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以後變成鬼,鬼還會再死嗎?

2020-12-09 搞笑的方法給力

人死了以後變成鬼,鬼還會再死嗎?

在中國古代曾經流行過一種闢邪的民俗。而這個民俗的來源可以告訴我們,鬼在世間死後會變成什麼。

《太平廣記》卷七五引唐張讀《宣室志.馮漸制鬼》:「河東馮漸,名家子,以明經入仕,性與俗背。後棄官隱居伊水上。有道士李君以道術聞,尤善視鬼,朝士皆慕其能。李君後退歸有博陵崔公者,與李君為僚,甚善。李君寓書於崔曰:『當今制鬼,無過漸耳。』是進朝士鹹知漸有神術數,往往道其名。別後長安中人率以『漸』字題其門者,蓋用此也。」

這裡的意思是說有一個叫李君的道士,道術非常厲害,特別擅長看鬼,其實這裡的視也有治的意思。後來李君說,想要治鬼最好就是用漸,而這裡的漸是通假字,實為聻。

後有《五音集韻》說:「人死作鬼,人見懼之;鬼死作聻,鬼見怕之。若篆書此字貼於門上,一切鬼崇,遠離千裡。」

這裡說了為什麼鬼怕聻,就像我們怕死去的人一樣,鬼也怕死去的鬼,那麼聻又是什麼樣的了?

在《聊齋志異》章阿端中:「如是年餘,女忽病,瞀悶懊,恍惚如見鬼狀。妻撫之曰:「此為鬼病。」生曰:「端娘已鬼,又何鬼之能病?」妻曰:「不然。人死為鬼,鬼死為聻。鬼之畏聻,猶人之畏鬼也。」大義是說鬼端娘因為聻生病,而就像我們人會因為鬼而生病一樣。

那麼聻死後是什麼?據《幽冥錄》記載:「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聻死為希,希死為夷。」這裡的希夷兩字曾多次出現在道教典籍中,如《道德經》就曾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傳說中坑了宋太祖華山的陳摶老祖的號就是希夷先生,那麼這個詞到底有什麼含義了?

據河上公註解的《道德經》中所說我們可以知道:「無色曰夷,無聲曰希。」這裡說的色不是好色,和佛家所說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色是一個色,意思是外形。沒有外形曰夷,沒有聲音曰希。也就是說聻會逐漸失去外形,再往後連聲音也沒有了。

(希夷在中國古代也被比喻意境和境界)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為什麼歷史上死過那麼多人,地獄沒有被塞滿的問題,也可以知道古人為何如此堅持祭祀祖先。鬼沒有得到香火祭祀後會先變成孤魂野鬼,孤魂野鬼會四處尋找香火,等香火不足以維持形體後,就會攻擊其他的鬼魂,所以古人傳說鬼怕聻,聻字也被視為可以闢邪的字。等香火祭祀不能完全不能維持後,聻就會失去形體,慢慢的連聲音都沒有了,徹底化為虛無。

鬼魂會不會輪迴了?據《雲笈七籤》記載人有三魂,一為天魂,為太和清氣所化,名曰胎光,人死胎光回歸太和;一為地魂,為陰氣之變,名曰爽靈,人死之後歸於五嶽陰間;一為人魂,名曰幽精,人死之後歸於水府之中再入輪迴。

