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
近日,歐陽娜娜在國慶中秋雙節晚會演唱《我的祖國》被臺獨分子懟。盤點了一下,在大陸唱紅歌的臺灣藝人,像費玉清、張信哲等都唱過《我的祖國》。
以小哥費玉清為例,他在大陸唱過的紅歌很多,也被臺獨瘋狂懟過。
時間上溯到2011年。
熟悉費玉清先生的人都知道,從年輕時候起,小哥每到一處都有搜集當地民歌的習慣。大陸地廣,許多地方為老區,而民歌無一例外地打上了「紅」的烙印。
費玉清在湖南開個人演唱會,對當地民歌《瀏陽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優美的旋律,內涵的歌詞,無不吸引著他。當他發現這是首好歌時立即就學會了,並且在長沙演唱會上演唱了此歌。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
幾十裡水路到湘江
……
費玉清先生母親是湖南人,他來到被他稱為第二故鄉的湖南,便深深地迷上了《瀏陽河》並在演唱會上唱了這首歌。
他根本就沒想到,那年他開完演唱會回臺灣,一下飛機就被「臺·獨」分子盯上了。因為在大陸唱《紅歌》,在臺灣他受到了媒體前所未有的「轟炸」。
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許淑華作詞,朱力奇、唐璧光作曲,蔣大為原唱的《瀏陽河》歌曲,誕生之初,僅僅是湖南花鼓戲中的唱段,後來才分出來作為獨立歌曲,冠名《瀏陽河》。
費玉清先生是純粹的歌者,聽見好聽的歌曲就一定要唱出來,這是他多年的習慣。別人說他也好,攻擊他也罷,費玉清先生一直不為所動,他該唱還是唱。
不止湖南,不止民歌《瀏陽河》,電影《洪湖赤衛隊》插曲《洪湖水浪打浪》,他也照唱不誤。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在大陸這些年來,無論是商演,還是個人演唱會,甚至是電視臺的晚會,綜藝節目,費玉清先生唱了許多大陸的「紅歌」。
《太湖美》、《九九豔陽天》、《走天涯》、《十送紅軍》,以及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小哥費玉清都唱過。
巜十送紅軍》是老區江西民歌。
一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
沒看過費玉清先生個人演唱會的人,可能不知道小哥個人演唱會是什麼樣子,也許想當然地認為:不就是演唱會嗎,請幾個嘉賓駐唱,中途換幾次衣服,造型越新奇越好。
歌星在前面臺上唱,粉絲在臺下歇斯底裡地喊,音樂聲、歌聲、喊叫聲,閃爍耀眼的燈光晃悠著匯成一個喧鬧的海洋。有啥可稀奇的,開演唱會的不都這樣嗎?
而看過演費玉清先生演唱會的人卻都知道,小哥費玉清的個人演唱會,是名副其實的「個人」演唱會,或說是歌唱音樂會也不為過,尤其是在剛來大陸的前幾年。
沒有螢光棒(這是近兩年有新的年輕的粉絲後才新形成的)、沒有喊叫,臺下的觀眾只是靜靜地聽。小哥每唱完一曲,臺下就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卻又在下一場開始時及時止住。
費玉清的演唱會,是一場音樂的盛宴。一個人,一杯水,一身西服,一支麥克風,每場演唱會近三個小時,一個人唱四五十首歌。
除了中場休息講幾個段子調節一下氣氛,一個人一首接一首不間斷地演唱。不請任何嘉賓,沒有花裡胡哨的舞臺,唱歌、主持、調節氣氛,全是一個人搞定。
要唱的歌曲實在太多,小哥一般都會按歌曲的內容、旋律等編排一下,單首歌、聯唱、組曲什麼的。
小哥個人演唱會演唱《我的祖國》
像有些個前面部分是領唱,後面部分是合唱,小哥一般會編在組曲裡面,因為沒有嘉賓的一個人演唱會,是沒辦法合唱的。
最近翻看小哥費玉清過去演唱會的視頻,發現他唱《我的祖國》的視頻下面,有好多國人在噴、在懟。
