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遂寧好故事 展示遂寧好形象
記者,是一個個辛勤的背影。日復一日,他們行進在路上,衝鋒在新聞發生的第一線,為黨和人民傳遞最真實的信息。記者,是一份份光榮的責任。時時刻刻,他們謹記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的職責,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以熱忱的情懷、用客觀的筆觸,抒寫平凡中的點滴感動,記錄前行中的偉大祖國。
11月5日,我市召開第21個記者節座談會。座談會上,省市兩級新聞工作者緊貼自己的工作實際,直面媒體的新常態,就如何發揮好新聞工作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等話題進行交流發言。
勇於創新 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縱深發展
11月5日,全市新聞宣傳系統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座談會召開,表彰先進,總結工作,謀劃推動全市新聞輿論工作再上新臺階。
會議提出,一年來,全市新聞媒體和新聞宣傳工作者大力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講述遂寧好故事、傳播遂寧好聲音、展示遂寧好形象。會議強調,我市正處於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關鍵期,全市新聞工作者要勇擔使命,再立新功,不斷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要突出黨性,始終堅持和把握正確輿論導向。要圍繞中心,為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弘揚主旋律,聚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工作,做好脫貧攻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等重大主題宣傳,推出一系列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精品報導。要勇於創新,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縱深發展,逐步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建立具有遂寧特色的全媒體傳播體系。要強化學習,不斷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的本領。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務實創新,與時俱進,為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作出更大貢獻。
會議宣讀了《關於表揚遂寧市「最美新聞工作者」的通報》《關於表揚宣傳遂寧好新聞、新媒體產品和外宣特別貢獻工作者的通報》。三位獲獎代表和兩位省級駐遂媒體代表作交流發言。遂寧傳媒集團負責人分享了市級媒體融合改革的認識和感悟。
市委常委、副市長、市直機關工委書記張峰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高敬東
在媒體融合發展中擔當使命與責任
——遂寧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敬東
2020年是遂寧傳媒集團改革的初始元年,我們既要牢牢扛起新聞宣傳和輿論導向主力軍的職責,又要儘快完成集團企業化的體制機制改革目標,壓力十分大。近一年來,集團全體同志上下一心、奮力拼搏、共克時艱,我們的改革和發展同步推進,總體進展比較順利,基本完成了市委宣傳部等7部門發布的《關於推進市級媒體融合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確的各項改革融合任務,也得到了省、市領導的肯定。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進傳媒集團的深化改革,加快基礎平臺建設和生產方式變革,儘快建成市級融媒體中心和傳播平臺,打通市級平臺縱向與縣(市、區)平臺、省級平臺的連接、橫向與市級各部門信息平臺的連接,形成全市一張網、一盤棋。
我們將堅持網際網路思維和全媒體理念,儘快實現新聞內容的視聽化、視聽傳播的網絡化、網絡平臺的移動優先;切實加強媒體隊伍的政治建設和業務建設,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資管理。同時,我們將在集團鼓勵二次創業,加強集團的經營能力建設,增強集團的造血功能和盈利水平。在盤好主責主業的同時,把更多的精力轉向文化旅遊產業,轉向天遂文旅公司的發展。
我們將加快推進媒體文化中心、MCN產業園的建設,力爭3-5年實現集團的資產倍增、營收倍增、利潤倍增;在川渝兩地建成傳播力、影響力一流的地市級主流媒體。
陳君
紮根遂寧 講好遂寧故事
——四川日報社駐遂寧記者站站長陳君
一直以來,四川日報高度重視對遂寧的宣傳工作,始終確保遂寧在重要節點率先發聲、權威發聲。作為四川日報的駐地機構,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們將把觀察、融合、創新、開放、連接作為工作的使命和信條,把四川日報全媒體深度融合的戰略、戰術和手段,全面融入到服務遂寧大外宣中來,並以此開啟更加深度的、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我們將繼續堅持紮根遂寧,發揚好「川報人」的蹲點調研精神,以更加宏觀的視野和細緻的觀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宏闊背景下,找準定位和重點,深挖政治價值、傳播價值和引導價值,記錄好、講述好遂寧市在這一特殊歷史時期和戰略機遇期中的奮發有為和銳意創新。
我們將繼續保持內容定力,堅持移動優先。以網際網路傳播為內容生產的邏輯起點,以技術為引領創新傳播形式和語態,堅定不移地以融合生產推動產品供給。同時依託川報集團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以「傳媒+文化」「傳媒+文創」「傳媒+文博」,賦能發掘城市「原點」和營銷城市品牌。
我們將繼續堅持開門辦報,攜手共贏。我們將以開放平臺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新聞信息的生產傳播上來。同時也期盼與在座的各位媒體同仁多交流溝通,在日常新聞生產和重要節點、重點產品的策創、輸出上,大家一起「頭腦風暴」,共創共享,攜手講好遂寧故事,對外輸出更多的、優質的外宣產品。
張小星
