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在海上,海在園中—鼓浪嶼上菽莊花園的前世今生

2020-12-09 奧麗芙樂遊大世界

來廈門必到鼓浪嶼,來鼓浪嶼必到菽莊花園一遊。位於鼓浪嶼東南一隅,菽莊花園修建於1913年,背倚日光巖,面向大海,園在海上,海在園中,堪稱鼓浪嶼的文化坐標、秘密花園。

菽莊花園原本是鼓浪嶼的地方名士林爾嘉的私人別墅,「菽莊」一名便取自主人的字「叔臧」諧音,寓意「稻菽主人莊園」,用來紀念祖上墾殖發家致富不忘本。

菽莊花園大門

菽莊花園全園面積3000多起平方米,亭臺樓閣、水榭長廊,暗藏海景,包容山海,極富中國傳統園林之風騷。園子主人能工巧匠般巧妙安排山與海的角色,賞海吟詩,以文會友,這裡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勝地,抒寫了閩南文人以詩文表愛國真情的傳奇。 

水榭亭臺

1874年出生的林爾嘉,字叔臧,原是廈門抗英名將陳聖元的嫡孫,名門之後,孩童時以內侄身份過繼給臺灣首富林維源為子。而林維源當年則是臺灣島極富傳奇色彩的紅頂商人,官至三品,正是在咱們耳熟能詳的臺灣巡撫劉銘傳任內當差。巡撫需要賦稅改革,敦促大地主們多交稅。林維源積極響應號召,建鐵路,辦實業,買輪船等等支持政府措施。

菽莊花園

原本在臺灣板橋風生水起的林家,怎麼舉家會搬至海峽對岸的鼓浪嶼,並修建了菽莊花園呢?

回溯歷史的時間軸,我們可以發現,甲午海戰失利之後,1895年,清政府實際控股人慈禧太后咬咬牙跺跺腳,與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除了賠錢,還割讓了整個臺灣島。雖然劉永福等愛國將領率領「黑旗軍」拼死抵抗,清政府卻怕惹急了日本人,拼命拖後腿,召回駐臺官兵回大陸。

時任國防大臣的林維源,當然也在召回之列。無奈之下,林維源帶領一家老小,悵然若失地搬到了對岸的鼓浪嶼。

菽莊花園

林家家大業大,在臺灣時紮根板橋,祖傳的園林叫板橋別墅,也就是林家花園。定居廈門後,老爺子對家鄉老宅念念不忘,決定在鼓浪嶼再起一處園子,依照林家花園整體複製,所以菽莊花園也稱為「小板橋」。老爺子還有一首詩抒發彼時心境「出岫本無心,莫忘故山在」。

1905年,林維源去世後,其子林爾嘉子承父業,繼續經營著私家花園。如果你到過菽莊花園,看大門「菽莊」二字,端莊渾厚,卻又毫不張揚,那是出自民國「大總統」徐世昌的之筆。

1904年,年僅30歲的林爾嘉擔任廈門保商局總辦兼廈門商務總會總理。在任職的隨後6年裡,他提出改革經濟發展實業的設想,建議政府注重振興商務、興辦工業、發展出口商品、開礦鑄銀、修建鐵路。而在1907年,廈門商務總會興辦電器通用公司,打算在廈門安裝電燈、電話。但當時的人對此似乎並無興趣,都在駐足觀望,後來在林爾嘉投資30萬銀元拋磚引玉後,才正式推動開來。而在福建籌建鐵路時,林爾嘉慷慨解囊,經費竟有半數是其提供,他自己更是親力親為,為鐵路修建勞心費力。

菽莊花園

都知道廈門有「國際花園城市」的稱號,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取得這個成績,林爾嘉居功甚偉。在上個世紀初,廈門還是一個「垃圾遍地開花」的臭城,城市建設一塌糊塗。直到1920年廈門成立了市政委員會,林爾嘉擔任市政會的會長,提出興建近代城市,開闢馬路、拆遷民房,遇到各種勢力阻撓,也都能因勢利導,不避嫌怨,秉公辦事,使「忌者不敢謗」,市政建設才得以進行。林爾嘉為廈門第一波近代市政的建設,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上個世紀50年代,林爾嘉先生把菽莊花園捐給了人民政府,這才使今天我們大家有機會參觀這座鼓浪嶼上,美麗別致又厚重靜謐的秘密花園。

