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不信,賣燒餅的武大郎不僅娶了潘金蓮為妻,而且他還是個二婚,跟前妻還有一個獨生女!
不過這個武大郎不是《水滸傳》裡的武大郎,而是《金瓶梅》裡的武大郎。
據傳《金瓶梅》是在《水滸傳》的基礎上進一步刻畫了潘金蓮的人物形象和人生經歷,因而在《金瓶梅》中,武大郎的女兒和西門慶的女兒有了唯一的命運交集點——同一個後媽潘金蓮。
《水滸傳》中武大郎無兒無女,《金瓶梅》裡的武大郎卻有個早逝的原配,娶潘金蓮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個12歲的女兒了。
在《水滸傳》中,潘金蓮是個主動告發覬覦她美色的張大戶而被懷恨在心賣給武大郎的,除了勾引過武松,唯一的黑點就是出軌西門慶,給武大郎一頂綠帽和一碗毒藥。
但到了《金瓶梅》中,武大郎的綠帽卻可以繞地球一圈,這本書裡的潘金蓮不僅風流潑辣,而且狠毒刻薄,是個真真正正的惡婦。
《金瓶梅》中張大戶懼內,為了和潘金蓮偷情,把她免費送給租客武大郎當媳婦,武大郎喜出望外,代價卻是武大郎明知道張大戶和潘金蓮給他戴綠帽也只敢忍氣吞聲。
後來張大戶縱慾過度死了,潘金蓮和武大郎被張大戶的老婆轟走,幾經輾轉,武大郎靠賣了潘金蓮的首飾,才買了縣門前樓上下兩層四間房屋居住。
迎兒再出場,卻是武松上門認兄時,和潘金蓮初次相見,三個大人吃酒快活,獨獨她被當做丫環一樣端茶遞水,從細節看,武大郎和武松兩兄弟對武迎兒並不重視。
潘金蓮不僅當著武迎兒的面唾罵武大郎,還當著武松的面嫌棄武迎兒,武松卻也沒有展露過一絲對武迎兒的維護。因此,縱使武迎兒有打虎英雄武松做親叔叔,她卻始終是畏畏縮縮的,她是古代重男輕女社會下的一個悲涼縮影。她逆來順受、備受虐待,她有親爹和親叔叔,他們卻從不曾給過她安全感和愛護,小小年紀便被生活折磨得沒有了脾氣和勇氣。
特別是武大郎,他一生被人鄙夷欺凌,且一度和女兒相依為命,卻連保護女兒的意識都沒有,對武迎兒幾乎到了不聞不問的地步。
任由後媽潘金蓮對武迎兒打罵的後果是武大郎被西門慶打癱後,潘金蓮不許武迎兒給武大郎吃喝,武迎兒竟真的就不敢給武大郎一粒米一滴水。人間親情竟寡淡至此,也是武大郎自作自受了。
武大郎活活被潘金蓮藥死,武迎兒卻依然在潘金蓮手底下逆來順受的受打罵。潘金蓮和西門慶偷情不但不瞞著武迎兒,還讓她給西門慶磕頭認爹,且準備酒菜等服侍在旁。書中最讓人心寒的是,潘金蓮蒸餃子等西門慶上門幽會,吩咐武迎兒蒸餃子,結果武迎兒餓得慌偷吃了一個就被潘金蓮拿鞭子抽打了二三十下。
整部書裡,武迎兒乖順得仿佛行屍走肉,潘金蓮則做盡了全天下後媽的惡毒嘴臉。潘金蓮虐待武迎兒的事件被作者三言兩語刻畫得鮮血淋漓,武迎兒性格軟弱,懼怕潘金蓮到對方讓她把臉連伸過去掐,她竟真的不敢違抗,乖乖地讓潘金蓮把她的臉掐了兩個血口子。
[《金瓶梅》:……便不由分說,把這小妮子跣剝去身上衣服,拿馬鞭子打了二三十下,打的妮子殺豬般也似叫。問著他:&34;打的妮子急了,說道:&34;……打了一回,穿上小衣,放他起來,吩咐在旁打扇。打了一回扇,口中說道:&34;那妮子真箇舒著臉,被婦人尖指甲掐了兩道血口子,才饒了他。]
後來,潘金蓮嫁給了西門慶,武迎兒被託付給王婆看管。再後來,武松回家看望武大郎,見到武迎兒一個人在穿廊下給王婆攆線。看到武松,武迎兒的反應更讓人心疼和悲涼,她不僅沒有終於找到靠山的感覺,還嚇得哭了出來,對她爹武大郎的慘事一句話都不敢多講!
