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商標的圖案「馬踏飛燕」:讓國人認識武威

2020-12-10 美麗山水任我行

甘肅武威雖然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結點,但查看網上的遊記介紹的並不多,只說它原是一個古城,歷史上有過一次強地震把古城和古蹟都破壞了,現存沒有什麼古蹟可玩。

其實武威並不是無景點可看,古代的涼洲就是現在的武威,涼洲詞很多人都讀過,還有中國旅遊商標的圖案「馬踏飛燕」就是武威的雷臺漢墓出土的,還有文廟也是4A級景點,海藏寺也有特色,據說還與藏傳佛教有著淵源,等等這些景點都是在市裡,市郊還有一些景點。

雷臺漢墓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它是一座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雷臺在古代是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建有明朝雷祖觀而得名,1969年雷臺地下的東漢大型墓葬被發現,雷臺景區在一個大院子裡面,大院內好象是一個公園,公園不要門票,但公園內的雷祖觀卻要買票40元錢。

雷臺寺所在的公園不小,進大門就看到一個很高的標誌性建築「馬踏飛燕」造形,在它的後面有一個圓形的下沉式廣場,擺了一個銅車馬大方陣,這個方陣就是仿照出土的文物擺放的,廣場的東側是展覽室,廣場的後面就是雷臺觀,雷臺觀裡面就是漢墓的所在地。

雷祖觀坐落在一個大臺子上,臺子的東側就是雷臺漢墓的所在地,那裡現已控掘了兩個墓坑,出土了大量文物,最精美的「馬踏飛燕」青銅器造型被國家旅遊局用於中國旅遊的標誌,讓國人廣為認知。

但漢墓出土的大量其它文物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其中的銅車、銅馬、銅儀仗隊堪稱中國出土量最多,最有研究價值的考古大發現,是研究東漢禮儀及金屬製作等的最重要的文獻資料。

