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也是偉大的護士——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醫護人員們是活躍在最前線,左右著疫情走勢的最重要力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向從南丁格爾到今天所有堅守在崗位上的護士們致敬!
南丁格爾(1820-1910)是現代護理教育的創始人和護理學的奠基人,她的博愛精神與呵護生命的天使情懷,令人欽佩。2020年正值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謹以此文重溫現代護理學的誕生,感受南丁格爾作為女性的偉大魅力,重拾護理學帶給現代醫學的脈脈溫情。
南丁格爾
結緣醫院護理工作
1820年5月12日,弗勞倫斯·南丁格爾出生在義大利中部的歷史名城佛羅倫斯,父母都是英國人,她是家中次女。南丁格爾的家庭是英國望族,父親畢業於劍橋大學,諳熟數學,熟練掌握多國語言,精通古典文學,通曉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
在家庭的薰陶下,南丁格爾12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希臘文、拉丁文、法文、德文、義大利語以及歷史、數學和哲學。她熟練掌握了法、意、德等多國語言,飽覽經典名著,並且學習音樂、歌舞、繪畫。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南丁格爾有機會接觸社會名流、政界人士,了解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父母希望南丁格爾躋身上層社會,然而,年輕的南丁格爾對此毫無興致。
1837年,為開闊孩子們的眼界,父母攜全家外出遊歷。法國、義大利、瑞士的湖光山色、文化古蹟和風土人情給南丁格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利用旅行的機會,參觀所到之地的醫院和慈善機構。天資勤奮的南丁格爾從小就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在參觀的過程中,她詳細地記錄醫院管理、衛生、建築、病房設計和醫生工作等多方面的信息,為她以後開創護理事業積累了寶貴的原始資料。
19世紀的英國,階級地位懸殊,貧富差距分明,無論哪個階層對醫藥知識都知之甚少。一年半的海外遊歷,使南丁格爾發現英國的醫院環境非常糟糕。病房擁擠,汙漬和血跡隨處可見,醫院中充滿刺鼻的惡臭;護士粗俗酗酒,沒有受過培訓,缺乏護理常識。南丁格爾暗下決心,要從事護理工作。
1850年南丁格爾來到德國凱撒維塞斯,參加護士培訓班。1853年又在巴黎學習護理組織工作。南丁格爾深入調查了英、法、德不同國家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1853年在慈善委員會的資助下,南丁格爾在倫敦哈雷街一號成立看護所。
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戰爭初期,因為英軍的醫療條件惡劣且缺乏護士,戰地醫院傷病員死亡率很高。而同時期,歐洲其他國家的醫院內早有被稱為「姊妹」(Sisters)的女護士出現,但由於宗教影響和社會成見,英國一直反對醫院,特別是戰地醫院吸收女護士。為了挽救英國士兵的生命,南丁格爾衝破偏見,毅然率領38名護士姐妹,來到戰地醫院。
在克裡米亞戰爭中,南丁格爾充分顯示了她的才能。當時英國戰地醫院擁擠不堪,傷病員無衣無藥,飲食糟糕。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南丁格爾首先建立護士巡視制度,她以身作則,夜晚提燈巡查病房,因此被譽為「提燈女神」。
南丁格爾夜巡士兵病房
戰爭期間,南丁格爾和她的護理姐妹致力於改善醫院的生活環境、飲食和供水條件,對傷病員進行精心的護理。她還克服重重障礙,拿出3萬英磅積蓄為醫院添置藥物和醫療設備,重建醫院管理工作,改善醫院環境,提高營養供應,整頓手術室、食堂和化驗室,使英國的戰地醫院煥然一新,原本只能收治1700名傷員的醫院竟然收治了3000~4000名傷員。短短6個月,英國傷病員的死亡率由42%降低至2.2%。南丁格爾的醫院管理和護理技術成為提高醫療水平的重要因素。
創辦首家現代護士學校
1856年克裡米亞戰爭結束,南丁格爾用獲得的捐款成立了南丁格爾基金會,並於1860年用這筆基金在倫敦的聖·託馬斯醫院,創建世界上第一所現代護理學校。
