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世金
日前,《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印發,對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而在濟南市歷下區,各中小學校結合實際,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出發點,開展特色體育課程,走出了一條精彩的體育課堂教學和體育活動特色之路。
濟南市丁家小學:
創編毽球操,編寫毽球課程教材
濟南市丁家小學開展第三套毽球操。
在濟南市丁家小學,毽球是學校體育特色校本課程。作為一項傳統體育項目,如何在毽球教學中加上「現代元素」,吸引學生興趣,成為了老師們重點研究的主題。為此,學校健美操和體育舞蹈專業的老師們將太極扇與毽球運動完美融合,創編毽球操,帶動全校學生參與毽球學習,也讓更多學生喜歡上了這門運動。
每一項傳統體育項目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增添「現代元素」的同時,老師們也注重挖掘毽球項目本身的內涵。根據學生心理、生理特徵,學校體育組教師編寫毽球教材,開展多種毽球遊戲,並制訂了每年級的考核標準,學生通過六年毽球課訓練,基本做到會看、會踢、會欣賞。
在濟南市丁家小學,全校二至六年級的學生每周都有一節毽球課,毽球也成為了學校大課間活動項目,並成立了毽球社團。通過梯隊培養方式滿足不同學生需求。
在一次次毽球訓練中,同學們也悄然發生著轉變,不僅鍛鍊了身體,培養了愛好,還站上了全國比賽的領獎臺,找到了自己的閃光點。據統計,學校開展毽球教學6年時間裡,取得了豐碩成果,曾培養國家級冠軍1名、季軍5名,省市級冠軍68人次,連續三年蟬聯濟南市青少年毽球錦標賽單項、團體冠軍。
濟南市義和小學:
聘請專業教練,開展武德教育
學生進行武術特色訓練。
2014年,濟南市義和小學開展傳統武術進校園活動,打造民族文化進校園特色學校。為此,學校聘請了國家武術六段、出身武術世家的賈友民老師擔任武術教練,從此開啟了學武練武的特色課程,成為了濟南市武術進校園的先例。
學習武術,首先要學習武術精神。賈友民教練走進課堂,教授學生武術技能的同時,也講解武術禮儀,進行武德教育。在武術課堂上,同學們不畏嚴寒酷暑,在一次次練習中領會習武精神,練就武術功夫。
為做好武術課程建設,學校創編洪拳《拳步十法》《功夫少年》等教材,學生對於武術的理解與感悟不斷加深,不僅人人習得了洪拳基礎《拳步十法》、武術操《功夫少年》,還對少林拳、對練、刀棍劍等器械涉獵頗多。
在「和義而為,遵道而教」辦學理念的引領下,義和小學堅持培養文武雙全、自強不息、德才兼備的功夫少年,武術教學成果已在學校播下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2019年,濟南市義和小學申報的洪拳被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政府、歷下區文化和旅遊局確定為第六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2020年11月剛結束不久的「武協杯」泉城武術交流賽中,濟南市義和小學榮獲了集體第一名榮譽、武術道德風尚獎、團體展示第二名的成績。學校還獲得「濟南市傳統武術進校園試點學校」「中華武術操實踐校」等榮譽。
濟南市歷下區燕翔小學:
挖掘體育文化內涵,上好體育特色課程
濟南市歷下區燕翔小學獲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範校。
每天清晨,燕翔小學的操場上總是有一群朝氣蓬勃的學生在進行體育鍛鍊。學生壓腿、跳繩、跑步……在運動中開啟一天的學習生活。據介紹,燕翔小學研發校本體育課程,形成了以「名優教師梯隊,引領高質體育教學,培養卓越體育人才」為主線的體育教育體系。
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圍繞「體育健康與體育文化」這個本質問題,探索個體與團體運動項目中,運動與體育文化的融合,積極提升練習效果。目前,燕翔小學體育課程豐富,涵蓋籃球、武術、桌球、形體課程等內容,並面向全校學生普及。
為提高學生運動的興趣,學校體育老師自編了《武術太極操》和《青春修煉手冊》《舞動青春》兩套韻律操,富有時代氣息的音樂加上動感十足的律動,深受學生的喜愛。在2019年的歷下區體育專項督導中,學校的大課間操展示、學生的體能測試在全區名列前茅。
多年來,在劉高峰、王昆等多位名師的帶領下,燕翔小學體育隊成績格外突出,截至2019年,濟南市歷下區燕翔小學田徑隊連續九次蟬聯歷下區中小學生運動會冠軍, 2018和2019年兩次連獲濟南市中小學運動會冠軍,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夢之隊」。
