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節:點一盞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2020-09-04 學學詩詞讀讀書




從來酷暑不可避

今夕涼生豈天意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農曆庚子鼠年 七月十五

中元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

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它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

組成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慶元宵

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

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

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



中元節適逢小秋,農作物成熟

民間用新米等做貢品,祭祀先祖

供奉時行禮如儀

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相傳,中元當日

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

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

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

一般人家祭拜先祖祭孤魂野鬼

這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都說,人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停止,生物學的死亡;

第二次是葬禮,在社會關係網裡悄然離去;

第三次是再沒人有記得,永久的離開。


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記住他們,

大概也是這個節日最大的意義。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陰陽相隔,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彼處,此處,永無相見之時

只能點燃一盞長明燈

但願它能照亮離開的人來時的路




· 節日由來 ·


古者歲四祭。

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

而祭其先祖父母也。

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


「中元節」出自古代的時祭

起初「秋嘗」的無確定日期

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後

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

秋氣新來的陰盛之時

對於祭祀亡靈,是個很好的選擇



· 鬼節傳說 ·


相傳,每年從七月初一起

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

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

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

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

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



人們認為七月是不吉的月份

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五,則是專屬於中國人

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



· 道教由來 ·


中元節原本是道教節日

負責人間賜福的天官

正月十五生日,為上元節

負責人間赦罪的地官

七月十五生日,為中元節

負責人間解厄的水官

十月十五日生日,為下元節



於是七月十五這天,地官過生日

大赦孤魂遊鬼,民間設道場

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

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

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

為死者的靈魂超度,願他們早日安息



· 佛教由來 ·


佛教徒在七月十五

舉行「盂蘭盆法會」

於盆內裝滿百味五果

供奉佛祖和僧人

濟度六道苦難眾生

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此儀式源於南北朝的目連救母

相傳釋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喚目連

其母生前做了許多壞事

死後變成惡鬼,飽受折磨

目連不忍,遂祈求佛祖明示

得一法,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

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

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

目連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龍應臺說

世上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

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

以分離為目的

不要等他們離去後

才追悔往日的漫不經心



人生百善孝為先

中元節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

它表達了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

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

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

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祭先人

亦或是放河燈,即使是陰陽相隔

也隔不開彼此的牽掛和思念

坦然面對死亡,好好珍惜當下

是中元節真正的意義所在


中元節的祭祀活動

有以酒肉、糖餅、水果等

祭品祭祀遊蕩鬼混的普渡

有將供品撒進田地的祭祀土地

有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

有普度場上搶祭品嚇猛鬼的搶孤

……



最為隆重且傳承至今的祭祖

七月半,盛夏已去,秋涼初始

人們認為先祖此時會返家探望子孫

於是擺牌位,放祭品,上香

十五當晚,燒紙錢衣物

向先人叩拜磕頭,默默禱告

祈禱先祖保佑一家平安幸福



中元節張燈,為鬼慶祝節日

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

於是人們在河燈底座放燈盞、蠟燭

中元夜任其在江河湖海中漂蕩

為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中元至,曾經親密無間的人

陰陽相隔,有的思念,

也只能暗藏心底

誰說中元之夜沒有風

看街上那婆娑樹影微微動


折一盞蓮花燈

輕輕放入水中,默默祈願

期待它能將生者那份思念

帶給遠方的逝者



華燈初上,星夜徜徉

今夕哀思奠亡靈

亥鍾未鳴,高堂爍閃

古人對月不知今

在這樣一個有著壯闊而深沉之愛的日子裡

點一盞長明燈,照亮逝者回家的路

願分隔兩個世界的人,可借燈傳思念



燃一炷清香,拜一拜逝去的親人

莫忘先人遺願,淡看生死

生者,努力做到不負活著的時光

帶著逝者的祝福,活出你想要的樣子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天上人間共安好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七月十五中元節:點一盞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七月十五中元節:點一盞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 「中元節」出自古代的時祭 起初「秋嘗」的無確定日期 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後 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 秋氣新來的陰盛之時