相關焦點

  • 鼓浪嶼文化坐標,園在海上,海在園中
    菽莊花園修建於1913年,位於鼓浪嶼東南一隅,背倚日光巖,面向大海,園在海上,海在園中,堪稱鼓浪嶼的文化坐標、秘密花園。菽莊花園風光萬千,但最有特色的是:藏海:一路走來不見海,到了花園門口甚至進了大門仍不見海,一堵高牆擋住了視線,偶回首,園門內側楣上高懸「藏海」匾額赫然入目,頓時領悟藏海的意蘊,轉出月洞門,突然「海闊天空」,大海奔騰而至
  • 海上花園,海上花園-鼓浪嶼菽莊花園前世今生
    如果你來廈門,你必須去鼓浪嶼參觀菽莊花園。位於鼓浪嶼東南的一角,菽莊花園建於日光巖,面向大海,公園在海邊,大海在花園裡,可以稱之為鼓浪嶼的文化坐標,秘密花園。園主巧妙地安排了山與海的角色,欣賞大海,吟詩,他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流行地,用詩歌表達了閩南文人表達愛國真情的傳奇。出生於林爾嘉,單詞臧,最初是廈門反英將軍陳聖元的直系孫子,小時候,他的侄子身份被傳給臺灣首富林維源小時候。當時,林維源是臺灣島的傳奇紅頂商人,他是一個官員和三年級官員,他在臺灣州長劉銘傳任期內是個僕人。州長需要稅制改革,並敦促地主多繳稅。
  • 鼓浪嶼「菽莊花園」建園百年 林爾嘉之孫追憶往事
    鼓浪嶼「菽莊花園」建園百年 林爾嘉之孫追憶往事  【解說】廈門鼓浪嶼菽莊花園適逢建園100周年。20日,兩岸文史和園林專家及相關人士200餘人,相聚在這座聞名海內外的「海上花園」,從學術上探尋其作為文化遺產的內在價值。
  • 鼓浪嶼菽莊花園舉行建園百年慶典 林爾嘉之孫表示感動
    記者 李凌 攝林維源1888年建造臺北林本源庭園,其子林爾嘉於1913年始建鼓浪嶼菽莊花園。閩臺兩地兩個庭園,一家主人。菽莊花園是林本源庭園的化身,兩園有因果關係。可謂「百年魂魄歸故裡,兩岸園林溯本源。」菽莊花園設計精巧,園建海上、海藏園中、依山就勢、以海拓園。它不僅是私家園林,還具有舉辦聚會活動的功能。
  • 小韓帶你遊廈門:園中藏海的菽莊花園,一起去看看吧!
    來到鼓浪嶼,去了日光巖之後。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景點那就是菽莊花園了。菽莊花園是一個怎樣的花園呢?它有什麼獨特之處能吸引那麼多的遊客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菽莊花園建於1933年,原本是林爾嘉的私人別墅,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回到了臺灣。1951年在臺灣逝世。1955年,由其家人捐贈給了國家。
  • 廈門鼓浪嶼5A景區之菽莊花園
    鼓浪嶼菽莊花園位於廈門鼓浪嶼島上的港後路1913年,他為懷念臺北板橋故居,選定鼓浪嶼金帶水之湄,草仔山之下的一面坡,仿造臺北板橋別墅,參照江南名園修建花園,取名「菽莊」,乃主人「叔臧」的諧音,也是「稻菽主人莊園」寓意,因為林爾嘉的祖先是以墾殖發家而富甲臺灣的。
  • 鼓浪嶼往事——菽莊花園:抒寫百年傳奇
    在鼓浪嶼,有這麼一處花園建築:亭臺閣榭、包容山海,極富中國傳統園林之風騷,十足創意;園林主人像導演般巧妙安排山與海的角色,演活了整個園林家國情懷最動人的一幕;賞花吟詩,以文會友,這裡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勝地,抒寫了閩南文人以詩文表愛國真情的傳奇。 這便是位於鼓浪嶼東南隅的菽莊花園。
  • 廈門鼓浪嶼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免費預約指南,附景點簡介
    而4月17日,廈門市鼓浪嶼文化旅遊發展中心發布最新通告,對每日入園人數進行了修正,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即日光巖(不含琴園)4680人次/日、菽莊花園4800人次/日、皓月園4800人次/日。 4、如何預約 只能提前 1天進行線上預約!
  • 登日光巖,訪菽莊花園,廈門鼓浪嶼的文藝之旅
    今天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在鼓浪嶼上修建了皓月園。「皓月」一名取自鄭成功的詩句,園中建築皆仿照明清樣式建成。不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高達15米的鄭成功造像,據當地人說,自從雕像建成,廈門就再未受過颱風災害的侵擾。石像下有海邊棧道,是觀浪聽濤的好地方。由於皓月園是距離廈門本島最近的地方,從這裡欣賞廈門的城市風貌,拍攝金茂雙子塔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 菽莊花園抒寫百年傳奇,板橋別墅訴說「唐山過臺灣」前世今生
    ,建於1913年的菽莊花園是遊人必定踏足之地。 2008年,鼓浪嶼菽莊花園與臺北「板橋別墅」,締結為姊妹園。1913年,移居廈門的林爾嘉吸取臺北故園「板橋林家花園」之神韻,選址鼓浪嶼港仔後,興建菽莊花園。園裡有「小板橋」之勝景,也寄託主人懷念故土之情。
  • 廈門鼓浪嶼菽莊花園,在這裡欣賞鼓浪嶼別樣的美
