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蘇州某小區樓上衛生間長年多處持續漏水,每日無奈只能用盆接漏下來的水。衛生間牆體滲水嚴重,門框,護牆板發黴發黑,變形,門無法關閉,樓主全家苦不堪言。多次上門溝通無果,樓上各種理由,拒不維修,理由是房子會舊,漏水人家很多,和他們無關;房主還說自己有心臟病,拒絕溝通,拒不維修。無奈之下求助街道,社區,依舊拒不維修,只願意在我們家漏水處裝個託盤接髒水」。
#衛生間#
該網友表示:樓上並非出租房,是業主自住房。由於是下沉式衛生間,下水管道都在樓上衛生間。如果在我們下面,我就自己花錢找人維修了」。
有其他網友建議:「對於這種沒辦法溝通的業主,可以採取法律手段維權,以前家裡漏到樓下,樓下樓下鄰居上來溝通,第一時間進行整改,這是做人最起碼的素質,這個起碼的素質都沒有,只能用強硬手段」。
隨著房子的老舊,防水的實效,很多房子出現洗手間漏水造成樓下的損失。如果樓下能確定漏水的原因是樓上造成,樓上要負全責,因為衛生間為樓上業主的自用部位,如果協商無果,先收集證據,然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根據《民法通則》第83條: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假若相鄰方不履行法院的判決,受損方可自請施工隊從樓下維修,發生的費用可向法院提出要求樓上業主賠償。
走司法途徑的過程較長,需要對自己房屋現場做好管理,避免漏水在影響到樓下的鄰居。
朋友們,您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