近年來,燕翔小學先後被評為「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範校」「省級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山東省濟南曆元學校:
輔德、健體、促智,構建遊泳特色課程
山東省濟南曆元學校獲獎學生合影。
三、四年級開設學校遊泳特色課,每周安排兩節遊泳課訓練,聘請專業教練授課……2005年,曆元學校正式將遊泳課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並進行開發和不斷探索研究。經過14年的不斷打磨,遊泳課已成為學校精品德育課程。
以「輔德、健體、促智」為目標,近年來,濟南曆元學校形成了「養成教育—凸顯特色—形成品牌—優質發展」九年發展方向,更加深入地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其中,遊泳課程的開展,豐富發展了學校教育內涵,使素質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實到教育實踐中。
經過多年的普及遊泳課學習以及課餘訓練,曆元學校學生整體體質明顯提升,96%以上的畢業生能夠掌握一種以上遊泳姿勢。學生在掌握遊泳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基礎上,學校遊泳項目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學生的遊泳競技水平不斷提高,有的學生甚至進入省隊、國家隊進行專業訓練。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4×200米自由式,譚淼同學獲得銀牌;多哈亞運會400米混合泳,於銳同學獲得亞軍;2010年全國春季遊泳錦標賽男子200米蝶泳比賽中,鄒蘊藉同學獲得銀牌;2015年1月,曆元學校遊泳隊代表濟南市參加了在土耳其馬爾馬裡斯市舉行的國際遊泳比賽,獲得五金兩銀一銅的好成績……
在開展遊泳課程的同時,曆元學校也獲得諸多榮譽,先後被評為「山東省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足球(遊泳)運動傳統項目學校」「 山東省遊泳運動項目後備人才基地」「全國遊泳訓練基地」「濟南市遊泳項目業餘訓練網點學校」等榮譽。
濟南市歷下區龍奧學校:
打造足球精品課程,培養優秀少年
濟南市歷下區龍奧學校開展班級足球聯賽。
在濟南市歷下區龍奧學校,總能見到一群足球小將的身影,他們馳騁在綠茵場上,在一次次訓練中揮灑汗水,點燃青春夢想。
2013年,濟南市歷下區龍奧學校組建第一支足球隊,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主管學校體育教學、課外活動和各運動隊訓練工作。為了確保足球訓練有序開展,學校還制定了體育工作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並把足球運動列入學校教育工作計劃。
足球課程並不僅是單純基本技術的訓練,老師們還將足球歷史、足球知識、足球禮儀滲透其中,帶領同學們學習足球比賽陣型、足球比賽規則、足球裁判法等專業知識,同時將足球發展史、足球明星、足球小故事講解給學生聽,從興趣和基本功入手,以遊戲的形式,增強學生對足球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
與此同時,學校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足球活動,開展校園班級足球聯賽,成立足球社團,將足球文化節打造成學校特色節日,營造了濃鬱的校園足球氛圍。在足球文化節上,學校增加了小記者元素,讓學生在比賽中及時捕捉精彩瞬間,記錄動人時刻,鍛鍊寫作、攝影能力,為校園生活注入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
學校在普及足球課程的短短九年中,湧現出一批批足球骨幹和「冒尖」小球員。八年級一班韓長伯同學練習足球已有7年時間,曾帶領龍奧學校足球隊取得過濟南市校園足球聯賽第三名的成績。2020年9月,韓長伯在全國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表現優異,進入最佳陣容。
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濟南市歷下區龍奧學校將足球文化作為素質教育的突破點,打造足球精品課程,豐富校園足球文化,讓足球運動真正與學校德育教育融為一體,讓足球運動成為學校一張閃亮的名片。7年時間裡,學校曾榮獲「全國校園足球示範校」「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