實在是不理解某些健盤俠,臺灣藝人在大陸唱《我的祖國》不可以嗎?以至於回臺灣有臺獨分子懟,在大陸有網絡各種噴子、健盤俠懟。
(這位鍵盤俠可能不知道這是小哥費玉清的個人演唱會)
當然,費玉清先生是不在乎這些的,他該唱還是唱,他是一個純粹的歌者,他認為好聽的歌曲就一定要傳承下去。
說到傳承,筆者想起了上海東方衛視主持人林海說過的一句話:「費玉清、蔡琴(蔡琴也做一些傳承)之後,你找不到把這一棒接下去的人,當然一定會有這麼一個人,但目前是誰,視野裡還看不到。"
的確,從三四十年代周旋、白光時代的經典歌曲,到五六七八等年代乃至最近,小哥費玉清一直不遺餘力地演唱一些他認為的好的「經典」歌曲。
歌迷都知道,小哥費玉清很少唱自己的原唱歌曲,對此小哥解釋說,各時代的經典歌曲很多,多唱一些,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想聽我的原唱歌曲,去聽磁帶唱片好了。可以這樣講,在傳承經典方面小哥是第一人。
除卻1991年參加首屆央視中秋晚會,匆匆來大陸頤和園錄製中秋節目《故鄉的女孩》外,小哥2002年正式來大陸發展,到2019年封麥,再到2020年跨年、春晚,小哥費玉清在大陸發展的時間一共是整整18年。
2002年,對於大陸這片唱歌與主持事業從未開發的「處女地,因為在大陸的知名度不夠,面對媒體的冷落和陌生的觀眾,這位25歲就獲得TW新聞局嘉獎的「藝人楷模」獎,已經享譽臺灣、海外的費玉清,自稱自己雖然「資深」,但還是「像一個新人,希望媒體多多批評指教,接下來的演出希望大家多多欣賞多多給提意見」。
十八年後,當初的「新人」,在大陸開了十三場告別演唱會,參加了最後一個綜藝節目《我們的歌》。主持人林海一句小哥可不可以不要封麥?可不可以只退休一天?瞬間把大家拉到了「離別」的悲傷中。
各媒體爭相報導、轉載費玉清退休的消息。小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獨一無二的歌喉,徵服了很很多多的人。正如那英所說:「對你音樂和個人的魅力由衷地有一種敬畏······音樂是給千千萬萬人療傷的·····」
小哥費玉清自2019年11月7日最後一場告別巡迴演唱會封麥、最後一個綜藝節目《我們的歌》新春特輯錄製完,到今天為止,還有一月有餘就整整一年了。
作為聽慣了他的歌曲、看慣了他的演唱會的歌迷粉絲,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裡,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想必就是到處搜小哥的歌、刷小哥的視頻了吧?
筆者也不例外。
從年輕時期高昂清亮的淨化歌曲,到中老年時珠潤婉轉的「費式小調」;從78年的綜藝《麗人行》到90年代的綜藝標杆《龍兄虎弟》、再到《國民美少女》、《小哥喂喂喂》,翻來覆去可算翻了個遍。
從各種商演到電視臺節目,大凡有費玉清影子的視頻,都來者不拒看了一遍又一遍。
了解的越多,也了解的越深。
媒體、藝人對小哥的評價,從早期到近期,從臺灣、海外、到大陸,幾乎鮮有不誇讚小哥費玉清的敬業、謙和的。
在翻看過去視頻、深入了解小哥費玉清時,筆者被他的與人善不為人知的品行感動了。作為大陸人,首先關注的也是大陸。
費玉清先生自年輕時候,就很熱衷於慈善,除了臺灣,海外的各種義演也都積極參加,尤其是在他如日中天當紅的時候。正因為如此,筆者也格外地關注起他在大陸的一言一行。
汶川大地震,費玉清先生是第一個捐款的港臺藝人,一首《愛心》歌曲為災區募捐一百萬美金,這是迄今為止最情義無價的一首歌。
他資助大陸500多個孩子的大學所有費用,他私下幫助許多人,如果當事人不說沒人知道,諸如等等。
國慶中秋雙節假期間,翻看小哥費玉清以前的視頻,感概頗多,遂寫下了這許些文字。因為有落下的,今天修改了一下,重發。
文章原創,網絡圖片,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