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國》、《瀏陽河》、《十送紅軍》……費玉清唱過的紅歌

2020-10-07 時時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

近日,歐陽娜娜在國慶中秋雙節晚會演唱《我的祖國》被臺獨分子懟。盤點了一下,在大陸唱紅歌的臺灣藝人,像費玉清、張信哲等都唱過《我的祖國》。

以小哥費玉清為例,他在大陸唱過的紅歌很多,也被臺獨瘋狂懟過。

時間上溯到2011年。

熟悉費玉清先生的人都知道,從年輕時候起,小哥每到一處都有搜集當地民歌的習慣。大陸地廣,許多地方為老區,而民歌無一例外地打上了「紅」的烙印。

費玉清在湖南開個人演唱會,對當地民歌《瀏陽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優美的旋律,內涵的歌詞,無不吸引著他。當他發現這是首好歌時立即就學會了,並且在長沙演唱會上演唱了此歌。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

幾十裡水路到湘江

……

費玉清先生母親是湖南人,他來到被他稱為第二故鄉的湖南,便深深地迷上了《瀏陽河》並在演唱會上唱了這首歌。

他根本就沒想到,那年他開完演唱會回臺灣,一下飛機就被「臺·獨」分子盯上了。因為在大陸唱《紅歌》,在臺灣他受到了媒體前所未有的「轟炸」。

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許淑華作詞,朱力奇、唐璧光作曲,蔣大為原唱的《瀏陽河》歌曲,誕生之初,僅僅是湖南花鼓戲中的唱段,後來才分出來作為獨立歌曲,冠名《瀏陽河》。

費玉清先生是純粹的歌者,聽見好聽的歌曲就一定要唱出來,這是他多年的習慣。別人說他也好,攻擊他也罷,費玉清先生一直不為所動,他該唱還是唱。

不止湖南,不止民歌《瀏陽河》,電影《洪湖赤衛隊》插曲《洪湖水浪打浪》,他也照唱不誤。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在大陸這些年來,無論是商演,還是個人演唱會,甚至是電視臺的晚會,綜藝節目,費玉清先生唱了許多大陸的「紅歌」。

《太湖美》、《九九豔陽天》、《走天涯》、《十送紅軍》,以及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小哥費玉清都唱過。

巜十送紅軍》是老區江西民歌。

一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

沒看過費玉清先生個人演唱會的人,可能不知道小哥個人演唱會是什麼樣子,也許想當然地認為:不就是演唱會嗎,請幾個嘉賓駐唱,中途換幾次衣服,造型越新奇越好。

歌星在前面臺上唱,粉絲在臺下歇斯底裡地喊,音樂聲、歌聲、喊叫聲,閃爍耀眼的燈光晃悠著匯成一個喧鬧的海洋。有啥可稀奇的,開演唱會的不都這樣嗎?

而看過演費玉清先生演唱會的人卻都知道,小哥費玉清的個人演唱會,是名副其實的「個人」演唱會,或說是歌唱音樂會也不為過,尤其是在剛來大陸的前幾年。

沒有螢光棒(這是近兩年有新的年輕的粉絲後才新形成的)、沒有喊叫,臺下的觀眾只是靜靜地聽。小哥每唱完一曲,臺下就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卻又在下一場開始時及時止住。

費玉清的演唱會,是一場音樂的盛宴。一個人,一杯水,一身西服,一支麥克風,每場演唱會近三個小時,一個人唱四五十首歌。

除了中場休息講幾個段子調節一下氣氛,一個人一首接一首不間斷地演唱。不請任何嘉賓,沒有花裡胡哨的舞臺,唱歌、主持、調節氣氛,全是一個人搞定。

要唱的歌曲實在太多,小哥一般都會按歌曲的內容、旋律等編排一下,單首歌、聯唱、組曲什麼的。

小哥個人演唱會演唱《我的祖國》

像有些個前面部分是領唱,後面部分是合唱,小哥一般會編在組曲裡面,因為沒有嘉賓的一個人演唱會,是沒辦法合唱的。

最近翻看小哥費玉清過去演唱會的視頻,發現他唱《我的祖國》的視頻下面,有好多國人在噴、在懟。

實在是不理解某些健盤俠,臺灣藝人在大陸唱《我的祖國》不可以嗎?以至於回臺灣有臺獨分子懟,在大陸有網絡各種噴子、健盤俠懟。

(這位鍵盤俠可能不知道這是小哥費玉清的個人演唱會)

