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紀念館:千餘件新增文物詳述崢嶸歲月

2020-12-12 新華社

新華社瀋陽9月19日電(記者張非非、孫仁斌、丁非白)坐落於遼寧丹東的抗美援朝紀念館19日重新對外開放。新增加的千餘件館藏文物,為觀眾詳述崢嶸歲月的壯烈故事。

燈光照射下,一塊被玻璃罩住的高約0.95米、寬約0.33米的石碑引人注目,上面寫著「抗美援朝志願軍連長楊根思之墓」。墓碑右側,兩行小字簡介楊根思生平;墓碑下方,刻著「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軍全體指戰員立」,日期是1952年10月15日。

1950年11月,楊根思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敵軍戰鬥中,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敵軍8次進攻。在40多名敵人爬近山頂陣地的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藥,拉燃導火索,縱身衝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楊根思犧牲後,最早安葬在朝鮮,1952年遷回國內安葬在丹東市元寶區抗美援朝烈士陵園,1953年遷往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抗美援朝紀念館文物保管科科長齊紅說,這塊墓碑是安葬在丹東市元寶區的楊根思烈士的墓碑,當年英雄骸骨遷走後,墓碑保留了下來。

一張白底紅邊、1952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政治部頒發的獎狀,述說著英雄的赫赫戰功:「牟敦康同志在戰鬥中英勇機智、戰績卓著,經評定為一等功,特授予此狀。」

然而,獎狀的主人牟敦康已在1951年壯烈犧牲。1951年10月,牟敦康赴朝參戰,多次率隊升空迎敵,先後擊落擊傷敵機多架,被追認為一等功臣。

「我們還展出了牟敦康的兩枚紀念章和日記本等,都是牟敦康的弟弟捐贈的。」齊紅說。  

志願軍戰士王玉才用繳獲美軍的避彈衣、降落傘帶等自製的書籤;志願軍駐安東辦事處副主任於耀亭用美機殘骸製作的筆筒、墨水盒;志願軍戰士用美軍飛機殘骸、炮彈殼等製作的刀叉、碗碟……新展出的志願軍戰士的一件件「發明創造」,反映了最可愛的人在嚴酷戰火中堅強樂觀的精神。

實景布展的坑道內,一把長柄鐵錘令人震撼:鐵錘已裂成4塊,用鐵絲牢牢綁固。這是志願軍戰士奮力開鑿巖石修築防禦工事時留下的紀念。

抗美援朝紀念館館長劉婧媛說:「正是靠著這樣一種精神,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這也激勵著所有人,為建設好我們的國家努力奮鬥!」

據介紹,抗美援朝紀念館館藏抗美援朝文物2萬餘件。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為基本陳列主題,設置了序廳、抗美援朝戰爭廳、運動廳、中朝友誼廳、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廳、紀念廳等,再現了偉大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的光輝歷史。(完)

