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新雅書院2020屆畢業生代表孔祥瑞發言
尊敬的各位老師、叔叔阿姨,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新雅六字班PPE方向的孔祥瑞,很榮幸能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坦率地說,我在接到通知的時候是非常惶恐又困惑的,困惑我的問題就是,新雅六字班到底是不是一個可以被代表的整體?四年前我們從天南海北來到新雅,四年後又拿著12個不同專業學位即將各奔東西,那麼當我們共同以「新雅人」、「新雅六字班」來稱呼彼此的時候,除了學籍意義,我們到底在說什麼?今天,我想分享自己關於這個問題的一點思考。
新雅六字班的第一個關鍵詞,我想是「勇敢」。我們是新雅第一屆高考統招生,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軍訓期間迎新晚會中有個保留節目是用相聲串起每個院系的名稱,每提到一個,對應的座位區域就會爆發出一陣歡呼。當時我們六十多個人就坐在那裡,兩隻手都架了好幾分鐘,聽了二十多個院系的歡呼了,最終卻發現根本沒有新雅。也正是從此之後,我們開始了漫長的發郵件之路。
相聲節目只是個很小的插曲,真正麻煩的是當時很多校內各級各部門的調查問卷或系統中都沒有新雅書院的選項,所有專業院系更是沒有接觸過新雅學生所以不知道如何對接,而新雅老師們已經忙得心力交瘁不可能照顧所有細節,所以很多問題從發現到解決都得靠我們自己。新雅的學生組織最初更是接近空白,學社、團委、TMS、科協等幾乎所有組織都是在我們手中創立或成熟的,學生節、冬至日、班團活動,怎麼搞?沒人知道,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張任意塗抹的白紙,只能笨拙而用力地去做。因此,「我與新雅共成長」於我們而言其實並非修辭,而是對事實的陳述;在很大程度上,阮東老師常說的「自信、主動、交流」於我們而言也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須如此。
但鼓起勇氣往前衝並不是萬能的,比起這些事務性麻煩,真正的考驗來自於新雅自身。與大多數同齡人不同,我們並不是在高考出分後的幾天內選擇專業的,而是把這一人生重大路口挪到了大一下學期。時間只是表面差別,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再也不能躲在家長意志或者考分偶然性背後了,必須直接面對真實生活中與選擇永遠伴隨的不確定性,並學會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埋頭苦幹只能推遲,卻不能解決這種巨大選擇自由帶來的迷惘和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恐懼,我們必須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想成為什麼人,找到自己的志趣。因為只有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才有勇氣捨棄其他誘惑,才有勇氣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此,我認為第二個關鍵詞是「志趣」。
志趣雖然歸根結底是每個人自己的事,但卻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在每一次通識和專業課學習,以及與朋輩和師長的互動中才逐漸清晰的,也正因如此,它才區別於拍腦門和簡單的欲望,能像手中緊握的羅盤,陪伴我們走進生活的迷霧。所以,我將新雅六字班的第三個關鍵詞概括為「共同體」。這當然首先是「友愛共同體」,然後是「學習共同體」。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講,我們經受過的共同教育其實只有大一一年,一起認真讀過的書也不過就是十幾本,但我想,這段通識教育經歷對我們的真正影響可能不在於文理知識或者讀寫能力的提升,而在於讓我們通過老師和經典,親眼看到原來人類的精神可以達到這樣的高度,原來人還可以這樣生活。
哪怕我們自身達不到,哪怕其實可能只有某次課堂上某個瞬間才窺見了一瞥,但很多時候往往是這樣,只要你親眼見過一些人、一些東西,一些原本很困擾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新雅共同體是極為特殊的,她的存在仿佛是為了更好地迎接差異,她鼓勵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走出自己獨特的道路,彼此志之所在雖各不相同,但共同的是胸中那股氣。在這個意義上,我想我們可以說是「志氣共同體」。
當然,以上種種其實並非僅限於六字班的事,勇氣、志趣、共同體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所有新雅人的共通處。在此,我也想代表六字班和學弟學妹們說,雖然我們用自己的歷程為你們提供了一些樣例,但這可能也同樣給你們帶來了一些限制。希望你們能永遠意識到,眼前的路徑並非條框,不久前它還是原野中趟出的路,你們面前永遠都還有無窮多的可能性可以被打開。新雅,應是常新常雅的。
今天是我們畢業的日子,也是道別的日子,在此,我謹代表新雅六字班全體,想向各位師長表達感謝。感謝學校領導和各部處為我們所做的大量工作;感謝建築學院、機械學院、電子系、計算機系、自動化系、軟體學院、物理系、經管學院、人文學院、社科學院、法學院、美術學院、生命學院等各院系的老師,沒有您對我們視如己出的培養和付出,我們無法想像今日的自己;感謝鄭力老師、甘陽老師、阮東老師、曹莉老師、趙曉力老師、翁賀凱老師等歷屆新雅院務會老師,沒有您開創一個院系的無畏與犧牲學術時間的行政投入,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雅。
感謝班主任姜開利老師、高瑾老師,以及其他所有給我們開過文理通識課的老師們,是您帶我們一窺人類精神的高峰。感謝新雅學工組的金峰老師、張偉特老師,還有吳家陽、劉拓、朱心雨、呂雨欣、郭宇韜、徐王睿、陳洪鐘、黃培倫八位輔導員,是你們奮戰在一線陪我們趟出一條新路。
感謝王麗萍、張靜芳、王曉靜、張文婧、劉偉、張煜等新雅院辦老師,我知道,今天我們所有人都能參加畢業典禮並非偶然,而是院辦老師提前和所有兄弟院系溝通錯開典禮時間的結果,而在過去四年中,這樣的事還有無數件。感謝新雅四五字班的學長學姐,還有各院系接納我們的同學們,是你們給了初來乍到的我們最初的溫暖。最後,感謝屏幕前的爸爸媽媽和其他長輩,如果今天是在線下,我想您會像開學典禮時一樣安靜地坐在會場後排,一如過去四年中的您一樣,始終是我們這些遊子心底最深處安穩的依靠。
站在離別的路口,我也必須坦白,我們並不總是達到了師長們的期許。六字班的入學第一課是讀簡·奧斯汀的六本小說,甘老師也總跟我們說一定要談戀愛,但現在,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還都是單身(笑)。這可能就是通識教育的一個張力吧。的確,從課堂上學習生活、學習做人,到真正把自己變成一個好的人,過上良好生活,中間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我們中的大部分馬上就要告別本科,進入新的旅程。2020又將生活本質上的不確定性以極端的方式展示出來。未來我們會走到哪裡?彼時作為整體的新雅六字班又將是什麼樣子?我不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並前所未有的充滿不確定性,但,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最後,我想用《新雅序曲》中的兩句話作結:
道阻且長殊未怯,但守初心作北辰。
縹緗盈室,弦誦遠聞。通識前路,任在吾人。
謝謝大家!
淵博雅正 器識為先 追求卓越 傳承創新
來源:清華大學新雅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