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亞美尼亞軍隊開始從納卡的一些地區撤出時,許多居民也慢慢地回到了他們控制的地區。針對亞美尼亞軍隊陷入困境的現狀,亞美尼亞媒體開始對兵敗事件進行分析,多數報導將矛頭直接指向亞美尼亞軍隊。亞美尼亞媒體在與亞塞拜然的衝突中表現得很清楚,因為亞美尼亞從俄羅斯大量購買的武器根本就不能派上用場,而蘇30SM更是因為沒有配套彈藥而在整個衝突中無所作為。而且號稱性能先進的S-300防空系統並未發現低空飛行的無人機,反而被無人機發射的小口徑彈藥摧毀。和亞塞拜然的衝突中,亞美尼亞真正發揮了巨大威力的武器還是一門「WM-80」遠程火箭炮,這是中國90年代購買的。
根據亞美尼亞一方透露的信息,他們當時使用WM-80遠程火箭炮對亞塞拜然的前沿陣地和車隊進行了一次逐字覆蓋射擊。亞塞拜然地面部隊由於打擊節奏過快,沒有及時報警就遭受了巨大損失。隨後,WM-80亞美尼亞遠程火箭炮從容地離開戰場。根據WM-80遙控火箭的數據資料,可以看出,273毫米口徑的WM-80遙控火箭主要裝備了150公斤的爆炸火箭彈和150公斤的子母火箭彈。前一種殺傷半徑是70米,內置34公斤TNT炸藥,爆炸後產生16822個彈片,主要是用來殺人。火箭彈內裝了380枚子彈藥,主要用來攻擊坦克裝甲車輛車頂的薄弱部位。單枚彈藥可擊穿80~100毫米的裝甲板,即使T-90坦克也無法承受車頂上這種彈藥的攻擊。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WM-80遠程火箭沒有在戰場上造成任何損失,而從俄羅斯購買的BM-30「旋風」火箭則有人員傷亡。亞美尼亞媒體開始指責亞美尼亞軍隊「草菅人命」,降低中國武器購買份額,以取悅俄羅斯,就像這樣。據亞美尼亞媒體報導:中國翼龍無人機比亞塞拜然、俄羅斯、土耳其、以色列的任何無人機模型都要強,中國無人機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飛得更猛。而且,中國生產的紅箭12反坦克飛彈系統,不僅能打擊坦克,還能打擊碉堡。這種反坦克飛彈是中國第三代外貿系統,紅外製導下精確打擊,但作用範圍為2千米,電視制導稍遜,但可達4千米。根據目前的情況,世界上任何現役坦克都無法頂住紅箭12反坦克飛彈的「拱頂」打擊,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種飛彈還具有「射出後不管」的能力,步兵可以射出後撤退。
這兩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國家的軍隊都沒有很好的單兵素質,技術水平也不高。對兩國而言,在納卡地區所發生的衝突更像是一場「武器秀」,不同國家的不同裝備在這裡爭相展示。和損失慘重的俄制裝備不同,中國武器裝備的效能更強,作用更大,但由於雙方購買數量較少,使中國裝備無法形成足夠明顯的戰場優勢。在亞美尼亞,那些苦惱的媒體開始反思戰爭的代價,他們呼籲政府和軍隊增加對中國設備的採購,但卻沒有得到回應。的確,亞美尼亞政府和軍方或多或少都知道中國的武器性能更好,但他們不會貿然增加購買中國武器的份額,這是因為中國不能提供他們需要的支持。
例如,俄羅斯派遣軍隊以「維持和平」的方式介入納卡衝突,這顯然是符合亞美尼亞政府的立場。正如俄羅斯國防部部長紹伊古所言,俄軍將控制納卡地區所有觀察哨,移動俄軍可以迅速平息並阻止亞塞拜然軍可能的攻擊和進攻。當然,這並不是質疑解放軍的作戰能力,而是在必要時,中國是否會像俄羅斯一樣扮演重要角色。對亞美尼亞而言,其經濟產出和軍事水平都不及亞塞拜然,即使是兵源也不如它。購買先進武器的直接後果,就是與亞塞拜然一起在戰爭中被消耗,而亞美尼亞顯然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假如解放軍能像俄軍一樣,那麼中國武器在國際市場中所佔的份額,超過美國的可能性都很大。歸根結底,軍火市場並不僅僅是軍火價格的競爭,更是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