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同濟大學牽頭完成的24項成果(人)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2020-12-12 科教頭條

給同濟人點讚!

5月19日,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共授獎308項(人)。以同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24項成果(人)獲獎,其中,一等獎1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各1項。

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

國際科技合作獎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祝賀!

我校牽頭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何斌教授獲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何斌教授主要致力於非結構複雜環境及設施智能檢測研究,已形成高精度原位檢測傳感器、多傳感器感知網、移動檢測智慧機器人三方面的創新成果。其研究理論及技術成果在風電水電行業和基礎設施監測中得到廣泛應用,為大型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安全運行作出了貢獻。

在獲一等獎的13項成果中,獲技術發明獎一等獎3項,它們分別是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蔣昌俊教授主持完成的《網絡大數據計算分析與安全可信關鍵技術及應用》、土木工程學院周穎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層建築高效減震控制關鍵裝置與技術》,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周雪飛教授主持完成的《典型藥物和個人護理品(PPCPs)全過程環境汙染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9項,它們分別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徐祖信院士主持完成的《管網高覆蓋率城市河流汙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伍江教授主持完成的《超大城市高密度既有城區有機更新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土木工程學院李傑教授主持完成的《複雜建築結構精細分析與整體抗災性能調控關鍵技術》、土木工程學院馮世進教授主持完成的《垃圾填埋場水氣耦合運移機理及屏障阻隔關鍵技術》、汽車學院張立軍教授主持完成的《全頻段汽車制動系統動態設計與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劉春教授主持完成的《主動交通安全的高精度位置服務關鍵技術及重大應用》、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徐斌主持完成的《大型城市供水系統安全消毒關鍵技術及應用》、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杜豫川教授主持完成的《路面多維高頻檢測裝備和智能養護技術及應用》,以及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呂中偉教授主持完成的《甲狀腺癌分子機制、診療關鍵技術的建立及應用》。

獲科學技術普及獎一等獎1項,項目是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範理宏教授主持完成的《基於心腦血管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大眾健康素養系列科普方法與技術的研發與推廣》。

與土木工程學院袁勇教授長期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和人才聯合培養的國際結構混凝土學會終身榮譽會員、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比利時根特大學「中國平臺」主任、我校講座教授盧克·塔爾維(Luc Taerwe)教授,獲上海市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此次,我校還有5項成果獲科學技術二等獎,其中自然科學獎2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學技術普及獎1項;4項成果獲科學技術三等獎,其中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技進步獎2項。

