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中原風--河南省第二屆「789」書法篆刻作品研究展評審工作在鄭州市唐人街文化廣場河南省書法培訓中心舉行。河南省書協按照以往的評審工作慣例,相繼制定了《中原風--河南省第二屆「789」書法篆刻作品研究展評審細則》、《評審委員、監審委員守則》、《工作人員紀律》等。
評審現場
本次展覽,共收到來稿1294件,其中篆刻作品115件。這些作品基本代表了河南省70、80、90後書法作者的創作現狀和創作水平。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希望通過這樣的展覽,能夠為全省書壇新生力量提供展示平臺。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持續關注河南書壇新銳,鼓勵激發全省書法新生代的創作熱情,發掘書壇新人,培養河南書壇中堅力量,不斷充實和鞏固河南書法隊伍和創作水平,以保證河南書法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評審會議
評審前,省書協召開了評審工作會議。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謝安鈞主持會議並對評審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重點強調了評審紀律。大家認真學習了《中原風--河南省第二屆「789」書法篆刻作品研究展評審細則》、《評審委員、監審委員守則》和《工作人員紀律》,並以隨機抽籤的方式產生了評審委員和監審委員。評審前,所有評委、監委、工作人員手機放在指定位置。
評委、監委老師手機放在指定位置
評審分為初評、覆審和終評三個環節。初評分為三個組,分別為評審一、二、三組,覆審組負責審核前三組初評落選作品,以免出現遺珠之憾。評審委員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評審,初評共計選出284件作品進入終評。終評時,各位評委充分交流討論,兼顧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不同取法的作品入選,關注有個性、有創意、有發展潛力、有學術價值的作品。經過評委嚴格、認真、公平評選,最終評出入展作品194件(含篆刻作品25件)。
評審過程
評審一組
評審二組
評審三組
覆審、終評
篆刻初評
篆刻終評
監審委員負責對評審工作進行全程監督。在評審過程中,所有評委、監委中途不得離場。
評委評審結束,所有工作人員現場核對作品和核對入展人員名單,並現場錄入入展人員名單。最後,由評審和監審委員籤名確認。
中原風--河南省「789」書法篆刻作品研究展入展作者公示名單(共194人)
書法入展
安春旭(平頂山)巴雲坤(周口) 白雪純(鄭州)
白志昂(開封) 常智安(焦作) 陳 東(周口)
陳 傑(信陽) 陳 威(信陽) 陳家全(商丘)
陳勁松(鄭州) 陳乾坤(商城) 陳思傑(信陽)
陳文靜(周口) 陳相科(鶴壁) 陳炫光(鄭州)
陳則威(安陽) 陳志國(濮陽) 程光亮(鄭州)
杜劍春(開封) 範單利(開封) 馮 華(鄭州)
馮衛良(許昌) 葛雪生(周口) 耿硯秋(鄭州)
龔永傑(南陽) 郭海峰(安陽) 郭小陽(南陽)
郭延興(洛陽) 郭豫通(洛陽) 韓兵豐(安陽)
韓國成(駐馬店)韓鴻明(新鄉) 韓永震(平頂山)
郝小娟(鄭州) 何 巖(周口) 何林濤(安陽)
何曉東(漯河) 賀 劍(開封) 賀世琦(開封)
侯 倩(開封) 胡 斌(新鄉) 胡靜麗(信陽)
胡曉文(鄭州) 胡越穎(開封) 吉韶斌(洛陽)
姜婭芬(洛陽) 焦明博(駐馬店)靳風月(南陽)
孔祥樂(焦作) 雷建峰(三門峽)李 峰(南陽)
李 鵬(開封) 李 賽(信陽) 李 為(周口)
李法軒(新鄉) 李歡兵(鄭州) 李佳錡(開封)
李克安(漯河) 李萬強(信陽) 李向軍(濟源)
李項冰(平頂山)李小星(駐馬店)李曉麗(許昌)
李亞峰(平頂山)李一帆(周口) 李永俊(鄭州)
李佔穎(鄭州) 廉海峰(洛陽) 梁佳琪(焦作)
林 淦(平頂山) 凌大春(周口) 劉光川(平頂山)
劉建波(三門峽)劉靜華(焦作) 劉淑梅(商丘)
劉孝廣(開封) 劉佔甫(焦作) 盧玉強(開封)
魯雪娟(南陽) 魯暘堃(鄭州) 陸光輝(洛陽)
馬晗辰(開封) 馬強子(洛陽) 毛 磊(洛陽)
梅勇賢(信陽) 孟浩霄(鄭州) 孟明洲(鄭州)
米 剛(安陽) 米啟偉(平頂山)鈕偉濤(漯河)
潘夢陽(周口) 祁智勇(周口) 秦亞利(開封)
瞿子東(許昌) 任文江(新鄉) 榮利明(商丘)
邵常銘(駐馬店)石淅坡(南陽) 宋 鴻(商丘)
蘇渼茜(南陽) 隨文豪(平頂山)孫 立(平頂山)
孫 新(漯河) 孫豔濤(周口) 唐 振(信陽)
田華璞(鄭州) 萬巖松(鄭州) 王 剛(信陽)
王 璞(焦作) 王 羽(漯河) 王 昱(鄭州)
王軍培(平頂山)王俊豪(許昌) 王潤文(洛陽)
王若琛(平頂山) 王素沛(南陽) 王文博(商丘)
王雪純(鄭州) 王彥傑(三門峽)王豔軍(鄭州)
王玉才(安陽) 王志偉(南陽) 王志偉(信陽)
衛天琦(三門峽) 溫 飄(平頂山) 伍義富(鄭州)
武世俊(開封) 謝 明(信陽) 徐兆強(安陽)
許盼虎(三門峽) 薛梅傑(三門峽) 薛明輝(鄭州)
閆帥超(安陽) 嚴 樂(周口) 楊 彬(新鄉)
楊 闖(南陽) 楊 坤(商丘) 楊愛軍(漯河)
楊天澍(商丘) 楊文樂(三門峽) 楊玉麗(信陽)
宇重光(洛陽) 翟正煒(漯河) 張 浩(南陽)
張 顥(周口) 張朝輝(開封) 張東升(新鄉)
張紅偉(新鄉) 張建國(南陽) 張介秋(駐馬店)
張俊哲(平頂山) 張立忠(鄭州) 張利安(鄭州)
張林林(三門峽) 張同立(鄭州) 張文平(鄭州)
張湘瑩(鄭州) 趙 傑(駐馬店) 趙 鵬(洛陽)
趙 冉(鄭州) 趙 陽(安陽) 趙佔強(洛陽)
鄭琳琳(濟源) 周 錕(濟源) 周 童(新鄉)
朱國勇(濮陽) 朱浩然(鄭州) 朱震昊(鄭州)
祖奎臣(南陽)
篆刻入展
曾 熙(鄭州) 陳同法(新鄉) 樊江濤(鄭州)
馮 立(新鄉) 郭海峰(安陽) 郝臣傑(安陽)
黃 夢(南陽) 焦新帥(鄭州) 李 勇(信陽)
梁軍朋(鄭州) 劉旭峰(焦作) 劉梓源(平頂山)
孟 偉(鄭州) 彭少輝(商丘) 商國一(駐馬店)
宋吉祥(焦作) 王大廬(駐馬店)王騰威(商丘)
王針朋(鄭州) 聞 問(開封) 徐要洲(鄭州)
葉新彥(鄭州) 殷啟東(開封) 張宏圖(洛陽)
張士軻(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