當然,費玉清先生是不在乎這些的,他該唱還是唱,他是一個純粹的歌者,他認為好聽的歌曲就一定要傳承下去。

說到傳承,筆者想起了上海東方衛視主持人林海說過的一句話:「費玉清、蔡琴(蔡琴也做一些傳承)之後,你找不到把這一棒接下去的人,當然一定會有這麼一個人,但目前是誰,視野裡還看不到。"

的確,從三四十年代周旋、白光時代的經典歌曲,到五六七八等年代乃至最近,小哥費玉清一直不遺餘力地演唱一些他認為的好的「經典」歌曲。

歌迷都知道,小哥費玉清很少唱自己的原唱歌曲,對此小哥解釋說,各時代的經典歌曲很多,多唱一些,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想聽我的原唱歌曲,去聽磁帶唱片好了。可以這樣講,在傳承經典方面小哥是第一人。

除卻1991年參加首屆央視中秋晚會,匆匆來大陸頤和園錄製中秋節目《故鄉的女孩》外,小哥2002年正式來大陸發展,到2019年封麥,再到2020年跨年、春晚,小哥費玉清在大陸發展的時間一共是整整18年。

2002年,對於大陸這片唱歌與主持事業從未開發的「處女地,因為在大陸的知名度不夠,面對媒體的冷落和陌生的觀眾,這位25歲就獲得TW新聞局嘉獎的「藝人楷模」獎,已經享譽臺灣、海外的費玉清,自稱自己雖然「資深」,但還是「像一個新人,希望媒體多多批評指教,接下來的演出希望大家多多欣賞多多給提意見」。

十八年後,當初的「新人」,在大陸開了十三場告別演唱會,參加了最後一個綜藝節目《我們的歌》。主持人林海一句小哥可不可以不要封麥?可不可以只退休一天?瞬間把大家拉到了「離別」的悲傷中。

各媒體爭相報導、轉載費玉清退休的消息。小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獨一無二的歌喉,徵服了很很多多的人。正如那英所說:「對你音樂和個人的魅力由衷地有一種敬畏······音樂是給千千萬萬人療傷的·····」

小哥費玉清自2019年11月7日最後一場告別巡迴演唱會封麥、最後一個綜藝節目《我們的歌》新春特輯錄製完,到今天為止,還有一月有餘就整整一年了。

作為聽慣了他的歌曲、看慣了他的演唱會的歌迷粉絲,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裡,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想必就是到處搜小哥的歌、刷小哥的視頻了吧?

筆者也不例外。

從年輕時期高昂清亮的淨化歌曲,到中老年時珠潤婉轉的「費式小調」;從78年的綜藝《麗人行》到90年代的綜藝標杆《龍兄虎弟》、再到《國民美少女》、《小哥喂喂喂》,翻來覆去可算翻了個遍。