[《金瓶梅》:武松……看見小女迎兒在樓穿廊下攆線。……那迎兒見他叔叔來,嚇的不敢言語。武松道:&34;迎兒只是哭,不做聲。]
再後來武松尋仇未果被發配孟州,武迎兒被武松託付給鄰居姚二郎。姚二郎對武迎兒到底怎樣不得而知,但當武松再次回到清河縣時,19歲的武迎兒卻依然未嫁。
可笑的是,久別重逢的武松對親哥哥唯一的閨女的回報是:把武迎兒反鎖在樓裡,目睹他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砍殺潘金蓮和王婆的整個過程,事後,武松偷了王婆的錢落草為寇去了,武迎兒被反鎖在樓裡獨自面對兩具鮮血淋漓的屍體!
19歲的武迎兒再次被親叔叔武松拋下,從此境遇不明。
在古代,一個19歲其貌不揚且還未嫁人的老姑娘,家裡又出了人倫慘案,親爹武大郎被後媽殺了,後媽又被親叔叔殺了,親叔叔又落草為寇,這樣的家庭誰敢娶呢?再加上武迎兒的性格悲劇,運氣好點就是嫁給一個圖她有棟樓但人不壞的落魄漢,運氣差點大概就是繼續被人欺凌、被賣去當丫環或妾室吧。
武迎兒留給我最後的印象是那一句&34;可是她的害怕,從來不被正視。武松留下一句:&34;就永遠的消失在她的生命中了。她的一生誰曾顧過她呢?
武迎兒的親爹是武大郎,從西門慶對她外貌毫不關注來看,她極可能其貌不揚。性格自卑又懦弱,從小就沒有任何人給予過她愛護,沒有安全感的武迎兒,逆來順受是她唯一的生存方式,乃至當傷害來時,除了哭,竟連躲都不會。
西門慶的女兒西門大姐,和武迎兒的身世非常類似,也是生母早逝,親爹對她不重視,給她娶了後媽。
和武迎兒不同的是,西門大姐是個富家小姐,她爹給她娶的不是一個後媽,而是一群後媽。在遇到潘金蓮這個後媽之前,她爹西門慶早已納了三四個後媽在後院裡了。西門慶的續弦吳月娘是個千戶大小姐,人也不壞,對西門大姐很有幾分人情在。
雖然西門慶只知道風花雪月和升官發財,對西門大姐不上心,但倉稟足而後知禮儀,在西門慶去世前,西門大姐作為西門慶唯一的孩子,她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因為出身的關係,西門大姐同時也是西門慶政治聯姻的棋子,西門慶把她許配給了東京八十萬禁軍楊提督的親家的兒子陳敬濟。陳敬濟是個無恥小人,因為他父親丟官了,就帶著西門大姐投靠了嶽父西門慶,他仰仗西門家生存,但在西門慶還活著的時候,卻見色起意主動勾引嶽父的妾室潘金蓮,並且染指了西門慶最喜歡的丫鬟龐春梅。
人在有錢的時候,哪怕是禽獸也能偽裝出幾分人的模樣。估計西門慶到死也想不到,在他面前唯唯諾諾的女婿,不僅偷了他的妾室和丫環,被發現後,居然還打了他的女兒西門大姐,將無恥且無賴的手段用來對付西門慶的孤兒寡母,成為西門家最大的劫數。
西門慶死後,潘金蓮和陳敬濟通姦的事情,被潘金蓮平日經常虐待的丫環秋菊告發,西門大姐控訴陳敬濟,結果居然被他反過來打罵了一頓!失去西門慶庇護的西門大姐,居然在西門家就落得&34;的下場。
後來陳敬濟試圖傷害吳月娘的遺腹子,被又驚又怕的吳月娘趕了出去。被趕後的陳敬濟將無恥兼無賴進行到底,揚言要告吳月娘,說西門家曾收了自己帶來的許多錢財。吳月娘怕事,明知山有虎,卻依然讓西門大姐帶著陪嫁之物去了陳敬濟那。
至此,西門大姐的好日子是真的到頭了。陳敬濟的嘴臉徹底暴露,對西門大姐非打即罵。後來,陳敬濟為了娶青樓女子馮金寶,氣死了他媽張氏。對西門大姐就更差了。
