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外語的道路上,學習單詞和語法總是我們沒有辦法繞過去的坎。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學好日語歸咎於詞彙量不足,雖然這也有一定的影響,在《現代日本語》的編寫過程中,著名的日本語言學者巖淵悅太郎曾經說過,掌握一千個歐洲地區的詞語,如: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就能夠理解日常普通對話的84%左右,但是相同數量的日語卻只能理解60%的日常會話。據說差不多兩萬多個日語單詞才能夠讓我們達到95%的理解程度,這樣一看,日語浩瀚的詞彙量確實令我們震驚。
但我們掌握了兩萬個單詞,就能夠理解日語的句子嗎?其實並不能,那是因為單詞雖然是我們理解的基礎,是句子的剛需,但沒有用正確的方式打開,只知道零碎的幾個單詞的解釋,卻沒有辦法將他連貫成句子,那麼背再多的單詞也是徒勞。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進行語法學習,將單詞連詞成句。
日語中最基礎的語法,就是我們所說的日語句子結構,不先把句子結構搞明白,往後肯定要多吃不必要的苦頭。今天就讓我們一步步揭開日語句子結構的神秘面紗。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日語是什麼樣的一種語言?
大家都知道日語是黏著語,所以他在構成句子的時候,使用了大量的助詞去幫助連接句子成分,所以在日語中,是非常注重助詞的,所以我們在進行分析的時候肯定需要保留原有的助詞,最點非常的重要。
知道了日語的語言屬性,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日語的結構,經過剖析,除去多餘的部分,我們能夠發現日語基本結構是「S+O+V」(主語+賓語+謂語動詞),即動詞一定是在句尾,但也不要因此覺得簡單而掉以輕心,其實日語語法有著很高的語序自由度,舉個例子,我們可以說「私は 昨日 新宿で DVDを 買った。」,也可以說「昨日 私は 新宿で DVDを 買った。」「新宿で 昨日 私は DVDを 買った。」「昨日 新宿で 私は DVDを 買った。」這四種說法都沒有錯誤,而且加上日語中喜歡省略主語,那麼一個句子就有6種表述方式,確實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的學習難度。
通過觀察上面的例子,我們能夠發現,日語的基本結構是由若干個「名詞+助詞」組成,最後由動詞部分結尾。助詞各有各的作用,例如「で」可以表示場所和範圍;「に」表示指向等,因為助詞的原因,句子的含義並不會出現重複,所以也造就了日語語序的高度自由。所以想要學好日語,首先應聚焦助詞和動詞的學習,然後不斷積累句型,這樣的過程對你的日語學習大有裨益。自由了解了日語的結構,我們才能有辦法順利提取日語長句中的主幹部分;在理解長句的時候,找到斷句的位置;了解日語長句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只有這樣,我們的日語才會有進步。
最後做一個總結,日語的基本結構為「SOV」,然後要搭配「名詞+助詞」結構使用,因為他的每一個模塊都像是積木,只有經過堆疊才能建造起我們強大的日語系統。
我是光醬,一個語言愛好者,如果想要和我一起學習,請記得關注我哦。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小夥伴們可以多多點讚、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