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20年香港小姐總決賽,謝嘉怡、陳楨怡、郭柏妍這三位分別獲冠亞季軍。雖然這幾位的顏值比往年有所回升,但除了寥寥幾篇報導外,又有多少人在關注?如果不是看報導,相信很多人都忘了還有一個香港小姐比賽吧。
現在香港小姐比賽已經不是港姐美不美的問題了,它的話題度和關注度,甚至比不過內地隨便一個綜藝節目高。香港小姐的冷清,背後是整個香港娛樂影視產業的沒落。
當年的香港小姐有多火?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小姐比賽是整個華語娛樂圈的選美盛世,每年的比賽就像當年的《上海灘》一樣,用萬人空巷形容都不為過,它更像是一場「全民選美」節目。
到今天,不管過去多少年,那些驚豔時光的美貌,依然被人所津津樂道。
當年的香港媒體中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鐘樓,不是太平山的老襯亭,不是海洋公園,不是大富豪夜總會,而是香港小姐。可見當年香港小姐在整個香港的影響力之大。
雖然香港小姐在1946年就開始舉辦,但真正讓香港小姐流行起來的,是在1973年TVB接手之後,之後,便開始了港姐的黃金時代......
1973年,TVB首次接手港姐選美,這一屆的冠軍是狄波拉,後來成為謝賢第一任妻子,謝霆鋒的媽媽。另外,這一屆還誕生了一個著名的香港女星趙雅芝,雖然當年趙雅芝沒有入選三強,只得了第四名和入選了「最上鏡小姐」,但這次比賽卻為她打開了娛樂圈的大門。趙雅芝參加完比賽順利進入TVB後,星途一片輝煌。她先後出演了《上海灘》、《新白娘子傳奇》、《戲說乾隆》等一眾大火的電視劇,趙雅芝成為那個時代最火的女明星代表,和後來的不老女神。
1979年,「最美豔港姐」鍾楚紅在這一屆獲得第四名。鍾楚紅的出現,讓香港人可以驕傲地對外人說:好萊塢有夢露,香港有鍾楚紅。當年的鐘楚紅紅到什麼程度?她的影響力遍布整個中國和東南亞、日本、韓國等,當時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再紅紅不過鍾楚紅, 再發發不過周潤發」。
到了1983年,這一屆的冠軍是楊雪儀,但後來大火的卻是獲得亞軍的張曼玉,後來的她出演了《甜蜜蜜》、《花樣年華》等無數經典電影,成為亞洲首位坎城影后,並4次獲金馬獎影后,1次金像獎影后,後來還當了奧斯卡的評委......
1987年,在香港小姐舞臺上,性感嬌媚的邱淑貞一露面,便驚豔四座,猶記得她在《賭神2》中一襲紅衣,嘴裡叼牌,這一動作成為整個劇的經典,後來邱淑貞在很多年裡都是香港性感女神的代表。
1988年,李嘉欣那「石破天驚」的美貌讓她毫無懸念成為那一屆的香港小姐冠軍。後來的李嘉欣人紅是非多,雖然演技一般,但憑著出色的美貌,她一邊演戲賺錢,一邊抽空和富豪搞搞緋聞。但她的美貌在整個娛樂圈能和她媲美的,很少。
1989年,香港小姐來了陳法蓉,她成為第一位最高學歷的香港小姐冠軍,此外她還獲得「國際親善小姐」,但這位當年的冠軍港姐至今未婚......
來到90年代,1990年,當時的袁詠儀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參加了這一屆的香港小姐,沒想到卻讓這位香港理工大學高材生從此一飛沖天,奪得了這一屆的香港小姐冠軍,此後更是出演了《阿飛與阿基》、《新不了情》、》、《金枝玉葉》等影視劇,讓她獲得金像獎最佳新人獎,並成為首位蟬聯金像獎影后的女明星。今天的袁詠儀,和丈夫張智霖一起轉戰內地,活躍在內地的綜藝舞臺上,繼續撈金。
1991年,郭藹明和蔡少芬分別獲得這一屆的冠軍和季軍。郭藹明美國南加州大學碩士畢業,是史上學歷最高的港姐,也是最清新脫俗的港姐。據她的影帝老公劉青雲說,家裡電視機壞了都是她修的。後來她在《大時代》中作為「五美」之一驚豔亮相,她的影視產量並不高,但每一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到今天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不是她的影視作品,而是她和老公劉青雲幾十年如一日恩愛的愛情。
這一屆裡蔡少芬同樣讓人驚豔,「臣妾做不到」的蔡少芬一直是TVB力捧的女星,和其他港姐相比,她更多是活躍在電視劇的舞臺。
到了90年代末期,港姐舞臺上陸續來了TVB扛把子,「末代花旦」佘詩曼,郭羨妮、胡杏兒等明星......
當年的港姐可謂紅極一時,萬人追捧。而同樣輝煌的是當時的香港娛樂圈市場,這一塊彈丸之地盛產了眾多明星。
可以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娛樂圈最輝煌最鼎盛的時期,眾星雲集,人才輩出,四大歌王、周星馳、張國榮、譚詠麟、黎姿、王祖賢、十三姨關之琳、玉女周慧敏、性感女神溫碧霞、星女郎朱茵等,今天任意一個拎出來都是天皇巨星。他們中哪一個沒有在我們的青蔥歲月裡留下過痕跡?我們看過他們的影視劇,唱過他們的情歌,那時候看電視必看TVB劇。
據說整個80年代,香港影片在亞洲的地位當屬龍頭,電影總產值曾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這樣輝煌的成績。
但後來,港姐的沒落也是這10年的事情,除了節目本身乏善可陳外,最重要的原因還要歸結在香港整個影視娛樂產業的沒落。當年港姐最好的去處是到TVB發展,那裡資源多,機會多。但曾經風光無二的TVB仍然逃不過沒落的命運,TVB的沒落,更多是預示了香港娛樂圈的沒落。
所以後來的港姐,哪怕奪得冠軍,但又有多少舞臺和機會可供她們施展?她們可去的地方真的不多。當年的港姐舞臺大,資源多,媒體爭相報導,出道即輝煌,萬人追捧,名利雙收。現在的港姐商業價值低,媒體對她們興趣也不大,可以說出道即沒落,或者都談不上沒落,因為就沒有輝煌過,又哪來的沒落?別說爆紅了,就算是謀一個角色,一份事業尚且困難。
到今天,TVB沒落,香港藝人紛紛北上,新人出不來,留下一批老牌明星苦苦支撐,青黃不接,曾經的香港娛樂圈有多輝煌,現在就有多寂寥。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邊是斷崖式下滑的香港娛樂圈,一邊是市場容量龐大、日漸崛起的內地娛樂市場,不得不讓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