從各種商演到電視臺節目,大凡有費玉清影子的視頻,都來者不拒看了一遍又一遍。

了解的越多,也了解的越深。

媒體、藝人對小哥的評價,從早期到近期,從臺灣、海外、到大陸,幾乎鮮有不誇讚小哥費玉清的敬業、謙和的。

在翻看過去視頻、深入了解小哥費玉清時,筆者被他的與人善不為人知的品行感動了。作為大陸人,首先關注的也是大陸。

費玉清先生自年輕時候,就很熱衷於慈善,除了臺灣,海外的各種義演也都積極參加,尤其是在他如日中天當紅的時候。正因為如此,筆者也格外地關注起他在大陸的一言一行。

汶川大地震,費玉清先生是第一個捐款的港臺藝人,一首《愛心》歌曲為災區募捐一百萬美金,這是迄今為止最情義無價的一首歌。

他資助大陸500多個孩子的大學所有費用,他私下幫助許多人,如果當事人不說沒人知道,諸如等等。

國慶中秋雙節假期間,翻看小哥費玉清以前的視頻,感概頗多,遂寫下了這許些文字。因為有落下的,今天修改了一下,重發。

文章原創,網絡圖片,侵刪。


相關焦點

  • 《十送紅軍》為何只唱「六送」?
    《十送紅軍》為何只唱「六送」現在,我們聽到的《十送紅軍》,是經過詞作家張士燮和作曲家朱正本等搜集整理而後加工編創的作品。這是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內展示的紅軍夜渡於都河的場景(2016年8月11日攝)。
  • 不只歐陽娜娜,費玉清、張信哲等臺灣演藝大咖也唱過《祖國》
    島內網友起底,包括費玉清、張信哲、林志玲、王耀慶等島內演藝大咖都曾演唱過《我的祖國》或《我和我的祖國》等歌曲,齊豫甚至曾演唱過《我愛你中國》,卻沒像歐陽娜娜那樣被出徵,讓不少人痛批綠營「雙標」真嚴重。費玉清有島內網友在社交網站發表題為《費玉清、王耀慶、張信哲唱我的祖國》的文章,透露費玉清曾演唱《我和我的祖國
  • 愛國歌曲在校園掀起"紅歌"天天唱人人愛祖國的熱潮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 劉奕湛 吳晶)「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創作於1950年的《歌唱祖國》雖然是一首老歌,卻在新中國迎來60華誕之際,在全國各地的校園被再度唱響。    唱響愛國歌曲是教育部自今年4月發起的「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 唱遍千萬家的瀏陽河,背後有哪些故事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五十裡山路到湘江……」,這首人人都能唱上幾句的湖南民歌,歌頌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解放的偉大事業,讚揚了毛主席的家鄉湖南湘潭,也歡呼著土地改革試點的成功。《推土車》被徐叔華上報給文工團之後,得到領導的大加讚賞,並改名為《雙送糧》,一經演出便受到人民大眾的極度喜愛,得到廣泛傳頌。而如今的瀏陽河,就是節選自《雙送糧》的第三段。最初的演出,龔業珩同志並沒有參加。
  • 獻禮建國六十年 傳唱紅歌一百首
    近日,省委宣傳部、省委高校工委、省軍區政治部等11家單位聯合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我愛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性紅歌演唱活動」。    據了解,此次「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自5月下旬開始,以各市及省委高校工委、省國資委、省軍區政治部等為單位,組織高校學生、企業職工、部隊官兵、社區居民及農村群眾廣泛演唱《十送紅軍》、《春天的故事》等反映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主題的100首愛國革命歌曲。
  • 淺談:與時俱進的紅歌和紅歌精神
    當在江 西這片紅土地打響「紅歌」第一槍, 僅從紅歌會的選拔賽的情況,我們 就能看出,紅歌引起的巨大共鳴,激 發了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民的 極大熱情,上至七八十歲的經歷過 那個紅色年代的新生活的開拓者, 下至幾歲的小學生,當紅歌從他們 嘴裡飄揚出來,我們不禁潸然淚下, 我們的精神也得到了激勵,仿佛也 回到了那個紅色年代.
  • 費玉清上海演唱會 唱《十五的月亮》致敬董文華
    11月29日,費玉清連續第11年在滬的年末個唱就將於上海大舞臺如期上演。一直以來,小哥都相當喜歡在個唱中挑戰音樂跨度,不僅流行音樂與周杰倫等年輕人合作得不亦樂乎,《軍港之夜》、《洪湖水浪打浪》等中國民歌也被他唱出了費式風味,到了今年上海個唱,費玉清又將目光鎖定在了《十五的月亮》這首董文華的成名作。目前,小哥正在積極護嗓,希望屆時自己的歌聲能傳達出月圓人團圓的暖意。
  • 龍口上演新春紅歌快閃活動 共唱《我愛你中國》表白祖國
    大眾網龍口·海報新聞2月18日訊 (記者 於飛)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2月18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春紅歌快閃活動在龍口市東萊文化街舉行,志願者們手持國旗
  • 紅色經典歌曲《十送紅軍》背後感人的故事,奇怪的文字又隱藏著什麼...
