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從化纖產品出現以後,化纖產品已經應用到了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從服裝行業到生活中的各種塑料產品。可以說,人們每天消耗的化纖產品無以數計,而面臨著龐大的市場需求,我國也有著一大批年營收超過1000億元的化纖企業。其中,就包括江蘇的恆力集團、盛虹集團,浙江的恆逸集團、榮盛集團等等。同樣的,化纖行業也湧現了一大批的億萬富豪登上了《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其中,來自恆力集團的陳建華、範衛紅夫婦以680億元的身家成為化纖行業首富;緊隨其後的則為浙江榮盛集團的李水榮,個人身家達到了365億元,位居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則是江蘇盛虹集團的繆漢根,個人財富也達到了190億元。雖然與房地產以及網際網路行業的富豪相比,化纖行業的富豪財富並不算多,但是在製造業中,仍不可小覷。
就在2019年4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統計部與中國長絲製造協會共同頒發了「2018年中國長絲製造行業經濟效益指標排名50強」與「2018年中國長絲製造行業仿真絲面料10強」,而恆力集團在行業競爭力與經濟效益均位列行業首位,這也是恆力集團連續第8年蟬聯行業首位。而除了這些榮譽之外,恆力集團還擁有目前世界上單體產能最大的PTA工廠,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纖維生產基地與織造企業。在2018年,恆力集團共實現營收3717億元,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35位,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51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排名第9位。
如今的恆力集團在全球的化纖行業裡能排在行業前列,但是恆力集團的前身卻是一家瀕臨破產的鄉鎮小廠,而恆力集團的創始人陳建華更是憑藉著收廢品起家。
陳建華1971年出生於江蘇蘇州吳江的一個普通家庭,由於當時家裡條件較為貧困,14歲時,陳建華就輟學打工養家。眾所周知,蘇州紡織行業非常發達,陳建華就開始到當地的工廠去收取廢絲,然後專賣。掙得了一些收入之後,陳建華又開始自己經營白廠絲(俗稱真絲,也就是沒有處理過的蠶絲)。而為了獲得足夠的白廠絲,陳建華在20歲左右就跑遍了大江南北,全國各地專門收取白廠絲。不到23歲,陳建華就積累了約200萬元的財富。
1994年算是陳建華的事業轉折點,他買下了當時瀕臨破產的吳江化纖製造廠,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帶領工廠扭虧為贏。但是陳建華真正的迅速崛起,還是受益於兩次金融危機。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紡織行業陷入低谷,其他紡織企業紛紛縮減規模,陳建華卻大膽的以低價從國外購買大量先進設備,擴大產量。在2008年全球全球金融危機時,陳建華又再次擴大自己的產業鏈。而當金融危機度過,行業回暖時,其他企業再來擴張產能時,恆力集團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化纖企業。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陳建華的戰略眼光,陳建華常說「當行業寒冬來臨時,企業不能像蛇一樣冬眠,而一定要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實際上,如今的恆力集團產業已經從化纖行業擴張到了地產、酒店、金融、新材料、紡織、熱點等各個領域。當然,化纖行業仍然是恆力集團最主要的業務。
目前,恆力集團旗下共擁有3家上市公司,它們分別是「恆力股份」、「松發股份」、「同裡旅遊」,而恆力股份則是恆力集團目前的核心業務。而近些年裡,恆力集團投資740億元的恆力煉化一體化項目也在2019年3月打通了整個生產流程,這也意味著恆力集團真正的打通了從「一滴油」到「一根絲」的整個產業鏈體系。恆力煉化一體化項目是我國首個民營企業開展的重大煉化項目,年煉化石油能力達到了2000萬噸。預計在2020年,項目將完全達產,屆時將實現產值約3000億元,利稅約6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