此外,我校合作完成的19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3項。

來源:同濟大學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獲7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原標題:聚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 | 同濟大學獲7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一所大學一年之內同時囊括7項國家科學技術獎,這在上海高校的「科學之路」並不多見。   網絡圖   【新民晚報·新民網】一所大學一年之內同時囊括7項國家科學技術獎,這在上海高校的「科學之路」並不多見。
  • 廣西7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廣西7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nbsp&nbsp&nbsp&nbsp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於1月10日在北京召開。
  • ...力量——祝賀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榮獲2020年上海市…
    【同濟•新聞】弘揚勞模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祝賀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榮獲2020年上海市… 2020-12-0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8成果獲頒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月9日在北京隆重舉行,我校8項科研成果獲頒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主持完成的5項成果,分別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以我校為第二完成單位的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技術發明獎1項。
  • 廣西7項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月10日)在北京隆重召開,廣西牽頭完成的科技成果獲獎1項,參與完成的科技成果獲獎6項。其中,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大型二氧化氯製備系統及紙漿無元素氯漂白設備廣西院士後備人選,廣西大學教授王雙飛作為第一完成人的「大型二氧化氯製備系統及紙漿無元素氯漂白關鍵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聚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 | 同濟大學獲7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網絡圖&nbsp&nbsp&nbsp&nbsp一所大學一年之內同時囊括7項國家科學技術獎,這在上海高校的「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團隊獲2019年度...
    由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牽頭,聯合同濟大學、錦州醫科大學、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和上海長徵醫院共同申報的項目「脊柱脊髓損傷修復重建技術與康復策略的建立及應用(項目編號:2019320.2780)」,通過層層專家評選,成功獲得2019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華夏醫學科技獎理事會會長韓德民院士為程黎明教授頒獎。
  •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兩位科技功臣的轉化平臺和科技成果落地徐匯...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兩位科技功臣的轉化平臺和科技成果落地徐匯楓林 2020-05-22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祝賀!南京大學喜獲8項2017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
    祝賀!盛會規模空前,科技精英薈萃,包括江蘇省各單位及市縣主要負責人在內共1500多人參加會議,是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省最大規模的同類型會議。南京大學8項成果榮獲2017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我校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教授在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會上代表江蘇高校作「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助推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主題發言。
  • 優秀:湖南大學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20年6月10日上午,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對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進行表彰,我校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我校共22項成果獲獎,其中,我校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獲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其中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3項)、二等獎4項(自然科學獎4項)、湖南省國際合作獎1項;我校作為參與單位獲湖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
  • 劉宣勇、何立群等13位農工黨黨員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宣讀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表彰決定。年度上海市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第九)張永吉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大型城市供水系統安全消毒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七)何立群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腎病科教授、主任醫師《清化祛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的理論構建和臨床實踐
  • 山東大學獲32項山東省科學技術獎
    通訊員 周敬馨1月5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正式發布,山東大學共有32項成果獲獎,獲獎層次和數量均創「十三五」以來歷史新高。山東大學作為主持單位獲獎20項,獲獎數量較2019年增加66.7%,較2018年實現翻番。
  • 祝賀!何祖華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10位盟員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祝賀!何祖華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10位盟員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曾獲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人才計劃資助、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兼上海市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政協委員,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等。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腎臟內科餘晨教授獲「德醫...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腎臟內科餘晨教授獲「德醫雙馨醫師」殊榮 2020-07-27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科學技術獎公布 周良輔賀林獲"科技功臣獎"
    圖為被授予「科技功臣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周良輔(右)和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賀林。   東方網3月31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天在上展中心隆重舉行。市委書記俞正聲講話強調,創新是一個國家的生機和希望,也是一個城市的活力和後勁所在。
  • 10月份喜訊~985之同濟大學斬獲特別貢獻獎及一等獎若干和榮譽院士
    據同濟大學官網信息,10月份,同濟大學先後榮獲OTC亞洲特別貢獻獎、第七屆管理科學獎特殊貢獻崇敬獎、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第九屆上海市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10項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
  • ...牽頭 一等獎 智慧財產權 院所 獲獎 高精 何斌 何積豐 金東寒...
    ,共授獎298項(人)。其中,中船重工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程師金東寒、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何積豐榮膺科技功臣獎,授予德國籍超導電子學專家張懿(Yi Zhang)國際科技合作獎。  在今年的獲獎項目中,原始創新、自主創新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成果明顯增加。據統計,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1174項,實用新型專利1564項。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0項科技成果榮獲省科學技術獎
    4月9日上午,陝西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陝西賓館召開,省委書記胡和平、省委副書記賀榮,省委常委張廣智、牛一兵,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靜芝,省政協副主席李曉東出席會議。會議由省長劉國中主持,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蘇三慶、獲獎人員代表、科技處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 2017年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獲獎項目契合新興產業布局
    3月23日上午,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召開。2017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72項(人):授予林國強、王曦上海市科技功臣獎;授予孫毅、庫爾特·赫爾曼·維特裡希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授予21項成果上海市自然科學獎;授予31項成果上海市技術發明獎;授予216項成果上海市科技進步獎。
  • 福建農林大學17項成果喜獲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福建省標準貢獻獎
    近日,省政府公布《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閩政文〔2020〕209 號)和省標準貢獻獎勵委員會公布《關於2020年福建省標準貢獻獎的通報》(閩標獎辦【2020】3號),福建農林大學17項成果獲獎,其中11項成果獲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含合作1項),三等獎5項(含合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