    菽莊花園:座落於廈門鼓浪嶼港仔後沙灘,建於1913年,面積2萬多平方米(含水域)。園主為臺灣板橋林家林維源之子林爾嘉先生。甲午戰爭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其父林維源全家遷至鼓浪嶼居住。林爾嘉先生為懷念臺灣板橋林家故居而修建,取名菽莊, 是因主人字叔藏的諧音。
  • 菽莊花園建於1913年,十二洞天名字取的「洞天福地」中的「洞天」
    ·藏海園之所以叫藏海而不是觀海,是因為在花園門口甚至進了大門都看不到海,但當轉出月洞門,大海就會突然出現在眼前,而四十四橋,是最佳的觀海點。 ·鋼琴博物館就設在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內,館內每半小時會有用專門的演奏鋼琴進行即興演出。
  • 廈門有個鼓浪嶼,鼓浪嶼有座菽莊花園,這裡比江南園林還要美
    到鼓浪嶼之前,對很多人來說,這裡只是文藝小清新的代表。隔著山海的人們,不知道她的美麗與熱情,不知道她有多少條巷子多少座宅,也不知道浪擊礁石唱的是什麼歌,龍頭街石板路上的音符譜的是什麼曲。廈門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時,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因此得名「鼓浪嶼。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境內第三大島嶼。鼓浪嶼以島上眾多異域風格的別墅出名。
  • 廈門鼓浪嶼著名的景觀——菽莊花園,一個把大海「藏」在家裡的花園
    菽莊花園原是臺灣富紳林爾嘉在1913建造的私家園林。林爾嘉字叔臧,花園以其諧音命名。菽莊二字也有「稻菽主人莊園」的寓意,因為林爾嘉的祖先是以墾殖發家而富甲臺灣的。門口「菽莊」的園匾,是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題寫的。在行走的過程中,您將了解到園林建造的獨具匠心,在移步換景中感受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
  • 在鼓浪嶼島的南部,有一個美麗典雅,風光旖旎的公園叫作菽莊花園
    從日光巖上看出去,鼓浪嶼南部的一片海域引起了我的注意,太過顯眼,很難忽視。一路尋來,原來是菽莊花園。在鼓浪嶼島的南部,有一個美麗典雅,風光旖旎的公園叫作菽莊花園。花園面朝大海,背倚日光巖,東臨觀海園旅遊村,西眺菽港仔後海濱浴場。菽莊花園原是臺灣富紳林爾嘉的私人花園,解放後林家把花園獻給國家,改為公園對外開放。花園分為海園和補山園兩部分:藏海指大海的一隅藏入園中,隱含把中國大好河山覽入祖國懷抱,不任人宰割之意;補山園則以人工構築補綴天然的不足,愛國之心日月可鑑。
  • 旅遊景點: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各景錯落有序,其建築風格為閩式兼有西洋色彩,臨海而築,獨特而驚豔。主要分為藏海園及補山園兩部分,主要景點有鋼琴博物館、十二洞天、四十四橋。四十四橋,是非常好的觀海點,可在此觀海。補山園主要景觀是假山,也就是景點十二洞天,它有12個洞室,分別以地支編列。
  • 鼓浪嶼:從紀念鄭成功的皓月園到借山藏海的菽莊
    這幾天,東南沿海的廈門鼓浪嶼「申遺」正到了緊要關頭,再發一組鼓浪嶼的老片子,為鼓浪嶼申遺吶吶喊助助力吧!  「鼓浪嶼四周是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那天坐輪渡從廈門來到了鼓浪嶼,遠遠地看見前方有一座雕像,沿著海邊那條路往雕像走,走不多遠就到了「皓月園」。
  • 廈門遊:菽莊花園,面朝大海,背靠日光巖,布局精巧
    導語:菽莊花園,面朝大海,背靠日光巖,布局精巧!哈嘍,大家好,今天呢,阿梅帶大家去的是廈門的菽莊花園,菽莊花園位於鼓浪嶼南部,建於1913年。它面朝大海,背靠日光巖,東臨觀海園,西向海濱浴場。原來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於1955年被改為公園,因林爾嘉的字為叔臧,所以公園取諧音名為菽莊。
  • 鼓浪嶼旅遊景點大全
    鼓浪嶼有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巖峰,外形奇麗俊秀,其街道縱橫交錯,清潔幽靜,空氣新鮮,島上樹木蒼翠,繁花似錦,小樓紅瓦與綠樹相映,格外漂亮。鼓浪嶼有許多濃烈的歐陸風格的建築,被稱為是建築的博覽館.鼓浪嶼被稱為是「音樂家搖籃」,「鋼琴之島」,漫步海灘上經常會聽到鋼琴的美妙的音符傳來,鋼琴聲與海浪聲相互應答,音樂,已成為鼓浪嶼一道絢麗的風景線。另外這裡還是明末英雄鄭成功屯兵的地方。
  • 與其叫他菽莊花園,不如叫他雨花苑,不愧是鼓浪嶼的點睛之筆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的拐角處,對面是廈門市,這裡不僅有獨特的華僑風格,還有閩南小吃美味,各種外國建築使鼓浪嶼獨具特色。這裡有菽莊花園、日光巖、皓月等熱門景點,此外,還有許多風格各異的老建築,適合步行、發呆和安靜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