相關焦點

  • 時隔五年開館,這位特級戰鬥英雄墓碑在抗美援朝紀念館展出
    楊根思墓碑首次展出紀念館此次新增加千餘件館藏文物,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楊根思的墓碑也位列其中。抗美援朝紀念館文物保管科科長介紹,當年楊根思骸骨遷走後,墓碑便保留了下來。「楊根思犧牲後,最早安葬在朝鮮,1952年遷回國內安葬在丹東市元寶區抗美援朝烈士陵園,1953年遷往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
  • 楊浦四平憶先烈崢嶸歲月 悟抗美援朝精神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認真學習領會抗美援朝精神的偉大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銘記歷史
  • 香山革命紀念館入藏696件文物史料
    10月26日,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行文物史料捐贈活動,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中國文化信息協會10名成員向香山革命紀念館捐贈革命文物史料696件(套),成為香山革命紀念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接受的最大一批革命文物史料社會捐贈。
  • 胡耀邦同志紀念館新增10件(套)一級文物
    紀念館工作人員展示此次新增的部分一級文物。胡耀邦同志紀念館共收藏了與胡耀邦同志有關的各個時期、各種質地的藏品2.1萬餘件(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6000餘件(套)胡耀邦藏書。近日,經文物鑑定專家閭四秋等鑑定,胡耀邦同志紀念館新鑑定文物1374件(套),其中含一件重新鑑定文物,共定級珍貴文物383件(套),一般文物991件(套)。
  • 690餘件文物史料入藏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26日上午,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辦「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紅色收藏工作委員會捐贈文物史料活動」,690餘件文物史料入藏該館。690餘件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近700件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本報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賀勇、施芳)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26日舉行儀式,接受社會捐贈革命文物史料696件(套)。這批文物史料數量眾多,內容豐富,時間跨度大,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也是香山革命紀念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接受的最大一批社會捐贈革命文物史料。
  • 銘刻英雄歷史 傳承偉大精神——抗美援朝紀念館開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歷史的專題紀念館。館藏抗美援朝文物2萬餘件,各類抗美援朝資料3萬餘份,是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了解抗美援朝歷史、緬懷志願軍英雄、傳承抗美援朝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 696餘件(套)革命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朝鮮前線通訊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搪瓷缸、《野菜與營養》……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今天上午,696餘件(套)革命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 抗美援朝紀念館景點簡介
    抗美援朝紀念館是丹東最值得一遊的景點之一,它坐落於丹東市區的英華山上,是當年志願軍指揮所所在地。這座始建於1958年的專題紀念館分為陳列館、全景畫館、紀念塔,從方方面面展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不僅可以了解戰鬥英雄們的事跡,還能看到很多武器和戰時的生活用品,但最大看點是還原戰場情景的360度全景畫,相當震撼。紀念館所在的小山不高,從正門拾階而上即到。
  • 690餘件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今天上午,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辦「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紅色收藏工作委員會捐贈文物史料活動」,690餘件文物史料入藏該館。香山革命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捐贈的文物史料中,包括相當一部分抗美援朝時期的書籍、實物等文物史料,同時還有土地革命時期紙幣,抗日戰爭時期紙幣、文獻等革命文物史料,解放戰爭時期報紙、文獻等革命文物史料等。
  • 市領導赴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參觀
    (記者 李鑫)11月1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徐聞仲一行赴紅色江城丹東,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重溫抗美援朝歷史,銘記偉大勝利。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外,抗美援朝紀念塔氣勢恢宏,上書鄧小平同志題寫的「抗美援朝紀念塔」七個大字。
  • 690餘件套革命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據香山革命紀念館官微消息,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香山革命紀念館於10月26日舉辦了「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紅色收藏工作委員會捐贈文物史料活動」,共有690餘件文物史料入藏該館。
  • 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入藏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
    光明日報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董城)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經過精心對接籌備,於日前舉行捐贈活動,迎來近700件珍貴文物史料。據了解,自2020年1月起,香山革命紀念館一直積極與各有關方面溝通文物捐贈事宜。
  • 盤錦市美術家協會考察團赴抗美援朝紀念館參觀考察
    近日,盤錦市美術家協會在市美協主席趙世傑、秘書長劉仁帶領下一行10人赴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和鴨綠江大橋參觀考察,挖掘創作素材,深入學習抗美援朝戰爭歷史,親身感受那段難忘的崢嶸歲月。盤錦市美術家協會考察團在抗美元朝紀念館合影
  •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舉辦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9月30日是第七個烈士紀念日,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舉辦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副主任汪一朝出席儀式並為紀念館授「福建省黨史館」牌匾,紀念館館長楊衛東主持儀式,來自福建省機關單位、學校、部隊、社區等20多家單位的近400人參加活動。  當天,在《烈士紀念日號角》聲中,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 走進中國唯一的旅俄華僑紀念館▶感受旅俄華僑崢嶸歲月
    走進中國唯一的旅俄華僑紀念館▶感受旅俄華僑崢嶸歲月 2020-12-08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訪抗美援朝紀念館: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一幅幅圖片、一張張圖表、一件件文物、一場場戰役、一個個故事伴你走完1389米展線,這既是一個追問、探尋、解答的過程,也是一個挖掘、珍視、共享精神財富的過程。把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成為我們今天的選擇。
  • 31件文物入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新華社長沙12月13日電(記者周勉)12月12日,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公布了31
  • 31件二戰文物入藏中國人民 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新華社電(記者 周勉)12月12日,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公布了31件新增藏品和文物
  • 崢嶸歲月記憶猶新——記抗美援朝老兵朱玉元
    原標題:【聽老兵講抗美援朝故事】崢嶸歲月記憶猶新  ——記抗美援朝老兵朱玉元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朱丹丹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聽著熟悉的旋律,抗美援朝老兵朱玉元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