
  直勁
  直勁者,直蹴之勁也。直蹴時,勁須貫前,其法一腿略弓,坐腰弓背,勁蓄於腰際丹田,一腿彎曲,提膝向上,集中意志,勁貫於足,施小腿勁,向前蹴出。蹴達目的,即使彈勁縮回,以待換勁。
  
  橫勁
  橫勁者,橫踹之勁也。橫勁較上、下、直等勁為難施:非腿真柔,切戒輕用。橫踹時,其先略屈一腿,坐腰弓背,蓄勁於腰際丹田,而後集中意志,勁貫於足,配合上身略傾之勢(起右腿,則身左傾;起左腿,則身右傾;因一傾之勢:起腿踹敵,易使勁貫於足也),突起腿橫踹,踹達目的,切勿停勁,即使彈勁縮回,以待換勁,且免被敵所乘。
  
  斜勁
  斜勁者,斜彈之勁也。斜彈之勁,較橫勁尤難施;橫勁施用,尚可借著身勢,而斜彈勁,乃純靠小腿之勁者。
  斜彈勁使用,並無定法,或斜中正取;或斜中橫取;或斜中上取:或斜中下取;或斜中中取;或斜中圈取。
  斜彈勁之施於腿法,多在使手或腿法取敵之際,被敵換式閃過,而即乘其換式之際,舊力已過,新力未生,難為招架之時,突變腿法,以斜彈勁取之,攻其不能備。故施用之際。全在乘機取巧,而尤須換勁迅速。是所以較橫勁尤難者也。
  
  練腿法要
  
  練腿之道,各家各派不同,然總其大要,不外吊、擗、踢三要訣:及死、活二大派。
  死法練腿,如前所述之踢椿等法,純以死功剛勁為主,最不可取,習之非但無益,且常致害。
  至活法練腿則否,其練法純屬自然,先練腿軟,次練勁貫,再練彈勁,循序漸進,使兩腿柔剛並濟,運用靈活,為練腿功之正道。
  練腿季候,宜在冬夏二季,以夏季練之尤易成功;古賢云:「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者,即指此。其必須擇夏季行功者,取其時筋骨因氣候關係,易於鬆軟之故。至冬練三九者,蓋冬季天氣寒冷,三九尤甚,人體各部筋骨,因氣候影響而起收縮作用,是時倘不勤加行功,則三伏所得,恐在三九失去,故古賢練拳行功,皆特重夏之三伏,冬之三九也。
  練腿行功之先後,應略行預備動作,以松活各部筋骨,免致其有其他不良生理弊病。普通練腿。行功之先,應先略「屈膝蹲」三五次(圖2)。行功之後,應往來溜腿(溜腿者,乃北方土語,即南方所謂散步,或松腿之謂)數趟,古賢云:「打拳不溜腿,終是冒失鬼。」語雖俚俗,實有至理也,切勿以等閒視之。
  


  


  茲將練功要法,分述如下:
  
  吊腿法
  吊腿行功,以能練至口可含足尖為準。吊腿之法,分正吊及側吊兩途:應先行側吊之法,待有相當成就,而後行正吊之法。
  側吊之法至易。先備一木架(以書檯代之即可),高與己之臍齊,略做行功前準備運動後,將己足部,向上伸搭於架上,側身以上身向側下漸漸躬彎,而向側前伸探,如是練習,能練至身向側探,使肩與膝相觸為止。早晚行功各一次,每次行功至乏不可耐時,則左右互易,行功畢,往來溜腿十數趟,以活筋骨血脈。依法練習,普通年齡未滿三十者,冬季九日,夏季七日,必然成功。功成後,進而即可行正面吊腿之法(圖3)。
  正面吊腿之法,與側身吊腿法,只方向不同耳。其法於略做預備運動後,將己欲練之腿,伸搭於木架之上,雙手捧住足心,正身向前、向下躬探,漸漸行功,若感乏不可耐時,則左右腿互易練習,至兩腿力將盡,則停止練習,切勿使之太累。行功畢,往來溜腿十數趟,以松活各部筋骨及血脈,如是練習,至足尖與頂相合,其之口可含足尖為止(圖4)。依法每日早晚行功各一次,普通年齡未滿三十者,冬季三月、夏季月半,即可成功,此階成功,則腿之根基已定,再進而練習擗腿,易如反掌矣。
  
  擗腿法
  擗腿行功,乃開胯拔筋,及練兩腿堅強而有彈性之法;以能練至兩腿能擗一字貼地,不需假借他力,使兩腿一彈而起為準。
  擗腿之法甚易,行功之先,略行膝蹲預備運動數次,以松活血脈,而後兩手叉腰,兩腿分開,約三四尺寬(成人計)將身下坐,先屈左腿,如坐馬式:再向右直伸右腿,足心不可離地,身向右側,儘量向下擗右腿數十下,至力將盡為止(圖5)。
  


  


  


  