相關焦點

  • 人死了變成鬼,鬼死了怎麼辦?
    一個聽起來特別萌,但是又特別感人的鬼故事。春秋戰國的時候,楚王想要稱雄天下,於是買了熱搜搞擴招,想讓天下的大V都到楚國來。有一個叫左伯桃的人,和他的好基友羊角哀一起去應聘,結果路上遇到大雪,兩人眼看就要被凍死。就在左伯桃一籌莫展的時候,羊角哀雲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把自己脫了個精光。左伯桃面色一紅道:羊兄,你這是做什麼?左某不是你想的那種人。
  • 人死為鬼,鬼死變成什麼?
    鬼字通歸,即人死後歸於塵土。假如鬼也得死,又是什麼狀態?這個答案父親和村裡的長輩不能提供。 影視劇魂飛魄散的瞬間 後來看《聊齋志異》,說到「人死為鬼,鬼死為魙
  • 鬼的初始含義並不是人死之後變成鬼,它的初始含義原來是這樣的
    在文化中「鬼」有著重要的含義,他象徵的死者死後靈魂所變成的便是鬼,中國對鬼神也是十分的敬畏的,其中的清明節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中國的鬼節也不僅僅只有清明節這一個節日,還有中元節,上巳節和寒食節,其中為我們所熟知的節日有兩個,一個是清明節,人們在這一天祭祀祖先的同時還會出去踏青,因為這一天不僅僅是對死者的敬畏
  • 王充論鬼:人死之後到底會不會變成鬼?
    人死之後會不會變成鬼的問題恐怕是古往今來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了,直到現在也很難有人能將其說明白,很多人即便口頭上否認鬼的存在,但內心深處還是將信將疑的,至於對待「鬼神」的態度,孔子教導我們「敬而遠之」,恐怕這也是人們普遍的想法吧。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 蒲松齡告訴你:人死為鬼,鬼死了又是什麼呢?
    在神話體系裡,世界分為天地人三界,人死後做了鬼,鬼投生可為人。但有時候,古人也會腦洞大開,突發奇想:鬼就一直是在地獄為前生贖罪的嗎?他們一直是無災無病的嗎?鬼會不會死?如果會,鬼死後又會是什麼?寫盡了鬼世界百態的蒲松齡,還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而且還給出了答案。寫此事的小說就是《章阿端》。
  • 「鬼節」談鬼:人死為鬼,鬼死是什麼?
    下文有趣,通過回顧和梳理歷史上的文字記載發現,祖先們大致提供了兩種說法,其一是「新鬼大,故鬼小」,這樣就能節約空間,其二是「人死為聻」(jiàn)。但是它們又難自圓其說,有矛盾和衝突。「人死為鬼,鬼死是什麼?」的具體論證更為複雜,且看下文。祖先們渴望用各種學說論證身體停止呼吸後的世界。這是一種想像的建構。但是,你呢?是否有想過離開這個世界後,會變成什麼?
  • 人死後會變成鬼嗎?
    其實,按照佛教教義,六道之中,有地獄道,有餓鬼道,地獄有地獄的眾生,並不一定是鬼。世俗又有所謂「惡鬼」,其實鬼道眾生,同樣有善有惡,不可一概而論。人死以後究竟會去哪裡?又會變成什麼?變鬼的機率有多大?看完下面這篇文章,就能獲得答案。人死之後,若不超凡入聖,一般說來,便成了亡靈。
  • 鬼不就是人死了變的嗎,為什麼卻喜歡害人?
    而且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害人的鬼,必須要怨念非常大,精神力量非常大,或者修煉到可以反抗黑白無常前來鎖拿。而且鬼也並不都是人死之後變的,楚辭中有山鬼的提法,指的是山中的精靈。 @段小白 害怕的本質並不是在於人或者鬼,而是陌生與未知。
  • 說文解字:「人死為鬼,鬼死為聻」,中國古代神秘的鬼文化解讀
    鬼者,歸也。據《禮記·祭義》云:「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禮記·祭法》則云:「庶人庶士無廟者,死曰鬼。」而東漢時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云:「鬼,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所以,在這一日家家戶戶都會祭拜死去的先人,有的地方還會點河燈為亡魂照亮回家的路。此外,又據《五音集韻》中記載:「人死作鬼,人見懼之。鬼死作聻,鬼見怕之。若篆書此字貼於門上,一切鬼祟遠離千裡。」而《酉陽雜俎》中曰:「時俗於門上畫虎頭,書聻字,謂隂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瘧癘。」
  • 今日鬼節 | 若人死為鬼,鬼界不會人口爆炸嗎?