護理學校成立前,南丁格爾察覺到英國的社會風氣對年輕人的不良影響,她希望通過護理工作對年輕人實施性格教育。南丁格爾提倡護理是一門科學,也是照顧生命的藝術,要求嚴謹的科學性、溫和的性格和神聖的使命感。護士的行為、氣質和思想,決定了護理事業的未來。經過多年的辦學經驗以及對護理教育的思考,南丁格爾總結道:護士不是護理疾病而是護理病人,護士培養需要在病人的床邊進行,聽課和讀書只是護理教學的一種輔導,不是全部。只有把護理工作提高到專業水準,護理工作才能受到尊重。
1860年,南丁格爾護士學校第一次招收了16名護生,此後40年內一直控制招生規模。原本以南丁格爾的威望,完全有可能建立規模更為宏大的護理王國,但南丁格爾認為:醫院不缺照護者,缺少的是護理精英,護理精英是能夠把醫學融入護理工作的優秀人才。如果沒有護理精英,護理工作永遠處於低水平。事實證明,南丁格爾的精英護理教育思想非常具有前瞻性。
南丁格爾護士學校共開設11門必修課,包括化學、生理學、解剖學、藥物學、植物學、外科學、全科醫學、婦產科學、法醫學、行政管理學等,聘請英國知名的醫生、教授為護生授課;護理實踐課有13項必考技術,包括給膿瘡或皮膚燙傷的病人穿衣褲、清潔傷口、灌腸術、辨認身體各種不適症狀、身體擦拭術、護理行動不便者、區分病人不同傷愈階段並提出護理措施等。在護生的培養過程中,護士長的作用舉足輕重。經驗豐富的護士長需要向護生講授課程並做示範,同時還負責督導護生,要求護生「守時、安靜、守信、清潔、規律」。南丁格爾還提倡舉辦講座和讀書會,鼓勵護生學會欣賞文學、藝術,學習哲學和心理學,培養護生具備一流的素質、慈愛的仁心、不追求名利。
南丁格爾和她的護士學校畢業生
南丁格爾竭力與每位護生都成為知心朋友,她待學生如慈母,經常通過通信、談話等方式鼓勵學生,教導年輕護士不僅要提高護理技能,還要意識到護理的事業的偉大與光榮。她的愛心使護生們感到,無論將來走到哪裡,南丁格爾都在她們身邊——南丁格爾是姑娘們獻身護理事業的精神支柱。南丁格爾堅持每年給護生一封公開信,交流她對護理學科的新認識。她與護生保持經常聯繫,無論畢業生到哪裡工作,都會及時得到南丁格爾給予的精神鼓勵和物質支持。南丁格爾的精英護理教育理念,使南丁格爾護士學校的畢業生,無論在英國還是世界各地,在護理、醫療、衛生領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贏得了公眾的普遍讚譽。
畢業生瓊斯在當時英國最著名的犯罪地利物浦收容所工作,她以南丁格爾式的溫柔改變了那裡的暴戾之氣,她提出隔離的概念,將老人、孩子、婦女分隔管理,將精神病人、傳染病人與健康人分隔管理。這種隔離措施對於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控制傳染病的流行發揮了重要作用,瓊斯的工作充分展示了護理在預防疾病中的作用。
普林格爾在英國愛丁堡醫院工作出色。她從病床改革做起,把護士按照科別分為婦產科護士、小兒科護士、外科護士、傳染科護士、眼科護士、消毒科護士6大類,並分別給以更細緻和專門的訓練。她成立了「愛丁堡社區科學學院」,培養高級護理師資,為推動高等護理教育做出了貢獻。普林格爾還建立「護士日班夜班制度」,在護士對病人施以愛心的同時,向護士施以愛心,保證護士有充沛的體力開展護理工作。
利斯在德國柏林成立「家政與護理學校」,開展護理訓練。1877年利斯回到英國,成立首個護士協會,開展系統的護理臨床資料收集與分析,證明護理不只是經驗性、實踐性工作,護理有專門的理論。
威廉斯於1886年成立衛生護士機構,改善社區與家庭的環境衛生,率先成立 「家庭看護」機構,專門為老年人與慢性病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文森特提倡全人護理,建議把護理教師與護士長區別開。她還建議護士學校應該從醫院中脫離,將護理教育轉變成純粹的教育方式。也有一些護士畢業後來到海外工作。如奧斯本被稱為「澳洲護理學的創始人」,麥基奇尼被稱為「中國近代護理的先驅」。
1860~1885 年,南丁格爾護士學校的畢業生遍及世界各地。面對人們的讚揚,南丁格爾謙遜地認為:「沒有一個人可稱是改革者,因為個人的思想是有限的,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危機,看不到較遠的困難,未來的護理還會面臨更多更艱難的衝擊,需要不斷有人挺身而出。」南丁格爾護士學校的光榮傳統,培養時代的護理精英是「南丁格爾品質」的象徵。
建立現代護理學之典範