  • 七月十五中元節,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起初,「秋嘗」的日子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後,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秋氣新來的陰盛之時,也就是七月半。古人以正月十五為天官生日,定為「上元節」(即元宵節),七月十五為地官生日,定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水官生日,定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 中元節:點一盞心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中元節:點一盞心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從來酷暑不可避 今夕涼生豈天意 2019年8月15 星期四 農曆己亥年 七月十五
  • 【節日話題】七月十五中元節:點一盞心燈,願天上人間安好
    【節日話題】七月十五中元節:點一盞心燈,願天上人間安好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表達哀思。中元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 七月十五中元節,懷念逝去的親人的一段話
    七月十五中元節,懷念逝去的親人的一段話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曾經摯愛的親人, 你們在那邊過的好嗎
  •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七月十五中元節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農曆庚子鼠年 七月十五組成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慶元宵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
  • 中元節,為去世的親人點一盞心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中元節,為去世的親人點一盞心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給逝去的親人們, 點一盞心燈, 照亮你們回家的路, 願你們在天堂獲得幸福和永生!
  • 七月十五「中元節」到了,來看看這些說法和禁忌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人們祭典亡靈的重大節日。據民間傳言,七月十五是鬼門開放的日子,所以也稱為鬼節。對於七月十五民間有這麼一些說法和禁忌,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傳說活著的人身上有三盞燈,一盞在頭上頂著,另兩盞在肩膀上。說是人身上的陽火,晚上走夜路的時候,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急忙回頭張望,不小心會滅了陽火,若給吹滅了,便給鬼招了魂,這叫「鬼吹燈」。其實「鬼吹燈」據說是盜墓的人盜墓時,需要點一盞燈。如果鬼不讓你盜墓,就會把燈吹滅,說是代表活人和死人之間的一種協議。
  • 秦曄:府谷七月十五中元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秦曄/文七月十五,是一個盛大的華夏民俗節日,它原本為民間的祭祀之日,俗稱「孝親節」、「七月半」、「鬼節」。這一天正是道教「三元」之一,地官清虛大帝的生日,故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在這天舉行「盂蘭盆會」稱之為「盂蘭盆節」。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祝福語簡訊,中元節祝福語
    1七月十五正值中元,恐怖簡訊到你身邊,開心鬼陪你一整天,好運鬼彩票幫你選,調皮鬼令你笑開顏,健康鬼保你體康健,可愛鬼讓你落魚燕,滑頭鬼使你幸福連,機靈鬼祝你好夢圓。祝:中元節快樂如願!
  • 中元節~七月十五
    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北方七月十五日,華南地區七月十四。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要注意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因為中國古代認為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一天,鬼門zhi大開,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並被囚禁在地獄中的悲慘鬼魂出地獄,短期流浪,享受人間鮮血和美食。因此,人們叫七月鬼月。
  •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2020年中元節是哪一天:9月2日,星期四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鬼節的時候馬路邊上到處是燒紙錢的,祖祖相傳,代代如是。但是人們大多不知道鬼節也叫中元節。中元節俗稱鬼節,又叫七月半、亡人節、盂蘭盆節。中元節是儒、釋、道三教一源的華夏民族傳統的節日。如今,為了減少汙染環境、避免火災的發生,追思先祖的祭祀活動也在發生著改變。以前馬路邊邊上、可自由焚燒的地方到處是一堆又一堆的紙灰垃圾,實在是影響環境還及宜發生火災。現在政府部門統一配製焚燒袋,再定時定點回收,最後進行集中焚燒。這一決策既可完成哀思,也環保。真的是利國利民的好舉措!
  • 七月十五中元節放假嗎2019 中元節放假幾天2019
    導讀: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一年一度祭祀的重要節日,每年的七月十五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有著諸多忌諱,人們一般在這天不出門。那麼,七月十五中元節放假嗎2019?中元節放假幾天2019?今年的中元節時間在8月15日,想知道中元節的具體放假安排,請看以下萬年曆小編的介紹。
  • 七月十五中元節吃什麼食物好
    七月十五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3、吃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這是取了諧音,「鴨」就是「壓」,吃鴨子就能壓住這天上來遊走「搵食」(莞語)的鬼魂了。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除此之外,蓮藕煲鴨還有季節性的原因。立秋過後,又是鴨子肥美、蓮藕盛市的季節,因此蓮藕煲鴨作為中元節的一道風景也是食出有因的。
  • 中元節,為的親人們點一盞心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中元節到了點燃蠟燭,閉上眼睛低下頭,雙手合十讓我們深切的緬懷我們遠在天堂的親人祝福你們一切安好中 元 節捎去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捎去想對他們說的話語捎去對子孫祈禱的心願捎去那些紛飛的祝福和夢靨中元節來到,逝去的親人啊願你們一切都好
  • 七月十五中元節
    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這幾天家家戶戶都會祭祖上墳。這是我們當地的風俗。每次也會跟著大人去到了地方會有一種親切感,畢竟是自己的祖先,也會跟著大人一起除一下雜草給墳添一下土。燒完紙錢一切完成之後一家人也會在今天小聚一下,生活幸福滿滿。後來在書本上知道七月十五也叫中元節,是道家文化範疇。
  • 七月十五中元節真是中國的「鬼節」嗎
    在中國就有很多與鬼有關的節日,因為各地風俗不同,分別有七月十五中元節,清明節(公曆四月初),三月三,十月初一等。除了眾所周知的清明節,其他鬼節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最為有名。陰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正月十五日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這這天,是中國傳統中的重要節日——中元節,但是,「中元節」是中國道教的叫法;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民間則稱之為「鬼節」。鬼節是有一個時間跨度的,那是指農曆七月初一,農村裡的家家戶戶開始在自家的香案上點油燈、焚紅香、放鞭炮,擺放好齋飯和一些祭祀品,作揖打拱地祭拜、迎接故去的老祖宗或爺爺奶奶的靈魂進家門,口裡還要念念有詞地呼喚道「爺爺奶奶老祖宗們!孫兒曾孫接你們回家了,你們好好在家享受兒孫的孝順,你們也要好好保佑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