    今天,小編就《十送紅軍》背後所發生的故事做進一步探究,以食同樣也愛好紅歌的讀者。有了這個想法後,劉亞樓就把這事交給了空政歌舞團,讓他們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排練出一場體現老區紅軍的歌舞劇,空政歌舞團將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主創張士燮和朱正本,兩位主創接到任務後不敢怠慢,立即著手開展創作工作,由於兩人沒有經歷過長徵,沒有切身體會,所以幾天過去了,仍然沒有思路,急得張士燮寢食難安,百忙之中的劉亞樓多次親自過問此事,當得知情況後,就給那些經歷過長徵的老將軍們下達了一個任務,讓他們每人編唱一段或者一句反映當年蘇區的歌曲
  • 國慶歌曲:《十送紅軍》創作背景及賞析
    在《長徵》播出後,作者朱正本向媒體介紹了《十送紅軍》的創作經過。  「1960年春,我們空政文工團幾位創作人員到江西採風。在當地我了解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戰鬥頻繁,每當紅軍上前線,各個村子的百姓經常到村頭、河邊、大道旁送別紅軍,有時一邊送一邊唱。其中一首送別紅軍歌,歌詞非常口語化,歌詞中夾雜著不少俚語、方言,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轉優美。
  • 我想找《十送紅軍》歌詞
    問:前不久,我在書店看到《十送紅軍》的歌詞。我想把它抄下來,店員不準。我喜歡這首歌,貴報能刊登它的歌詞嗎?(湖南懷化 楊石求 76歲)編輯回答:《十送紅軍》歌詞如下:一送紅軍下南山,秋風細雨撲面寒,樹樹梧桐葉落完,紅軍幾時再回山?
  • 紅歌專輯《紅太陽》席捲全國,如今你還記得幾首?
    紅歌專輯《紅太陽》席捲全國,如今你還記得幾首? CD1 01、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02、天上太陽紅彤彤 03、紅太陽照邊疆 04、毛主席的話兒記在我們的心坎裡 05、毛主席的光輝 06、阿佤人民唱新歌 07、十送紅軍
  • 玖月奇蹟與李雙江同臺演出 比拼紅歌信心十足
    近日「心連心」藝術團走進革命老區上饒,李雙江現場演唱了《紅星照我去戰鬥》,掀起了全場的第一輪高潮,後來出場的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玖月奇蹟演唱了紅色經典老歌《我的祖國》,首次與李雙江同臺比拼紅歌,信心十足的他們將全場氣氛第二次推向了高潮。
  • 《十送紅軍》傳唱半世紀 曲作者身份隱瞞四十年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幾時人馬再回山……」  對於今天的觀眾來說,《十送紅軍》的歌詞中,只有一、三、五、七、九、十「六送」的內容,為何會少了「四送」,卻是個不解之謎。其實,張士燮確實只寫了「六送」。據朱老回憶,當年張士燮曾說過,如果真的寫「十送」就太「絮煩」了。事實上,儘管少了「四送」,但這首歌要想完整唱下來,仍要近15分鐘。
  • 紅歌大全:我愛祖國的藍天
    >紅歌大全:我愛祖國的藍天2013-06-20 09:33:0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我愛祖國的藍天,晴空萬裡陽光燦爛,  白云為我鋪大道,東風送我飛向前。  金色的朝霞在我身邊飛舞,腳下是一片錦繡河山。  啊!啊!水兵愛大海,騎兵愛草原,  要問飛行員愛什麼?  我愛祖國的藍天。  我愛祖國的藍天,雲海茫茫一望無邊,  春雷為我敲戰鼓,紅日照我把敵殲。  美麗的長虹搭起彩門,迎接著戰鷹勝利凱旋。  啊!啊!
  • 一首紅歌一段歷史 一首紅歌一面旗幟
    一首紅歌一段歷史 一首紅歌一面旗幟 2020-07-03 0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歌《瀏陽河》溯源:湘妹子為毛主席唱家鄉戲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裡水路到湘江……」一聽到家喻戶曉的《瀏陽河》,任誰都會哼上幾句。這短短百餘字的歌兒緣何而作?詞曲作者是誰?第一個在中南海為毛主席唱響的又是誰?毛主席與瀏陽河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就像歌曲一問一答,4月21日-24日,「紅歌溯源」也對《瀏陽河》展開問答溯源,在湖南長沙、瀏陽等地一探這首歌「彎」過60年的歷史故事。
  • 江西瑞金市唱響蘇區紅歌慶祝長徵勝利80周年
    瑞金市「紅都今朝更好看」蘇區歌曲合唱比賽在這裡濃情上演,由此拉開了瑞金市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5周年系列文藝活動的帷幕。  比賽在大氣磅礴的歌曲《再唱十送紅軍》中拉開序幕。緊接著,30支來自鄉鎮和市直單位的合唱隊穿著節日盛裝一一上臺,演繹軍民魚水情,致敬先烈,緬懷紅軍。
  • 《十送紅軍》「身世」探源:姓「陝」還是姓「贛」?
    記者在鎮巴縣文化館看到了他生前留下的這段文字資料:「1956年10月中旬,我到了永樂鄉後,鄉上讓我到西鄉街找朱有熾,他曾任川陝省赤北縣蘇維埃政府稅務局局長。次日,我步行40多華裡,到了西鄉街朱有熾家,晚上邊談邊記錄。他唱了好幾首紅色歌謠後,說還有一首長的,一共十段,歌名叫《十送紅軍》。他說我記,記畢,然後一段一段地念給他聽,有錯的地方作了糾正。
  • 《十送紅軍》非革命民歌 曲作者透露創作內幕
    電視連續劇《長徵》的片尾吟唱的《十送紅軍》給人留下生動而深刻印象。但直到7月3日,劇中才恢復了歌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認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實上它卻是一首編創歌曲。近日,作者朱正本向媒體介紹了《十送紅軍》的創作經過:  「1960年春,我們空政文工團幾位創作人員到江西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