克裡米亞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完成了戰地報告,題目為「影響英軍健康、效率和醫院管理的問題摘要」。這篇報告被認為是當時最有價值的醫院管理文獻,它使預防醫學的觀點深入人心,也被視為現代護理研究的開端。
南丁格爾一生著作頗豐,包括《護理札記》《醫院札記》《健康護理與疾病護理》《工人護理》《農村護理保健》《地段訪視及家庭護理》等多部專著。1858~1859年期間,南丁格爾出版《醫院札記》和《護理札記》兩部極其著名的著作,被認為是護士必讀的經典作品。
南丁格爾在《醫院札記》一書中,對醫院建築與醫院管理提出改革。她強調醫院的建築不在於豪華,首先應考慮病人的舒適、福利和衛生,強調醫院要具備良好的設施、衛生與管理制度。《醫院札記》對醫院建設與管理的影響很大,被視為醫院改革的權威範本。
1859年南丁格爾出版《護理札記》。在這本被譽為劃時代的著作中,她指出生物性、社會性和心理精神因素對身體的影響,以事實、數據和觀察為根據,總結了護理工作的原則、經驗、規則和培養方法等,為護理學趨於科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南丁格爾使護理工作專業化,她被視為最早的護理理論家。雖然她在論著中沒有用到「概念」或「理論」等詞彙,但是她對人、環境、健康和護理等護理學重要概念及其相互關係進行了闡述。
南丁格爾將環境分為物理環境、心理環境和社會環境。物理環境包括住房的整潔、通風、空氣新鮮、溫度適宜、無噪音、無異味;飲水衛生、飲食衛生、下水道通暢;床鋪的高度和寬度適當等。護士應為病人提供舒適、安全,易於被他人照顧或自我照顧的環境。
英國聖·託馬斯醫院內南丁格爾博物館
南丁格爾還強調護士應注重環境對病人健康狀況的影響,提出在醫院的環境中,除了常規的治療工作外,護士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減少病人的應激反應、改善病人的適應條件、滿足病人的需要。護士要想病人所想,如病床的位置能否接受到陽光?光線是否適合病人閱讀?如何保持病房安靜輕鬆的氣氛?如何叫醒病人等。這些看似普通卻常常被忽視的問題,在南丁格爾眼中非常重要。南丁格爾的環境理論作為一種護理實踐方法,無論是在100多年前還是今天的現實中都有重要的價值。
南丁格爾指出,為了保持或恢復健康,為了治療或預防疾病,護士要學會區分護理病人與護理疾病之間的差別,把病人當作一個整體對待,要重視病人護理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幫助病人建立良好情緒。
南丁格爾還提出「家庭護理」的概念,指出護理不應該只局限在醫院,要通過社區組織預防醫學的工作;同時,家庭護理比設備齊全的醫院或療養院更需要護士進行專業指導,如何幫助病人改善家庭居住狀況,如何進行家庭保健和預防疾病的教育?如何示範在家中照顧病人?南丁格爾強調對從事家庭護理者進行專門培訓,在她的指導下,開創了公共衛生範疇的家庭護理,豐富了現代護理學的內容。
相較於南丁格爾時代,21世紀的護理學已有很大發展,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南丁格爾高瞻遠矚的護理思想為現代護理學發展指明了方向,她提出的許多改革舉措直到今天仍然不失為有效的措施,誠如克裡米亞戰場上英國士兵由衷感嘆「南丁格爾是上帝賜給我們最大的福恩」。
企業家夜讀
《企業家夜讀》
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的一檔
專注於企業家群體的閱讀朗讀節目
每周六、日晚八點準時播出
在微信、微博、央視頻
新浪財經、搜狐、愛奇藝、百度百家、
優酷、咪咕閱讀、喜馬拉雅FM、
阿基米德FM、蜻蜓FM等同時呈現
劉自鴻《必然》
胡葆森《循道追光 感恩時代》
程虹《我感到了陽光》
夏華《生如夏花》
張躍《九三年》
劉棠枝《平凡的世界》
譚文清《財富的福音》
曾強《雨巷》
艾路明《阿拉善之歌》
劉昕《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梁建章《給我未來的孩子》
苗鴻冰《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餘鋼《門前》
俞敏洪《給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信》
尹燁《大醫精誠》
陳榮華《只有一個人生》
劉積仁《遠方》
宋志平《再別康橋》
閱讀的價值
讀書,獲得更多的生命經驗
慢下腳步,感受寧靜和自由
詩歌就像給靈魂洗澡
心靈深處有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