張氏死後,把西門大姐趕到偏房裡去住,從此西門大姐承受了陳敬濟對西門家發賣龐春梅、潘金蓮的全部怨氣和怒氣。後來,落魄的陳敬濟威脅勒索孟玉樓反被收拾了一頓,回到家後西門大姐和馮金寶發生了口角,一個說妓女偷錢給老鴇,一個則被更妾室誣陷她偷米偷肉吃。最終,西門大姐被陳敬濟謾罵連妓女的腳趾頭都不如,被打得鼻口流血,半夜懸梁自盡了。
第二天早上,陳敬濟和馮金寶在被窩中剛起床就想著繼續凌辱西門大姐,命令丫環讓西門大姐給他們送洗腳水。
丫環重喜兒是陳敬濟特意賣給馮金寶的,看到西門大姐懸梁自盡的身體,居然來了一句:&34;
至此,西門大姐在陳敬濟的謾罵毆打之下,在悽風苦雨的婚姻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24歲。
相較於武迎兒的悲劇是出生在一個底層家庭,西門大姐的悲劇則純粹是婚姻悲劇。
中國的社會風氣重男輕女,時至今日依然存在,更別說是故事背景是宋朝了。像武松、武大郎這類從寒苦中逐漸發家的男人習慣性的會忽略掉女娃在人格、自尊上的需求,即使是他們自己也是習慣性地把家裡的女性當傭人看待,故而當武迎兒被潘金蓮當丫環使喚的時候,他們不覺得有任何的不妥,甚至他們自己本人也是把武迎兒當做可有可無的丫環使用的。
最終導致武迎兒在長期被後媽虐待、被家裡的長輩忽視之下,形成了自卑且懦弱的性格,更導致武迎兒親情缺失。比起血脈至親,她更害怕來自潘金蓮的精神和肉體傷害,所以才又導致了武大郎受傷時無人問津,武松為兄復仇時,武迎兒除了哭竟一點同仇敵愾的感情都沒有。
武迎兒的背景,是原生家庭的悲劇,是教育的悲劇。最終這個怯懦的女孩,被唯一的叔叔拋棄,又背負著數件家族命案的輿論壓力,雖然不知道她最終結局如何,但這樣的性格加上這樣的家境,她幾乎註定是悽慘度過一生的。
而西門大姐的悲劇則更展現為婚姻之惡上。一個溫和有良知的女孩,僅僅因為遇到一個壞人,就葬送了一生。
西門大姐的生命中,對她而言,她爹、她後媽、她的婆婆等雖然對她不太寵愛,但都不是壞人,真正的惡狼只有陳敬濟一個。
有人嘲諷西門大姐咎由自取,明明知道陳敬濟厭惡她,卻依然和馮金寶發生口角。可是,那不正是西門大姐對陳敬濟還心存奢望的表現嗎?她期盼這個男人,哪怕再壞,對她也還有一份夫妻情分。你卻嘲笑她智商,仿佛她聰明絕頂就能不嫁給陳敬濟一樣。
在古代,西門大姐的父親已經離世,後媽吳月娘又和陳敬濟撕破臉皮,為了自保把西門大姐送回陳家。可以說,除了陳家,西門大姐再也無處可去了。雖然陳敬濟對她惡言惡語拳打腳踢,可他依然是她的希望,她無路可退,只能與虎謀皮,最終被中山狼活活撕裂掉所有希望,絕望而死。
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古代女人無法選擇婚嫁,而在現代,依然有許多專家奉勸姑娘們結婚的時候找個脾氣品行好的,至少在離婚時,不至於被對方生吞活剝。
至於武迎兒和西門大姐誰更慘,我覺得命運的悲慘是無法分出輕重大小的,兩個女孩都性情柔弱,一個從未享受過人間溫暖,一生都被拋棄和欺負,另一個早年享受過家庭的溫暖,卻又被家庭恨恨地撕成碎片。
是從未享受光明一直在黑暗中悲慘,還是曾經享受光明卻最終碾落成泥陷入黑暗之中更慘呢?
…………………………
我是紅顏日記,原創不易,請多關注、點讚、評論,給我寫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