相關焦點

  •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要改名「銅奔馬」?想想想想……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馬踏飛燕」要改名嗎?  「馬踏飛燕」在學界多年統一稱呼「銅奔馬」,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認為民間怎麼叫都可以。  絕大多數去蘭州參觀甘肅省博物館的人,都不會錯過這裡的鎮館之寶——「馬踏飛燕」。
  • 為什麼要將馬踏飛燕作為中國旅遊標誌?有何原因?怎麼看?
    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在有54座旅遊城市擁有馬踏飛燕的雕塑。中國的出土文物上自新石器時代下到明清不計其數,那麼為什麼要把「馬踏飛燕」作為代表中國旅遊的標誌?因為「馬踏飛燕」實在是一件太特別的文物,匯集了太多中國文化的元素。馬踏飛燕也稱馬超龍雀,是東漢青銅藝術的傑出代表。「馬踏飛燕」是個俗稱,這件文物的正式名稱是「銅奔馬」,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晉墓。
  • 中國旅遊的標誌——「馬踏飛燕」的故鄉
    甘肅武威位於河西走廊的東端,古時稱為涼州,是甘肅省的地級市。1969年秋,正是「深挖洞,廣積糧」的年代,當地的幾位農民正在雷臺附近挖防空洞,無意間挖岀一座漢代墓葬。儘管墓葬早已被盜過,仍出土珍貴文物231件,古代錢幣三萬多枚,被考古學界稱為一座「地下博物館」。
  • 稀世國寶「馬踏飛燕」的前世今生
    馬踏飛燕,一個名字很美的國寶級文物,也是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64件(組)稀珍文物之一,為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同時,馬踏飛燕形象於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牛龍菲認為,「馬踏飛燕」等名稱並沒有揭示出這件文物深邃的精神內涵,人們把它叫「 銅奔馬」,其實它並沒有「奔跑」。馬應是「行空天馬」,飛燕應是「蟠蜿龍雀」,天馬神遊星河,龍雀回首驚視,體現莊子「逍遙遊」的理想,是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在大眾傳播領域,「馬踏飛燕」更加深入人心。
  • "馬踏飛燕"還是"馬踏匈奴鷹"?新說法存爭議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
    「馬踏飛燕」還是「馬踏匈奴鷹」——「國寶」的命名再一次引起了爭議。2020年11月27日,首都師範大學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號上發文稱:該系教授寧強的最新考古研究發現,「馬踏飛燕」銅奔馬應改名為「馬踏匈奴鷹」。這件國寶目前為甘肅省博物館收藏。
  • 重要的文物說三遍:馬踏飛燕,馬踏飛燕,馬踏飛燕
    它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被定為國寶級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特別是第一條,這樣的待遇是唯一的。你肯定也知道它的名字:馬踏飛燕,很有氣勢的名字,也很有美感和想像力的名字。這件文物的發現和命名的過程也非常有意思:話說在1969年的9月,甘肅武威村民接到上級通知
  • 「馬踏飛燕」還是「馬踏匈奴鷹」?
    )甘肅省博物館藏「馬踏飛燕」還是「馬踏匈奴鷹」——「國寶」的命名再一次引起了爭議。首師大考古系:「馬踏飛燕」應為「馬踏匈奴鷹」11月27日,首都師範大學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號上發文稱:該系教授寧強於2020年8月26日帶研究生在蘭州甘肅省博物館參觀考察時,發現俗稱「馬踏飛燕」的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漢代銅奔馬腳下所踏的鳥並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隻鷹。
  • 你知道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在哪兒嗎?為何一條腿站立卻不倒
    說到馬踏飛燕,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雕像,因為它是中國旅遊的標誌,很多旅遊城市也都會有馬踏飛燕的雕塑,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教材,都有學過關於馬踏飛燕的課文,但是你知道馬踏飛燕收藏在哪座博物館嗎?馬踏飛燕的造型雖然很酷很飄逸,但是一條腿站立的馬踏飛燕是如何穩穩噹噹站立的呢?
  • 馬踏飛燕名字再起爭議,到底是銅奔馬、馬踏飛燕,還是馬踏飛鷹?
    馬踏飛燕已經是國人熟知的文物了,1969年在雷臺下發現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中出土,現在被甘肅博物館收藏,馬踏飛燕的地位也非常的高,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定為
  • 這「馬踏飛燕」應該叫做「馬超龍雀」 中國旅遊標誌名稱別再叫亂
    1983年國家旅遊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確定選用這尊「馬超龍雀」銅像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然而,這個聲名赫赫的中國旅遊標誌,長期以來卻為一個名字所擾。 被譽為「雕塑藝術的極頂之作」 「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天馬」「飛馬」「銅鷫鸘馬」……這個極其重要的標誌物的稱謂被雜亂混用,甚至錯誤稱名。
  • 「銅奔馬」還是「馬踏飛燕」?
    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的「銅奔馬」,因其巨大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一現世便註定不平凡,也因其作為中國旅遊標誌而蜚聲海內外。「銅奔馬」「馬踏飛燕」「馬超龍雀」「馬踏飛隼」「飛馬奔雀」「天馬逮烏」「飛燕騮」「馬神——天駟」……這匹「馬」的稱謂同樣牽動著大眾的神經,無論是學界還是民間均熱議不絕。  「銅奔馬」這一稱謂如何而來?
  • 「馬踏飛燕」原來是「馬超龍雀」!中國旅遊標誌別再叫亂
    「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天馬」「飛馬」「銅鷫鸘馬」……這個極其重要的標誌物的稱謂被雜亂混用,甚至錯誤稱名。文物部門多用「銅奔馬」,旅遊部門一般沿用社會慣用的「馬踏飛燕」稱謂,當年官方文件確定的「馬超龍雀」的標準說法反而難覓蹤影。
  • 國寶「馬踏飛燕」,踏的可能是只鷹
    呂昆作為中國旅遊的標誌圖像之一,甘肅博物館鎮館之寶——「銅奔馬」的命名一直存在爭議,而對於「馬踏飛燕」這一傳播最廣的名字,學術界也一直頗多質疑,其實,這一文物多以「銅奔馬」命名,雖然當年公布旅遊形象標誌時的新聞稿中稱謂是「馬超龍雀」。
  • 甘肅武威1800年的古墓,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出自這裡
    在中國的許多城市都能看到這樣的標誌,一批駿馬騰空而起正在飛奔,這是中國旅遊的標誌。這個標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馬踏飛燕」,出土自甘肅武威的一座墓葬中,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甘肅武威,古稱涼州,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長期以來是西北地區僅次於西安的第二大城市。這裡曾經非常繁華,中西方文化在此碰撞,往返於絲綢之路的客商雲集於此,給武威這座城市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在武威城北有個雷臺,是前涼國王張茂所建的靈鈞臺,因臺上有明清時期所建的古建築雷祖殿而得名,是武威一處知名的旅遊景點。
  • 「馬踏飛燕」或改名「馬踏匈奴鷹」?這件銅奔馬與霍去病墓前的石雕...
    11月27日,首都師範大學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號上發文稱:該系教授寧強於2020年8月26日帶研究生在蘭州甘肅省博物館參觀考察時,發現俗稱「馬踏飛燕」的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漢代銅奔馬腳下所踏的鳥並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隻鷹。經過比對相關考古資料,分析研究後,寧強認為應將「馬踏飛燕」銅奔馬改名為「馬踏匈奴鷹」。
  • 「馬踏飛燕」的來歷,你知道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東漢青銅器「馬踏飛燕」是國內最知名的文物之一。它的出名不僅僅是因為這件文物具有歷史故事和考古價值,還在於國家把它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形象標誌而被廣泛傳播,蜚聲內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馬踏飛燕」青銅器,了解一下它的來歷和名字由來。
  • 「馬踏飛燕」還是「馬踏匈奴鷹」?「國寶」命名再起爭議
    來源:北京青年報「馬踏飛燕」還是「馬踏匈奴鷹」——「國寶」的命名再一次引起了爭議。2020年11月27日,首都師範大學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號上發文稱:該系教授寧強的最新考古研究發現,「馬踏飛燕」銅奔馬應改名為「馬踏匈奴鷹」。
  • 「馬踏飛燕」再現古老淮安魅力
    本報訊 (實習記者馬志宇)一年一度的淮揚菜美食節即將舉行,在此之前,淮安市還將為美食節舉行一個序幕表演——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雕塑標誌「馬踏飛燕」的揭幕儀式。  據了解,馬踏飛燕建設地點定於淮安市水渡廣場。城雕高度13米(考慮場地的實際地貌,基座部分抬高1.8米,工程實際高度為14.8米)。
  • 「馬踏飛燕」不是東漢文物 最早也屬於西晉時期
    「馬踏飛燕」不是東漢文物 最早也屬於西晉時期(2006-09-13 06:25:17)
  • 爭鳴|銅奔馬並非「馬踏飛燕」,所踏或為「匈奴鷹」
    作為中國旅遊的標誌圖像之一,甘肅博物館鎮館之寶——「銅奔馬」的命名一直存在爭議,而對於「馬踏飛燕」這一傳播最廣的名字,學術界也一直頗多質疑,其實,這一文物多以「銅奔馬」命名,雖然當年公布旅遊形象標誌時的新聞稿中稱謂是「馬超龍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