做有「泥土情懷」的遂寧外宣人
——四川經濟日報遂寧記者站站長張小星
很榮幸參加今天在這裡舉行的第21個中國記者節座談會。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四川經濟日報一直心系遂寧、紮根遂寧,用文字記錄遂寧發展,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溫度的新聞報導,創作了一大批有價值、有影響的精品稿件,為遂寧的對外宣傳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今年以來,一批高質量、有影響、成體系的重點稿件刊發在四川經濟日報、四川經濟網、川經瞭望客戶端及其所屬新媒體平臺,總計300餘篇。與此同時,本報對遂寧各縣(市、區)的宣傳切實做到加力加壓不鬆勁,在四川經濟日報及其新媒體等資源平臺上,既「多點開花」,又「精準發力」,形成對遂寧宣傳報導整體「一盤棋」的大外宣格局。
你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圍繞遂寧市委中心工作,圍繞全市發展大局,圍繞「5+2+1」現代產業體系,圍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新時期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及改革創新、鄉村振興、民生改善、民主法治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基層社會治理等重點,高水平謀劃和推進遂寧外宣工作,不斷提升遂寧的知名度、開放度和美譽度,為提升遂寧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實現中部崛起、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和形象支撐。
李小平
辦好融媒體中心 傳播安居聲音
——安居區融媒體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李小平
今年是安居區融媒體中心成立以後獨立運行的第一年,從項目建設到正式運行,從機構整合到人員融合,從各自為陣到多平臺採編播發同步,我們在探索中不斷前行,在發展中完善自我,在改革中享受紅利,為安居媒體融合發展書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管好融媒體中心,一流隊伍建設是根本。區融媒體中心成立後,為加速轉型融合,做到業融、事融、人融、心融,我們通過「輪崗互學、一幫一、老帶新、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大力培養全媒型人才。
用好融媒體中心,聚焦主責主業是靈魂。我們堅持內宣外宣同發力,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級媒體的宣傳重點,策劃不同的主題,階段性地開展多媒體平臺集中推送、上下級媒體整體聯動,獲得內宣外宣「雙豐收」。
辦好融媒體中心,「移動優先」是重點。在夯實傳統媒體的同時,我們不斷豐富新媒體矩陣,通過完善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政務服務、民生服務、輿論監督、輿情聚合、電子商務等功能,努力打通黨和人民群眾信息溝通的「最後一公裡」。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提升新聞宣傳質量,進一步增強外宣工作實效,加強與上級媒體的溝通聯繫,並與成渝地區周邊媒體協調互動,同頻共振,講好安居故事,傳播安居聲音,提升安居美譽度。
楊小東
十年崢嶸新聞路 不忘初心再出發
——遂寧傳媒集團新聞採訪中心記者楊小東
從2010年進入遂寧日報算起,我從事新聞報導工作已整整10年。10年記者生涯,既見證了遂寧這片熱土上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也助推了我在新聞道路上的一路成長。
從事新聞工作以來,我有幸親自經歷了一系列重大新聞事件的發生。在報導一件件充滿時代烙印的重大新聞事件過程中,我收穫了不一樣的新聞視角,提升了從全局、全域的高度審視新聞事件的綜合能力,增強了從更廣緯度和高度採集新聞稿件的實踐能力。
遂寧作為全省推進市級媒體融合發展改革試點之一,堅定不移地加快推動媒體深度融合,進一步做大做強主流輿論,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10月21日,我帶領「百名記者進百村」全媒體採訪活動船山及市直園區採訪組來到船山區桃李村。在這次全媒體採訪活動中,傳統媒體採編人員、新媒體工作人員同步採訪,大家相互配合、相互協作,達到了各媒體在實踐中融合、在融合中創新的效果。
當前,媒體融合正持續深入推進,作為遂寧傳媒集團的一名記者,我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聞報導工作中,努力拿出更多冒著熱氣、帶著露珠、透著溫度、群眾喜聞樂見、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好新聞、好作品,真正成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林敏
合格的新聞人 永遠離新聞更近
——遂寧傳媒集團新媒體中心記者林敏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媒體融合發展,讓記者的職業定位和角色不斷發生變化,而我認為,一名合格的新聞人永遠都應該離新聞更近。
在「8·16」涪江洪峰超限過境遂寧的報導中,我感受到了媒體融合帶來的轉變,來自新聞採訪中心的圖文、視頻信息一直沒有間斷,網絡新媒體與紙媒、電視、電臺實現信息共享,讓新媒體小編有更多精力與網友互動,對信息進一步整合。
融合不僅是內部的相互支持與配合,我們也嘗試在輿論場中尋找更多「盟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推出了#防控進行時,遂寧在行動#微博話題,我通過線下聯繫到了20餘個政務新媒體、網絡大V的集體發聲,話題瀏覽量達到3100餘萬;在遂潼籤訂合作協議時,我們策劃與潼南微發布開展「官宣,我們在一起了」話題,並邀請到四川發布、重慶發布及川渝30餘家地市級政務新媒體「圍觀」;烈士紀念日前夕,我主動與消防對接,共同策劃話題#烈士母親為消防員送43雙縫製鞋墊#,獲得人民日報、環球網等官方微平臺的關注轉發,24小時瀏覽量近1000萬。
我們還跨界尋找夥伴,聯繫愛心企業,策劃開展了「春暖花開,為你罩顧」公益活動,為鄉村學校捐贈了400套新課桌椅,同時開展了「復學第一課,感恩有你」活動,邀請遂寧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全媒體記者 梁界波 範晶/整理 劉昌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