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的影響,每年慣常在12月10日(諾貝爾去世紀念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今年取消了。但今年可以通過直播,第一時間看到前身為斯德哥爾摩股票交易大廈(Börshuset)的諾貝爾博物館內,現任評審委員會主席Mats Malm面無表情以示莊重地啟門而出,徐徐念出這個萬眾矚目的名字。
獲獎作家及其作品
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是2020年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授獎詞這樣陳述她的獲獎理由,「因為她無可挑剔的詩意之聲,以樸素的美感使個體的生存普遍化。」
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是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美國桂冠詩人(2003-2004),曾獲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波林根獎等。
露易絲·格麗克1943年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7歲因厭食症輟學,開始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療,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詩歌小組學習。1975年開始在多所大學講授詩歌創作。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餘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曾獲普立茲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各種詩歌獎項。現居麻省劍橋,任教於耶魯大學。2012年11月出版詩合集《詩1962-2012》。從《阿勒山》和《野鳶尾》開始,格麗克成了「必讀的詩人」。
格麗克的詩長於對心理隱微之處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強的自傳性,後來的作品則通過人神對質,以及對神話人物的心理分析,導向人的存在根本問題,愛、死亡、生命、毀滅。自《阿勒山》開始,她的每部詩集都是精巧的織體,可作為一首長詩或一部組詩。從《阿勒山》和《野鳶尾》開始,格麗克成了「必讀的詩人」。
露易絲·格麗克的作品在國內並不多見,世紀文景推出了她的2本詩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
《月光的合金》 作者:[美]露易絲·格麗克,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出品)出版時間:2016年04月
《月光的合金》收錄了格麗克的四本詩集,《野鳶尾》(普利茲詩歌獎)、《草場》、《新生》(《紐約客》詩歌圖書獎)、《七個時期》(普利茲詩歌獎短名單),均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 作者:[美]露易絲·格麗克,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出品)
《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完整收錄了格麗克的《阿弗爾諾》(新英格蘭筆會獎)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詩歌獎短名單)兩本詩集;此外還有早期五本詩集的精選,涉及的詩集為《頭生子》(美國詩歌學會詩人獎)、《沼澤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裡斯的勝利》(全國書評界獎)、《阿勒山》(國會圖書館麗貝卡·博比特全國詩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