    書中繼續指出:「庶人庶士無廟,死曰鬼。」達官貴人死後有廟供奉,終年有人祭祀,則成了神。普通人死後無廟享祭,四處飄泊,是鬼。 今日「鬼節」,也叫「中元節」。人們在此節日懷念親人,同時對未來寄予一種美好祝願。而現在,小編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人死為鬼,鬼死是什麼?長年累月,鬼界是不是要人口爆炸?他們是怎樣管理鬼的數量的?
  • 世謂人死為鬼,有知,能害人是真的嗎?王充是怎麼解釋的?
    什麼是鬼?世界上真的有鬼嗎?今天我們就來一段王充的《論死》來解答這兩個問題:一般認為人死,變鬼,有知覺,能害人。如果用許多事物來論證,就可知道,人死不能變鬼,沒有知覺,也不能害人。用什麼來論證呢?可以用一般事物來論證。
  • 小鬼請人吃炒麵!人是活著的鬼!鬼是死了的人!
    腳踏陰陽太極生陰陽,陽世為人,陰間為鬼,人是活著的鬼,鬼是死了的人,道之玄機,在於能量的轉化,沒有絕對的永恆。靈異古代認為魂是陽氣,構成人的思維才智。魄是粗糲重濁的陰氣,構成人的感覺形體。人死魂(陽氣)歸於天,精神與魄(形體)脫離,形體骨肉(陰氣)則歸於地下。魂是陽神,魄是陰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說,如今科學尚無法證明人的魂魄是否如宗教所言可離體或輪迴以及魂魄組成是否正確。二、小鬼請人吃炒麵
  • 鬼是人死後變的嗎?
    《兩個和尚鏘鏘鏘》節目截圖 有人問印能法師:鬼是人死之後變的嗎其實都是人變的。如果今生修的好,你可能來世就變天人或者成菩薩了;如果修的不好,可能就變成動物界的動物了,也有可能變成鬼了。但鬼如果修行修的好,也會變成人。 版權聲明:此稿件為鳳凰網佛教頻道原創內容稿件,版權歸鳳凰網佛教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否則視為侵權,追究法律責任。
  • 鬼滅之刃:上弦一黑死牟變成鬼的3大理由,學藝不精改透「鬼門」
    鬼滅之刃裡每一個鬼都有著自己「墮落」變成鬼的理由。而大多數的理由幾乎都是走投無路、憤世嫉俗、被逼無奈等等原因。但是你會發現有一隻鬼非常的特別,他就是上弦一的黑死牟!
  • 鬼節話「鬼」,鬼中有「鬼」
    人為陽,鬼為陰,人在日間活動,鬼在夜間出沒,各行其道,各得其所。以前看鬼片,劇中一臨近天快亮,鬼就急著要走,又戀戀不捨,實在是難捨難分。每到此時,心裡也為鬼暗暗著急,怎麼還不走啊,不然魂魄一見陽光就該散了。當然,鬼跟人同,分好鬼壞鬼,還有不好不壞的鬼。鬼若好,做人時又是苦難纏身,你就不那麼怕鬼,對這些好鬼就多份同情。
  • 中元節|鬼有鬼的功能,人有人的任務
    鬼神是怎麼回事?人死為鬼。鬼在《說文》中有所提及,「鬼,人所歸為鬼」,亦即「人死為鬼」;「神」則泛指神明。在《論語》中,「鬼」與「鬼神」並未嚴格區分,用以泛指包括祖先在內的神明界。既然鬼神是我們的祖先,意味著它們和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幾百年後我們也會成為許多後代的祖先嘛,請問:我們會覺得自己會偉大嗎?或是因為我們死了之後就會變得偉大嗎?
  • 中元節不說鬼,我們來談談生與死
    如果說古代「鬼畫」是出於對鬼神傳說的敬畏,那麼當代「鬼畫」的背後,更多是藝術家對於終極問題--生與死的思考。陳敬忠鬼就是一種純粹的人的隱喻陳敬忠的多組雕塑以人與鬼界故事為切入點,用真人大小的立體形象刻劃鬼界眾生。
  • 中元節不說鬼,我們來談談生與死
    如果說古代「鬼畫」是出於對鬼神傳說的敬畏,那麼當代「鬼畫」的背後,更多是藝術家對於終極問題--生與死的思考。陳敬忠鬼就是一種純粹的人的隱喻陳敬忠的多組雕塑以人與鬼界故事為切入點,用真人大小的立體形象刻劃鬼界眾生。
  • 「鬼」是啥?傳統文化裡是怎麼講的?喪事與「鬼」有關嗎?
    在認知世界中,鬼既沒有來源,也沒有去路。鬼存在是為了啥?要幹啥?最後得到啥?統統不清楚。鬼也沒有一個統一確定的形象或模樣,每一個見到鬼的人鬼都不一樣。在現代漢語中,鬼的主要意象是恐怖和邪惡。鬼字在甲骨文就有,形象是一個大頭人,即下面是個人,上面是一個怪模怪樣的頭。《說文解字》解釋為:「人所歸為鬼。」即人死後回到原來的地方就是鬼。
  • 科學的解釋人為什麼怕「鬼」
    想一想,從古至今,人類的死亡數永遠大於存活數,如果人死後會變成鬼,那麼這個世界根本裝不下。再說一說「鬼」這個磁場,它並不是實質的物體,是一種微弱的能量波動,它承載著一些信息,他沒有身體,久而久之它的能量也會被周圍的環境稀釋,它也沒有操控實物的能力,因為所有實質的物體對他而言都沒有受力點。