  承上擗完右腿,可繼而練左腿。其法收右腿,屈如坐馬式,然後向左伸左腿,足心不可離地,身向左側,儘量向下擗左腿數十下,至力將盡為止(圖6)。
  左腿擗畢,可繼如前法擗右腿,如是左右互練,至力盡為止。然後略做「屈膝蹲」數次,起立往來溜腿數十趟。松活筋血,以免不調。
  此法早晚各行功一次,可與吊腿法並行。普通年紀未滿三十者,夏季一月,冬季月半,必然成功。成功之後,不但兩腿之筋肌堅強活軟,而富有彈性,且高踢可至頂(高踢過頂者,非真軟腿,不可不知),下臥可貼地。然練腿者,切忌好勝心,速求成功,致有脈骨疼痛及扭筋傷氣之虞。至吊腿及擗腿已經成功者,尚需每隔二三日行功一次,以防功退。

相關焦點

  • 武術研究《二十四連環腿法》「三」
    腳法十三訣    我國武術之腿擊,乃係指腿足之全部運用而言,如胯、膝、足、脛、  穿心腿乃少林正宗的最難學習,最難施用,亦最難預防之腿法。    第十二法——偷踹腿  此法乃係乘敵起腿踢吾時,反起腿傷之之法。屬以腿破腿法之一。  設吾與敵交手間,見敵突然上步施右挑腿法,挑撩吾下陰部,即乘其來腿將至之際,身略向左轉,順勢將右腿向上彎提,格開敵之右足(圖55)。
  • 武術腿法的技擊特點,武術腿法高手都有哪些必備要素?
    到 了明、清時期,技擊技術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了多種武術流 派。各家門派將實用的攻防技術融匯於套路之中,大量的攻防技 術通過各種套路得以保存下來。同時,套路又為技擊攻防提供了 熟練的實用技術——散招。武術實用技擊是中華武術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 以說是中華武術的靈魂。在中華武術中,踢位居踢、打、摔、拿、靠、 跌六大擊法之首。
  • 武術基本功——基本腿法
    現實中,人們往往忽視基本功訓練,寧願在動作招式上花大功夫,而不願進行基本功練習,沒有充分認識到基本功在武術中的重要性。同時,習練基本功是件枯燥無味、極其艱苦的「差事」,故而人們多知難而退走所謂的「捷徑」,直接學習套路,這些亦是錯誤的認識和做法。
  • 少林腿法十六式
    少林腿法十六式 武術中的腿法,是武術踢、打、摔、拿的四大擊法之一,是與人交手或散手比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法。
  • 散打對決中,成功率高的腿法有哪些?
    作者:王忠祥、朱紅升武術運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散打作為武術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武術愛好者的重視。在長期實戰中,腿法的攻防在散打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武術散打腿法的重要性。武術的腿法種類很多,每種腿法都有自己的實效性。總結近幾年散打訓練和比賽的成功經驗,主要的腿法應用有以下幾種。
  • 金庸小說七門腿法排名,洪七公絕技僅第五,楊過腿法可吊打張三丰
    據傳中華武術的起源乃是自軒轅黃帝「指白猿而留技藝」開始,蓋世上武術之道原本乃是通過模仿飛簷走壁的動物而來,然而畢竟我泱泱中華人才輩出,於是這武學之道經過各代高人的錘鍊,終於自成一套體系,到了金庸先生武俠世界裡,這些絕技更是綻放出了璀璨的光芒,然而在金庸先生小說中,劍法、掌法、內功這類武學很常見,腿法卻似乎極少,因此金庸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金老筆下不為人知的七門腿法排名!
  • 《信號》原型「華城連環殺人案」嫌犯找到了!
    電視劇《信號》案件原型「華城連環殺人案」嫌犯找到了!韓國第一大懸案如今水落石出,不僅電影《殺人回憶》改編此案,這些電視劇都是真實事件改編!整出電視劇便是以「華城連環殺人案」作為背景,圍繞此一案件再延伸多個副案,非常精彩!《隧道》將「華城連環殺人案」事件重現,並如同《信號》一樣希望藉由現今的科技力量來解決已過了追訴期的懸案,如今也算是因科技進步才有辦法比對當時的DNA,找到現已服刑的犯人。
  • 「我的父親是連環殺人魔」
    前不久,「南醫大藏屍案」宣布告破。 隱匿了整整二十八年的真相得以昭示天下。 再往前,韓國的「華城連環殺人犯」。 也就是奉俊昊《殺人回憶》裡的原型人物,在時隔33年之後最終落網。
  • 金庸武俠當中強悍的腿法,這套腿法居然能夠和降龍十八掌相提並論
    無塵的連環迷蹤腿《時間恩仇錄》當中無塵道長所用腿法,但是這麼霸氣和經典的名字就可以讓無數人記住它,這也是無塵道長兩大絕技之一,另一個是非常出名的「七十二路追魂奪命劍」,話說無塵道長這武功絕學的名字都是這麼霸氣的嗎。
  • 鷹爪拳是模仿鷹捕食時的形態動作,結合武術形成的一種象形拳種
    武術主要腿法有連環腿、踹、蹬、彈、纏等;套路主要有鷹爪拳、羅漢拳是結合了形意十二形、少林五形、鷹拳和鶴拳,並在其基礎上研究歸納形成的。該拳法手法與腳法並用,偏重短打,注重近身盤打勾踢出拳快速,發力剛猛。手法上常使用刁、拿、鎖、扣等共有三個套路,分別是虎鷹歸巢掌,巖鷹一路拳、巖鷹二路拳。鴨形拳是模仿鴨子的形態動作,結合武術的技擊技術形成的一種象形拳種。
  • 武林十大最強腿法,無影腳第八,大力金剛腿第三,你猜誰是第一?
    在武術上這應該不算什麼獨門絕技,但特殊的地方是突出了攻擊身體下盤的技巧,讓人眼花繚亂。嚴格意義上不算什麼神功,所以排名第八。第七名:電光毒龍鑽周星馳電影《破壞之王》裡吳孟達曾經提到:源自《龍虎門》裡的王小虎將家傳「王家降龍」改良創出雷電神腿中道一大殺招。
  • 傳統武術能否自學,怎樣才能少走彎路?
    武術是一個系統,涉及的因素比較多,存在一定的難度和複雜性,所以學習者最好是拜師學習。但是如果沒有這方麵條件,自學武術也是可以的,只是自學一定要找對方向,否則就會走很多彎路。
  • 二十四節氣「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雖然開始向秋天邁進,但一時暑氣難消,仍有「秋老虎」的餘威,尤其在這些年天氣驟變及溫室效應下,炎熱起來也絕對不輸給夏季;但總體來說,秋天是趨向逐漸涼爽的,比如早晨開始有霧氣,感陰的寒蟬也開始鳴叫,偶有颱風也讓天氣涼爽許多。
  • 「我的父親是連環殺人魔」|加裡·斯圖爾特|十二宮殺手|真相
    前不久,「南醫大藏屍案」宣布告破。隱匿了整整二十八年的真相得以昭示天下。再往前,韓國的「華城連環殺人犯」。也就是奉俊昊《殺人回憶》裡的原型人物,在時隔33年之後最終落網。還有美國加州轟動一時的「金州殺手」。逍遙法外將近半個世紀,直到72歲時才被捉拿歸案。
  • 連載一丨潭門三十六天罡連環腿(圖解)
    潭門三十六天罡連環腿(一)潭門三十六天罡連環腿法,為臨清派潭腿古傳腿法中一百零八連環前三十六連環腿法。此三十六天罡,以攻擊上、中、下,三盤連環為主,每一種腿法均在兩、三招以上。在使用每法連環時都必須做到一氣呵成。臨清潭腿講究充分發揮腿擊功夫。因腿長於手且有力,自然靈活地運用好各種腿法、腳法、步法,是臨清潭腿的特點。現介紹的三十六天罡連腿法,以圖示意,加以註解,只是一種展現的示範動作。
  • 《太吾繪卷》混元腿法武功怎麼搭配 混元腿法武功搭配教學
    《太吾繪卷》玩家們使用腿法時,不需要式發動,但是需要一些行動點,腿法如果能夠成型,相較於其他主流玩法也並不弱,下面請看玩家「飛星WYC」帶來的《太吾繪卷》混元腿法武功搭配分享,希望能為各位玩家帶來一些幫助。 發現了混元腿法,這個神奇的東西。都說腿法是歸元系的,但其實歸元三派的腿法裡都有混元腿法,連神一品腿法都是混元的。
  • 格鬥中的腿法很重要,教大家一招振藩腿法,讓你叱吒風雲
    武術,是一項大眾所喜歡的強身健體的運動,今天,武術小達人給大家推薦一項振藩腿法,這一項功夫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防身哦。一、側 踹1.以全側面警戒勢為例。2.左腳前踮,右膝高抬,大小腿夾緊側翻,含胸、收腹,目視側方。
  • 少林技擊腿法,動態展示!
    武術中有許多諺語,這些都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精華!武者常說「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腿法就真的如此重要嗎?腿法簡析現代武術對腿法的解釋是:一腿支撐,用另一腿攻擊、阻截對手的一類技法。手法與腿法的結合「手不僅僅是兩扇門」手法的重防守,腿法的重攻擊,在武術中,只有充分發揮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八種要素,攻擊才能凌厲有效,防守才可恰當得體!手法其實不僅僅可以防守,手法的攻擊技術也有很多。
  • 風雲生 武術的控制與打擊
    實際上中國武術講究勁。例如彈抖勁、渾圓勁、螺旋勁……我曾就此求教師父,師曰:中國武術各家勁法雖有訓練方法上的差別,本質卻無異,都屬於整體勁力。泳春拳的寸勁,拋開語言與用字習慣上的差異,其實就是中國內家拳整體勁力在短距離發放的表現。
  • 武術的精髓
    現代武術套路和散打中,固然有健美的姿勢、高難的動作,給人們以美和力的享受,通過不懈的鍛鍊又可強身健體,這是練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